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晚餐这样吃,迟早疾病惹上身 快来看看吃晚餐的正确方式

一日三餐中,晚餐的时间也最为充裕,人们往往喜欢把应酬、聚餐都安排在晚上,更多的时候晚餐是大鱼大肉。

有的人因为工作、生活习惯的原因,拖到晚上七、八点,甚至是10点才进餐。

还有的人为了节约时间或者图个爽快,喜欢三五下就解决一顿饭。

晚餐这样吃,迟早疾病惹上身 快来看看吃晚餐的正确方式

晚餐没吃对都会带来哪些问题呢?

1、晚餐吃太多

  • 引起肥胖

据统计,90%的肥胖者缘于晚餐吃太好、吃太多,再加上活动量小,能量消耗低,多余的热量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大量合成脂肪,日积月累就肥胖了。生活中不少朋友忽略了晚餐节食的重要性,不吃早餐、中餐,晚上却大吃一顿,以致身体越来越胖。

  • 易患肠癌

长期晚餐过饱,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很容易造成胰岛负担加重,进而诱发糖尿病。晚餐若吃得过饱,蛋白质食物无法完全被消化,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产生有毒物质,增加了肠癌发生的风险。

晚餐这样吃,迟早疾病惹上身 快来看看吃晚餐的正确方式

2、晚饭吃太晚

  • 导致胃癌

三餐定时,肠道记忆会遵循一定的生物钟,形成健康规律的运作和排便。而且,大约每2~3天,胃黏膜上皮细胞就会在夜间胃肠休息时更新一次,如果晚饭吃太晚,胃肠就没有休息,胃黏膜不能及时修复,长期以往,胃癌风险会逐渐增加。

  • 引发情绪病

饥饿感容易让人急躁,变得极其没耐心。而太迟吃晚饭,也容易导致低血糖,这会对大脑功能有所损害,让人无法集中注意力,容易犯错。

  • 容易中风

研究显示,晚饭吃得越晚中风几率越高。如果保证吃饭时间与睡觉间隔60~70分钟以上,中风几率可降低66%。

  • 引发结石病

结石的关键成分是钙,食物里所含的钙除一部分被肠壁吸收利用外,其他的都从尿液中排出。用餐太晚,代表用餐和睡觉之间的时间缩短了,而人体的排钙高峰时段刚好就在用餐后4~5小时,如果用餐后没有达到这个时间就上床睡觉,尿液就不能及时排出,尿中大量的钙就会沉积下来,长期反复,可能就会导致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结石。

晚餐这样吃,迟早疾病惹上身 快来看看吃晚餐的正确方式

3、晚餐吃太快

  • 损伤消化系统

吃得太快会使大块食物进入胃,迫使胃加大蠕动力度,加重了胃肠消化负担,长此以往会导致胃病。

  • 降低食物摄入安全性

唾液中的酶可以将一些有毒害的物质消解掉,但如果吞咽得太快,唾液就起不到相应的保护作用。

据统计,40%的癌症与食物中的亚硝酸类化合物、化学合成剂、防腐剂等致癌物质有关。而唾液在阻击这些坏物质的过程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 便秘

咀嚼时大脑会作出反应,指示消化器官做好相应准备。吃饭太快就会打破这个过程,造成消化代谢功能的紊乱,引起便秘。

  • 发胖

吃饭太快可能造成进食量超出肠胃的承受能力,造成身体发胖。高血糖的患者吃饭太快有加重病情的危险。

晚餐如果吃得太快,嚼三五下就咽肚,会加重胃肠负担,还不利于吸收。

晚餐这样吃,迟早疾病惹上身 快来看看吃晚餐的正确方式

晚餐应该怎么吃

1、注意食量

尽量保证7分饱或者5分饱

所谓 7 分饱,大概就是这个感觉:

胃还没有觉得胀起来,也没有负担感,但已经不太想吃东西了,只是习惯性地还想再吃几口,但是如果当时把吃的拿走,也不觉得遗憾,而且晚上睡前也不会觉得饿。

如果需要减肥,吃到 5 分饱就可以了。

所谓 5 分饱,大概就是这个感觉:

已经不觉得饿了,但还想再吃一些,睡前可能稍微有点饿。

晚餐这样吃,迟早疾病惹上身 快来看看吃晚餐的正确方式

2、注意用餐时间

最理想的状况是,距离睡觉时间至少 3 小时。

进食晚餐在18:00~20:00之间为宜,用餐时间最好在20~30分钟之间。

如果吃得太晚,食物还没充分消化,肠胃还在全力工作,可能影响睡眠。早点吃晚饭,也能让你在睡前还有时间做一点运动,不容易长胖。

不过,饭后运动时间也是有讲究的:

如果是温和的运动, 比如散散步,饭后 20 分钟就可以做了。

如果是跑步、瑜伽这样的活动,最好在饭后 1 个半小时以后,最理想是 2 小时后。

3、注意晚餐食谱

晚餐请注意这些食物:

  • 红薯、玉米、豌豆等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会在肠道内产气,容易造成腹胀,不利于晚上睡眠,在晚餐时应少量或避免食用。

  • 肉汤中脂肪、嘌呤含量过高也不适合在晚上食用,如喝汤可用蔬菜汤或菌汤替代。

  • 浓茶、咖啡等咖啡因含量较高的饮品也应适量摄入,咖啡因不仅可以使神经兴奋还有利尿作用,容易影响夜间睡眠。

  • 酒。晚餐如需饮酒应适量,过度饮酒易造成酒精性脂肪肝,还会增加患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的风险,成年男性和女性一天的酒精摄入量不宜超过25克和15克,25克酒精相当于750毫升啤酒或250毫升葡萄酒,15克酒精相当于450毫升啤酒或150毫升葡萄酒。

4、避免狼吞虎咽

我们的大脑神经接收饱腹感信号是需要时间的,通常是20分钟左右。当你细嚼慢咽适当延长用餐时间,就会刺激神经中枢,反馈给大脑“我已经饱了”的信号,这样人就会较早地出现饱腹感而停止进食。

相反,如果吃太快,那么明明摄入的食物分量已经足够,但大脑可能还没有收到“饱食信号”,就会继续摄入食物,最后大大超过了身体的需求,不利于控制体重。

文章整合自科技中国、人民健康网、健康时报,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