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有哪些窮困潦倒一生,死後價值才被人們發現的名人?

ipgks


說到這類生前潦倒不堪,身後大放異彩的強人,一位與中國宋元同時代的外國牛人,卻也非常形象——英國中世紀科學巨匠:羅哲爾 •培根(下面簡稱培根)


其實這位培根先生的青年時代,也曾經十分一帆風順。他本身就是貴族家庭出身,生活在英國金雀花王朝時代,二十七歲時就拿到了巴黎大學的碩士學位,接著在牛津大學任教。放在歐洲中世紀,這一番履歷,與“窮困潦倒”四個字非常不搭,相反是十分春風得意的人生。

而更加強大的是,這樣一個從小受到嚴格教會教育長大的青年,更身負驚人的科學天賦。特別是在那個古希臘亞里士多德科學思想統治下的歐洲,他卻敏銳發現了亞里士多德學說中的錯誤,更堅信用科學實驗才能證明真理。這個學說今天看來司空見慣,放在當時卻是石破天驚。

如此人物,生在那個號稱“黑暗的中世紀”的歲月裡,愚昧意識統治一切的環境下,科學天才培根的命運可想而知。他在牛津大學任教時,就受盡了學校裡教授們的各種嘲笑侮辱。甚至被人醜化成一個“妖魔”“異端”。以至於不到三十歲時,他就只能辭去大學教師的職務。

但是對於他的科學生涯來說,這只是他打開科學之門的開始。這以後的培根,選擇了一條瞠目結舌的人生路:

傾家蕩產創辦了一個鍊金實驗室,埋頭在其中進行各種科學實驗。以他殘缺版的遺作《大著作》的闡述,他曾經觀測過小孔成像的實驗,研究過蒸汽的原理,甚至還意外發現了火藥。一個個新奇的科學實驗,好像一個無畏的探險者,在那個一片愚昧的歐洲大陸上,尋找著智慧的出口。

可是當時的歐洲,怎麼能容忍有這樣的異類存在。於是低下頭默默做實驗的培根,也就不止一次招來了恐怖的災禍。雖然他從事科學研究的名義,是造福人類。但是教會哪裡容忍他這種叛逆的行為?1257年時,他就曾因此被抓進巴黎的監獄裡,度過了十年監禁生活。好不容易熬到了赦免。不肯放棄科學實驗的他,繼續頑強進行著研究。終於在1277年再度投入監獄。這一次的刑期更長,到1292年才獲釋。

在最後一次獲得釋放時,培根已經是一個七十八歲的老人,兩年以後,積勞成疾的他含冤去世。在他的八十年人生裡,他得到的更多的是嘲笑與打擊。而且命運也一次次給他開著玩笑。比如他本有希望獲得教皇的赦免,他曾經應教皇的邀請,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寫成長信送去。但沒有想到的是,教皇卻在收到他的信之前死去。而他那封堪稱科學鉅著的信件,直到十八世紀才公之於眾。

而在培根死後,對他的諷刺嘲笑,一度也沒有停止過。但直到十四世紀文藝復興時代起,人們看著他的遺作,才不斷的發出驚歎,一個多麼偉大的科學家,冤死在了愚昧的歐洲中世紀。

他一生的貢獻,也正如英國牛津大學聖芳濟院裡的那座碑文:他通過實驗方法,擴大了科學王國的領域。

人類歷史上的拓荒者,有時候就需要付出一生的艱辛,換得艱難的突破。這樣的人物,無論哪個民族,永遠當得超越國界的懷念!


我們愛歷史


①至聖先師孔子。

我生前周遊列國沒一個人理我,等我死了你們給我帶高帽子,真是讓人生氣。



當初孔子著書立說,周遊列國希望有國君聽從自己的主張,但是並沒有國君搭理他。

等後來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孔子儒學才成了歷朝歷代的指導思想。孔子的地位也因此一路水漲船高,成了所謂的至聖先師。

②著名畫家梵高

我窮到發瘋割自己耳朵,等我死了,你們說我畫的畫兒能賣幾個億?故意耍我玩兒?



梵高一生窮困潦倒,愛上了同樣無處安身的妓女。後來他因患精神病割掉自己的耳朵,最後又開槍自殺,死於窮困無助之中。

不過梵高死後,他那些沒人買的畫作都賣出了天價,比如那個著名的《向日葵》,一個億英鎊。

③詩聖杜甫。

我死的時候在一條破船上,死了以後你們說我是跟好基友李白齊名的詩聖。



杜甫寫的詩被稱為詩史,他本人也被尊稱為詩聖。道杜甫一生都在為生計奔波,有關他窮的事蹟已經在那首著名的《茅廬為秋風所破歌》裡寫好了。

後來杜甫沒錢看病,死在了一條破船上,身邊什麼人也沒有。

還有啊,寫《西遊記》的吳承恩,生前沒有稿費,棺材被考古挖出來後什麼陪葬品也沒有。



這樣的人很多,可能有的名人就像酒,得越陳越好。


故紙書蟲


一、杜甫

詩聖杜甫(712年-770年) 字子美,號少陵,河南鞏縣人,我國唐代偉大詩人。他寫了許多反映社會矛盾和現實生活的詩歌。其中最著名的有揭露統治階級殘酷壓迫人民的《三史》、《三別》。被後人尊稱為“詩聖”。



杜甫出身於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青少年時家庭環境優越,過著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學,七歲能作詩。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杜甫回鄉參加“鄉貢”,二十四年參加進士考試,結果落第。

杜甫生活在唐由盛轉衰的時期,出身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早期作品主要表現理想抱負和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作品反映當時的民生疾苦及政治上的動亂,揭露統治者的醜惡行徑,從此踏上憂國憂民的創作道路。隨著政治的腐敗,他的生活也陷入貧困失望的境地。客居長安十年,奔走獻賦,鬱郁不得志。

天寶十四年,杜甫被授予一個河西尉小官,杜不願,後改任負責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門鎖的低階官職,而此時杜甫已年四十四,因生計而接受,十一月,杜甫的小兒子餓死。

乾元元年,唐軍與安史叛軍之戰爆發,唐大敗,杜甫見到戰亂給百姓帶來的無窮災難和人民忍辱負重參軍參戰的愛國行為,便奮筆創作了不朽的史詩---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乾元二年夏寫下《夏日嘆》《夏夜嘆》,因對汙濁的時政痛心疾首,放棄了華州司功參軍職務。此後幾經輾轉,常寄人籬下,杜甫的茅屋破敗,飢兒老妻,寫下了《狂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大曆元年到達夔州,由都督柏茂林的照顧,杜甫得以在此暫住,這一時期創作達到高峰,作詩四百多首,其中有《春夜喜雨》《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陽樓》等等大量名作。杜甫思鄉心切,乘舟出峽,由於生活困難,被迫南行,漂泊到潭州。大曆五年,潭州作亂,杜甫又逃向衡州,幾經周折,到了耒陽,遇洪水,停泊方田驛,五天沒吃到東西,幸而縣令聶某派人送來酒肉而得救。

大曆五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陽的一條小船上去世,時年五十九歲。

二、蒲松齡

蒲松齡 字留仙,又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清代著名小說家,文學家,著有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現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

蒲氏是淄川世家,早年熱衷功名,父輩時家道已漸中落。年少時,張獻忠、李自成起義,後來清軍入關,正處改朝易鼎之際,社會動盪不安。

蒲松齡19歲時參加縣府考試,在縣、府、道試均奪得第一名,考中秀才,受山東學政施閏章讚譽。順治十王年,初應童生試,又奪第一。十七年庚子,應鄉試未中。

康熙元年,長子蒲箬出生,然而他在科舉場中極不得志,雖滿腹實學,鄉試屢不中,至46歲時方被補為廩膳生,72歲時被補為貢生,平日除微薄田產外,以教書,幕僚維生。

康熙十八年,作狐鬼小說初步結集,名為《聊齋志異》,高珩為之作序,這是蒲松齡的代表作,在他40歲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後有所增補和修改。全書有短篇小說491篇,內容極其豐富,多數作品通過談狐說鬼的手法,對當時社會的腐敗和黑暗進行有力的批判。

康熙二十二年至康熙五十年,蒲松齡作有《婚嫁全書》《省身語錄》,為張嵋《古香書屋存草》作序,作《哭畢刺史》八首,作《挽念東高先生》《懷刑錄》《祭唐太史》《阮亭先生歸思二十四韻》《農桑經》《藥祟書》《挽朱子青》《五月晦日夜夢漁洋先生枉過,不知爾時已捐賓客數日矣》四首挽之,作俚曲《牆頭記》。

康熙五十四年正月二十二日酉時,蒲松齡因病與世長辭,享年76歲。

《聊齋志異》書成後,蒲松齡因家貧無力印行,同鄉好友王士禎十分推重蒲松齡,以為奇才,併為《聊齋志異》題詩:姑妄言之姑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詩。至清乾隆三十一年方刊刻行世。

當然還有好多名人是去世後他們的作品千古傳承,流芳百世,奉獻一生,子孫承福。在這就不一一列舉了。


錦瑟靈


生前窮困潦倒,在死後地位不斷提升,這樣的人,至少在中國的歷史上可以舉出很多的例子來!

(傳世的孔子畫像)

首先要說的是我們的大聖人孔子。今天我們提到中國文化,孔子簡直就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標籤。但是在孔子生前,卻是另外一番景象。早年孔子在魯國教書,後來開始在魯國出任一些官職。但並不順心,自己的主張並不被人接受。鬱悶的孔子想著,既然魯國沒有人願意接受我的主張,不如到其他國裡去看看,畢竟樹挪死,人挪活嘛!於是孔子開始了他周遊列國的旅程,先後到了衛國、宋國、鄭國、陳國、蔡國、楚國等等,不同的文獻對於孔子到底去了哪些國,有不同的記載,總之孔子去了很多地方。但結果都一樣!孔子周遊列國的歷程,就是他不斷碰壁的歷程。在鄭國的時候,被人稱為“累累如喪家之犬”。到了晚年,身心俱疲的孔子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又幹起來教書育人的老本行。臨死的時候還在感慨,天下人怎麼都不聽從我的主張呢?“天下無道久矣,莫能宗予”。

(國博北門口的孔子塑像)

但是,在孔子死後,其地位卻在不斷地上升。老夫子先是成為賢人的代表,後來又成了聖人的楷模。到了孟子的口中,孔子成了聖人之中最為時髦的人“聖之時者”。而在漢武帝罷黜百家之後,儒家的地位空前提升,作為儒家的祖師爺,孔子的地位也進一步飆升,司馬遷筆下稱孔子為至聖:“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

(傳世孟子畫像)

在後世儒家的心目中,能夠和孔子相提並論的是孟子,孟子也有了亞聖之稱。但是,孟子在生前呢?也是棲棲惶惶,孟子曾經遊說過齊威王、齊宣王、滕文公、魯平公、梁惠王、梁襄王……結果呢?“遊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於是,“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也只能把自己的全部主張傾注於自己的作品之中。但是,孟子死後,孟子的地位也在不斷提升。到了宋代,理學興起以後,《孟子》書被列為經書,孟子本人也被尊為亞聖。

(郵票上的荀子像)

先秦儒家還有一位重量級的人物,荀子。荀子的才學,相信在中學讀過《勸學》一文的人都會有非常深刻的印象。荀子生前也是到處碰壁。荀子本人是典型的大器晚成,根據司馬遷的記載,荀子在五十歲的時候才學有所成,在齊國的稷下學宮之中“荀卿三為祭酒焉”。結果卻遭到別人的嫉妒,“齊人或讒荀卿”,不得已,荀子來到了楚國。在楚國,春申君倒是挺看重荀子,可是春申君只是給了荀子一個蘭陵令的小官。春申君一死,荀子連蘭陵令這個小官也丟了。荀子滿腔憤懣,也是隻能“序列著數萬言而卒。因葬蘭陵”。荀子身後,其弟子李斯曾經擔任秦朝的丞相,其後學成為漢代經學的主要傳人。今天我們所看到的《詩》《書》《禮》《易》《春秋》等經典,都是經荀子之手而流傳至今的。

(泉州老子像)

不僅儒家,其他家派的思想家也好不到哪裡去。比如老子,今天我們很多人都把老子抬高到甚至和孔子相提並論的程度。而老子當年呢?不過是周王室的柱下史,又稱守藏室之史。相當於周王室的皇家圖書館的館長。春秋末年洛陽地區所發生的戰亂中,老子丟了自己的飯碗,決定隱居。在途中路過一座關隘,後世認為孔子所路過的就是函谷關。在函谷關前,老子寫下了《道德經》五千餘言而去,不知所蹤。沒誰知道老子最後去了哪裡。但是,在老子身後,老子的地位也是不斷提升。西漢前期黃老之學盛行,老子獲得了空前的追捧。著名的竇太后就是老子的粉絲。道教興起以後,老子被道教徒神話為道教徒的祖師爺,他們甚至稱老子為太上老君,或者稱之為道德天尊。而到了唐朝,由於唐朝皇帝也姓李,他們尊老子李耳為其始祖,稱之為玄元皇帝。要知道孔子後來也僅僅被帝王們尊為大成至聖文宣王。

(傳世莊子像)

我們經常老莊並稱,道家的重要思想家莊子也是才華橫溢,大家在中學語文課本里都讀過《逍遙遊》,已經領略到莊子的風采了。但是莊子生前,真的是窮困潦倒。他也授徒,但學費收入根本不足以維持生計。他不得已擔任了漆園吏,也就是漆樹園的管理員。他還利用閒暇時間編草鞋賣,來貼補家用。就這樣,莊子還經常斷糧,在《莊子》書中就有莊子斷糧找人借貸的記載。但是,莊子死後,也是行情看漲。到了魏晉時期玄學流行,你要是不談幾句莊子,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知識分子。而到唐朝的時候,更是封莊子為南華真人!

(前人想象中的商鞅畫像)

先秦時期,和統治者走的最近的就是法家了。戰國時期各國的變法,都是在法家思想的指導下完成的。但是法家的人物際遇如何呢?商鞅,這個大家都是知道的,他生前在秦國的變法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先秦諸子中可以說是傲視群雄,成了秦國的“大良造”。可惜,最終的結果卻是五馬分屍,作法自斃說的就是他。但是,商鞅死後,商鞅的變法成果卻被繼承了下來。秦國後來之所以能夠奪取天下,與商鞅變法有很大關係。

(人們想象中的韓非子畫像)

先秦諸子之中出身最為高貴的是韓非子,他是韓國的王族。我記得我讀中學的時候,語文課本里曾經收過他的《五蠹》篇。另外,從《孤憤》《說難》等文章中,其實已經能夠看出他懷才不遇的憤懣。後來秦始皇讀到了韓非的作品,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寡人得與此人死不恨矣”。於是,秦始皇,當時還是秦王政,反動了對韓國的戰爭,將韓非“請”到了秦國。但是,韓非到了秦國之後卻是冤死在秦國的監獄之中。

(郵票中的屈原)

不僅是思想家,文學家們的遭遇也好不到哪裡去。先秦時期的文學家最為典型的就是屈原了,他是中國古代浪漫主義文學的鼻祖,我們在中學的時候學過他的《離騷》。但是,他最終的結果如何呢?在發出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感嘆後,屈原也只能是自投汨羅而死。他驚天動地的一跳,倒是給各位多了三天端午假期。

(傳世賈誼畫像)

先秦時期,被認為是士人們的黃金時代,已經是如此了,到了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大一統的割據一旦確立,類似這樣的例子就更多了。早在漢文帝的時候,洛陽才子賈誼,才華橫溢,風華正茂,從《過秦論》中我們都可以感受到他的才情。“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他也只能是一路上哭哭啼啼地到長沙赴任,一路上寫下了《吊屈原賦》《鵩鳥賦》等文章。後來,漢文帝又把賈誼從長沙叫了回來,和賈誼一通聊,感嘆道,幾年不見,我以為自己水平提升了,但是和賈誼一聊,還是發現自己有很大差距。話雖如此說,漢文帝也沒重用賈誼。“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幾年後,賈誼抑鬱而終。

(傳世董仲舒畫像)

在漢武帝的時代了,號稱是罷黜百家、表彰六經,後人將漢武帝的舉措總結為獨尊儒術。而漢武帝時期儒生的典型代表就是董仲舒了,他的許多主張倒是被漢武帝接納了。不過,董仲舒本人結果如何呢?董仲舒曾經試圖假借天象對漢武帝進行勸諫,結果漢武帝果斷地把董仲舒扔到了監獄之中。從號裡被放出來以後,董仲舒也只能是識趣地閉上了嘴巴。

(郵票裡的司馬遷)

我本人是歷史學專業畢業的,我們這行當的祖師爺應該算司馬遷吧。大家在中學語文課本里也應該學過他的《陳涉世家》等文章。但是,司馬遷本人在漢武帝時期過得卻不那麼開心。他最初只是做了一個六百石級別的太史令,這個官不大。司馬遷自己曾經解釋過,這無非是皇帝的弄臣。後來,因為自己的仗義執言,被漢武帝下獄。為了能完成自己的理想,司馬遷只能屈辱地接受了宮刑!後世對司馬遷的評價如何,我想大家都是知道,《史記》也被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人們想象中的王充)

在後世,這個名單還可以繼續羅列下去。東漢王朝建立之後不久,著名學者桓譚惹到了漢光武帝劉秀,差一點被光武皇帝劉秀殺掉,嚇得桓譚磕頭如搗蒜,腦袋都磕破了,總算是獲得了劉秀的原諒,劉秀把他貶為六安丞,桓譚根本就沒有走到六安,死於貶竄的途中。王充在很多哲學史著作中被稱為東漢唯物主義思想家的典型代表,他對大漢朝充滿了發自肺腑的熱愛,卻也是僅僅當了普通的州郡小吏。寫出了《潛夫論》的王符雖然受到皇甫嵩的器重,卻也終身布衣。

(繪畫中的竹林七賢)

魏晉時期,玄學成為一時之風尚。而玄學中人,卻少有善終。玄學在曹魏正始年間興起,號稱正始玄風。而正始玄風的引領者有兩位,一位是天才的哲學少年王弼,一位是著名的美男子何晏,何晏也是當時的士林領袖。而王弼終年二十三歲。何晏在高平陵之變後因黨附曹爽而被司馬懿所殺。竹林七賢被認為是魏晉風度的典型代表,嵇康公然宣稱“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湯武而薄周孔”,最終在彈奏一曲廣陵散後,走上刑場。阮籍只能將自己沉湎於酒中,隨意駕著自己的小車,跑到荒郊野外,為“窮途之哭”!

(傳世韓愈畫像)

到了唐朝,號稱是“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極力倡導復興儒學的道統,一生中多次被貶往嶺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與韓愈並稱的柳宗元,更是貧困潦倒而死。

(伊川縣程園門前恢宏的二程塑像)

到了宋代,理學的興起被思想史家們看成是儒學復興的標誌,而理學中人卻都命運乖蹇。北宋五子之中,安樂先生邵雍終身布衣。二程之中,大程明道先生程顥早卒。伊川先生程頤,也就是程門立雪的主角,先是被貶往四川,後來雖然被放還,但是朝廷下令銷燬其著作,程頤死的時候根本沒有人敢去送葬,天下僅有四人寫了悼念文章。而南宋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我們現在提到理學往往都稱之為程朱理學。而朱熹在生前被斥為“偽學魁首”!他的學生,或被流放,或被監禁。朱熹死後,朝廷明令禁止人們為他送葬。但是,到了後來醒過神兒來的南宋皇帝又追封朱熹為信國公。曾經與朱熹激烈辯論的陸九淵,在當了幾任地方官以後,被罷職還鄉,以授徒而終。陸九淵的家境極度貧寒,他也沒有給孩子留下什麼家產,以至於他兒子在五十多歲的時候還討不到老婆!

(陽明先生王守仁畫像)

明朝後期王學風行,王陽明雖然後來被封為伯爵,曾經平定寧王朱宸濠之亂,但是早年曾經被宦官按倒在午朝門外脫了褲子打板子,貶到貴州當了一個小驛站的頭。主張“童心說”的李贄,七十多歲被捕後自殺在監獄裡。明清之際王夫之躲到深山老林裡去著書立說,顧炎武為仇家所逼而仗劍走天涯。號稱乾嘉學派代表性人物的戴震當時堪稱學界翹楚,但是卻始終無法通過科舉考試。到了五十三歲那年,乾隆爺實在看不過去了,親自賞賜給他了一個進士。之後兩年,戴震就累死在北京的四庫全書館中……

(乾嘉漢學的翹楚戴震畫像)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呢?當孔子被困在陳、蔡之間的時候,一下子被包圍的七天七夜,連吃的都沒了。但是,孔子依然很樂觀,他依然是絃歌不輟。今天在河南省淮陽縣還有一處古蹟,叫孔子絃歌臺,又名孔子絕糧處。

孔子曾經把自己的弟子們叫過來,問他們,自己為什麼會到了今天這樣的局面。孔子的一個學生顏淵回答道:這是因為您老人家的德行太高了,周圍的人容納不下您。但是,這對您老人家來說,又有什麼關係呢?假如是您的德行不好,周圍的人不能容納您,這是您的恥辱。但是,您的德行已經成為天下人民的楷模,而他們不能接納您,這就是他們的恥辱了。正因為他們不能接納您,才顯示出您老人家的君子品格。顏回一再強調:“不容而後見君子!”

聽到這樣的解釋之後,孔子非常開心。孔子說道:是這樣的嗎?姓顏的小夥子啊,你要是個大財主,我寧願意給你做管家!

(顏回畫像)

那麼,是顏回在哄著老師開心嗎?也並非是如此。思想家們都是超越了那個時代的人。思想家的思考肯定是要超越了普通人對於自己所處時代的理解,因而他們肯定不會被周圍的人們所接納。在普通人看起來,他們都是一群標準的另類。而且,因為思想家們的思考超越了他們的時代,他們必然會對自己所處的時代展開激烈的批判。比如先秦諸子,不管學術觀點如何,他們都認為自己所處的是亂世,幾乎都對社會有所批判。這更會讓周圍的人感覺到若芒刺在背。

不過,也正是他們不得志的際遇,促使他們更進一步的思考人生。如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所說:“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現實生活的碰壁,促使了他們思考的深入,促使了他們思想體系的成熟!大家可以想一想,沒有周遊列國時期的碰壁,如何會有孔子思考的進一步深入呢?至於司馬遷本人,他的《史記》之所以能夠有這樣的高度,也完全是拜漢武帝所賜。在受到宮刑之前,司馬遷一直認為自己趕上了一個偉大的時代,自己有責任有義務記錄這個時代、歌頌這個時代,而且他還沉浸在成為當時孔子的自我期許之中。經歷了宮刑之後,司馬遷開始冷靜下來,開始重新思考人生,開始重新審視歷史,立志要“究天人之際,察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而且,也正是他們生活之中的困頓,才彰顯了他們的偉大,如鶴立雞群。所謂:“故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恰恰是現實社會對思想家的排斥,才能體現出他們的卓越過人。很多自己所處時代裡,出盡風頭的人,往往很快就被歷史所忘記,成為了歷史的煙雲。

仔細想來,顏回的那句“不容而後見君子”,並不能簡單看成是顏回在奉承老師,或者是在寬慰老師。“不容而後見君子”是歷史的常態!

最後再順便說一句,顏回本人,也是典型的窮困潦倒。他生前的窮困,用莊子的話說,“捉襟見肘”,覺著自己的衣服前襟短了,往前一拽,結果胳膊肘出去了。但是,他能想到自己在身後能被追封為“兗國復聖公”嗎?


野叟雜談


特斯拉!

在頭條聽李永樂老師講的,他有很多發明,都是關於電的,但是他沒有註冊專利,無償奉獻出來,所以他活著的時候很窮

其實我們每天都在享受特斯拉的勞動成果,我們日常用的交流電,就是他的發明

具體搜頭條李永樂老師,看他發的那期視頻吧,講述關於愛迪生和特斯拉相愛相殺的悲歡離合

2333666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