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有些人認為陳國坤《功夫》以後的角色都沒有演“斧頭幫大哥”時的演技好?

我看藍藍的天空


關於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不能說陳國坤《功夫》之後的角色都不如斧頭幫大哥的演技好,這句話有些片面,像《李小龍傳奇》不是很好麼?而且演技很不錯啊。

只能說斧頭幫大哥的反派形象太深入人心了,讓觀眾忽視了他的其他角色,就會被觀眾貼上標籤,比如斧頭幫大哥或者李小龍,一生活在角色的影子之下,難以突破戲路,這對演員來說是致命的。

而且戲路窄導致尋求突破難,好劇本好故事好角色也會少。

其實陳國坤後來出演過很多不錯的作品,嘗試轉變風格,比如和張家輝合作的《我的老婆是賭聖》,還有新版《馬永貞》,可以說演技都是很不錯的。

尤其是新版《馬永貞》,絲毫不遜色於老版何家勁扮演的男主,把馬永貞一代豪傑的俠義之氣和一槍愛國熱情演繹得淋漓盡致。

後來還陸續出演過很多角色,像我們熟知的《家有喜事2009》和《葉問3》,其實都帶來了不俗的表演,而且每個角色都各有千秋。

只是比較遺憾,後來的角色再也沒能讓陳國坤那樣大放異彩,導致很多人對他的印象還停留在多年前的斧頭幫大哥身上。

只能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用,周星馳能挖掘出陳國坤演技上的另一面,而不是每個導演都能有如此慧眼挖掘人才,也不是每個劇本都能盡善盡美。

一個人想要突破自我,再創輝煌,可謂不是一件易事,所以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這個不能怪陳國坤自己,他需要的還是能慧眼識中他的那個伯樂。


電影爛番茄


必須的,不僅別人這樣認為,我也認為“斧頭幫大哥”確實是陳國坤巔峰之作,至於電影《功夫》成就他的具體原因,大致跟以下三個因素密不可分;

一、《功夫》劇組不差錢

眾所周知,“周星馳”三個字等同於金字招牌,只要有周星馳參與的電影,都能成為票房保障,在穩賺不賠基礎上,《功夫》劇組自然不用為製作經費而發愁,經費方面的富裕,為陳國坤在戲中的一身華麗服裝提供無限支援。

二、拍攝時間充足

圈內人都知道,僅電影作品而言,周星馳是出了名的量少質量高,周星馳為了讓每個畫面好到極致,不惜一場戲反覆拍攝幾十遍、上百遍,即使拍到演員奔潰,只要效果不達標,也會等到對方休息完繼續拍。時間上的充足,為陳國坤進入最佳狀態提供充足支持。

由此可見,在周星馳眼裡,消耗時間只是小事,能不能讓畫面富有靈魂才是大事。

三、導演兼主演都是周星馳

周星馳作為主演兼導演,大權在握,為了拍出最佳效果,幾乎可以為所欲為,在有錢燒的基礎上,再結合有足夠多的時間可供消耗,哪怕要拍的場景是一坨牛糞,我們也會相信,在星爺的操刀下,必能將它拍成山珍海味效果來。

綜上所述,足以解除大家對陳國坤演技高低的疑惑了吧?如果還沒解除,我可以繼續說。

陳國坤之所以能夠將“斧頭幫大哥”演繹的那麼成功,那是因為他遇到了周星馳,陳國坤由星爺一手發掘並培養成才,堪稱是陳國坤事業以及整個人生中的授業恩師。

在一個富得流油的劇組中,面對一個極度痴迷於藝術創作的大導演星爺,站在極度威嚴苛刻的授業恩師面前,哪怕陳國坤是一堆爛泥,恐怕也會被星爺逼到自動糊上牆吧?更何況,陳國坤經過多年磨練,早已經積累下良好的表演基礎。

再者,繼“斧頭幫大哥”角色之後,陳國坤去到其他劇組,在導演威望沒周星馳那麼高,點撥演員的才華沒周星馳那麼強,再加上經費與時間不足的情況下,陳國坤具備發揮極限演技條件嗎?

既然沒有《功夫》劇組所具備的條件,陳國坤只能中規中矩完成拍攝任務,表演效果自然沒有資格與“斧頭幫”大哥相提並論。

總而言之一句話,陳國坤在《功夫》裡的演技,都是被逼出來的,或許是被星爺的威望所逼,又或者是被當時所身處的環境所逼。

故此,一部分人那麼認為,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我是《神光娛樂》,關注我,三旬老漢帶您聊娛樂!


神光娛樂


很簡單,因為陳國坤再也遇不到像周星馳這樣的導演了。

最近關注《新喜劇之王》的人應該知道,周星馳在現場總是不遺餘力地教演員演戲,不管你是新人還是大牌藝人,甚至是跑龍套的一個動作他都非常認真去摳細節,認真的態度簡直令人髮指。這樣的情況下,周星馳用自己豐富的經驗去挖掘演員本身最大的特性魅力,陳國坤就是在這樣的教導下把演技發揮到極致,留下了斧頭幫大哥這個經典角色。

總有人說周星馳是片場暴君,其實就是演員的表現不夠好,達不到他的高要求,他才會發飆的。這樣的導演雖然嚴格,甚至讓演員想哭,但是出來的效果大家都很滿意。張全蛋就在採訪裡提過,這一次參演《新喜劇之王》他在片場被星爺罵得懷疑人生,因為自己狀態不對勁達不到角色的標準。但是私下裡周星馳人非常和善,會主動拉他聊天,主動噓寒問暖。遺憾的是,大部分人只記住了星爺在片場的表現。

大部分導演都不想得罪演員,特別是那些大牌演員。所以陳國坤離開周星馳之後,再參演其他電影的時候,再也沒有人追著他摳細節了,很多時候演戲就是差不多就得了,大家樂呵呵完成任務收工,皆大歡喜。沒有幾個人會和周星馳這麼傻,為了做好電影不顧一切,哪怕得罪人。陳國坤離開周星馳可能舒服了,但是也開始走下坡路了。

大家都說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馳,這話說得真不虛。不止是陳國坤,還有黃一飛、黃一山、宛瓊丹等配角,離開周星馳之後基本不再出現過經典角色。至今提前黃一飛都是少林足球裡的大師兄,提起宛瓊丹都是《唐伯虎點秋香》裡面的石榴姐,可見經典對影迷的影響有多大。

陳國坤有這麼好的條件,卻白白在網大和一些爛片中浪費光陰,真的很可惜。

關注頭條號“星途迷影”,看更多獨到、精彩點評。

星途迷影


坑是一種態度,坑是一門技術,讓我陪著你直到你戒遊。

原因很簡單啊,因為這個男人。

縱觀陳國坤所有出演的電影或電視劇,能夠被人熟知的就是《少林足球》和《功夫》

而這兩部的導演都是周星馳,即使陳國坤拍攝了《李小龍傳奇》,個人感覺也離不開周星馳當年《少林足球》對他的形象包裝與栽培。

周星馳很善於發掘一個演員的特點並且將他放大處理,讓你看到這個演員最閃光的地方,其實不僅僅是陳國坤,很多演員離開了周星馳都會陷入所扮演的影片不溫不火或者直接成為票房毒藥。當然吳孟達、陳百祥等自身就非常有能力的不在此列。

比如黃一飛 在周星馳的早期電影中哪怕是個小角色,國產凌凌漆裡的瞎子、大內密探裡的葉孤城、整鬼專家中的保安、都有精彩的演出,

而冠上週星馳御用配角的電影《水晶爭奪戰》票房卻只有萬元。

再比如黃一山 在周星馳逃學威龍系列電影,乃至唐伯虎點秋香中的華文,九品芝麻官中的皇帝。表現也都是可圈可點。

而今年上映的《復仇詭影》估計你不去百度一下都不知道有這部影片吧。

所以並不是陳國坤沒有好的角色和機會,而是相對而言其他導演不會發掘、利用出他的特色。加上接拍的影片質量參次不齊,就讓人感覺不如之前。


吥讓躺我就坑


離開周星馳的電影,配角就真的成配角了。

在周星馳的作品中,星爺一直不吝嗇給予劇中每個角色重要的戲份,只要你夠出色夠出彩,能讓電影增加看點,那你就算是配角也能給你拍成主角,你是個群演也能熠熠生輝。這是第一個原因,周星馳願意給配角足夠的戲份。

所以在周星馳過往的電影裡,湧現了一大批黃金配角,金牌綠葉。我們熟知的包租公,如花,石榴姐,唐僧,醬爆,對穿腸等等,無一不是從星爺的電影裡出來的,現在我們看到這些演員,基本第一反應就是他們在電影裡的角色名字,足以見得十分深入人心。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這些和周星馳合作過的配角,並不見得都喜歡這位周導演。宛瓊丹採訪的時候就提到,星爺在片場非常嚴格,看著《唐伯虎點秋香》裡石榴姐瘋瘋癲癲,其實在現場她一面對星爺就非常緊張,生怕過不了。周星馳對作品的要求讓他有些不近人情,而那些配角擺脫了周星馳,其他導演對他們一旦客客氣氣的,拍個幾條就給過了,大家敷衍對付拿錢了事,怎麼可能拍出好作品?這是第二個原因,周星馳對配角的要求非常高。

可以想象,在周星馳電影裡功成名就的陳國坤去到其他片場,一沒有周星馳這麼優秀且嚴格的導演去做要求,二缺乏好劇本好故事給他發揮,就像是個上場的將軍,你叫他拿刀去料理豬,完全沒有用武之地,沒辦法發揮實力,自然就不能讓觀眾記住他的角色。

雖然現在爛片很多,但是觀眾還是很識貨的,什麼是好角色好電影,大家一看就知道了,別怨觀眾不識貨,是你們自己不爭氣而已。

關注頭條號“娛樂八卦掌櫃”,瞭解娛樂圈更多故事!

娛樂八卦掌櫃


只能說好的演員匹配不到合適自己的角色,其實陳國坤形象不差,演技不錯,缺少的是合適自己的角色。

周星馳選角的時候是把演員人物形象最大化貼近角色形象作為第一順位,選擇陳國坤飾演斧頭幫老大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陳國坤的面部形象特點是“皺眉時露奸相,展眉時顯正氣,”而星爺看中的就是陳國坤面無表情時候的目中無人,微微皺眉時的狂妄奸詐,生氣暴怒時的自大狠厲,陳國坤飾演的很不錯對於微表情拿捏的很到位,所以不需要過多的言語一個活生生的斧頭幫老大形象躍出熒屏,所以這個角色很出彩,導致伴隨陳國坤的角色記憶點大都是斧頭幫老大了,因為珠玉在前,導致陳國坤後來扮演角色無法做到突破的一大要素。

近期飾演的馬永貞就是“展眉顯正氣”熱血俠氣的角色形象了。這樣的角色其實才是他應該接受的戲路形象,因為陳國坤在長相方面很接近影視界的提個傳奇人物李小龍,所以當下的陳國坤應該效仿李小龍多選擇類似鐵骨錚錚熱血俠氣的角色,為自己在觀眾眼裡打上此類標籤再慢慢尋求突破。





熱嘮


不是有些人,大部分人都會認為,保護你和我,因為什麼呢?不是因為陳國坤演技的問題,而是因為周星馳的問題,周星馳是一個非常厲害的演員和導演,他能夠開發出別人開發不了的人,也就是調教演員,我們回看一下週星馳的電影主角大部分都喜歡用新人,而且捧紅的幾率非常大,比如張柏芝,莫文蔚,徐嬌,美人魚女主角等


周星馳有這樣的能力,而且在周星馳的電影裡不管是主角還是配角都會讓人印象深刻,甚至群眾演員都可能走紅,比如西遊降魔篇的四大美女,功夫是周星馳的頂峰之作,裡面的主角配角大家都會影響深刻,有的都刷了幾十遍啦,所以裡面的配角甚至都能夠叫上名字,更可況陳國坤在裡面演的還是一個重要的角色

所以大家對他的印象深刻也是很正常的,人們都會因為這些去記住他,這也是他的成名之作,雖然不是主角勝是其他電影的主角,他給我的印象除了功夫裡的,就是少林足球,因為這兩個角色更出彩,保護周星馳其他的一些黃金配角也是一樣,離開周星馳後就不出彩了, 所有的關鍵地方就是周星馳,其實陳國坤的演技也不錯但是在其他影視劇並沒有給人留下印象,可見參演一部好電影也是很重要



大家好,本文有什麼不足之處還請多多指點,您的支持就是我的動力,感謝


奧輝搏擊


陳國坤的演技雖然沒有出神入化到也絕對沒有掉線,至於為什麼有些人認為他後來的演技沒有《功夫》中的斧頭幫大哥好,我覺得是很多因素綜合而成。

首先是先入為主,很多人第一次認識陳國坤就是在《功夫》中的“斧頭幫大哥”。《功夫》上映與2004年,當時陳國坤還是剛步入影視圈,所以很多人第一次認識陳國坤就是在這部電影中。星爺的電影有一大特別,同樣也是星爺電影的魅力之一,那就是讓片中的每個角色都充滿生命力。在《功夫》這部同樣也是,斧頭幫大哥在片中令人印象深刻。

片中的那場集體尬舞更成為中國影史上的經典片段。但不得不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周星馳讓陳國坤這一角色深入人心,但也因為因為這一角色太過經典,使得陳國坤之後的角色很難超過斧頭幫大哥這一角色。

縱然幾年後的《李小龍傳奇》火的大江南北,但由於酷似李小龍的外表,每當劇中的李小龍一出場只能讓觀眾更加緬懷李小龍,而不是記住陳國坤。所以說這部劇也並未讓陳國坤徹底火起來。所以有些人認為陳國坤之後的作品沒有《功夫》中的演技好。


九尾聊電影


做一個可能不太恰當的類比吧。

夏雨,大家覺得演技如何?不差吧,拿過金雞最佳男主(《警察有約》,2002年),讓人有印象的角色雖然不多,仔細想想也有那麼幾個。

可是如果把他跟葛優、梁朝偉擺在一起呢?什麼感覺?是不是感覺江湖地位差很多?

但是就是他們三個,外加一個廖凡,是華語男演員裡僅有的幾個拿過歐洲三大電影節影帝的。

再來看看這幾個人拿獎時的作品、年份和歲數:

葛優,《活著》,1994年,37歲。

梁朝偉,《花樣年華》,2000年,38歲。

廖凡,《白日焰火》,2014年,40歲。

夏雨,《陽光燦爛的日子》,1994年,17歲。

夏雨可是一個17歲的威尼斯影帝啊!比那幾位都早了20多年,這事兒簡直夠吹一輩子牛的。

可見一個好作品賦予角色的豐富性和一個好導演的調教,對於演員是多麼重要啊!

陳國坤之於周星馳,恰如夏雨之於姜文。


雪寶寶愛電影


不是為什麼,不是有些人,而是真的,所有人認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