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父親騎車送到進站口

父親騎車送到進站口


梁東方

回家過週末,每次週日傍晚要回來的時候,父親都會送。

原來是送到大門口的公交車站,後來自己不坐公交車而改騎共享單車,他就執意要騎車相送。有一兩次送到東風公園路口,再後來就直接送到車站了。說正好騎車轉上一圈,算是鍛鍊。我說,你這樣我擔心你騎車往回走的安全問題呢。他說,那就沒有必要了;你平常不在家,我不是也經常騎車出來嗎!

他這麼說,我好像也就釋然了:這是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騎車送兒子去車站的好藉口,儘管他騎車的敏銳和平衡的掌握上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於是每次要離開家的時候就會提前走,給路上留出足夠的時間來,讓一起騎車去車站的這一趟行程,也在相當程度變成了父子倆週末的一項共同活動。這是一個人生活的父親日常生活裡難得的的與家人在一起的機會,他肯定不願意放棄。與其堅決不讓送,讓他在家裡一直在唸及走到哪兒了、火車正點嗎、上車沒有,還真是不如這樣父子再騎車同行一趟。

儘管每次回家,他都會說不用老往家裡跑,來回買票坐車消耗不小,天氣又這麼熱,或者是天氣又這麼冷。但是一旦回來了,他就願意每一分鐘都在一起。即便在家裡經常都是各在各屋,各看各書,偶爾說說話,吃飯和出去玩的時候才同行。但是,在一起就好,就各自安心。

這樣,這離開家去火車站的行程,就成了週末最後一項共同的行動。

走大街的話,車流人流密集,幾乎不能並肩而行,只能一前一後,走起來很有幾分緊張,需要時時顧盼,看他在那擁擠的路口是不是過得順利。走小巷的話,車雖然少了,但是人更多,騎起車來很有崎嶇之感。而且古城改造,將過去真實的老街改成了仿古一條街,再沒沒有一棵樹;商家把電動車自行車燒紙點心之類的商品爭先恐後的擺到路面上,讓本來不寬的路更擁擠。

父親騎車送到進站口

不管是大路還是小路,走到環城西路的街心公園的時候,都終於可以長舒一口氣,坐下來,或者站在樹蔭裡歇一會兒了。

這裡距離火車站已經不遠,可以安然地說上一會兒話。這時候說的話,實際上比在家裡要多,因為離別在即,好像應該多說點什麼。不在說什麼,主要是在互相之間你一句我一句地說。

到了火車站,父親執意要送到進站口,而且不肯把車子放在遠處的停車處,說那樣車子不安全,於是就推著車子進了廣場。

推著車子送到進站口,還是小地方的車站獨有的“優勢”:因為人少,所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給人們相對寬泛些的自由。人們可以利用這樣的自由,在車站這樣的離別之地,多舒展一下互相之間的情感空間。

父親騎車送到進站口

父親推著車子和我一起排隊等著進入候車室的門,周圍也有執手相送的人,但是大多都是情侶。這樣八十多歲的老人來送的,絕無僅有。這要在自己年輕的時候一定會有些不好意思,但是現在,早已經過了不好意思的年齡;而且人生經歷已經讓人明白,即使是在公共場合,親人之間的情感也沒有必要掩飾,順著內心的邏輯和波瀾做自然的表達,才更順暢,才更沒有遺憾。

於是說話的頻度就更密集了,為了克服他耳聾的障礙,所有的話都需要附耳高聲,再加上手勢。人流蠕動著向前,有人迫不及待,有人抓耳撓腮,我卻覺著走得很快,進去以後就只能隔著落地的玻璃窗揮揮手了。環形的排隊欄杆限制著人流進去的速度,在安檢機之前,還有專人拿著停止的圓牌時斷時續地做著間斷性的放行,這樣就還容人可以多回了幾次頭。

回了幾次頭,揮了幾次手以後,就看不見父親推著車子立在外面廣場上的身影了。隨後的聯繫靠著微信,給他發了檢票口的照片,發了站臺上火車到來的照片,發了坐上車的照片……父親在微信裡感嘆:科技的進步讓互相之間的聯繫如此真切!

他坐在廣場外的樹下,看著手機,休息。我知道,那是等著看這趟車開走,載著他的兒子開走。只有到了那個時候,他才會離開這裡,慢慢騎車回家。

父親騎車送到進站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