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生活影冊:雞蛋

□胡金文

我對雞蛋有一份特別的感情,心裡總是裝著兒時關於雞蛋的各種情節。上世紀七十年代,煎雞蛋太好吃了,好多年後回味起來,都是美滋滋的。我在省城工作生活期間,經常去找尋有兒時味道的雞蛋。

每次去超市採購,各式各樣的雞蛋琳琅滿目,有生態雞蛋、綠色雞蛋、農家雞蛋、營養雞蛋……等等。還配有野外養雞和農民養雞的照片,令人神往。我想,這樣的雞蛋就是我想要的吧。於是,我就挑名字最好聽的、價格最貴的雞蛋買,但每次買回來,無論是煎、煮還是炒,味道總是一般般。在酒店吃飯,我也常常點一份雞蛋,想體驗一下高級廚師炒雞蛋的味道,但同樣也不能讓我滿意。不管怎樣,都已找不回兒時那份煎蛋的感覺了。

我出生在離縣城三十多里山路的一個小山村。小時候的生活艱辛、快樂。那時候,也正是“農業學大寨”和“割資本主義尾巴”時代,爹孃要在生產隊出工掙工分,什麼副業都不能搞,只能養幾隻雞,得幾個雞蛋,家裡收入少得可憐。但正是養得這幾隻雞,給我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雞是我兒時的好夥伴。我家是單家獨戶,鄰居相距較遠,剛會下地走路的我,沒有小夥伴陪伴,最先接觸的是雞。雞叫聲是我的啟蒙音樂。現在還有朋友開玩笑說我唱歌有點象“雞”叫。吃飯時,雞就啄我小碗內的飯粒,大人發現後就跑過來趕,“額!該死的雞!……”小時候,我每天都爭著要給雞撒食,期盼著黃絨絨的小雞快快長大。幾個月後,公雞頭上長出了醬紅色的雞冠,尾巴上豎著五彩羽毛,揪準時間就高聲打鳴。母雞則安靜地臥著下蛋,下完蛋後“咯咯噠咯咯噠……”叫著報信。那時候雞是放養的。早上把雞放出籠,雞就歡呼雀躍地啄露水、啄蟲、啄草去了。傍晚時分再給撒些劣質穀粒喂一次。雞吃了喝了半年多才開始下蛋,蛋的營養十分豐富。不象現在的雞在籠中不動彈,兩個多月就下蛋。

那時的雞蛋用途大,可當通用營養品。補充嬰兒營養用雞蛋,孝順老人看望病人用雞蛋,求人辦事用雞蛋。那個時期,當地合作社還長期以六分錢一個的價格收購雞蛋。老百姓用賣蛋的錢,換鹽、肥皂、洗衣粉等生活用品。雞蛋還可當成流通貨幣,在市場上直接換各自所需要的東西。當時餵雞的糧食珍貴,家裡並不能多養雞,加上雞蛋的用途多,真正吃雞蛋的機會就很少。吃雞蛋就成了我們童年的一種奢望。記得小學三年級,剛學會寫作文,有次按老師要求寫了篇《不忘階級仇,牢記民族恨,當好革命接班人》,其中我寫了一句話:那北風捲著大雪吹進破爛的屋裡……”意思是說解放前貧下中農日子過得很苦,沒好屋住,冬天很冷,現在日子好過了,一定要記住共產黨恩情。老師認為我這句話寫得好,在作文本上劃了一個圈,批了個“好”字。放學後讓不識字的祖父看到了,就問我,老師為什麼給你打了“鴨蛋”?我告訴他,老師劃圈是說我寫得好,不是得零分,還得了老師表揚哩!祖父很高興,當即要犒勞我,說:老師給孫兒打鴨蛋,我就給孫兒煎雞蛋。祖父在灶頭生火煎雞蛋,我就在旁邊看著。祖父在大鍋裡放了一點茶油(當時農村茶油很少很珍貴),燒沸,然後將雞蛋在鍋沿上敲破,掰開殼,蛋清和蛋黃便一股腦兒流入鍋中,在鍋底噼裡啪啦炸開了。蛋黃黃黃的,蛋清稠稠的,爺爺用鍋鏟幾翻,幾翻,很快,一個金黃色的雞蛋就煎好了。哦!好香!好香!直讓人流口水!我三下五除二幾口就解決了。那神奇的蛋香味伴著我的飢渴味,至今都深深地留在我的記憶中。自此以後,我家大人就把雞蛋當作我們學習的獎勵品,只要考了好成績,就有煎雞蛋吃。

平常爹孃都捨不得吃雞蛋,但要是有客人來,雞蛋就成為爹孃待客的最佳菜餚。那時候家裡無錢買肉,唯一就是藏著的幾個雞蛋。儘管珍貴,但爹孃還是會毫不猶豫地拿出來待客,並且要讓客人吃好。爹孃常對我們說,待人要熱情大方,人家吃了有份情,自家吃了變成糞。自己餓點沒關係。

隨著時光的流逝,祖父祖母相繼過世,爹孃也有了八十多歲。但時間並沒有沖淡我對兒時吃雞蛋的記憶。

那份蛋香味,一直在面前縈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