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微信搜索導流京東,騰訊還是在用流量思維做電商?

微信搜索導流京東,騰訊還是在用流量思維做電商?

文|駿爺

微信近日上線了“商品搜索”的功能,在微信搜一搜頁面搜索一些產品相關的關鍵詞,搜索結果會出現“商品”類目,並直接導流到京東小程序。

微信的巨大流量真的能為改變電商的格局嗎?我們不妨先拋出這樣一個疑問。因為電商從來都是一個強運營的業務,不但騰訊沒有做成,百度也曾多次嘗試沒有一次成功。究其原因,不是因為騰訊和百度流量不夠或者重視力度不夠,還是因為公司的基因所決定的。

微信搜索導流京東,騰訊還是在用流量思維做電商?

眾所周知,騰訊是一家產品驅動型公司。在騰訊內部,馬化騰最為外界所知的故事就是深夜兩點還回復下屬的郵件聊產品相關的細節。

騰訊是如何重視產品細節的呢?前不久有個朋友手機上的微信APP閃退,再次打開時發現微信好友全部消失了,怎麼重啟都沒用,於是發朋友圈怒斥微信出Bug,才發出沒多久,剛好他有一位在微信工作的好友看到了,於是幫他拉群對接了微信負責技術的同事,微信技術人員向他詢問了出Bug的前因後果,並且索要了微信ID進行後臺檢測,只用了半小時左右就將我朋友的微信好友全部恢復了。

據說在騰訊內部有個專門用於吐槽產品的論壇,有同事用到某個產品覺得體驗不好就在上面吐槽,往往幾分鐘之內就能收到對應部門某個負責人的直接回應。

微信搜索導流京東,騰訊還是在用流量思維做電商?

因為重視產品細節,騰訊很多產品都取得了超乎想象的成功。比如最早也最有名的做手機KTV的是“唱吧”,但是在唱吧火起來之後,騰訊QQ音樂團隊也推出了類似的APP叫“全民K歌”,由於騰訊重視產品細節,不斷優化和迭代,加上騰訊的巨大流量加持,用戶越來越喜歡,全民K歌很快在用戶數據上將唱吧遠遠甩在了身後。

在安卓手機應用分發領域,此前有91手機助手、360手機助手、豌豆莢等幾座大山,但是隨著騰訊在這一領域推出的“應用寶”不斷髮力,加上微信的巨大流量加持,用戶下載某個APP微信默認推薦應用寶,騰訊很快就成為應用分發領域當之無愧的第一名。

微信搜索導流京東,騰訊還是在用流量思維做電商?

類似的例子很多很多,但需要指出的是,這些成功的產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輕運營、流量拿來就能用、用完就有用戶留存。

一旦到了重運營的領域,騰訊基本上就歇菜了。2009年,新浪微博依靠名人效應快速崛起之後,騰訊微博也跟隨新浪的步伐,企圖以同樣的戰略戰勝新浪。那段時間,騰訊OMG事業群各個部門幾乎所有員工都被強制要求去拉名人大V入駐騰訊微博,以此作為對個人KPI的重要評判,但是這種依靠拉人,拉完人之後還要不斷維護關係的事,一開始就不是騰訊所擅長的,最終自然也對新浪微博無法構成真正的威脅。

微信搜索導流京東,騰訊還是在用流量思維做電商?

類似今日頭條這種新聞資訊的個性化推薦,不是什麼重運營的事,最大的運營就是拉自媒體來入駐,這點對於已經擁有強大媒體影響力的騰訊網來說並不難。理論上來講,新聞資訊的個性化推薦本來騰訊完全有機會,但是由於起步太晚,一步慢步步慢,騰訊的天天快報至今還沒有做出太大的起色。

到了抖音短視頻,這個團隊做的最出色的事就是運營,比如拍同款就可以大大降低用戶的拍攝門檻,你不但可以看到類似“你知道什麼是噹噹噹嗎”這樣的熱門短視頻話題,他們還通過強有力的運營掀起線下花式撩小哥哥小姐姐的熱潮,進一步強化自己的地位。所以我認為,在短視頻領域騰訊的機會可以說十分渺茫在,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不看好微視的原因。

微信搜索導流京東,騰訊還是在用流量思維做電商?

如果說微視尚且還有一絲機會的話,騰訊在電商這種超級重運營的領域,可以說已經翻不起什麼大浪了。

2017年12月,騰訊內部召開年會。馬化騰、劉熾平和張小龍等高管全部出席。根據媒體報道,或許是因為會場都是內部人,馬化騰等人的演講,內容都很走心。比如馬化騰就這樣說道:在騰訊的管理方面,內部的組織結構是最大的問題。目前的騰訊,需要在組織架構上進行詳盡的梳理,就是騰訊需要更多的2B能力,才能走得更遠。

微信搜索導流京東,騰訊還是在用流量思維做電商?

所謂2B,指的是“To B”。比如阿里巴巴以B2B,淘寶和天貓嚴格意義上是B2C,閒魚是C2C。其中B指的是企業,C指的是個人。

翻看騰訊以往成功的歷史不難發現,其所有成功的產品都是來自2C領域,在2B領域沒有一款產品做到了行業第一。即便是近年來馬化騰最為重視的騰訊雲,也沒有成為行業第一,因為雲業務需要面向企業進行銷售,屬於騰訊的傳統弱勢領域,但屬於阿里的傳統優勢領域,因此在業務規模上阿里雲幾乎吊打騰訊雲。

相比雲業務,電商業務更重,不但需要聚攏海量商家,還需要長期不斷地進行運營,在2B和2C兩端做好平衡。

騰訊十多年前模仿淘寶做了拍拍網,一端連接普通買家,另一端拉攏商家前來開店。聚攏海量的買家對流量巨鱷騰訊而言簡直唾手可得,但要拉攏億萬商家長期入駐,並且讓這些商家每天重視買家的體驗,可就不是騰訊擅長乾的事了,最後拍拍和易迅一起被騰訊下嫁給京東的事大家就都知道了。

微信搜索導流京東,騰訊還是在用流量思維做電商?

在PC時代,騰訊的QQ彈窗是流量巨無霸,幾乎是無可超越的存在。最早的三大門戶是新浪、搜狐和網易,並沒有騰訊,但是依靠QQ強大的彈窗,騰訊網在各大體育賽事中流量開始追趕上來,很快就將流量最大的新浪也甩在了身後,如今也保持在門戶對手中的絕對領先。

PC時代,QQ也經常彈窗拍拍網和易迅的各大活動信息,彈窗結束後拍拍易迅的點擊量很高,但是交易量卻提升有限,人們瀏覽完商品之後繼續回到淘寶搜索同款進行價格對比。為什麼強大的QQ彈窗也沒有拯救騰訊電商?很簡單,因為拍拍易迅不是騰訊把產品做好了,導入流量用戶就能留下來,這背後還需要商家源源不斷地入駐,以及在商家和消費者之間持續進行運營。

微信搜索導流京東,騰訊還是在用流量思維做電商?

移動互聯網時代,微信成了中國流量最大的超級APP,其地位甚至超越了PC時代的百度搜索。眼看著自己的地位無可撼動,微信不斷地將自己的觸角延伸到各個領域,包括支付、理財、搜索、個性化推薦等,而微信最新進入的領域就是電商。

如果有搜索流量就能做成電商的話,百度有啊如今也許就是另一個京東了,但是很遺憾,百度有啊只堅持了短短兩三年就不得不放棄,因為流量並不等於電商。

當很多人對微信通過搜索流量做電商進行大書特書時,我更願意將它說成是微信對流量變現的一次嘗試,因為幾乎連騰訊內部也都不得不承認,騰訊本身不具有電商基因。經歷過拍拍網和易迅的失敗之後,騰訊知道自己無法做成電商,於是這一次不再選擇自己做,而是將微信流量導給京東,自己從中賺取導流費就行。

微信搜索導流京東,騰訊還是在用流量思維做電商?

在騰訊市值如此之高的情況下,很多人還願意購買騰訊股票,最大的原因就在於他們認為微信的商業化變現還有很大空間。根據騰訊今年第一季度財報披露,騰訊的遊戲業務增長明顯放緩。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再不將微信的流量變現,獲取更多的營收,騰訊的股價很可能要遭遇一波明顯的低谷,而電商就成為變現的可選項之一。

騰訊當初想做好拍拍網,如今又想依靠微信商品搜索做電商,但二者面臨的一致背景是,騰訊能賺錢的業務太多了,拍拍網或微信商品搜索只是其中一個小產品,並不用投入多大精力去做,成了自然是好事,沒有做成也不會有多大損失,電商不成還有金融,金融不成還有遊戲。但對阿里而言電商敗了就意味著根基沒有了,因此他們只會進行更加瘋狂的反撲。

微信搜索導流京東,騰訊還是在用流量思維做電商?

但從這件事背後,我們也可以看到來自京東的焦慮,對極度缺乏流量的恐懼。過去幾年京東為了買到流量,和一大堆互聯網公司簽訂了合作計劃。比如與騰訊簽訂“京騰計劃”、與百度簽訂“京度計劃”、與今日頭條簽訂“京條計劃”、與奇虎360簽訂“京奇計劃”、與新浪簽訂“京浪計劃”……總之就是哪裡有流量,京東就去哪裡買。到了現在情況又不一樣了,以618為例,諸如淘寶京東蘇寧等電商行業龍頭除了面臨長期以來既有的競爭壓力,還需要面對比如拼多多和雲集等新玩家的挑戰。當然最大壓力在於整體電商行業流量增長的天花板,有媒體日前統計:整個618期間,商家流量比去年跌了50%。

在微信“發現”頁的“購物”頻道,也直接將流量導向了京東。這還沒完,在微信錢包的九宮格中,京東也佔有一席之地,而且位置在第一行。

微信搜索導流京東,騰訊還是在用流量思維做電商?

當所有買流量的辦法都用了,京東的業績如何呢?根據京東財報披露,其2017年營收增長40.3%,而阿里巴巴同期營收增長56%,其增速超過京東。

眼看著京東不可能追上阿里,老大哥騰訊不得不亮出終極大招——微信商品搜索。只是如果這一次還不奏效的話,又該去哪裡搬救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