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罗江试水纪委综合派驻机构改革显成效

(德阳日报记者 秦琴)

“发挥‘探头’作用,把监督触角延伸到群众最关注的领域”“盯紧领导干部手中的‘惊堂木’”“严管厚爱,拧紧制度螺丝”……罗江区纪委日前完成“1+8”制度汇编,详细整理了罗江作为德阳市纪委县级层面综合派驻机构改革试点工作经验。

罗江区结合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区纪委派驻机构改革,既对原有42个派驻机构进行整合调整,又坚持把监督执纪的触角延伸到各个部门和单位,对所有非垂管部门按照业务相近、职能相似以及人员情况进行分组,实行综合派驻,设置综合派驻纪检组7个;对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不适合综合派驻的单位实行单独派驻,设置单独派驻纪检组(纪委)3个,从体制上确保党内监督全面覆盖、不留死角、没有例外。去年7月,7个综合派驻纪检组正式履职。通过一年来工作的开展,真正理顺了派驻纪检组与驻在部门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得以体现。

直指问题短板,派驻监督无盲区

“罗江过去存在不少监督空白,如编办、党校等部门就未设置纪检组,政府办、人大办等虽然设置了纪检组,但岗位常年空缺。综合派驻纪检组的设立,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罗江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察委副主任殷坤跃深有感触,罗江区纪委率先在全市实行综合派驻机构改革试点,其目的就是要改变以往纪检部门对驻在部门实质性监督不够,不敢监督,不愿监督的问题,以及驻在部门主体责任意识淡化,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清的问题。

据介绍,通过派驻机构改革,每个组都被派驻多家单位,并形成有机搭配。经过一年试点,7个综合派驻纪检组走过了从宏观到微观,从磨合到规范的过程,派驻机构改革的成效也开始显现。现在,驻在部门已经完全适应了这种新的监督模式,部门一把手主体责任意识更强,主动履职也更加有力。而实施综合派驻也有效地打破了以往对驻在部门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不善监督的问题。目前,综合派驻组已参与查处各类案件20余件,有效推动了全区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创新体制机制,树立“派”的权威

为了让纪检组长大胆开展工作,在罗江区委主要领导的支持下,7个综合派驻纪检组设正副组长和工作人员各一名,组长按正科级领导干部配备,副组长按副科级领导干部配备,人员编制及关系全部收归区纪委,与所派驻单位完全脱钩。“但凡动人动机构,会牵涉到方方面面,做好派驻机构改革是加强党内监督的现实需要,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要把这个试点做好,最大限度发挥对工作的促进作用。”罗江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察委主任米磊深感责任重大。

据了解,改革后,各纪检组都深感责任更重、工作更具体:落实“三项任务”,开展“五项经常性工作”,组织开展警示教育、廉政谈话、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专项监督检查、信访举报件办理、纪律审查等工作。在摸索开展工作过程中,罗江区纪委形成了以1个细则(《综合派驻纪检组履行监督职责实施细则》)为主,8个工作规程为辅的“1+8”制度体系,制定廉政谈话、信访举报等派驻工作制度及流程,规范了定期提示函、党风廉政意见书等文书格式。

释放改革效力,彰显“驻”的优势

“驻进来就要发挥作用,着力打好监督执纪‘组合拳’。”派驻机构改革以来,罗江区各综合派驻纪检组积极聚焦主责主业,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为探索派驻监督的有效路径积累了初步经验,扎实推进了派驻纪检工作开展。

综合派驻第六纪检组有宣传部、文广局、教育局、卫计局4个驻在单位,是7个派驻组中驻在单位最少的一个组,但又具有监督群体最大、监督对象身份最多、覆盖范围最广、群众关注度最高等特点。“我们组的监督对象占全区财政供养人员的88%,光是走完区内的27个学校、13家医院,都不是轻松事。”第六纪检组组长朱建兵举例介绍道,针对教育系统、卫计系统人多面广,行业相对封闭,业务性强、政策性强,群众需求高的特点,本组重点盯紧薄弱环节开展监督工作。如,配合教育系统巡察意见整改,对学校夜间值守、汛期值班、午间管理等管理薄弱环节,以及学校“三会一课”规范化、“三重一大”制度落实情况加强督查;配合卫计系统主题活动,加大对医院的体验式暗访频率,重点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群众最关注的,反馈问题最多的方面就是我们的监督重点。”第七纪检组组长秦佳仪介绍道,她所在组具体负责9个单位,其中有财政局、住建局、白马关景区管委会、旅游局4个政府部门,总工会等4个群团组织,金和公司1个国有企业。进驻单位呈现出工作性质差异大,权力事项集中、高风险单位多等特点。对此,在开展监督工作中,将“一把手”、领导班子成员和A级风险岗位人员确定为重点监督对象,将财政资金和工程建设管理确定为重点监督领域,将资金拨付、项目审核、工程监管等确定为重点监督环节,通过三个重点的确定,以点带面,推动监督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