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讀史有學問:為什麼說王莽更像是一位歷史的穿越者

公元8年,王莽發動政變,攫取了西漢王朝的統治權,成立了新王朝,但他的王朝壽命很短,只有15年。為什麼說王莽是穿越者?這是因為這傢伙的人生過程太像穿越者了,相似程度達99%······

讀史有學問:為什麼說王莽更像是一位歷史的穿越者

歷史的穿越者:王莽

一、少年坎坷,卻出淤泥而不染,勤奮好學。

王莽出生之時,王氏家族已經成了首屈一指的外戚家族。他的姑姑是皇后,王家先後有九人封侯,五人擔任大司馬,是西漢一代中最顯貴的家族。然而對於王莽本人而言,其幼年坎坷,在王莽少年時期,其父兄先後去世,跟隨叔父門一起生活。

那時候的貴族子弟一個個都是縱情聲色,驕奢淫逸,無惡不作。但王莽卻潛心讀書,生活簡樸。父兄去世後,他一個人贍養母親和寡居的大嫂,撫養兄長的遺孤,對內照顧族內的長輩和叔伯,對外結交名人賢士,堪稱道德完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樣的年輕人很快就被整個社會所矚目,聲名遠揚。

二、“民選”皇帝,且是接受禪讓成為皇帝。

公元元年,王莽受封為安漢公,從此大權獨攬。他封賞貴族百官,贍養鰥寡孤獨,施恩於百姓士人。他帶頭過簡樸的生活,貢獻出百萬錢、三十傾地來救濟群眾,朝中百官無不效仿。第二年全國大旱,王莽帶領二百多名官員獻出自己的土地住宅給災民,同時大建免費房,令他們得以安居。擴大太學招生,太學生數量破紀錄超過一萬人。做到這個份上,天下都稱王莽為當世的聖人。

為此,朝廷裡的大臣和地方上的官吏、儒生、平民共有四十八萬多人上書請求加封王莽。有人還收集了各種各樣歌頌王莽的文字,一共有三萬多字。王莽的威望就越來越高。公元八年,王莽順利地接受了孺子嬰的禪讓,稱帝,改國號為新,朝野對此歡呼雀躍,幾乎無人反對。

三、王莽改革,頒佈了一系列匪夷所思而又令人莫名熟悉的命令,處處體現出計劃經濟制度的思潮。

1、土地國有,平均分配。私人不準買賣,恢復一千二百年以前已廢除了的古代井田制度。八口以下的家庭,耕地不得超過九百畝,超過了的土地,一律沒收,或由地主直接分給他的鄰居或家屬。沒有土地的農夫(佃農),由政府分給土地。以一對夫婦一百畝為原則,不滿一百畝的,由政府補足。

2、鼓勵科學試驗和發明創造。目前史學界公認王莽時期是我國古代科技發展史上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科學技術迅速發展。對於新科技的重視,王莽當時實驗很多被儒家稱為奇技淫巧的新生事物,並且還親手解剖人體。

王莽鼓勵科學試驗和發明創造。公元18年,王莽得知有位巧匠能製作一種飛行器,這種飛行器是用大鳥的羽毛做成的翅膀,然後裝在人身上,可飛行數百步。王莽立即召見他,並親自觀看了他的表演,支持他的飛行實驗。王莽還是個發明家,估計穿越的人都喜歡發明些什麼。還說明這名穿越者知道科技對於生產力的決定作用!他發明的遊標卡尺,從原理、性能、用途看,這個遊標卡尺同現代的遊標卡尺十分相似,比西方早了1700年 。

3、重要的資源,國企專賣。酒專賣,鹽專賣,鐵器專賣,由中央政府統一發行貨幣(從前富豪,都可製造銀錢,新政府收回這種授權)。山上水中的天然資源,都為國家所有,由政府開採。

4、改革貨幣。王莽在世界鑄幣史上開創了主、輔幣相結合的“寶貨制”,《漢書·食貨志》說:“凡寶貨,五物、六名、二十八品。”五物,指造錢所用的五種質地,即銅、金、銀、貝、龜甲。六名,指六種貨幣名稱,即泉貨、貝貨、布貨、龜寶、銀貨、黃金。品指等級,六種貨幣各分若干等級,總共有二十八個等級,即二十八品。王莽用一些做工精美但不足值的貨幣代替以前的金塊銀塊,完全是紙幣的模型,是近代幣制改革的翻版。

5、政府建立貸款體系。人民因祭祀或喪葬的需要,可向政府貸款,不收利息。但為了經營農商事業而貸款,則政府收取純利十分之一的本息。

6、實行計劃經濟。由政府控制物價,防止商人操縱市場,以消除貧富不均。食糧布帛之類日用品,在供過於求時,由政府照成本收買。求過於供時,政府即行賣出,以阻止物價上漲。

7、徵收所得稅。一切工商業,包括漁獵、卜卦、醫生、旅館,以及婦女們家庭養蠶織布,從前都自由經營,現在新政府都課徵純利十分之一的所得稅。政府用這項收入作為貸款或平抑物價的資金。王莽在其稅制改革中,除了擴大工商業稅範圍。提出“除其本,計其利,十一分之”(《漢書•食貨志下》)的徵稅原則,實為近代所得稅之先驅。

王莽的思想絕對不應該出現在那個時候,因為他的思想完全和當時的社會生產力與社會發展水平嚴重脫節!胡適稱他是“一千九百年前的一個社會主義者”。王莽更像是一位“歷史的穿越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