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脫貧攻堅“主心骨” 群眾致富引路人

脫貧攻堅“主心骨” 群眾致富引路人

——記貢井鎮呂家峴村村委會主任劉義平

中國蘭州網6月25日消息 很多年來,只要一提起榆中北山,“山大溝深、乾旱少雨、交通閉塞、貧窮落後”,這樣的記憶便會出現在人們的腦海中。

然而,近年來,隨著政策幫扶、梯田改造、產業進村的深度推進,如今的北山竟成了藥草飄香、滿眼生綠的“聚寶盆”。

6月12日,記者前往貢井鎮呂家峴村蹲點採訪。村委會主任劉義平從2013年上任以來,帶領群眾在脫貧攻堅中艱苦創業,用智慧和辛勤的汗水帶領村民走上了富裕之路,他被廣大村民稱為“致富引路人”。

採訪車沿著山路盤桓而上,一路上,山中的梯田裡甘草泛綠、柴胡花豔,農民在地裡如火如荼地忙活著,一片熱鬧繁忙的景象。

走進呂家峴村,主街道乾淨整潔,沿街商鋪整齊劃一,道路兩旁的太陽能路燈像一個個衛士守護者村民的家園。

“前些年我們村子的路是‘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晚上更是漆黑一片。如今,我們呂家峴與川區相比毫不遜色。”說起這些年村容村貌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異口同聲地說,“這都是因為我們有一個一心為民的好村長。”

村民心目中的這個好村長,就是村委會主任劉義平。

52歲的劉義平自2001年至今,先後擔任呂家峴村委會委員,文書,村主任等職務。在精準扶貧和雙聯活動中,他主動與聯扶單位對接座談,和班子成員深入討論,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脫貧方案,明確提出產業扶貧的發展思路。結合實際調整結構,改變面貌夯實基礎,解決問題關注民生,讓呂家峴這個315戶1193人的小山村不斷髮生變化,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村民年收入由2013年的4000元提高到2017年的8600元。

“在開展脫貧攻堅中,我們結合村民實際,制定了調整產業結構,帶領群眾致富的脫貧方案,通過這幾年的實施,徹底改變了呂家峴貧窮落後的面貌。”

劉義平說,呂家峴村現有耕地面積11000畝,人均佔有耕地9畝。如何把廣闊的土地資源變成發展資本,他和班子成員不斷帶領群眾調整產業結構,逐步形成了以雙壟溝玉米和洋芋為主的支柱產業,以中藥材種植和舍飼養羊為主的特色產業,特別是中藥材種植成為該村群眾增收的主渠道。

2012年,他召集村兩委和聯扶單位共同商議,決定把藥材種植作為幫扶重點,整合聯扶資金,去民勤引進優質甘草藥苗,動員農戶發展藥材種植。

為了大面積推廣藥材種植,他帶領村兩委班子和包村鄉幹部一起逐戶走訪動員,宣傳講解,同時在各村民小組召集會議宣傳講解,還在鄉黨委政府支持下,邀請專家,組織農民開展藥材種植培訓276人次。為了解決農戶種植前期投資存在的困難,為了消除農戶在銷售方面的顧慮,村上和藥材合作社協商後,合作社為種植農戶前期投放藥苗,簽訂收購協議。

為起到示範帶動作用,2012年,劉義平在全村率先種植藥材40畝,2013年種植藥材70畝,同時動員村幹部和黨員戶均種植藥材10畝以上。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劉義平的示範引領下,2013年村裡150戶種植藥材3086畝。之後每年中藥材產業保持穩定發展,每年留床面積4000畝以上。“目前,村內建成宏鑫藥業公司,有4家藥材專業合作社,帶動本村乃至全鎮藥材產業不斷髮展。”

一人富裕不算富,全村富裕才是富。為了帶動更多的村民走上富裕之路,劉義平充分合作社發揮龍頭效應,為村民指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好路子。

“我們這個年紀出去打工都沒人要,地裡的活也幹不動。沒想到現在,在家門口就能打上工、賺上錢。”年逾花甲的何翠娣是呂家峴村的低保戶,老伴去世後,她和身患殘疾的兒子相依為命,生活十分窘迫。今年,她將自己的土地流轉了18畝給合作社,自己在合作社上班,按照每畝流轉金50元,期限5年的方式入股合作社,一年除了近千元的土地租賃資金外,還有固定的分紅。“我們莊稼人,最見不得把地撂荒了。現在好了,自己種不動了,可以把地流轉出去收租金、拿分紅。”

劉義平說,在合作社打工的大多數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還有些無法外出打工的婦女、老人,“通過合作社的帶動,村裡的貧困戶持續增收,務工農戶人均能夠增收1.25萬元。”

“我們村兩委班子在引導群眾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的同時,通過入戶瞭解和摸底,鼓勵農戶發展舍飼養羊。白天沒有時間,晚上我們挨家挨戶走訪宣講。”目前,呂家峴村已建成1家養羊規模較大的養殖場,4家養豬大戶,全村現有105戶發展養羊,舍飼養羊達到3680只。(記者 張建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