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天下长安》隋朝,一个被低估的朝代

由张涵予、秦俊杰、李雪健领衔主演的古装历史剧《天下长安》将于今年播出,讲述了隋末唐初李唐王朝崛起的故事,电视剧把重点放在唐朝建立以后——魏征辅佐李世民,君臣一心,实现天下长安。

该剧阵容豪华,连奕名执导,董哲担任编剧,将在中央一套播出,许久没见这种受到钦点的历史剧了。以“天下长安”命名,“天下长安”的信仰贯穿在李唐王朝从建立之初到贞观之治的时段,这段历史也是电视剧的主要情节,同时对前期唐高祖讨伐隋朝的历史也有涉及。

《天下长安》隋朝,一个被低估的朝代

隋朝是南北朝到唐朝的一个极速过渡,只存在了短短几十年,这个朝代的历史贡献是很大的,兴许是唐朝的历史太过辉煌,几乎所有的影视剧对这个朝代鲜有涉足,有也只是一笔带过,痛斥这个朝代的荒淫无道,然后歌颂唐朝的丰功伟绩。实际上,隋朝对历史发展的贡献并不比唐朝少,可以说唐朝的盛世也有隋朝的功劳。

隋朝的开国皇帝是杨坚,谥号为文,史称隋文帝。谥号是古人对皇帝、诸侯、大臣等历史人物的概括,用以评判人物的是非功过,如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等词都是褒谥。谥号中,经天纬地曰文。后人为他取谥号为文,可见隋文帝对国家的功绩非同寻常。隋朝未建立前,是分裂割据几百年的魏晋南北朝,自古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隋朝应运而生,结束了长达几百年的动荡时期,中华神州再一次统一了。

《天下长安》隋朝,一个被低估的朝代

杨坚本是北周外戚,其家族是北周的名门望族,身世显赫。周宣帝十分忌惮杨坚的地位,多次想铲除他,一次召杨坚进宫,对身边人说:“如果杨坚神色有异,立马杀了他。”杨坚进宫了神色自若,周宣帝因此作罢。杨坚受到的猜忌并不少,但他仍然能在晦暗莫测的朝廷中安然度过,胆识谋略可见一斑。581年二月,杨坚由隋国公晋封隋王,北周静帝下诏禅让皇位于杨坚,杨坚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587年灭梁,589年灭陈,至此,隋朝完成了统一,又一个大一统朝代。

《天下长安》隋朝,一个被低估的朝代

隋文帝在国家统一后励精图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改革,使得隋朝的国力在短时间空前强盛。政治上最大的改革是确立三部六省制度,即门下省、尚书省、内史省三省,吏、民、礼、兵、刑、工六部。各个部门间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这一制度改变了中央与地方断层的局面,高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三省六部制一直延续到清朝,经过每个朝代的不断改进,已经十分完善了。在军事方面,完善府兵制。在和平时期,闲暇的军人在家种田,同时由首领带队进行日常训练。在战争时期,国家把闲散在家的士兵聚集在一起,组成军队。这种模式的府兵制不光大大减少了军费开销,还促进了农业生产,所以粮食产量在隋朝创下了新高。隋朝在各地都建立了粮仓,其中含嘉仓遗址,面积达45万多平方米,足有259个粮窖,据考察其中还有一个粮窖还留有已经炭化的谷子50万斤。三省六部制和府兵制的特点是不养闲人,把每个部门每个人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不会造成冗兵冗官,减少了国家的职位开支。

《天下长安》隋朝,一个被低估的朝代

科举制启源于隋朝,在隋朝以前选拔人才所用制度是“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但是这种制度的选拔范围通常在贵族范围内,有才能但出身不好的人反而被压制,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缺点是官员们的集体素质不高,办公消极。隋文帝创办科举制后,大量有才干之士被发掘,补充了朝廷的官员,而且科举制较察举制更公平,官员的积极性也更高。

科举制的出现,皇帝更倾向于无势力又有才能的寒士,士族垄断宫廷的局面被打破,贵族夺位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皇权更加稳固。这一制度经过历朝历代的补充发展,体系已完善健全,但是明清的八股取士制度反映了科举制的弊端,不可否认的是科举制确实是一种有效的选拔人才的制度,现代的高考和公务员考试也是来源于科举制,它对历史的影响重大。

隋文帝在各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废除严刑峻法、统一货币、采用均田制等等,他的一系列措施使得隋朝在短短十几年间已经一跃成为了大国,人口繁荣,国力昌盛。据统计隋朝的户口数大约900多万,人口达到了4600多万,如果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不稳,人口数量是不会这么多的。还有一个有趣的说法,唐朝唐高宗时期人口数量是1500余万,而隋朝4000多万人创造的粮食足够供给五十年,也就是说唐朝是靠着隋朝的粮食养活了余下的人,唐朝在“坐享其成”。这个说法争论不一,有待考证,但隋朝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

《天下长安》隋朝,一个被低估的朝代

隋文帝在历史上算是千古明君了,他的开皇盛世比起贞观之治也不逊色,但是在论功行赏选帝王时,没多少人记得他,反而他的儿子杨广的人气更高。正所谓富不过三代,因为有败家子,隋朝传至第二代就灭亡了,这一切全靠隋文帝的败家子杨广。杨广骄奢淫逸,在军队已经攻入长安时,他依旧“此间乐,不思隋也”,最后身死国灭,贻笑大方。即使荒淫无道如他,隋炀帝也做了不少贡献。

在隋朝未建国时,杨广就南征北战,为建立隋朝做了不小的贡献。隋炀帝的文学功力也不差,曾写过《饮马长城窟行示从征群臣》,诗的基调昂扬,气魄恢宏,赞扬了建立长城的功绩,可以说此人文韬武略皆有。隋炀帝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就是隋朝大运河,他下令疏通河道,连通南北河道,开发大运河,促进了江南地区及沿岸的发展,运河的价值在当代也是很有作用的,南水北调依靠这条运河省了不少力。隋炀帝还收复了琉球,扩宽了疆域。不过他好大喜功,为了建功立业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弄得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无功而返,兵力受损,在各地建行宫,浪费了许多财力。

《天下长安》隋朝,一个被低估的朝代

隋炀帝的灭亡是他咎由自取,但是不能因他的过失就全盘否定他,他对历史的贡献还是有的。所有的历史人物都是盖棺定论,他们的功过自有后人评说。隋朝开了科举制的先河,三省六部稳固了中央集权,这些措施至今都有影响,比一个时长几百年的朝代创造出的还要多,它的历史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每一段历史都有其价值,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历史的发展中吸取教训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