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六味神(民間故事)

老街風風雨雨曾經引起了十幾個朝代帝王的眷顧,封塵有幾千年的厚重歷史。在老街,任何行當都可能引出帝王將相的故事或典故。就說行醫吧,雖然有的只是半個門臉的店鋪,裡面就坐著一個白鬍子老者,那都極可能是號稱御醫、太醫的後代或弟子玄孫。曹家藥鋪在老街雖說是四代行醫,與皇室搭瓜不上啥關係,家中正堂上所掛的“六味神”牌匾據考證是乾隆爺所題。

曹家在老街四代行醫,有著極好的口碑。曹家給病人把脈診斷,所開中藥藥方從不超過六種,便宜實惠治病還管用,被稱為六味神。曹家祖先沒有入宮做過太醫,卻流傳著給慈禧把脈看過病的故事。當年老佛爺慈禧西逃,旅途顛簸驚嚇勞累,到了老街就病了。隨行御醫無人能醫,老佛爺大怒連斬兩名御醫。有人說老街有乾隆爺所封的名醫“六味神”,曹一茫便奉旨進宮。曹一茫深知此去凶多吉少,安排好後事,跟著差人去見老佛爺。曹一茫還是隻開了六味中藥就把老佛爺治舒坦了。一個鄉間遊醫,給老佛爺把脈知道了不該知道的事,為保全家人,曹一茫在宮中一棵榆樹下自縊身亡。慈禧痊癒後,也就沒有再追究曹家。

曹震山自幼隨父親學醫,熟讀《黃帝內經》,倒背《青囊書》,年方十六就坐診懸壺。曹震山看病抓藥方還是不超過六味,只是更講究用藥的引子。幾顆大棗,幾隻黑豆,茅房陰牆坯上的白霄都可用作引子。藥誰都會用,難的是如何將藥的功力引到病灶之上。有好藥引子,一服藥就能除去疾病,沒有好的藥引子,花再多錢吃再多的藥也是無濟於事。

老街有家姓萬的富商,走南闖北生意做得大。富商家有一獨子,二十出頭患了痼疾,吃不下,屙不出,臉如黃紙,腹脹如鍋。萬家去京城請了名醫,藥吃了不少,病情不見好轉。眼見獨子氣若游絲,眾人七手八腳將萬公子抬入六味神。屋內,曹震山只望了一眼萬公子,鼻頭往上抬了抬,便開出六味藥方,遞給家人煎熬。煎好的藥倒入一瓦罐內,曹震山對萬家人說,病人能否緩過今天全看他自己的造化了。此去南行五里有一瓜田,藥引子就是那十斤左右的西瓜,吃瓜喝藥,若還有救再來找我。萬家人將信將疑,告辭南行,果然見一瓜田,便摘下一隻大西瓜,催公子喝藥吃瓜。萬公子自感性命難保,橫豎是死,便端起瓦罐將湯藥喝下,狼吞虎嚥吃起瓜來。瓜吃過一半,便覺周身欲烈,自禁不住,屎尿四濺,口吐汙穢,惡臭熏天,連看瓜主人的黑狗都被燻得亂吠而逃。萬公子一通排洩,倒在地頭。曹震山早已煎好第二服藥等候,藥湯灌下,萬公子昏睡了一天。次日晌午醒來,便喊肚子餓,兩個鍋盔兩棵大蔥吃下,萬公子就站起身來,好人一般,萬家人嘖嘖稱奇。萬家送給六味神500塊大洋。曹震山只收了10塊大洋,其餘的錢賠了種瓜的人。

農曆二月,曹母上山趕廟會,回來的路上馬車受驚嚇,狂奔不停,曹母從車上跌落下來,雖然沒傷著筋骨,卻因受到驚嚇就一臥不起。曹震山精心照料,其母親的病就是不見輕。媳婦說,你給別人看病都是藥到病除,輪到自家人生病你那本事咋就草雞了呢?

曹震山只是搖頭。

一日,老街來了一位要拳腳的江湖師傅,自稱能包治百病。

曹震山大悅,出門把師傅畢恭畢敬地請回家中。江湖師傅大模大樣隨曹震山走進曹家上房,看到“六味神”的賜匾,方知身臨何處,頓時兩腿篩糠。

曹震山扶師傅坐定,敬上一杯茶,端上一隻盤子,盤中放著一塊潔淨的汗巾,然後請出老母。江湖師傅患瘧疾一般,渾身抖索,額頭滲出細汗,曹震山便用汗巾輕輕給師傅揩汗,師傅的汗便越發橫流,不多時幹潔的毛巾已溼漉漉的。江湖師傅撲通跪在地上:“小人闖江湖耍個伎倆混口飯吃。不想今日撞到神醫門下,還望神醫大量……”

曹震山給師傅作了個揖:“還得感謝師傅所賜之藥引。”

曹震山端著盤子說:“吾母受驚半月有餘,所用之藥皆因無藥引而不能發揮功效。家母藥中藥引非驚嚇之冷汗不可,我何處覓得?今日師傅贈送,曹某感激不盡。”吩咐家人給師傅拿了錢物,曹震山將汗巾放入藥中煎熬,曹母服下,果然病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