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胡乔木小传:毛泽东25年的贴身秘书,中共中央的第一支笔

【1912年6月1日】胡乔木小传:毛泽东25年的贴身秘书,中共中央的第一支笔

胡乔木小传:毛泽东25年的贴身秘书,中共中央的第一支笔

胡乔木,1912年6月1日出生于江苏盐城的一家书香门第。他从1941年到1966年担任毛泽东的贴身秘书长达25年。他还历任《人民日报》社社长、新闻总署署长、中国社科院院长等职,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他主笔了许多重要文件,被誉为“中共中央的第一支笔”。

胡乔木小传:毛泽东25年的贴身秘书,中共中央的第一支笔

(胡乔木塑像)

【被清华和浙大勒令退学】

1930年(18岁),胡乔木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不久转到历史系,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他一边读书,一边秘密地参加革命活动。校长知道后,找他谈话,胡乔木只得离开清华大学,继续开展革命工作。

1932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年,在家人的安排下,进入浙江大学外语系插班读二年级。即将读大四时,把持浙大的国民党官员认定他是一个“赤色分子”,通知教务人员,把他的成绩统统改为50多分不及格。胡乔木再次被赶出大学。

胡乔木小传:毛泽东25年的贴身秘书,中共中央的第一支笔

(胡乔木年轻时的照片)

【长达25年的主席秘书】

离开校园后,他进入文化界,先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书记、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书记。1938年,抵达延安,任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1941年2月,中共中央秘书长王若飞突然来到胡乔木所住的窑洞,说:“毛主席那里缺人手,点名要你去他那里做秘书。”胡乔木有些顾虑:“给毛主席当秘书,我怕当不好。”王若飞说:“你发表在《中国青年》杂志上,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的文章,主席看后很欣赏,说‘乔木是个人才’。”

就这样,胡乔木调到了毛泽东身边,开始了长达25年的秘书生涯。

胡乔木小传:毛泽东25年的贴身秘书,中共中央的第一支笔

(胡乔木与毛泽东合影)

胡乔木小传:毛泽东25年的贴身秘书,中共中央的第一支笔

(1945年8月,胡乔木(右二)随毛主席赴重庆谈判)

【司马迁的手笔】

担任毛主席的贴身秘书,不仅开阔了他的眼界,他的才能也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他起草了不计其数的重要文件,深受毛泽东的信任。

1945年4月20日,中共中央六届七中全会中,通过了由胡乔木起草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它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并且第一次以文件的形式,对若于重大历史问题作出了结论。

毛主席和胡乔木开玩笑,说:“你手中这支笔厉害啊,是董狐、司马迁的手笔,是在给我们党的历史当法官呀!”

胡乔木小传:毛泽东25年的贴身秘书,中共中央的第一支笔

(胡乔木与毛泽东、周恩来合影)

【中共中央的第一支笔】

1951年,他撰写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是新中国第一本具有开创性的简明党史。

1954年,他参与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6年,他主持撰写了《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对斯大林进行合理评价,对当时的国内外政局影响重大。

胡乔木小传:毛泽东25年的贴身秘书,中共中央的第一支笔

胡乔木小传:毛泽东25年的贴身秘书,中共中央的第一支笔

(1957年11月,访问苏联时在《莫斯科宣言》签字仪式上,(左二)为胡乔木)

【传奇的一生】

文化大革命期间,胡乔木养病,退出一线。1975年,邓小平复出,成立政治研究室,胡乔木担任负责人。他主持修改《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等重要文件,成为全面整顿“四人帮”的纲领性文件。

1981年,他负责起草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国以来党的重大历史问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毛泽东思想的是非功过,作了总结和评价,统一了认识。

1992年9月28 日,胡乔木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1岁,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胡乔木小传:毛泽东25年的贴身秘书,中共中央的第一支笔

(胡乔木与邓小平合影)

胡乔木小传:毛泽东25年的贴身秘书,中共中央的第一支笔

(本文是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37篇作品,营员“十尃”的第2篇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