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你喜歡的老電影連環畫有哪些?

老KK影


其實題目中的做字應該是憶才對,小人書老K還在看不假,但做夢參軍打仗的事兒卻是屬於小K的範疇。

老K的小時候是上個世紀的七、八十年代,那時最愛看的電影用當時的話講就是打仗片,這個打仗片不是劉曉慶1980年的《神秘的大佛》,也不是李連杰1982年的《少林寺》,而是指的那些玩槍的戰爭片,用對兵器有菸酒的話講,那就是指玩熱兵器的。記得當時給咱上語文課的體育老師問過我們:長大了想幹什麼啊?我和其他同學都一樣拉長聲的回答道:科~學~家!

束髮多夢啊,但應該肯定不包括還是小K的我在課堂上扯的這些,現在回想起小時候那些屬於自己的夢有點模糊了,但還可以記得其中一些就是來自當時被我們稱作打仗片的戰爭電影,這樣的夢應該是做了很多,現在借翻閱舊書之機,全憑十本小人書,追我兒時少年夢。

老K拍攝於自家陽臺。

小時候對這樣的電影片頭很熟悉。

電影連環畫這家出版社出的比較多。

一、我要當紅軍!《閃閃的紅星》1974/100分鐘

劉江扮演的胡漢山應該是和陳強之南霸天齊名的惡霸形象,共同特點就是過目不忘。小時候看著濃眉大眼的冬子先被欺負、後被解救,小K真有想參加紅軍的衝動,當時就是感覺紅軍好。

此外印象最深的就是電影中的2首插曲:

1,影片中間李雙江的《紅星照我去戰鬥》

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兩岸走

雄鷹展翅飛

哪怕風雨驟

革命重擔挑肩上

黨的教導記心頭

現在結合電影和小人書再看這段,音樂和畫面配合得很好,真是景美、水靚、歌悠揚啊!這首歌曲時小人書與影片視頻幾乎同幀的畫面。

2,結尾的紅星歌,現在唱起來也是感覺渾身有勁!

二、別碰倒鐵鍬!小姑娘。《苦菜花》1965/107分鐘

束髮是啥啊?就是剛剛黃口結束啊,這樣的小P孩看電影其實看不懂全部,只是記得或好聽、或嚇人的地方,看《苦菜花》小K就只記得壞分子為了發報,把鐵鍬立在大門口以做警鈴之用,這個情節我記得非常清楚,當時觀看時為跟蹤特務的小姑娘很是捏了一把汗那。

三、“阿米爾,衝!”《冰山上的來客》1963/101分鐘

看這片記住了一句臺詞和兩首歌,那句臺詞就是梁音扮演的楊排長說的那句:”阿米爾,衝!”,這句是全片點睛的一句,絕對是來源於生活並高於生活的典範之作,既符合此刻的劇情,又押韻於影片中的軍旅生活和不分年代泡妞之實際行動,記得這句在當時經常被比我大的孩子掛在口頭,極盡調侃之樂趣,我現在都有點懷疑耐克的JUST DO IT是不是抄襲楊排長啊 ,哈哈。

圖片摘自電影網

而中國電影出版社的小人書裡卻漏掉了這句關鍵的臺詞,就是在這214和215頁之間楊排說的這句”阿米爾,衝!“,看來電影連環畫的製作也不簡單,選圖精、腳本取捨做到不遺漏也是個技術活。

《冰山上的來客》中兩首歌很好聽:

1,全片中重複多次的、後來被翻唱過無數回的《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2,歌詞深情、旋律哀婉雄壯的《懷念戰友》。

右面電影圖片摘自電影網。

四、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鐵道游擊隊》1956/80分鐘

《鐵道游擊隊》是一部非常優秀的老電影,演員、故事皆精彩,整部影片給老K印象最深的是陳述扮演的崗村。

還有就是這首《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五、奇襲!《奇襲》1960/75分鐘

當年看《奇襲》特佩服張勇手扮演的志願軍偵查連長方勇,還有一班長!幽默、自信、技高人膽大啊!

到現在老K也認為,1960年的《奇襲》是我國迄今為止最好的小分隊突襲電影,自《奇襲》以後就再也沒有過第二部類似的國產電影了,其實這樣的主旋律幾乎是進行愛國愛軍教育最好的形式之一,老美就一直的在這麼幹呢。

六、電子樂。《保密局的槍聲》1979/113分鐘

“站著進來,躺著出去”,這是這部電影中的著名臺詞,當時作為小孩的小K對這片中的靚男俊女沒感覺。除了這句臺詞,就是對百樂門舞廳和影片中獨特的電子琴配樂印象深刻,記得百樂門舞廳是因為這名字朗朗上口,電子樂則是在那個年代中確實流行過一陣子的,如1977年的《黑三角》也是用這種嗡~嗡~的電子樂來配樂的。

電影連畫這樣的最後一頁比較好,很方便查影片的相關信息。

七、定時炸彈。《鐵道衛士》1960/100分鐘

這片沒記住方化演的大反派特務站長,也沒記住男一號保衛科長高健,只記住了那顆定時炸彈長的是個啥模樣了。當時對這個稀罕玩意兒的牆裂好奇深深的留在了小K幼小的腦海裡,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的這本電影連畫卻沒給這個主角-定時炸彈一個正臉。

而電影中則是出現了定時炸彈的多次的特寫。

圖片摘自電影網

另外在這片中小K第一次在銀幕上看到了轎車追火車的刺激鏡頭,這樣的大場面時過多年以後才在好萊塢的大片中得以重溫。

八、神槍將軍小籮筐!《從奴隸到將軍》1979/180分鐘

這是一部長達3個小時、分成上下集的電影鉅製,嚴重符合老K所喜歡的電影的一個標準:片長達到2個小時以上。連環畫也是分成上下兩冊的。

從連畫中看到影片中的一張入黨申請表,這樣的細節我小時候如何能記得啊,不用說繁體字,就是簡體的當時也認不全啊。

但是這個情節卻記得清楚:小籮筐羅霄是個神槍手,他借檢查戰士步槍為由,手不抬、頭不轉、眼不瞄,看似無意走火一般,一槍就把很遠以外的、趴在山坡暗處的一個奸細給斃了,用CS話講那就是爆頭啊,這個場景的精彩堪比呂奉先轅門射戟啊,這個寫意的百步穿楊情節,活靈活現的突出了奴隸將軍的過人本領,這情節在小人書裡表現的不好,腳本、畫面交代的不清楚,主要是沒有表現出被擊斃目標的超遠距離與可視度很低的隱蔽位置,與電影的動態畫面比較,精彩程度是大大的降低了。

電影中的對應場景。

羅霄看似在指導戰士操作槍支。

很遠處隱蔽的奸細已經被爆頭。

影片結尾將軍在戰場上逝去。

奴隸將軍羅霄的原型是共和國開國大將羅炳輝。

九、瓦爾特!《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1972/129分鐘

這部電影是那個年代南斯拉夫一系列二戰電影中的代表作,也是敵後地下潛伏和小股侵襲的佳作。把衝鋒槍藏在煙囪裡並說成是照相館用的放大機,還有衣服架子裡的發報機,就連特務之間呼叫的暗語老K至今都記得很清楚:肖特呼叫康特爾,游擊隊員的接頭暗語是:空氣在顫抖,彷彿天空在燃燒。

當年瓦爾特絕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銀幕英雄,同期的還有佐羅和杜丘,當時經常有人開玩笑說佐羅和瓦爾特打起來了。人美的這版電影連環畫做的不錯,比如這個鏡頭選的就很精彩!

原版片頭與中文片頭的對比。

把衝鋒槍說成是放大機一場連畫是用腳本連貫的,影片中有單獨的細節鏡頭。

片中感人的一幕,鐘錶匠不慌不忙的安排好一切,然後去廣場英勇赴死!一群白鴿飛過,這個鏡頭讓我相信鐘錶匠確實是為了自由而獻身的,因為他獻得一絲不苟、義無反顧,只留得我等在銀幕之下唏噓不已,現在重看小人書和電影,對這一段老K還是動容不止。

前面是小人書,後面是正在播放小人書畫頁對應場景的電視屏幕。

影片結尾有句很響亮的臺詞:“看,這座城市,它就是瓦爾特!”

2016年出現了來自KLASIKTV的《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HDTV版本,畫面清晰的很驚豔!圖片來自配音網-盛世才出佳傑。

十、美麗的女兵們!《這裡的黎明靜悄悄》1972/180'分鐘

靜悄悄最初是在電視上看的,是視角很獨特的二戰電影,無論室內室外,攝影都很講究,很有蘇聯藝術家獨有的特點,影片把蘇聯女兵拍的很美,而作為敵人的德國士兵形象,在長達3個小時的影片裡始終比較模糊,電影一邊儘量突出年輕女兵的可愛,一邊把敵人神秘化以加劇敵人的恐怖感,展現的是以天真、美麗去碰撞強大的敵人,這何嘗不是戰爭的一種常態啊。

如果說《莫斯科保衛戰》和《拯救大兵瑞恩》是用寫實的調調把戰爭的殘酷表現的淋漓盡致,那本片就是將浪漫做畫筆描繪了一幅夾敘夾憶,角度截然不同,但卻似乎更加殘酷的戰爭畫卷,當女兵一字一頓的,數德國兵數到16時,這種殘酷與恐懼達到了令人窒息的頂點。

這片抒情的格調有點像1959年的另一部蘇聯二戰名片《士兵之歌》,這樣的有些詩意的表現戰爭殘酷的做派,蘇聯導演很是得心應手。

《士兵之歌》1959,圖片來自豆瓣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的電影連環畫我只有廣播出版社的下集,嚴重缺憾中,而且印的真的很有那個年代黑白電視的感覺,就好像隨時都會出現雪花和行扭似的。

名詞解釋:行(háng)扭,當年黑白電視機常見故障之一,症狀是畫面會分上下向左右反方向扭動,形成平面的哈哈鏡,一般這樣要麼是天線位置不對,要麼就是該送去修理部了,那時沒有有線,家家戶戶都用這樣的室外天線。

現在對比新版發現當年看的電視版還是有諸多問題的。

1,畫質不清晰。

2,長度縮水,小時候看的電視版以現在網上的視頻來看應該是172分鐘,而最新的德版DVD是182分鐘,這剪掉的10分鐘主要是第一部女兵洗澡的部分鏡頭和第一、二兩部銜接時的彩色部分,這兩個剪的都不好,如果說露點非剪不可尚可理解,但剪掉現在年輕人的彩色過渡實屬不應該,這個情節是全片藝術特色的重要體現之一,拍的很浪漫也很關鍵。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1972,180分鐘版,圖片來自豆瓣。

3,畫幅裁剪嚴重,整個就是把32開的畫幅拿剪刀剪掉兩指寬的四邊,硬生生做成個只留大人頭的64開的感覺 ,上為當年電視版畫面,下面是新出的德版。

下面這組也是,裁剪與模糊,最下面連環畫的畫面裁剪更是嚴重!從上到下依次為國內電視公映版、德版DVD、小人書。

下面這一組在小人書中裁剪掉樹木似乎還可以接受。

但小人書裁掉一個半可愛的女兵就是路線錯誤了吧。

老K是這樣看電影連畫的。

感覺電影連環畫的創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不用自己去畫,有現成的影像素材可以隨意選取,這似乎很好做,但選取那一幀?對電影的理解如何?對美術的看法?用腳本彌補靜態影像的能力?這些都要駕馭的恰到好處也是實屬不易。

現在有了畫面素質更好、內容更全的影像版本,電影本身可以說是煥然一新,電影連環畫也可以再出新版,而當年由於央視、老電視機而照成的各種缺憾現在也因為新版而得到了明顯的恢復與彌補。

這裡的黎明依然靜悄悄,當年銀幕前束髮的小K早已不惑並逼近知天命成了老K了。

而銀幕上的女兵們卻還是那麼的美麗!


老KK影




電影連環畫顧名思義就是以電影作品為題材,以電影畫面為圖案的連環畫。有了如此特徵,答案也就不言而喻,當然是好看的電影連環畫才會吸引人啊。



上世紀中國引進和自己拍攝了大量優秀電影,在那個媒體不發達的年代,這些電影吸引了眾多觀眾。那個時候想必是一部片子看好幾遍,許多情節耳熟能詳。但這還不夠,還需要一本小人書來補充。畢竟好電影不可能老播,小人書就可以反覆閱讀。



那個時候由於電影出版社有先天本系統優勢,所以有大量的電影連環畫作品,畫面都是從膠片直接翻制,清晰度很高。



幾乎所有的經典影片都有連環畫出品。最受歡迎的肯定是那些打仗的,武打的和兒童題材了(畢竟受眾還是小孩居多)。如果是彩色的就更受歡迎了。




外郵之窗


電影連環畫,加上了一個老字,似乎就自然地與漫威的各種大宇宙連環畫區分了開來。

作為一個對國產連環畫有懷舊情懷的人,自然有幾部難忘的作品。

《大鬧天宮》這本連環畫給現在的我都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那個尖嘴猴腮的齊天大聖大鬧天宮,是後來多少代美術作品都不能夠替代的。

上海美術製片廠在七十八十年代真是達到了極高的水平,同時各個人物特點鮮明。

《保密局的槍聲》連環畫很好還原瞭解放戰爭時期的上海場景。

翻看連環畫,依然能夠感受到緊張的氣氛。

在翻看下一頁之前,都要停頓一下,生怕地下黨身份被識破,這是很多電影沒法表現的。

《小蝌蚪找媽媽》,這部電影連環畫的經典就不用講了吧?

水墨畫風簡直一股清流。

在今天看來仍是一部美術佳作。

剩下還有不少的精品,像是《閃閃的紅星》講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最終潘冬子戴上那顆閃閃的紅星,成為了一個真正的紅軍戰士,加入了紅軍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成為一代人的偶像。

《秦香蓮》將民間藝術搬上連環畫舞臺,並出現了多種版本。

《佐羅》,少見地改自歐美電影的連環畫,行俠仗義劫富濟貧大快人心,頗有中國古典武俠風的感覺。在表現歐美任務方面也算是合格地完成了任務。

《九色鹿》,深刻顯示了人心的醜惡,簡直是一代經典,九色鹿的美麗與貪婪的人心形成鮮明的對比。


電影爛番茄


我現在有以下這些電影劇照連環畫,都是我喜歡的:劉三姐、追捕、東港諜影、甜蜜的事業、五朵金花、小字輩、廬山戀、十字街頭、瞧這一家子、一江春水向東流、少林寺、山菊花、生死戀、黑三角、我們村裡的年輕人、紅日、紅樓夢、淚痕、帶手銬的旅客、月亮灣的笑聲、他們在相愛、紅色娘子軍、紅燈記、鬥鯊等25本連環畫冊!









相會彩虹橋


我現在擁有中外電影連環畫,動畫電影連環畫共計130多本。品相均為上乘,特別為我鍾愛。因為本人為老電影愛好者,對這些電影連環畫有特殊的感情。如果非說有最愛,那本人就列舉一些與同好者共賞。故事片:紅旗譜、吉鴻昌、萬家燈火、平原游擊隊(重拍本)渡江偵察記(重拍本)南征北戰(重拍本)瞧這一家子、閃閃的紅星、地道戰、甲午風雲、羊城暗哨、烈火中永生、洪湖赤衛隊、紅日、51號兵站、跟蹤追擊、東港諜影、女藍5號、小字輩、鐵道游擊隊、苦菜花、兵臨城下、保密局的槍聲、小花、廬山戀、劉三姐、阿詩瑪、五朵金花、青松嶺、金光大道、向陽院的故事、紅雨、鐵道衛士、戴手銬的旅客、火紅的年代、創業、第二個春天、決裂、喜盈門、月亮灣的笑聲、405謀殺案、奇襲、打擊侵略者、今天我休息、拔哥的故事(上下)我們村裡的年輕人(上續)從奴隸到將軍(上下)車輪滾滾、大河奔流、一江春水向東流(上下)女交通員、黑三角、鬥鯊、他們在相愛。動畫片:小號手、半夜雞叫、小八路、金色的大雁、大櫓的故事、草原紅花、大鬧天宮(上下)紀錄片:罪惡的收租院、泥石流、大慶戰歌、中國猿人。現代革命京劇:紅燈記、杜鵑山、平原作戰、海港、智取威虎山。現代革命舞臺:紅色娘子軍、白毛女。戲劇片:人老心紅、尤三姐、紅樓夢、鐵弓緣、七品芝麻官、牛郎織女、楊三姐告狀。外國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百萬英鎊、佐羅、絕唱、望鄉、生死戀、牛虻、未來世界、淘金記、馬戲團、流浪者(上下)苦海餘生、惡夢、摘萍果的時候、看不見的戰線、火車司機的兒子、賣花姑娘、海岸風雷、第八個是銅像、忠誠、冷酷的心、葉塞尼亞、叛逆、大蓬車、人證、呤公主。


紫陽貴族



顧小毛1


我喜歡的經典老電影連環畫有:






























華仔59330876


小人書尤其是電影版,是我童年的最愛。

我喜歡的老電影連環畫有這些(部份),請看圖:



老夥計610322


連環畫不套保護袋看著就心疼呀,電影版的我只有《車輪滾滾》《決裂》。這個小崔老師最有發言權了,他不是有個電影版連環畫博物館麼。


左撇子的慢節奏生活


老電影:《虎穴追蹤》、《鐵道衛士》、《紅日》、《南征北戰》、《烈火中的永生》、《甲午風雲》、《戰火中的青春少》、《英雄兒女》、《小兵張嗄》、《東進序曲》等近百部影片,真實可信,無表演痕跡,教育、影響了幾代人,是我國電影發展的繁榮高峰期;連環畫有:《西遊記》、《鐵道游擊隊》、《林海雪原》、《山鄉鉅變》、《三國演義》、《紅巖》、《紅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水滸》等等幾百套,也是文革前的作品,達到中國連環畫頂峰,構圖豐富,造型準確,後人難以超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