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上海6月二手房指數:成交區間向上 價格跌幅收縮

2018年6月,上海二手房指數為3928點,比5月下降12點,環比下降0.35%,降幅縮小0.17個百分點,為連續第7個月下降走勢。6月二手房指數同比下降1.83%。

上海6月二手房指數:成交區間向上 價格跌幅收縮​6月,上海二手住宅成交套數為15500餘套,環比下降3.45%,同比上升30.74%;以成交面積計,環比下降2.78%,同比上升30.97%。2018年上半年共計成交二手住宅81100餘套,同比上升4.17%。

上海二手房指數辦公室認為,6月市場表現為:

一、成交量穩定在上升區間。連續四個月擺脫以往1.2萬套左右低位,並且延續上月站穩在1.5萬套之上,進入中位水平,但相比正常年份月均2萬套仍有不小差距。

二、6月一手住宅開盤量減少,成交環比下降24%,而二手住宅成交微降,相比上月二手住宅成交面積是一手住宅的2.36倍,本月擴大為2.86倍。

三、全市130個板塊的價格走勢,60.77%下跌,25.38%上漲,13.85%持平。下跌板塊價格跌幅由0.80%縮小為0.71%,上漲板塊價格漲幅由0.13%縮小為0.11%。價格跌幅呈現由外而內逐漸縮小,新興城區遠郊板塊成交佔比9.78%,總體價格下跌0.75%;近郊成交佔比57%,總體價格下跌0.42%;中心城區成交佔比33.22%,總體價格下跌0.29%。

四、全市130個板塊成交量走勢,55%下降,41%上升,4%持平。從環線看,內環內板塊成交下降5.57%,為2030餘套;外環外成交下降4.37%,為7550餘套;內外環間成交下降1.10%,為5830餘套。從價格段看,總價300萬元以內房源成交佔比61.09%;300-500萬元房源成交佔比24.28%;500萬元以上房源成交佔比14.64%。中高價位房源成交佔比有所上升。從面積段看,140-200平方米房源環比上升2.81%,為620餘套;90-110平方米房源環比上升1.04%,為1940餘套。其餘五個面積段環比下跌,跌幅最大的70-90平方米房源下降7.17%,為3860餘套;50平方米以下房源環比下降6.41%,為3180餘套。

五、全市普通住宅成交佔比為65.24%,其中內環內成交1280餘套、內外環間成交3840餘套、外環外成交5000餘套。

六、全市成交TOP10板塊中,新興城區近郊7席、遠郊2席,中心城區1席。近郊的閔行浦江、浦東三林、奉賢南橋新城以433套、383套、364套分列前三位;中心城區的靜安彭浦成交294套居第八位。全市成交TOP10小區中,8個位於外郊環間,2個位於內中環間,其中松江泗涇的新凱家園以115套位居榜首。截至6月底,全市二手住宅掛牌量為84800套,環比下降2.33%,同比下降49.97%。其中,內環內、內外環、外環外為24117套、44529套、16154套。

6月25日,住建部等七部委聯合發出通知要求,決定於2018年7月初至12月底,在北京、上海等30個城市先行開展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本次專項行動的打擊重點包括投機炒房、房地產“黑中介”、違法違規房地產開發企業和虛假房地產廣告等四個方面。

市區漲跌板塊相近

6月,中心城區(7個傳統市區及浦東內環)價格總體環比下跌0.29%,跌幅縮小0.20個百分點;其中內環內下跌0.23%,跌幅縮小0.27個百分點。長寧、虹口、普陀、楊浦跌幅較大,分別下降0.39%、0.35%、0.33%、0.32%,靜安、黃浦、浦東內環、徐匯分別下跌0.25%、0.22%、0.22%、0.20%。中心城區全部65個板塊中,28個價格下跌,27個上漲,10個走平。下跌板塊如普陀武寧、虹口四川北路、楊浦五角場、浦東塘橋,價格分別下跌1.06%、0.85%、0.74%、0.67%。上漲板塊如長寧虹橋路、靜安江寧路、徐家彙、楊浦鞍山,價格分別上漲0.17%、0.14%、0.13%、0.07%。漲跌板塊數量相差不大,但板塊跌幅遠大於板塊漲幅。

6月,中心城區成交環比下降1.81%,為5160餘套,其中內環內成交下降6.49%,為2070餘套。排名前三的徐匯、楊浦、普陀分別成交870餘套、840餘套、830餘套。中心城區剛需成交穩定,改善需求以非緊湊型的中大戶型為主。

從統計的七個面積段看:僅110-140平方米房源成交上升6.28%,為420餘套;50-70平方米房源上升0.51%,為1380餘套。其餘成交環比下降,依次為,200平方米、90-110平方米、140-200平方米、50平方米以內、70-90平方米房源,成交分別下降15.31%、8.46%、7.66%、2.56%、0.30%,為80餘套、410餘套、250餘套、1940餘套、650餘套。

從中心城區成交量前100個小區看:其一,普陀、楊浦、徐匯佔比最多,分別為21個、19個、18個。前3名小區中,2個為普陀區改善型小區,1個為靜安老工房(售後公房)小區。普陀2小區以改善需求為主,桃浦陽光建華城、武寧中遠兩灣城分別成交27套、17套,前者六成為90-120平方米,後者五成為90-160平方米;靜安1小區彭浦共康四村成交18套,六成為50-65平方米的二室戶型,其餘均為40平方米內的一室戶型。3小區所在的板塊普陀桃浦、靜安彭浦、普陀武寧,價格分別上漲0.08%、上漲0.09%、下跌1.06%。其二,套均50平方米以內小區47個,佔近半。浦東、楊浦作為學區房熱門板塊,隨著入學政策趨嚴,40-50平方米的一室帶廳或二室戶型成交火熱。成交領先的陸家嘴竹園新村、濰坊九村、楊浦鞍山四村,分別成交15套、14套、14套。其三,成交千萬級、套均140平方米以上房源的小區4個,浦東聯洋的仁恆河濱城、陸家嘴的菊園、長寧虹橋路的天山河畔花園、黃浦淮海中路的翠湖天地,分別成交14套、9套、8套、7套。所在的浦東聯洋、陸家嘴、長寧虹橋路、黃浦淮海中路板塊價格分別上漲0.14%、走平、上漲0.17%、上漲0.13%。

以內環內統計,成交量排名前三的浦東內環、靜安、徐匯板塊,分別成交560餘套、250餘套、250餘套。內環內全部35個板塊中,50-70平方米、110-140平方米房源成交增大,上升9.88%、4.08%,為620餘套、250餘套。其一,成交前四位的陸家嘴、徐家彙、楊浦鞍山、虹口四川北路板塊,成交240餘套、240餘套、180餘套、140餘套,分別為下降14.48%、持平、上升5.23%、上升2.13%。上月成交居前的浦東洋涇本月大幅減少39.1%。其二,成交活躍小區中,小戶型佔多。統計案例顯示,陸家嘴及虹口曲陽的學區房小區走俏,均價多數分別為8-10萬元、5-6萬元。其中,陸家嘴的竹園新村、濰坊九村、濰坊十村、梅園新村、濰坊六村分別成交15套、14套、12套、12套、11套;虹口曲陽的東體小區、玉田小區均成交10套。購房者中一些為已錄取附近民辦小學的家長,為求就近學習選擇購入。

6月,新興城區中近郊價格總體下跌0.42%,跌幅環比縮小0.12個百分點;遠郊價格總體下跌0.75%,跌幅環比擴大0.03個百分點。成交量前三的浦東內環外、閔行、寶山,價格分別下跌0.43%、0.41%、0.34%;含有較多遠郊板塊的金山、奉賢、崇明價格跌幅最大,分別下跌0.79%、0.75%、0.73%;青浦、松江、嘉定價格分別下跌0.54%、0.51%、0.45%。新興城區全部65個板塊中,51個價格下跌,6個上漲,8個走平。下跌板塊如浦東外高橋、松江九亭、嘉定江橋新城、浦東張江,價格分別下跌1.27%、0.94%、0.65%、0.53%。上漲板塊如寶山共富、閔行浦江、浦東三林,松江新橋價格分別上漲0.13%、0.12%、0。09%、0.06%。

近郊城區成交環比下降0.82%,為8850餘套。成交前三的浦東內環外、閔行、寶山,環比下降5.01%、3.68%、2.4%,為3010餘套、1670餘套、1460餘套。松江、奉賢近郊的板塊成交逆向上行,環比上升19.45%、8.32%,為990餘套、500餘套。從成交變化看,近郊僅兩個改善面積段上升,140-200平方米、90-110平方米房源環比上升16.23%、1.44%,為300餘套、1200餘套。成交降幅較大的70-90平方米、50平方米以內房源,環比下降9.8%、6.65%,為2650餘套、940餘套。從成交結構看,近郊城區逾7成案例為初級改善,70-90平方米、50-70平方米、90-110平方米三類中等戶型,分別佔比31.78%、26.95%、14.38%。從近郊城區成交領先的板塊看,月成交300套以上的板塊5個,閔行浦江、浦東三林、奉賢南橋新城、浦東周康、浦東世博,分別成交430餘套、380餘套、360餘套、310餘套、300餘套,區位需求集中在外郊環間、內中環間板塊。浦東世博以50平方米左右、250-300萬的售後公房為主,其餘四板塊為初級改善及剛需活躍區域,成交以80-90平方米、250-350萬元房源為主。從近郊成交活躍的前100個小區看:購房需求集中在外郊環間板塊。其中,外郊環間小區75個,中外環間16個,內中環間9個。內中環間比上月增加4個,表明近郊購房者中選擇優質地段上升。成交排名前三的新凱家園、民樂城惠康園、浦江世博家園處於外郊環間板塊,分別成交115套、83套、41套,所在的松江泗涇、浦東惠南、閔行浦江板塊價格分別下跌0.63%、下跌0.97%、上漲0.12%。上述三個小區為動遷配套小區,180-350萬元、70-80平方米的二室戶型成交最熱。調查顯示,浦江世博家園購房者中初級改善比例高,交通、購物、醫療、教育等配套逐漸成熟,受到年輕人關注。新凱家園、民樂城惠康園成交案例中不乏市區老年人,醫療、購物等設施較為完善,在同等預算下選擇此地養老。內中環間成交較熱的小區,如三林世博家園、大華錦繡華城,套均成交面積在80-90平方米,一些500萬元預算的改善客,青睞此類地段更佳的小區。

遠郊成交環比下降20.3%,為1510餘套,是降幅最大的區域。全部11個板塊價格均現下跌。成交量前三的金山新城、嘉定城區、浦東臨港新城,佔整個遠郊成交量54.7%,成交環比下降7.58、3.53%、5.09%,為320餘套、300餘套、200餘套,價格分別下跌0.87%、0.78%、0.81%。松江小崑山繼上月建設苑小區部分房源整體交易後,板塊成交量恢復前期水平,為50餘套。其餘一些板塊,如崇明長興島、金山楓涇、青浦朱家角,價格分別下跌1.04%、0.43%、0.52%,成交環比上升15.63%、10.71%、持平,均為30餘套。調查顯示,上述三板塊雖然地處遠郊,但自然環境優質,總價200萬元以內成為追求健康養老選擇。

近郊延續降價促售

6月,全市130個板塊中,價格下跌板塊79 個,佔比60.77%;上漲板塊33個,佔比25.38%;持平板塊18個,佔比13.85%。

下跌板塊79個,環比減少14個,價格總體下跌0.71%,跌幅環比縮小0.09個百分點。79個下跌板塊中,中心城區28個,新興城區51個。

下跌板塊特徵呈現為,價格跌幅小幅收縮,新興城區板塊價格跌幅大於中心城區。調查顯示,中心城區議價減少,新興城區則延續跌勢。新興城區價格跌幅較大的浦東航頭、閔行顓橋分別下跌1.15%、1.03%,成交環比下降19.71%、8.5%,上述兩板塊成交以50至90平方米的初級改善面積段為主,分別佔成交的六成、八成。其中,50-70平方米房源成交環比下降7.25%、2.33%,為64套、42套;70-90平方米房源成交環比下降31.64%、上漲4.76%,為121套、44套。這類板塊的軌交為非大客流線路,距離中心城區通勤時間多在1小時以上,購房者中多為初次購房的低預算者,但板塊內供應大,降價成為主流。中心城區價格跌幅較大的黃浦老西門、長寧古北板塊,分別下跌0.89%、0.69%,成交上升1.32%、下降21.43%。其中,黃浦老西門成交以小面積房源為主,50-70平方米、50平方米以內房源成交分別上升50%、4%,為12套、26套;中等戶型以上僅110-140平方米房源上升36.36%,為15套。長寧古北大面積段房源成交上升,140-200平方米、200平方米以上環比上升12.5%、100%,為9套、4套。調查顯示,這類老牌高端板塊由於房齡多在10年以上,購房者更青睞房齡相對較短的小區,賣家即使3%-5%讓價也成交緩慢。

價格持平板塊18個,環比減少3個。其中,中心城區10個,新興城區近郊8個。成交量上升板塊如普陀萬里、長寧新華路,環比上升12.5%、8.33%,為30餘套、50餘套,以90-100平方米的大二室房源為主。而同為改善板塊的閔行金虹橋成交160餘套,環比上升1.85%。成交量下降的板塊如浦東川沙、嘉定南翔,環比下降14.84%、12.71%,為150餘套、100餘套,以250-450萬元、50-90平方米的房源為主,初級改善需求減少,小戶型剛需小幅上升。初級改善面積段佔兩板塊成交的三成,70-90平方米房源成交46套、40套;50平方米以內的房源成交16套、10套。

上漲板塊33個,環比翻番,價格平均上漲0.13%。33個上漲板塊中,27個位於中心城區、6個位於新興城區近郊。除徐家彙、徐匯上海南站、徐匯長橋量平價升外,其餘量價齊升、量跌價升板塊各為15個。靜安江寧路、靜安新客站價格分別上漲0.14%、0.17%,成交上升30.91%、15.29%,其中50平方米以內房源成交上升180%、55.56%,均為42套;110-140平方米房源成交上升60%、120%,為16套、11套。調查顯示,板塊內購房需求呈現兩端分化,小面積學區房及中大戶型改善房為成交主力。量跌價升板塊如浦東花木、普陀桃浦,價格分別上漲0.19%、0.08%,成交環比下降19.38%、15.07%,其中50平方米以內房源成交下降16.67%、30.77%,50-70平方米房源成交下降20.59%、32.69%;而大面積的110-140平方米成交分別上升18.18%、50%,為13套、12套,佔比不大,此類優質房源未帶動板塊整體成交向上。

上海二手房指數辦公室認為,連續第二個月成交站穩在1.5萬套水平之上,並且價格跌幅環比收窄,顯示市場穩中趨好。本月二手房成交面積是一手房的2.86倍,緣於一手房成交下降二成多,尚不表明二手房市場動力強勁。從二手房市場總體表現看,中心城區價格跌幅明顯收窄,學區房、改善房成交穩定,其中千萬以上豪宅,受一手房傳動效應,出現局部小幅放量;新興城區近郊延續降價促售,剛需及初級改善客中出現偏好優質地段。

今年上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雖無新調控政策出臺,但“四限”嚴格執行,政策效應持續發酵。二手房成交量步入上升區間,價格指數同比下降1.83%。接下來的7月是市場傳統成交淡季,成交量或有短期波動,但價格穩定趨勢不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