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百人“K歌”,《青歌赛》为音乐而“声”

从中国早期的音乐“真人秀”《青歌赛》开始,音乐类节目就注定成为综艺节目中不可或缺的一类节目形态。发展至今,除了数量多,类型上包括素人竞技、歌手竞演、音乐游戏等形式,可谓应有尽有。有人点评,音乐类节目从“素人+音乐”的音乐梦想时代,经历了“明星+音乐”的明星宣发时代,现在是“音乐不重要,重要的是玩法”的音乐玩乐时代。

但看似很美的音乐盛况下,音乐类节目已经开始显现疲态,成为现象级越来越艰难。如何创新,以更多元的形式呈现节目,成为音乐类节目制作团队亟需解决的问题。近日江苏卫视《嗨,唱起来!》尝试以百人“K歌”,共唱经典歌曲的形式,回溯音乐吸引人的起点。在市场趋向饱和的情况下,这为音乐类节目的差异化竞争提供了新的思考。

百人“K歌”,《青歌赛》为音乐而“声”

为音乐而“声”

人类在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中国古籍《礼记》便详细记载了“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可见,音乐的本质便是通过音或者说振动,引起人的情绪感受,从始至终就不能抛开人去谈。

从人的角度,希腊古典时期的首位音乐理论大家亚里士多塞诺斯提出的“对音乐的认知”的概念非常有趣,且值得细细品味。他认为音乐是一种关于时间流逝的艺术形式,因此从时间的角度上,可以将音乐分为“现在的音乐”与“过去的音乐”两部分,人的听觉与知觉这两种感官便可以与音乐的“现在”与“过去”相对应:用感知捕捉音乐的当下,用记忆领悟音乐的既往。而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时间的流逝与音乐的关系照样紧密难分。

按这一理论来看,当下大部分音乐类节目呈现的都是音乐的“现在”,无论是主打原创,还是经典、热点改编,它们都是“正在发生”。而《嗨,唱起来!》尝试了新的切入点,便是以记忆承载的既往。

百人“K歌”,《青歌赛》为音乐而“声”

能被记住的“过去的音乐”,通常有两类,第一种是曲目讲述的故事,因为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成为某一特定时代的文化符号,进而成为“经典”;第二种是因表演者、听者与曲目的故事,而成为“经典”。《嗨,唱起来!》选取的曲目在这两方面皆有所涉及。

音乐最打动人的还是它所承载的情感和价值。首期节目中,孙楠演绎的歌曲《千万次的问》是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的主题曲。1993年,冯小刚、姜文主演的《北京人在纽约》红遍大江南北,东西文化碰撞所引起的家庭分解与重组、移民子女的教育、两代人观念的冲突……当年,伴着《千万次的问》,全国人民都从荧屏上把目光投向了那个遥远的国度。《千万次的问》也和《北京人在纽约》也一起成为很多人心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百人“K歌”,《青歌赛》为音乐而“声”

对孙楠来说,另一首歌曲《送别》是送给自己女儿的礼物,因为“父亲总有一天会变成回忆,但能与孩子合唱《送别》,把声音留下来,多年后也许能抚慰人心”。而对于素人歌手徐航而言,《送别》却是送给天堂父亲的挽歌。节目中,每一首歌曲,遇上当期到场的100名素人歌手,就有了100个可供挖掘的故事。

百人“K歌”,《青歌赛》为音乐而“声”

《嗨,唱起来!》主持人李艾曾在接受采访时多次表示,

这个节目让我特别心动的原因,就是可以听到爱唱歌的朋友与音乐之间的故事,听到他们因为音乐而感动的地方。”

一句歌词、一段旋律、一首歌曲使人思绪万千,这也是音乐最大的魅力。

“让更多人在节目中唱起来”

以往的音乐,大众是被动的接收者,而今,大众是主动的参与者。如在演唱会上,观众可以双手摇着萤光棒,晃动着身体与歌手一起演唱,自身完全融于音乐之中,成为音乐的实际参与者。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可以说,正是因为契合了“众乐”的需求,能让每个人都参与到音乐之中,KTV这种娱乐形式才会快速流行起来。它改变了用耳朵听的传统音乐接受方式,把音乐流动过程扩展为视听、唱听相结合的形式。虽然传统KTV日渐式微,但大家的K歌热情并没有减弱,众多K歌软件除了将KTV“移植”到手机上,还加进了社交因素。线上K歌进一步实现了音乐传播的平等性、互动性、参与性、广泛性。

而电视,天然就属于大众媒介,电视媒体对于受众没有各种苛刻的要求与限制,几乎所有观众都可以较容易地理解电视媒体传送出的信息内容。

《嗨,唱起来!》尝试的便是将KTV的“众乐”模式与电视媒介结合到一起。节目本身借用KTV欢唱的概念,将100位素人歌手请到节目现场,和每期的嘉宾一起大合唱。节目制片人郭赟表示,《嗨,唱起来!》在创作之初就一直在思考如何在音乐综艺形式上进行突破与创新,“不能仅仅局限于做专业性的音乐节目,更希望用创意反哺大众,让更多人参与”。

百人“K歌”,《青歌赛》为音乐而“声”

将全民参与的想法付诸于实践,节目组还与在线音乐平台酷狗音乐达成合作。在延伸综艺价值的同时引入了酷狗即将全新推出的超级K歌机,这也由此成为节目创新点之一。为了呈现出K歌的氛围,舞台设计成类似角斗场的圆形立体站台,100位素人身处其中,身后有点唱机,可以在自然、舒服的状态下唱歌。在开场表演的素人歌手中,有人连节拍都没有找准,但依旧开心地唱完了整首歌。“这里讲究的不是音乐素养多高、多专业,而是让想开口唱的普通人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与幸福。我们后面更想做的方向是增加百位欢唱达人的互动,让他们跟点唱团、主持人、献唱嘉宾有更多互动。我们会把节目从点对点的感觉做成点对面的感觉,让更多人在节目中唱起来、玩起来、嗨起来。”

音乐类节目层出不穷,似乎已经过了音乐综艺的红利期,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但优质音乐带给观众的感动和快乐是不会被削弱的。在这种情况下,适时“回望”经典、“共唱”经典,或许能成为音乐类节目差异化的方向之一。

在具体节目形态方面,除了百人K歌、共唱经典,还可以探索更多环节机制为观众创造更丰富的记忆点。在尝试新模式进行差异化表达的同时,《嗨,唱起来!》还可进行很多维度的创新探索,也值得继续观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