05.22 5萬人逃離銀行的真相:搬磚都比在那賺得多!

2015年,兩會期間,時任中國人民建設銀行行長的張建國在一次會議討論中宣稱

“銀行是弱勢群體”,此言一出,引得李總理和當時的央行行長周小川等與會代表鬨堂大笑。

2003年到2013年間,這是屬於中國銀行業的“黃金十年”,這十年間,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利潤從322.8億飆升到了1.74萬億,增長幅度將近54倍。

銀行是不是弱勢群體,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在這黃金十年的銀行盛世下,無數人削尖了腦袋往裡衝;而現如今,再論銀行業,對於圍城內外的人來說,他們更多的是想逃離。

1

銀行業走下神壇,盛況不再

5萬人逃離銀行的真相:搬磚都比在那賺得多!

銀行發展的黃金十年,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

與經濟發展一同而來的是大量的貸款需求,在這一時間節點上,准入門檻高、獲取資金成本低的中間人——銀行自然是坐收經濟發展紅利,賺了個滿盆金缽。

躺在國家的懷抱中數錢的銀行,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將其看作是是助長中國經濟泡沫的有力推手。

5萬人逃離銀行的真相:搬磚都比在那賺得多!

然而,這一切都在2014年截然而止。不管承不承認,這個一度看作是高薪、體面、金飯碗的銀行業目前正身處內憂外患之中。

所謂內憂,正如解局君前面所說銀行業的高速發展得益於經濟高速增長下充足的貸款需求,但當經濟發展不如以往,國家大舉去槓桿旗號,那過度放貸下的虛假繁榮就一覽無遺,之前用新賬蓋壞賬的做法很明顯已經行不通了。

而且,在國家經濟不如以往的大環境下,得整個銀行業的壞賬持續上升,資產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會惡化是板上釘釘的事;再說白一點,銀行的本質其實就是一箇中介,用儲戶的存款去放貸,來賺取利差,而整體經濟環境的不景氣,貸款需求自然是急劇減少,而這就必然會使得銀行的整體營收能力會明顯下降。

再來說說外患,馬雲曾說過:如果銀行不改變,那我們就來改變銀行。這幾年,銀行外部的互聯網金融科技企業等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對銀行的巔峰力量十分強大,其可謂是星星之火、正在燎原。

而這種巨大的經營與生存壓力,很顯然會嫁接到銀行員工的身上。

2

逃離,主動逃與被動離

5萬人逃離銀行的真相:搬磚都比在那賺得多!

為了化解經營生存壓力,裁員降薪成為了銀行的最佳選擇。

根據數據顯示:截止至2016年末,工行減少櫃員14909人,農行減少櫃員10843,建行則更狠,直接砍掉了3萬人。

2014年才減員1.7萬人,2016年就超過5萬人了,這不得不令人唏噓。

是的,這個曾經被看作是鐵飯碗,甚至是金飯碗的光鮮行業,正在掀起一股“離職潮”。在強大的時代洪流下,鐵飯碗也被碾壓的稀碎。

就算僥倖躲過了離職潮,但留在圍城內的人也並不輕鬆。

銀行曾一度是高薪的代名詞,從各類高薪職業排行榜來看,銀行業看起來似乎一直經久不衰,穩居前列,但事實,卻讓人不敢恭維。

解局君有個朋友985年院校畢業,現在在北京的某國有四大行上班,普通的現金櫃員,稅後收入4000。而與之相比的互聯網行業,解局君順手查了一下,基本薪酬都是6000➕起跳,諸如雙休、彈性上班時間等隱形福利也相對不足。

但僅僅是櫃員收入低嘛,當然不是!

5萬人逃離銀行的真相:搬磚都比在那賺得多!

5萬人逃離銀行的真相:搬磚都比在那賺得多!

隨著銀行等經營效益呈現出疲軟之勢,一些銀行等高管薪資也在迅速銳減,有的甚至已經下降了30%~40%。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2016年有銀行員工爆出自己的年終獎僅為1.5元,而且這並非個例;另外在2017年,銀行業又傳出了48.5元年終獎的消息。

圍城外的人,想進來,也可以。

進來第一步——拉存款,解局君的一個大學同學,去一個三線城市某縣銀行做個櫃員,直接背1000萬存款指標,“一人進銀行,全家來幫忙”的現象層出不窮;而就算進了這個系統,要想往上走,太難了。

從基層到中層,一般需要超過5年以上時間的煎熬,此後每升一級,要熬的時間也就越來越長。

收入福利銳減、晉升無望,這些殘酷的現實條件,再加上在互聯網與社交媒體的繁榮下無限放大的焦慮感與危機感,直接促使了一批又一批的銀行從業者離開。

中國有句古話,叫春江水暖鴨先知;當逃離銀行這種現象開始成為潮流,這是不是在釋放某種信號,隱藏在這背後的深意,真的值得我們去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