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1 《姓氏賀州系列報道》廖氏淵源、遷移歷史、名人、宗祠構造

《姓氏賀州系列報道》廖氏淵源、遷移歷史、名人、宗祠構造

合影

中華民族源遠流長,中國廖氏源遠流長。

廖姓人把自己祖先的名諱一代一代地一直記錄到今天。歷時四千多年以上,這是極其罕見的事。賀州廖氏在賀州這片熱土繁衍生息,源流清,支脈明,源遠流長。據《信都縣誌》和桂嶺乾亨寺大銅鐘鑄字推算,早在1131年南宋紹興元年已有廖姓人在賀州境內居住,距今已有近1200年曆史。

南宋宰相,民族英雄文天祥說:“有宗有祖,代代相傳,綿綿不替。則為人之後代者,可以知其流,溯其源也。”文天祥盛讚廖氏自唐至今,“蟄蟄浩繁,英髦迭出,家風遠振,所居各得其所,傳世無窮。且能以詩書為業,忠厚為家,自可搏鵬程於萬里,馳驥足於康莊,非廖氏之子孫其誰與!”廖氏族人是賀州歷史悠久的族群之一。

一、廖氏源流

(一)姓氏溯源

1.以國為姓

①顓頊帝后代有叫叔安的大臣,封在飂國(今河南唐河縣)為王,傳至37世到春秋時有位叫飂伯高的人,將“飂”去掉偏旁“風”加“廣”,成為廖姓。

《姓氏賀州系列報道》廖氏淵源、遷移歷史、名人、宗祠構造

顓頊帝

②顓頊帝后代庭堅,字皋陶,生於山東曲阜偃地,因而姓偃。他在堯、舜、禹為帝時都做官。他死後其次子封為仲甄侯,轄蓼國,世代居蓼而姓蓼。魯文公五年,楚王兒子燮作亂侵蓼國,蓼氏後代逃到楚國定居,為避欺凌,把“蓼”改成“廖”。

2.以君王為姓

周朝重臣有叫召伯廖的國君(周文王之子)。召:國名;伯:伯爵、官名;廖:名。他死後有個叫其的裔孫,為讓人知道他是召伯廖的後代,便取“廖”為姓,就是廖姓。

3.繆、顏二姓人為避商紂王無道,到黃河洛陽山區隱居,同時改姓為廖。故有繆、顏、廖一家之說。

《姓氏賀州系列報道》廖氏淵源、遷移歷史、名人、宗祠構造

賀街

(二)賀州廖氏

賀州市三縣兩區廖氏共計82551人(2014年統計數),其中鐘山縣44166人,八步區17413人,富川瑤族自治縣10000人,平桂區7472人,昭平縣3500人

1.各宗支源流

(1)八步區:大部分出自崇德公12世孫徹公、政公、敏公之後裔。

(2)平桂管理區:大部分出自崇德公12世孫徹公、政公、敏公之後裔。

(3)鐘山縣:遷徙人口分佈兩大支柱,一支是燕塘鎮玉坡村致政公後裔和珊瑚村等村寨的致政公之八代孫敏珊、敏瑚的後裔,另一支是公安鎮、雙元村、廖屋村的源廣、源富公後裔。另有山東博興縣珠璣巷、廣東五華縣、興寧市等遷入。

(4)富川瑤族自治縣:出自廣東連山、湖南千家峒、廣西鐘山玉坡村、廣西桂林市北西郊四支支脈遷入。

(5)昭平縣:主要兩大支系,一是成泰支系從廣東南雄、樂昌縣珠璣巷遷入(另有從廣東翁源縣、高州、廣西蒼梧縣、藤縣遷入);二是江口廖參嗟支系(另有從廣東羅定市、三水縣、翁源縣、廣西鐘山玉坡村遷入)。

2.遷徙足跡

廖姓先人與其他姓氏人們一樣,有一種摯愛故土的情結,他們熱愛並眷戀養育他們的土地,但遇到社會劇烈動盪和慘重天災,為了生存,他們則顯示了強者優者的品格離開故土,去開闢自己的新天地。賀州廖姓先人也毫無例外地經歷了艱苦的遷徙歷程。

廖氏的先祖最初居住在黃河以北地區,第一次遷徙是在晉朝末年的“永嘉之亂”,五胡(即匈奴、鮮卑、羯、氐、羌五民族)亂華,使他們離開中原老家,落籍於長江以南;第二次遷徙是在唐朝末年爆發黃巢起義,廖氏族人又輾轉而入福建,後來繁衍成為龐大的家族;第三次遷徙是在宋朝末年蒙古人南下,又迫使他們一部分人轉徙至廣東境內。五代以後一千多年以來,廖氏一直是閩粵一帶的名門著姓;第四次是明朝初年“湖廣填四川運動”。廖叔安69世孫廖從憲從洛陽遷居浙江永嘉郡松陽縣,他是南方廖氏人的始祖之一,79世廖崇德率兄弟子侄從浙江松陽縣遷居江西虔化(後改為寧都),是寧都廖氏的開基始祖。廖崇德曾孫瓊瑄生四十一郎(唐末)由江西寧都遷居福建省寧化縣石壁寨,後再遷福建省延平府順昌縣合陽,四十一郎後五代廖實蕃(花公)世居福建延平府順昌縣,後遷上杭郭坊,是福建省上杭、永定廖氏始祖。廖實蕃生一子廖燕及,燕及有三子——廖徹、廖政、廖敏,三房後代廣泛地分佈於閩、粵、贛等省,臺灣、澳門也有不少。廖敏生子廖仲遠(三十三郎),1235年蒙古帝國大舉進攻南宋時,廖仲遠加入文天祥一起抗元,兵敗從福建退守梅州,並在那裡住下,成為梅州廖氏的開基始祖。廖仲遠曾孫廖德源在明初社會穩定時外出謀求發展,大約於1405年後從梅州遷居興寧開基立業,今天,廣東、廣西、江西、湖南等許多省的廖姓人,有不少是德源公的後代。德源生敬齋,敬齋生思明、思聰、思溫、思恭、思忠、思敬、思問、思難、思義九兄弟,稱“九思”,“九思”兄弟胸懷大志,走南闖北從平原到山區,從城市到鄉村,到處佈滿了他們的足跡,如今的廣東、廣西、福建、江西、湖南;港、澳、臺和海外,都有“九思”的後裔居住。賀州三縣兩區的廖氏很多都是思明、思溫、思敬、思義的後代(見各縣區宗源支流)。

3.堂號

有汝南堂、武威堂和世綵堂 。

(1)汝南堂:汝南堂是廖姓人以其先祖發祥地汝南郡為堂號。古時廖姓脈祖叔安封於飂國,飂國屬於汝南郡,地理位置在今河南省唐河縣。叔安下傳37代到春秋時伯高,才將原來以國為姓的“飂”去風加“廣”為廖。汝南郡是廖姓最早的發祥地,汝南堂也是廖姓最古老的堂號。(2)武威堂:武威堂是流傳最廣的廖氏堂號。唐貞觀年間,廖崇德任虔化(今江西寧都)縣令,政績顯著,深得民心。蒞政任滿,士庶挽留,遂家於虔化。崇德之父輩曾任武威太守,其後裔自唐代起幾百年間聲勢顯赫,均以武威為堂號。如今的江西、福建、廣東、廣西等省區乃至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地的廖姓人,大多是武威堂的後裔。(3)“世綵堂”是中國廖氏主要的堂號之一。宋朝廖剛,登崇寧(1106)五年進士第。官至吏部員外郎。其家族累世以華髮奉養,自名其堂曰“世綵”,且得皇帝嘉贊。其父子五人為官,各年俸二千石,合萬石。這就是“世綵堂”和“萬石家風”的由來。

4.古今名人

(1)古代名人

廖思敬:大寧人,廖永忠部將,明永曆四年,朝廷為其建靈墓立石碑,碑文:“太祖高廖思敬明祀堂”。

廖熙:字文明,清末明初出任大寧團紳,主持南鄉、大寧、螺石政務,創辦縣第17小學(今大寧中心小學前身),帶動各村建立小學,慷慨捐輸,為桑梓樹立百年樹人之宏願。

廖謙:明朝貢生。

廖必臣:明朝訓導。

廖上瑤:清朝貢生。

廖鳴鑾:清朝教諭,特授賀縣儒學正堂。

廖世彥:南鄉人,清朝六品頂戴,咸豐年間欽授“義助千城”匾額。

廖永溢、廖永漢:兩兄弟,仁義新聯村,清光緒年間修築賀縣古城城牆時,慷慨捐資,各捐銀元200元,蒙欽賜“城功議敘”漆匾嘉獎。

現代名人:

廖士漢:信都蓮塘口人,上海法官大學畢業,曾任國民黨政府駐越南大使館武官、中華民國第一屆國大代表。抗日期間,他曾接待廖仲愷夫人何香凝女士,留住達半年之久,支持當地進行抗日宣傳。何香凝畫《蠟梅》國畫留贈廖士漢作紀念。《參考消息》報道廖士漢於1984年在臺灣病逝。

廖覺民:沙田鎮獅中村人。中將,正廳級。中山大學畢業、高級工程師。讀大學時就參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組織領導群眾開展秘密鬥爭,創辦《澗水》、《臨江潮》進步刊物,宣傳革命。建國後,曾在廣東省輕工業廳糖業公司任高級工程師兼質檢主任,廣州市第一屆人大代表。

廖德修:鐘山縣燕塘鎮人,1925年生,1949年5月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參加過農會游擊隊;圍剿國民黨鄉自衛隊,任燕塘鄉解放委員會副主任。1950年3月任三江鄉(紅花鄉)長,1985年縣委確認其行政級別為副處所,享受離休幹部待遇。1984-1992年參與賀縣修志工作,為賀縣誌商業分志主撰,編輯了賀州市志和八步鎮志。為賀州市老幹部詩畫研究會會員及1-5屆秘書長,有《歷程》(回憶錄)和《詩集》(200餘首)存世。在國學文化藝術方面造詣很高,獲得國學最高榮譽金質獎章,國學文化藝術最高成就獎金獎。

廖啟本:八步區蓮塘鎮廣福村人,1927年生,1950年參加革命工作,先後任廣西賀縣財政幹事、副區長、副科長、人民銀行行長、公社書記、縣農村部副部長、縣政權委員,副處級。

廖壽光:1947年入黨,從事地下工作,上尉軍銜,正處級離休。

廖其光:曾任賀縣檢察院長,正處級退休。

廖義聲:原賀縣人大法制工委副主任,正科級,《湘粵桂毗鄰區域廖氏譜志》總編。

(3)當代名人

廖正斌:廣西富川人,1929年生,原廣西區旅遊局局長、自治區政協常委。是享受副省級待遇的離休老幹部。

廖春林:廣西鐘山人,1949年生,歷任鄉(鎮)書記、縣長、縣委書記、曾任柳州地委副書記、來賓市政協主席。

廖家旺:廣西富川人,1957年3月生,男,中共黨員,高級經濟師,曾任中國農業銀行海南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海南省銀行業協會會長:獲“海南國際旅遊島首屆十大經濟領軍人物”獎,後任中國農業銀行廣西分行行長,獲廣西區人民政府授予的“突出貢獻銀行家”榮譽稱號(正廳級)。

廖成明:廣西富川人,1960年4月生,2000-2005年任富川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縣長;2006年任賀州市水電局黨組書記;2007年任賀州市城市建設規劃委員會主任;2008年任八步區黨委書記;2011年2014年任中共賀州市委常委、秘書長;2015年至今任賀州市人大副主任(副廳級)。

廖榮納:賀州市平桂區人,1956年生,現任廣西柳州正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任多家公司、工廠的總經理、廠長,曾任柳州市人大代表、賀州市政協常委。

廖漢夫:賀州市平桂區人,1960年生,早年在鐘山縣西灣鎮政府工作,1983年停薪留職自謀職業,經營汽車運輸、辦大理石廠、開大理石礦任廠長。與人合股開飯店、金礦。現任賀州市平桂和發石材有限公司董事長。

(三)世系圖表

1.黃帝至叔安公、伯廖公世系圖表

《姓氏賀州系列報道》廖氏淵源、遷移歷史、名人、宗祠構造

世系圖表

2.叔安公至崇德公世系圖表

《姓氏賀州系列報道》廖氏淵源、遷移歷史、名人、宗祠構造

世系圖表

3.伯廖公至七祖公世系圖表

(得姓祖) 伯廖 泰歲

︱ ︱

(東漢人) 權 公智

︱ ︱

止 立(三國人福建將樂始祖) 延康 延福

︱ ︱

察 鎮

︱ ︱

雍土 再興 再生 再順 再永

︱ ︱

孝先 仲稿

︱ ︱

貴彥 節

︱ ︱

鎮 點

︱ ︱

玉 則

︱ ︱

彥敏 隱

︱ ︱

奉貞 丕

︱ ︱

汾 懋

︱ ︱

凌 世芳世泰世崇世隆

︱ (廖剛)(福建順昌人,進士,

廣御史中丞、工部尚書)

︱ ︱ ︱ ︱ ︱

達 遽(進士、遂(知化州)過(知梧州) 遲州(知均州)

︱ 吏部尚書)

雲 ︱

︱ 覲(曾任承務郎,雷州通判、

懷恩 朝奉大夫、廣東經略

︱ ︱ 使等職)

︱ ︱ ︱ ︱ ︱ ︱ ︱ ︱ ︱

凝 懼祖 凱祖 性祖 夢祖 惟祖 恆祖 心祖

︱前(唐末)

4.崇德公至九思公世系圖表

《姓氏賀州系列報道》廖氏淵源、遷移歷史、名人、宗祠構造

世系圖表

二、廖氏宗祠

《姓氏賀州系列報道》廖氏淵源、遷移歷史、名人、宗祠構造

廖氏宗祠

廖氏宗祠始建於清·光緒三十(1904)年,座落在今賀街鎮河西南門街,面臨賀江南流,有石板街直通河西碼頭。門前南門街,通向南門口的文筆塔。廖氏宗祠不遠處就是桂花井。

《姓氏賀州系列報道》廖氏淵源、遷移歷史、名人、宗祠構造

廖氏宗祠

廖氏宗祠佔地面積約105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400平方米,磚木結構,晚清時期風格。祠聯曰:祖宗駿業,世綵鴻圖。平面佈置為傳統的整齊劃一,兩相對稱建築。有一條明顯的中軸線,一門一殿,上建龕堂,下設廊宇,兩邊廊廡對稱,大門兩邊有旁門護屋,堂構輝煌,氣勢雄偉。青磚青瓦,高平吉祥灰雕圖案鎮脊,“壽”字居崇脊之中。紅桁朱桷,金碧紅綠彩簷圖案化雕飾,使屋頂與下部柱子門窗之間色彩有很好的協調和過渡,陰影部分增強對比,更顯堂皇。室內山牆是煙墨彩畫,或山水、或人物、或花鳥蟲魚,樸素淡雅。太祖牌位安座在雕花神龕上,前面是寬大的供臺。兩壁牆十幅先祖畫像,慈光彌堂,氛圍肅穆。廖氏宗祠立祠碑文完好地保存在祠堂裡。碑文表述了廖氏後裔木本水源之思的立祠宗旨。

《姓氏賀州系列報道》廖氏淵源、遷移歷史、名人、宗祠構造

廖氏宗祠

碑文曰:嘗聞,木有本、水有源,五倫彝範;春則露、秋則霜,四時興思,憶我祖自發跡以來,族大支分,索居離處,已歷有年矣。苟弗為之前望繼其後哉;今幸承其祖德,動厥孝思。言及建祠,不惜解囊之助。同為擇地,敢雲大廈之觀。從茲佑啟後人,福錫燕翼,共食舊澤,遠紹鴻模。於是邑城內西北隅之間,癸卯仲春購買地所,迨甲辰孟秋創建祠宇。同集腋成裘,即鳩工庀木。幸列祖有靈,告厥成功焉。特勒石以志不朽雲。

特授賀縣儒學正堂桂林族裔鳴鑾謹撰。

譯文:常言道,樹木有根,泉水有源頭,倫理宗廟要有常規範例;春天有清露,秋天有白霜,一年四季更替令人深思,緬懷我們的祖先從發跡以來,家族興旺分出支系,從廖氏老家居住的地方遷移到異地,已經歷幾個朝代了。如果不紀念祖宗又怎能繼承先輩傳統,弘揚祖德呢?現在榮幸的是,我們繼承了祖德,不忘祖宗紀念先輩。提起建宗祠,族人們一致贊成,慷慨解囊捐款,一起去挑選建宗祠的地方,下決心建設一座氣勢宏偉大氣的宗祠。從此以後祖宗的神靈護佑我們後人,賜福子孫,一起繼承祖宗傳下的家風,永遠發揚光大。在縣城內西北角,癸卯年二月購買了建宗祠的地方,到甲辰年七月開始動工創建廖氏宗祠。族人齊心踴躍捐資,集腋成裘,馬上購齊材料僱工建造,幸得列祖列宗神靈庇護,宗祠順利建成。特意立石碑寫下建祠過程作為永久的紀念。

特授賀縣儒學正堂桂林族裔廖鳴鑾謹撰。

四、廖氏族規與排輩

把族訓內容具體化,選錄幾條為例。

1.彰善乃所以勸善。今後吾族中,凡有孝子嗣孫,烈士義夫與夫飭躬勵行,和家睦族,素履醇謹,懿美表著者,族長房長商議,給過每年白米三石,仍合族共呈於官,請匾旌揚,以勵風俗。

2.養苗莫先於去莠。今後吾族中有奸盜詐偽,不忠不孝,造言生事與猖狂跳騙者,不論既犯未犯者,查知即令其到祠堂,聽族長房長處罰乃責其至親,保認改過。再犯者,的當實確,即合族送出官摒之化外,永不許入祠堂。

3.年高黃髮,朝廷且尊之,宗族中而不知恭敬乎?今後吾族中年高八十以上者,族長房長查確果然,素無過行,每月奉肉帛紋銀一兩。其子孫貧難,仍給白米貳石,歿議資葬。

4.族中有無靠幼者,聖人施仁,必先加意。今後吾族中,凡有幼小失父並無母者,查其的確,果無資籍者,告知族長,合族議過,每歲給米三石,責其尤親者領到保養至十五歲住止。若家囊厚者,該知本房長告知族長,合族將其貲財產業驗過訂薄,交有德義至親者過保養,以防漁佔。

“族訓”八則:勤儉持家、勞動致富。孝敬父母、慈愛子女。夫妻相敬、忠貞不渝。兄友弟恭、內睦家昌。團結鄰里、外睦事濟。誠實守信、見利思義。修身養性、修辭主誠。理想抱負、愛國奉獻。

“族戒”八則:戒賭博、戒吸毒、戒盜竊、戒亂淫、戒遊蕩、戒隱獨、戒爭訟、戒符法。

廖氏各支族都有自己的字輩排序,以明本族中長幼之分。《中國廖氏通書》中有統一的字輩排列。

廖氏統一字輩排列: 三、才、四、維、正、學、行、宗、澤、立、偉、尚、承、章、鍾、書、俊、志、錫、鴻、業、敏、哲、體、道、達、遠、康、榮、和、超、成、淳、葆、化、華、國、任、重、樹、弘、良、蘭、玉、秉、德、文、望、新、光。

供稿:賀州市廖氏宗親會供稿

審核:黃小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