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安徽农村有种最熬人的作物,很多人没见过,把它当成是莴苣


在安徽农村有一种农作物,很多人不认识,初次看见这种作物的外地人都会把它当成是莴苣,以为它的外形的确有点像莴苣,但它的身价却是莴苣的8到10倍。

这是一种什么作物呢?它的名字叫:苔干。在清乾隆年间,苔干曾进贡朝廷,后年年进贡朝廷,故人们也称苔干为贡菜。民间也叫它为响菜,或山蜇菜。

苔干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色泽鲜绿、质地爽口、味若海蜇,食用价值极高。栽培历史有两千二百多年,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高档脱水蔬菜。

苔干是安徽亳州市涡阳县义门镇的名贵特产,其栽培史见于秦,迄今义门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苔干之乡”,苔干现种植面积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苔干生产、种植基地。

苔干属珍贵蔬菜,为菊科、莴苣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含有谷氨酸、维C、维D、锌、铁、钙、硒等,对人体有一定的食疗功效,堪称宴席之佳品。

当地农民用4个“最”来形容苔干种植与收获过程:最熬人、最费神、最累人、最揪心。农民们这样说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他们亲历后的真实感受。

田里的苔干成熟后要一棵一棵地砍掉,再一棵一棵去掉叶子,还不能一次性砍完。加工时还得在夜里进行。先一棵棵把外皮刮掉,再用刀片把苔干一分为四地划开。

等早晨太阳出来地上的露水晒干后,再把苔干拿到外面晾晒。因为苔干不能见露水,见了露水的苔干就会失去新鲜的绿色,影响品相和品质,卖相就不好。

害怕熬夜的家庭就不敢种植苔干了。目前苔干的市场价是每斤16元,亩产收益3000多元,一年种植两季可获利7000多元。苔干好吃,但熬人累人,费神费力。本图集展示的是安徽亳州市谯城区沙土镇张庄村农民在收获晾晒苔干的情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