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高层次的爱,从来都不苦

高层次的爱,从来都不苦

高层次的爱,从来都不苦

高层次的爱,从来都不苦

文∣ Jenny乔

摘自《愿你盛得下悲伤,也输得出力量》

Jenny乔,名校毕业,留学海归,白天行走商界,晚上书写人生。

十点读书签约作者,有书签约作者,多家平台专栏作者。

她用女人的方式生活,用男人的方式思考。教你理性成功、陪你感性成长。

每种关系里都存在一种危险,以爱的名义让另一个人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比如溺爱孩子的父母,比如沉溺于亲密关系的伴侣。

小时候,爸爸很疼爱我,总是跟我说,不必太辛苦太努力,他的钱足够让我花一辈子。每到这时,妈妈都会站出来反驳,她总跟我说,要学会为自己的生活努力。以前,我总觉得妈妈的话有点冷漠和残酷,长大之后才渐渐明白,有些爱与关心,其实我们承受不了。

小时候父母对我们的溺爱和长大后我们对父母的溺爱,对彼此都是一种灾难。

我邻居的一个小姑娘就是如此,她妈妈有轻微的神经衰弱,比一般人更容易紧张、恐惧,总是担心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在女儿身上,所以对她格外保护,我们上高中的时候,还经常能看见她妈妈骑着自行车到校门口去接她,更为了陪她到外地去读大学早早就退休了。

一般人可能不理解,但她是妈妈的第二个小孩,她有个姐姐,很早就去世了。对于曾经失去过的人来说,拥有可能是一种诅咒。或许是因为母女俩相似的倔脾气,又或许是一种逆反心理,妈妈越不让她做的事,她越要坚持。吵架的时候,邻居阿姨永远也赢不了。

后来,她长大了,开始照顾妈妈,张罗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她又变成了妈妈,总想让妈妈按照她的意愿生活,锻炼身体、吃有营养的食物,甚至去哪里都要跟她汇报。她活在一种对母亲的责任里,不允许妈妈身体不好,更不允许她过得不好,妈妈任何一点不开心都成了她的心结。

这是我见过感情最深的一对母女,也是最痛苦的一对母女。彼此依偎却也彼此纠缠。小时候,邻居阿姨常说要永远和女儿在一起,如今她却在忧虑该如何让女儿独立。

爱得太多太苦,就会成为彼此难以挣脱的枷锁。

最好的爱是一种平衡,既不过多地付出,也不过多地索取。

它其实并不是一件刻意的事,也无法去衡量,但是在爱成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之前,我们都需要练习,不要过度地爱一个人,也不要沉溺在一个人的爱里。不要辜负两个人的时光,但也对得起一个人的日子。

在情感里,无论是你照顾另外一个人还是你们彼此关照的时候,其实都是在精神的某一个层次上面彼此开始拉扯或者说,彼此消耗。在爱里我们要有所保留,给自己留一个余地,在这个余地里,你不会受到伤害,不会让你觉得无路可走,也就是说你的生活里不能只有爱情,你的快乐,你的所有的痛,所有的这个幸福感不能来自于某一个部分。

我举一个叔叔的例子,他开了大半辈子公交车,每天拉着无数白领上下班,从来也没赚到什么大钱,但每次提起工作,他脸上那个骄傲,让我想起一直在各个圈子中流行的鄙视链。别说喜欢,不讨厌自己工作的人恐怕都很少。我坐过一次他的车,那天下大雨,仅仅一个细节就让我明白了他为什么那么骄傲。每次到站,他都把车开得很慢,怕水花溅到候车乘客的身上,他也会把车停得离站台很近,怕下车的乘客不小心踩进水坑里。

和邻居叔叔们聊天时,经常听他们说起,现在的年轻人和他们那时工作态度完全不同了。以前的他们热情洋溢,无论在哪一行,无论赚多少钱都立志要把工作做到最好,现在的年轻人钱少的工作不是不干,就是不好好干。很多人都会反驳这样的言论,以如今的时代生活压力大为理由,也总有人说,拿着员工的钱绝不操老板的心,很多人会跟你说,那你只能一辈子给人打工了。

用心做事,不一定能赚钱。这是大部分对工作不上心的人的主要论点。的确如此,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即使兢兢业业一辈子也赚不到钱,但是只以钱去判断一份工作的话,你就会越来越穷。

认真工作的他一辈子不曾大富大贵,但他对工作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却很强。不是说我们的努力不值得金钱回报,而是你把自己困在金钱的旋涡里,会失去很多工作和生活中的乐趣。成就始于投入,投入始于热爱。我们却常常本末倒置。

人们其实并不是真的爱钱,而是爱钱带来的满足感,但是假设满足感只能由钱创造,就是一种思维上的贫穷。

周国平说过:“作为肉身的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唯有灵魂,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在于物质上的贫富、社会地位方面的境遇,是内在的精神素质把人分出了伟大和渺小、优秀和平庸。”

物质上的穷,你可以努力奋斗去改变,但精神上的穷,很多人根本就不曾看见,何谈修正。而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精神世界的匮乏更无药可医的了。

几年前,梁朝伟去伦敦喂鸽子的段子掀起了一阵热议,但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证明有钱并不能解决一切困扰。钱是一种实现的手段,却被当作终身的追求和向往,是一种执着,更是一种可悲。物质虽然是基础,但精神生活才能决定你生活的质量。如果非要把自己分在某一个阶级里,我们都应该学着看看自己的精神层级。

这样分类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了证明自己距离“成功的人生”还有多大差距?还是为了得到在这个世界存活下来的安全感?但这些跟钱其实没多大关系。

我从来不否认钱是个好东西,更希望每个人都不要过苦日子,但是,一个人眼里如果只有钱,他就会越来越穷。穷到没朋友,穷到没有乐趣,更是穷到没有了精神世界。

END

高层次的爱,从来都不苦

愿你盛得下悲伤

也输得出力量

by Jenny乔

青春终究会飞走,我们也一定会逐渐衰老,但年轻时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则会决定未来我们会走上一条什么样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