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海外投資分析

阿爾巴尼亞全稱阿爾巴尼亞共和國,地處巴爾幹半島西側,北東南三面環陸,西隔亞德里亞海與意大利相望。是一路一帶戰略規劃延伸至歐洲的重要通道。阿爾巴尼亞的國土面積約為2.8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301萬,其中阿爾巴尼亞族佔98%。本文首先將介紹阿爾巴尼亞的資源配置,進而深入梳理和分析,並給給予投資的建議。

自然資源

海外投資分析|阿爾巴尼亞

阿爾巴尼亞水力資源、太陽能資源豐富。礦產資源種類較多,有石油、天然氣、瀝青、褐煤、石灰石、鉻、銅和鎳等。探明石油儲量約4.38億噸,天然氣儲量約181.6億立方米,煤礦儲量約7.94億噸,鉻礦儲量約3690萬噸,銅礦儲量約2419萬噸,鎳鐵礦和硅酸鎳礦儲量約3.64億噸。

目前,阿爾巴尼亞開採、出口的主要礦產資源是鉻礦和石油。阿爾巴尼亞是世界上鉻礦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鉻礦儲量在歐洲居第二位,鉻礦生產量居全球前十。阿爾巴尼亞有著歐洲陸上最大的油田,石油年產量超過140萬噸。

特色產業

海外投資分析|阿爾巴尼亞

農業:阿爾巴尼亞農業用地面積約69.9萬公頃,佔其國土面積的24%,其中耕地面積56.1萬公頃。阿爾巴尼亞77%的農用土地位於平原,23%位於山地、丘陵。2014年農業產值約30.5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約佔當年GDP的22.67%。

出口的主要農產品有:家畜產品、植物(包括草藥、種籽)、水產品、瓜果等。近年,阿爾巴尼亞以發展有機農業為目標,暫無大型農業企業。

工業:2014年工業產值約合20.1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4%,約佔當年GDP的14.95%。主要工業品有服裝、鞋、礦產品等。

經濟發展

2016年阿爾巴尼亞GD)為1.48萬億列克,實際GDP增長率為3.46%。2016年阿爾巴尼亞消費、投資、淨出口三大需求對GDP的貢獻率分別為93.2% , 23.7%和-16.8%,消費對GDP的貢獻率較高。

貨物和服務出口佔GDP的28.7%,其中貨物出口佔GDP的6.6 %。2016年阿爾巴尼亞對外貿易總額為8227.46億列克,同比增長4.4%。其中,出口額2434.98億列克,同比增長0.1;進口額5792.48億列克,同比增長6.4;貿易逆差3357.50億列克,同比增長11.4%,貿易逆差較前幾年有所增長。

優惠政策

(1)1993年阿爾巴尼亞頒佈"旅遊業發展鼓勵措施",鼓勵投資旅遊業。

(2)2006年12月18日阿爾巴尼亞議會通過"特許經營法",旨在以BOT特許經營方式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涵蓋交通運輸、礦業、電力生產和配電、電信等行業。

(3)為了改變電力供應嚴重不足的狀況,引導外資投向電力行業,2002年12月阿爾巴尼亞政府8987號法律規定:建立5兆瓦以上的電站,或改造現有電站,所需的機器設備進口免繳進口關稅,對電力生產所需的液體或固體燃料已繳的關稅和消費稅可獲返還。

(4)為鼓勵發展農業,國家規定免繳農業燃油稅。

(5)2016年4月,阿爾巴尼亞政府決定,將為涉及旅遊業的項目提供高達50%的資金支持。

(6)投資用途的貨物如機器設備的進口免繳關稅和消費稅,延遲繳納增值稅,2008年3月中旬阿爾巴尼亞政府規定增值稅的延遲繳納時間為進口清關後12個月內;

(7)前5個財政年度內免繳利潤稅,第2個5年的利潤稅減免50%;

(8)與投資有關的全部資產和合法所得均可自由匯出;

(9)投資所得紅利免繳所得稅,投資利潤再投資,可獲40%的利潤稅減免;

(10)生產出口商品,免交增值稅。

投資項目

當前國內企業在阿爾巴尼亞投資的項目以交通運輸為主。例如由太平洋建設、中鐵國際集團籌備承建的阿爾巴尼亞“藍色走廊”高速公路項目。

投資風險

儘管阿爾巴尼亞已經實行多項改革,但是政府官員腐敗現象依舊十分嚴重,仍然是世界上最腐敗的國家之一,同時也是巴爾幹地區惟一一個腐敗不減反增的國家。

除了腐敗問題,一路一帶在阿爾巴尼亞的商業以及投資運作還面臨著薄弱的法治,過度的官僚機構,不足的立法框架,不斷惡化的基礎設施等帶來的重大障礙。此外,阿爾巴尼亞的勞資關係往往是建立在家庭和個人關係的基礎上,而不是自由競爭或表現。這些都是在推進一路一帶過程中需要極其注意的地方。

投資建議:

海外投資分析|阿爾巴尼亞

(1)做好前期調研。對阿爾巴尼亞土地所有制、合資合作伙伴信譽、投資的軟硬件環境及優惠政策均需做好前期調研,慎重選擇合作項目及合作伙伴。

(2)瞭解阿爾巴尼亞法律法規,依法辦事。近年來,為儘快"加盟入約",阿爾巴尼亞參照歐盟國家法律不斷修改本國法律,法律法規變化較大,但總體不夠健全。中國企業需要了解阿爾巴尼亞現行法規,依法行事,最好聘請當地律師、會計師,處理與法律和稅務方面相關的事務。

(3)規範貿易方式。阿爾巴尼亞市場具有不規範性,當地企業多為小微企業,資金不足,規模較小,與之開展貿易最好籤訂條款齊全的正式 貿易合同,而非"形式發票"或"簡易銷售確認書",以免日後發生糾紛時無以為憑。

(4)注重產品質量。阿爾巴尼亞市場對中國中低檔產品需求較大。但阿爾巴尼亞商人對中國商品較為普遍的抱怨是"價廉而物不美"。因此,中國企業應注意提高出口商品的質量,維護中國產品形象和企業信譽。

(5)注意人身安全。阿爾巴尼亞民眾總體友好,但由於民間散失槍支較多,不安全因素仍然存在,建議到阿爾巴尼亞的華人切勿與當地人發生激烈爭執或衝突。

(6)當地政府管理部門特別是在執法時缺少透明度;中國企業在阿爾巴尼亞的項目公開投標中"優質低價不中標"的現象時有發生;外國投資者和土地所有者之間也經常產生糾紛。

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倡議及中國-中東歐“16+1合作”兩大合作平臺的引領下,中國成為阿爾巴尼亞重要貿易伙伴國和主要投資來源國,兩國合作不斷加深,合作前景廣闊。不過還是得經常關注該國政治局勢,避免投資遭到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