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7 2018上半年教師資格證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真題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正確答案:D.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2、正確答案:D.要求幼兒用自然聲音唱歌

3、正確答案:A.羞愧

4、正確答案:B.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

5、正確答案:C.自主性

6、正確答案:B.對聲音產生興趣,感受不同的聲音

7、正確答案:A.引導幼兒感知常見事物的大小、高矮、粗細等

8、正確答案:B.培養幼兒的藝術感受和表達能力

9、正確答案:D.藝友制

10、正確答案:C.兒童的自我中心性

二、簡答題

11、正確答案:(1)教師方面 ①有原則地滿足幼兒的需求 ②全盤接納的態度 ③建構性提議 ④提供宣洩場合 ⑤再現情景 (2)家庭方面 ①營造樂觀的家庭氛圍 ②做好情緒的榜樣 ③幫助幼兒學會表達積極的情緒 (3)嬰幼兒方面 大班幼兒自我調節能力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因此可以採用以下三種方法: ①反思法 ②自我說服法 ③想象法

12、正確答案:(1)觀察瞭解幼兒,依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結合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和興趣需要,制訂和執行教育工作計劃,合理安排幼兒一日生活。 (2)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合理組織教育內容,提供豐富的玩具和遊戲材料,開展適宜的教育活動。 (3)嚴格執行幼兒園安全、衛生保健制度,指導並配合保育員管理本班幼兒生活,做好衛生保健工作。 (4)與家長保持經常聯繫,瞭解幼兒家庭的教育環境,商討符合幼兒特點的教育措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育任務。 (5)參加業務學習和保育教育研究活動。 (6)定期總結評估保教工作實效,接受園長的指導和檢查。

三、論述題

13、正確答案:《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教師在實施《指南》時應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 (1)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遊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幼兒園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幼兒在活動和遊戲幼兒主動參與其中,通過實踐操作獲得不同的經驗。情境教學法是幼兒以直接經驗為情境教學法是幼兒以直接經驗為基礎進行學習的有力體現。小班幼兒認知情緒化特徵明顯,主要受外界事物和自己的情緒支配,良好的情境必然引起小班幼兒積極的情緒反應。我們可以利用情境教學,創設小班幼兒喜歡的教學情境,如具有鮮明主題標誌的故事情境、形象逼真的生活情境、生動有趣的遊戲情境等,引發他們的積極情緒,使其在這樣的情境中能愉快地投入到學習中。 (2)幼兒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主要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認識世界。例如教幼兒學習數學中的加減運算時,幼兒不能直接給出答案,而是需要通過頭腦中的表象或者是學教具的操作來進行計算。 (3)幼兒園教育原則要體現教育的活動性和直觀性。例如在小班社會“我會打招呼”活動的第二個環節,教師創設了一個表演遊戲情境,準備好頭飾,通過師幼共同扮演動物幼兒園裡的角色,在遊戲中進一步練習有禮貌地打招呼。幼兒沉浸在充滿童趣的愉快遊戲中在這樣的遊戲情境中,教師為每位幼兒提供了活動、交流、分享、表達的機會和時間,引發了幼兒在集體中交流的願望,幼兒完全沉浸在愉快的遊戲當中,不知不覺地獲得了知識,獲得了經驗。 (4)幼兒園教育具有有生活化、活動性的特點。例如大班科學活動“轉起來”,活動結束部分圍繞“轉動現象在生活中的應用”這一主題,讓幼兒練習實際生活經驗,與同伴想想、說說、看看,最後在“轉轉電影屋”的情境中自然結束,提升經驗,進一步引發幼兒探索生活中轉動現象的興趣。 總之,要珍視遊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嚴禁“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

14、正確答案:(1)中班幼兒由於道德感發展、希望引起教師關注、語言發展不完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等原因,導致經常出現“告狀”行為。 ①道德感是幼兒評價自己或其他幼兒的行為是否符合社會道德行為標準時所產生的內心體驗,幼兒“告狀”行為最主要的原因即中班幼兒道德感發展,具體原因分析如下: 中班幼兒已經能夠比較明顯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標準,中班幼兒會因為自己在活動中遵守老師的要求而產生快樂。此階段幼兒關心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標準,同時也開始關注其他幼兒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標準,並由此產生相應的情感。當幼兒認為同伴的行為不符合道德標準時,即會出現材料中所述的“告狀”行為。 ②中班幼兒愛告狀也有可能是為了引起教師的關注,吸引教師的注意力;在幼兒園裡,幼兒向教師傳達信息的渠道,一般都是通過告狀,從而在告狀中引起老師的注意,表達他們的想法,或間接或直接的想要的某種結果。 ③中班幼兒的年齡大多在4-5歲左右,此時他們的思維具有自我中心化的特點,在考慮問題時總是先考慮自己的感受,維護自己的利益,不能理解別人的心情,遇到事情不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友好的和同伴講話,解決他們間的矛盾,往往通過告狀來解決問題。 (2)大班幼兒告狀行為減少,原因有如下幾方面: ①大班幼兒的道德感有了進一步發展和複雜化。他們對好與壞,好人與壞人,有鮮明的不同感情。在這個年齡,愛小朋友、愛集體等情感,已經有了一定的穩定性。所以相比小、中班幼兒,大班幼兒的告狀行為有所減少。 ②幼兒的羞愧感或內疚感也開始發展起來,特別是愧疚感從幼兒中期開始明顯發展,幼兒對自己出現的錯誤行為會感到羞愧,致使“告狀”的行為有所減少; ③大班幼兒的獨立性有所發展,不在單純的依賴老師去解決問題,而是能夠和同伴相互協商進行問題的結局; 綜上所述,教師可以通過遊戲和日常生活培養幼兒對是非的判斷能力和評價能力,提高幼兒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使他們的獨立性不斷增強,減少幼兒的違紀行為,各種告狀行為自然而然就減少了。

四、材料分析題

15、正確答案:(1)材料中郭老師不應投放“麵包車”步驟圖。 《指南》中指出:幼兒繪畫能力的主旨在於審美能力、創造能力的提升。在幼兒進行繪畫時,不宜提供範畫,特別不應要求幼兒完全按照範畫來畫,這樣會扼殺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表現力。不利於擴展幼兒的繪畫想象空間,同時也不利於活動的趣味性開展和啟發性引導。故不應提供“步驟圖”。 (2)教育建議:應遵循《指南》、《綱要》等相關要求,做到以下幾點: ①在繪畫前使幼兒迴歸生活,鼓勵幼兒在生活中細心觀察、體驗,為藝術活動積累經驗與素材。如觀察麵包車的形態、類型等。 ②在繪畫過程中亦可進行作品欣賞,讓幼兒主動尋找創作方式,同時提供豐富的形象材料,如圖書、照片、繪畫或音樂作品等,讓幼兒自主選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模仿或創作,成人不做過多要求。 ③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與幼兒共同確定藝術表現的主題,引導幼兒圍繞主題展開想象,進行藝術表現。 ④創作後肯定幼兒作品優點,用表達自己感受的方式引導其提高。幼兒間互動式的模仿及學習也是提高創作能力的隱含方式。如“你的畫用了這麼多紅顏色,感覺就像過年一樣喜慶”、“你的小汽車有四個軲轆,真神奇”等。 總之,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於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使幼兒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中班幼兒的繪畫能力正處於象徵期發展階段,應尊重幼兒自發的表現和創造,從多角度引導幼兒進行藝術感受,並鼓勵幼兒自由進行藝術的創造。

五、活動設計題

16、正確答案:活動名稱:大班主題活動《春天》

【活動總目標】

情感目標:感受春天的美,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技能目標:積極參與活動,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春天的熱愛。

認知目標:知道一年分為不同的季節,瞭解春天這一季節的典型特徵。

子活動一 大班語言領域詩歌活動《春風》

一、活動目標

情感目標:積極參與學習詩歌的活動,感受詩歌中春天的美。

技能目標:藉助已有知識經驗,利用詩歌句式對詩歌進行仿編。

認知目標:理解詩歌的內容及詩歌中表現出的春天的特徵。

二、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感受過溫暖的春風,觀察過春天的景象

物質準備:跟春天有關的圖片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兒歌導入,激發幼兒興趣,吸引幼兒注意力 教師播放《春天在哪裡》兒歌,引導幼兒說出兒歌中的季節——春天

教師總結:春天真是一個美麗的季節,五彩斑斕、鳥語花香;詩人把春天編進了一首詩歌裡,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帶有情感的朗讀詩歌,幫助幼兒在理解詩歌,感受詩歌的意境美(1)教師提問:現在是什麼季節呢?你是怎麼知道的?(2)請幼兒嘗試說一說詩歌裡聽到的內容。(柳樹、燕子、青蛙等) 2.帶領幼兒藉助圖片學習詩歌,整體欣賞詩歌內容,感受詩歌句式的特點 (1)教師朗誦詩歌。在朗誦的同時,將圖片按照詩歌的內容排列,指點圖片上的景物,帶領幼兒從頭到尾閱讀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韻律和節奏; (2)教師採用一邊唸詩歌一邊表演的方式理解詩歌內容;引導兒童理解“吹綠”、“吹來”、“吹醒”等詞。 (3)幼兒朗誦詩歌,初步學習按節奏朗讀。 3.欣賞詩歌,調動經驗,嘗試仿編詩歌內容 (1)教師帶領幼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內容; (2)引導幼兒說出春天的其他景物,並嘗試用詩歌中的語言進行表達; 例如:春風一吹,桃花兒開;吹藍了天空,吹綠了草兒;吹化了冰塊,吹來了鳥兒;吹得小朋友跳呀跳。 (三)結束部分 教師請小朋友分享自己喜歡的春天裡其他的景物,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四、活動延伸 春風春風,腳步輕輕,把春天帶到了我們身邊,讓我們去外面找一找春天吧。 子活動二 大班科學領域活動《認識春天的花》 活動目標 情感目標:觀察和感受春天天氣和植物的關係,萌發對大自然植物的興趣。 技能目標:有目的地進行觀察,發現春天的美,認識春天的花,提升觀察能力。 認知目標:瞭解春天不同花的種類和特徵,知道春天是一個萬物生長的季節。 子活動三 大班繪畫活動《春姑娘》 活動目標 情感目標:積極動手繪畫春天,體驗繪畫春天的樂趣。 技能目標:在觀察春天的基礎上,把自己想象中美麗的春姑娘的景象畫下來。 認知目標:知道運用不同的繪畫工具和材料表現春天的景物特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