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開國元帥大將上將,出自黃埔軍校的是哪些?

李子遲到了


共和國成立後於1955年9月對全軍將士進行了授銜大典,授銜名額為:元帥10人,大將10人,上將57人,中將177人,少將1359人。這些軍人都是國家的脊樑,為國家的革命事業做了卓越貢獻。

一、十大元帥

十大元帥為: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

黃埔軍校的有:林彪(四期)、徐向前(一期)、聶榮臻(教官)、葉劍英(副主任)

二、十大大將

十大大將為:粟裕、徐海東、黃克誠、陳賡、譚政、肖勁光、張雲逸、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

黃埔軍校的有:陳賡(一期)、羅瑞卿(武漢分校)、許光達(五期)

三、開國上將

開國上將有:張宗遜、宋任窮、趙爾陸、蕭克、王震、許世友、劉亞樓、鄧華、楊得志、王宏坤、李克農、李達、楊成武、李濤(瑤族)、蕭華、甘泗淇、賴傳珠、陳奇涵、宋時輪、蘇振華、陳錫聯、陳士榘、王新亭、謝富治、李志民、黃永勝、朱良才、楊勇、傅鍾、周士第、陶峙嶽、董其武、陳明仁、周純全、陳再道、彭紹輝、陳伯鈞、張愛萍、傅秋濤、韓先楚、唐亮、洪學智、李志民、周桓、李天佑、劉震、楊至成(侗族)、王平、鍾期光、郭天民、韋國清(壯族)、呂正操、賀炳炎、烏蘭夫(蒙古族)、閻紅彥。

黃埔軍校的有:張宗遜(五期)、蕭克(四期)、周士第(一期)、郭天民(六期)、楊至成(五期)、陳伯鈞(六期)、宋時輪(五期)、陳明仁(一期)


大秦鐵鷹劍士


黃埔軍校作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軍事學校,是國民黨於1924年到1930年在廣州黃埔區長洲島建設的一所軍官學校,校名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我曾經到此校遺址去瞻仰過一番,其校門兩邊的對聯蠻有意思:“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怕死勿入斯門。”據說,當時這副對聯是經過了孫中山先生的親自批准後,才掛到了校門口的。

孫中山先生當時在黃埔軍校的開學典禮上,曾經語重心長地說:“今天,我們在這裡開這個軍官學校,獨一無二的希望,就是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要從今天起,重新來做革命的基礎,另外成立一種理想上的革命軍。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發財的心理……一心一意的來革命。”孫中山先生的這段話語,可以看作對這副對聯的深入解讀,也就是他辦這所學校的目的和初衷。

黃埔軍校經過了數次改名,初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後改名“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又改名“國民革命軍黃埔軍官學校”,再改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1946年,國民黨又改校名為“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而廣大老百姓基本都叫它“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在中國大陸創辦了幾十年,培養了成千上萬的軍事人才,特別是國共兩黨的要員,有很多是出自這所軍校的,這裡作了一個列表,國共兩黨中出自黃埔軍校的最著名人物:

國民黨軍官:胡宗南、杜聿明、賀衷寒、張靈甫、戴笠、宋希濂、鄭洞國、毛人鳳、關麟徵、喬家才、鄧文儀、李仙洲、李默庵、陳明仁、康澤、鄭介民、李延年、李彌、胡璉、唐生明、俞濟時、黃維、郝柏村、蔣仲苓、王升、黃珍吾、彭孟緝、桂永清、謝晉元、範漢傑、邱清泉、蔡文治、李桂丹、廖耀湘、鄭作民、王竣、黃翔、曾澤生、徐會之、侯鏡如、王耀武、孫元良、劉戡、黃傑、張耀明、廖昂、吳起舞、彭士量、邱行湘、陳大慶、劉安祺、趙子立、闕漢騫、董釗、李鐵軍、王敬久、滕傑、羅奇、賀忠漢、胡靖安、王慧生、宣鐵吾、黃梅興、姚子青、鍾彬、陳頤鼎、李以劻、肖贊育……

共產黨軍官:徐向前、林彪、左權、陳賡、蕭克、蔣先雲、周逸群、劉志丹、羅瑞卿、黃公略、周士第、王爾琢、王良、許光達、陳伯鈞、宋時輪、趙一曼(女)、楊至成、郭天民、陳奇涵、陳浩、陶鑄、程子華、廖運周、馮達飛、蔡申熙、曾中生、許繼慎、趙尚志、宣俠父、阮山(原籍越南)、李運昌、段德昌、賀聲洋、蕭方、曾士峨、朱雲卿、陳東日、曹福昌、鄧萍、唐澍、姜鏡堂、常乾坤、伍中豪、周維炯、楊其綱、彭幹臣、閻揆要、郭化若、陳毅安、王諍、譚希林、彭明治、曹淵、唐天際、張宗遜、劉疇西、盧德銘、李之龍、張子清、餘灑度、徐彥剛。

根據此表,加上黃埔軍校的教職員工,名單一目瞭然。

共和國開國元帥出自黃埔軍校的5人:葉劍英、徐向前、聶榮臻、陳毅、林彪。

出自黃埔軍校的大將3人:陳賡、羅瑞卿、許光達。

出自黃埔軍校的上將9人:周士第、陳明仁、肖 克、張宗遜、陳奇涵、楊至誠、宋時輪、陳伯鈞、郭天民。


帝國的臉譜


我國十大元帥有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

其中林彪 黃埔軍校四期,徐向前 黃埔軍校一期,在十大元帥中這兩位畢業於黃埔軍校。聶榮臻 任黃埔軍校秘書兼政治教官,葉劍英 曾參與籌建黃埔軍校,任教授部副主任,可以說林、徐、聶、葉四位黃埔出身,但不全是畢業於黃埔軍校。

再看我國的開國十大名將都有誰。1、大將--粟裕(侗族)、2、大將--徐海東、3、大將--黃克誠、4、大將--陳賡、5、大將--譚政、6、大將--肖勁光、7、大將--張雲逸、8、大將--羅瑞卿、9、大將--王樹聲、10、大將--許光達。

在開國大將中,一共有三位是黃埔學生出身。第一位,當屬黃埔一期的大師兄——陳賡大將。

開國大將中的第二位黃埔學生,是黃埔五期的小師弟許光達。許光達大將的資歷也比較老,但由於早年身負重傷,長期在蘇聯療養,所以戰績並不算輝煌。但在1955年授銜時,作為紅二方面軍的代表,許光達被授予大將軍銜。

最後一位出身於黃埔軍校的開國大將,是畢業於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六期的羅瑞卿。羅瑞卿曾經長期擔任保衛工作,建國後更是擔任了第一任公安部長。毛主席外出巡查時,在他身邊經常能看到羅瑞卿的身影。因為羅瑞卿身材高大,被毛主席戲稱為“羅長(chang)子”。在湖南話中,“長子”就是“高個子”的意思。


福道說史


黃埔軍校是時代的產物,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培養出了許多傑出的將領和士兵,主要將領出自1至6期。

(十大開國元帥)

(十大大將)





(57位上將)

我國開國十大元帥中其中有5人是出自於黃埔軍校,十大大將中有3人也是出於黃埔軍校,57名上將中也有8人出於黃埔軍校。總共有16人出自於黃埔軍校。

出至於黃埔軍校的元帥

1葉劍英,

黃埔軍校原教授部副主任,時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兼武裝力量監察部部長。葉劍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帥,長期擔任黨、國家和軍隊重要領導職務的卓越領導人。

2聶榮臻,

黃埔軍校原政治部秘書兼政治教官,時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聶榮臻是個不管是對人對事都講究黨的原則,絕不搞人情交易,絕不看風使舵,絕不如何勢頭的人。

3陳毅,

黃埔軍校武漢分校中共黨支部書記,時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

4徐向前,

黃埔軍校第1期,時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徐向前在半個多世紀的革命生涯中,他對共產黨主義具有堅定的信念,對黨對人民對革命事業無限忠誠,百折不撓,義無反顧,鞠躬盡瘁。

5林彪,

黃埔軍校第4期,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

出自於黃埔軍校的大將

1陳賡,

黃埔軍校第1期,時任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中國國防部副部長。

2羅瑞卿,

黃埔軍校第4期,國民革命軍第2方面軍教導團二連副班長。時任公安部部長、國務院副總理、總參謀長。

3許光達,

黃埔軍校第4期,國民革命軍第4軍炮兵營見習排長,時任裝甲兵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

出自於黃埔軍校的上將

1周士第,

黃埔軍校第1期,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第一營營長,時任人民解放軍防空部對司令員,參與過指揮抗美援朝戰爭防空作戰。

2宋時輪,

黃埔軍校第3期,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高級步兵學校校長兼政委,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參與恢復軍隊校園和教育訓練工作。

3陳伯鈞,

黃埔軍校第6期,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訓練部副部長、高等軍事學院院長,參與過湘西剿匪。

4楊至誠,

黃埔軍校第6期,時任人民解放軍武裝力量監察部副部長、高等軍事學院副院長,為軍隊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5郭天民,

黃埔軍校第6期,時任雲南軍區第1副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訓練總監部副部長,參與了萬里長征。

6陳奇函,

黃埔軍校第4期,黃埔軍校的教師。時任中共中南局委員、軍事法院院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

7陳明仁,

黃埔軍校第1期,國民革命軍兵團司令員、湖南省政府代表主席。時任中南軍政委員會會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十五軍軍長。

8張宗遜,

黃埔軍校第4期,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革命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兼軍委軍校部部長、總後勤部部長。

除了這些出自於黃埔軍校的人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革命將領,他們用血淚為我們鑄造了新中國,他們都是我國的開國功臣。


歷史小跟班


1955年我國第一次實行軍銜制度,借鑑前蘇聯和鄰國朝鮮的軍銜制度,我國軍銜分為6等19級:
元帥兩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元帥;將官四級,大將,上將、中將,少將;
校官四級: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四級: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另外為安排十幾萬副排職幹部,暫設了准尉)軍士三級:上士,中士,下士;兵兩級:上等兵,列兵。


從1955年開始實行軍銜制度,到1965年廢除軍銜制度,這期間我國一共授銜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10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10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57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177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1360人。這其中,出身自黃埔軍校的一共有52人,分別是元帥5人,大將3人,上將9人,中將12人,少將23人。

我們可以看出,元帥、大將、上將一共有17人,這17人分別是:

元帥:葉劍英、聶榮臻、陳毅、徐向前、林彪。

大將:陳賡、羅瑞卿、許光達。

上將:周士第、陳明仁、肖 克、張宗遜、陳奇涵、楊至誠、宋時輪、陳伯鈞、郭天民。

這18人當中,有4人是黃埔軍校的教職人員。

葉劍英元帥:1924年,葉劍英是擔任建國軍粵軍第二師參謀長,受廖仲愷的邀請,葉劍英參與了黃埔軍校的創建工作。黃埔軍校成立以後,葉劍英擔任教授部副主任,並且成為黃埔軍校很有名的一名教官。

聶榮臻元帥:聶榮臻1922年赴比利時留學,後來又去了蘇聯留學,1925年回國後進入黃埔軍校擔任政治部秘書兼政治教官,領導政治部的宣傳和組織工作,並且擔任社會發展史和政治教官。

陳毅元帥:黃埔軍校在武漢設置分校-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之後,陳毅曾在該學校做過文書工作。

陳奇涵上將:陳奇涵1925年進入黃埔軍校任教,先後擔任學生隊長、連長、政治大隊長,少校軍銜。

另外13人都曾是黃埔軍校的學生。

徐向前元帥:1924年4月考入黃埔軍校一期,畢業之後留校,擔任排長。

林彪元帥:林彪1925年考入黃埔四期,1926年畢業後被編入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二十五師第七十三團任見習排長、排長,並參加了北伐戰爭。

陳賡大將:陳賡1924年考入黃埔一期,畢業後留校擔任隊長、連長,並參加了討伐陳炯明的東征。

羅瑞卿大將:羅瑞卿1926年考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黃埔軍校武漢分校,黃埔六期),畢業後參與了平定武漢的叛亂和南昌起義。

許光達大將:1925年受組織派遣,許光達考入黃埔五期炮兵科,畢業後加入國民革命軍第四軍,任炮兵營見習排長。

周士第上將:1924年5月,周士第考入黃埔一期,畢業後參與了組建“建國陸海軍大元帥府鐵甲車隊”。

陳明仁上將:1924年畢業於黃埔一期,後來歷任國民黨兵團司令和湖南省主席,1949年率部起義後擔任我軍兵團司令、湖南省主席、第五十五軍軍長等職務。1955年被授予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

肖 克上將:肖克於1926年考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憲兵教練所,改教練所後來併入黃埔軍校,屬於黃埔四期。肖克畢業後擔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一軍葉挺部任連政治指導員、連長。

張宗遜上將:張宗遜1926年考入黃埔四期政治課,畢業後歷任國民革命軍第8軍第3師第9團政治指導員辦公室幹事兼2營政治指導員、國民革命軍第24師新兵營排長、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警衛團第3營連長等職務。

楊至誠上將:楊至誠1925年考入黃埔五期,畢業後被派到由賀龍任軍長的國民革命軍第20軍3師,擔任連政治指導員。

宋時輪上將:宋時輪1925年考入黃埔五期,畢業後遭遇國民黨在廣州製造的“四一五”慘案,宋時輪作為共黨嫌疑人被判處1年 徒刑。

陳伯鈞上將:陳伯鈞1927年考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黃埔軍校武漢分校,黃埔六期),畢業後被編入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教導團。

郭天民上將:郭天民1926年考入黃埔六期,畢業後參加廣州起義,起義失敗後歷任工農革命軍第4師、第2師任排長、副連長。

以上17人都是在1955年被授銜,其中只有陳明仁一人之前是國民黨高級將領,後來參加起義,才被我黨授予上將軍銜,其他16人都是很早就跟隨共產黨參加革命的軍事將領。


圍爐煮酒話春秋


黃埔軍校近代史上大名鼎鼎,在國民黨軍隊中,黃埔系是最大的派系,是蔣介石一手打造,也是蔣介石政壇常年立於不敗之地的資本。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後,孫中山屢屢被軍閥出賣,敗走政壇,其根本原因是國民黨和孫中山手裡沒有一支自己親自掌握的軍隊。後期孫中山聯俄聯共,在俄國和共產黨幫助下創立黃埔軍校,一大批共產黨人被派到黃埔軍校工作和學習,如周恩來,林彪,聶榮臻,徐向前等。



因國民黨早年在槍桿子的問題上吃過大虧,所以後來對軍隊格外重視,也正是這個原因,才使懂軍事的蔣介石,雖資歷尚淺,卻能引起孫中山注意,很快便脫穎而出,成了孫中山的左膀右臂。縱觀蔣介石一生都是把槍桿子抓的緊緊的,他的發跡正是從黃埔軍校開始的,他是黃埔軍校終身校長。在孫中山去世後,他能擊敗黨內汪精衛、胡漢民等實力派人物,成為國民黨的大哥大,和他掌握著軍隊,及黃埔系軍人的擁戴,有著極大的關係。國民黨中央軍中吃得開的將領,幾乎清一色的黃埔軍校畢業或有黃埔背景,如陳誠、湯恩伯、胡宗南、杜聿明,戴笠等。



開國元帥大將上將出自黃埔軍校畢業或有黃埔軍校工作背景的很多,但職位最高,戰功最大當屬林彪。林彪最後是黨的副主席,軍隊的副統帥,不折不扣的黨和國家的二號人物。


1955年,解放軍第一次授銜時,元帥出自黃埔軍校的5人:葉劍英、徐向前、聶榮臻、陳毅、林彪。 出自黃埔軍校的大將3人:陳賡、羅瑞卿、許光達。 出自黃埔軍校的上將9人:周士第、陳明仁、肖 克、張宗遜、陳奇涵、楊至誠、宋時輪、陳伯鈞、郭天民。


老兵32380


我是兵說,我來回答!

黃埔軍校創建於1924年,為中國近代史上最出名的軍校,曾經還被評為世界四大軍校之一。黃埔軍校從建立之初,就是為了培養革命軍事人才。因為這個理念,為中國培養了大批的軍事人才。在這之中,大部分軍校畢業生都犧牲在戰場之上。

在1955年授予軍銜的時候,元帥為10人,大將10人,上將57人。在這77人當中,有18人出自於黃埔軍校,分為老師和學生。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學生中,少部分人授予的軍銜比老師還高,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比如徐向前將軍。它既是黃埔第一期學生,也是開國十大元帥之一。

除了徐向前元帥,林彪元帥也畢業於黃埔軍校,為第四期學生。在大將中,有陳賡將軍,畢業於黃埔第一期,還是黃埔三傑之一;還有許光達和羅瑞卿大將,分別來自黃埔第五期和第六期。在上將中,有周士第將軍、陳明仁將軍、肖克將軍、張宗遜將軍、宋時輪將軍、楊至誠將軍、陳士榘將軍、陳伯鈞將軍和郭天民將軍。以上是畢業於黃埔軍校的14位學生,還有四位老師來自黃埔軍校,分別是陳毅元帥,葉劍英元帥,聶榮臻元帥,陳奇涵上將。


兵說


黃埔軍校無疑是中國近代軍事領域的最高學府,在這裡走出了許許多多聞名中外的軍事家。而在我國的開國將帥中 ,便有二帥一大將是黃埔的畢業生,他們是黃埔一期的徐向前元帥,陳庚大將,還有一個便是讓黃埔無數國軍高級將領黯然失色的黃埔四期畢業生,他便是四野林彪元帥。



徐向前元帥

十大元帥中唯一的北方人,是中國共產黨偉大的軍事家、戰略家、政治家,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率領的紅四方面軍英勇善戰,多次打敗國民黨部隊,後在抗日戰爭期間擔任三大主力師129師的副師長,在1943年成為了抗日軍政大學校長,是中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



陳庚大將

陳庚大將是湖南人,而且是將門出身,其祖父便是湘軍將領,他被譽為黃埔一期三傑之一,歷經了北伐、南昌起義、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全部共產黨領導的重大戰役,為人民的解放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林彪元帥

黃埔四期的畢業生,從紅軍時期便擔任軍團長,而且在抗日戰爭時期一戰成名,指揮了平型關大捷,當然林帥能夠成為聞名中外的軍事家還是他在內戰中的表現,其統領的東北野戰軍也就是後來的四野在解放戰爭中所向披靡,歷經了遼瀋、平津兩大戰役,他的軍事成就不用多說,他的鋒芒蓋住了太多黃埔名將,他無疑是黃埔最為優秀的畢業生。

所以我認為,與其說黃埔軍校造就了這批軍事人才,不如說這批人才在軍事領域取得的成就造就了黃埔軍校,讓這所軍事學府享譽海內外。


絕筆歷史


黃埔軍校是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軍校,由孫中山先生創建,蔣介石擔任校長,周恩來擔任政治部主任。黃埔軍校自建立以來,為國共雙方培養了大批人才,這些人才在北伐、抗戰、解放戰爭中大放異彩。

黃埔軍校創建之初是基於有黨必有軍,有軍必有校的宗旨,因為孫中山先生在大半輩子革命之後,發現中國的革命必須要有自己的 軍隊,而要有軍隊就必須有軍校。以前北洋有保定軍校,出了陳誠等人;蔡鍔有云南講武堂,出了朱德、葉劍英等人。黃埔作為後來者,但是在軍事培養上絲毫不落後。

黃埔軍校培養了大批人才,以至於解放戰爭期間,東北的戰爭成為了黃埔內戰,其中在國民黨方面有:杜聿明、胡宗南、張靈甫、鄭洞國、宋希濂、毛人鳳、關麟徵、賀衷寒、喬家才、鄧文儀、李仙洲、李默庵、陳明仁、康澤、鄭介民、李延年、李彌、胡璉等數十位高級將領,這些將領基本都做到兵團一級。

共產黨方面也是培養的諸多人才,其中十大元帥中:林彪、徐向前就出自黃埔,葉劍英和聶榮臻曾經擔任黃埔教官;

十大大將中:陳賡、羅瑞卿、許光達三為大將,還有左權、黃公略、王爾琢、劉志丹、曾中生、段德昌等人,若他們不犧牲,最少也是大將。(36為軍事家之一評定標準)

開國上將中有第一上將蕭克,以及周仕第、陳伯鈞、宋時輪、楊至成、郭天民、郭化若、張宗遜等人,以及具有近乎大將資格的程子華等人。

黃埔軍校培養人才非常多,但是如此多的將才出現,也與當時的戰爭有關,很多黃埔畢業生在黃埔軍校的真正學習不足兩年,有些速成班甚至一年都不到,真正讓他們學習戰爭的是戰場。


帝國烽火


元帥3人,聶榮臻、林彪、徐向前

1、聶榮臻,黃埔軍校秘書兼任教官

2、林彪,黃埔軍校第4期,曾任國民革命軍25師73團3營7連中尉連長

3、徐向前,黃埔軍校第1期,曾任國民革命軍第2方面軍總部上尉參謀

大將3人,陳賡、羅瑞卿、許光達

1、陳賡,黃埔軍校第1期

2、羅瑞卿,黃埔軍校第4期,曾任國民革命軍第2方面軍教導團二連副班長

3、許光達,黃埔軍校第4期,曾任國民革命軍第4軍炮兵營見習排長

上將6位,周士第、陳伯鈞、宋時輪、楊至誠、郭天民、陳奇涵

1、周士第,黃埔軍校第1期

2、宋時輪,黃埔軍校第3期

3、陳伯鈞,黃埔軍校第6期

4、楊至誠,黃埔軍校第6期

5、郭天民,黃埔軍校第6期

6、陳奇涵,黃埔軍校第4期

達到1955年授銜大將標準、戰爭中犧牲1人,劉志丹

達到1955年授銜上將標準、建國後離開軍隊1人,陶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