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6 中國傳統教育體系表解

中國是一個家庭觀念很強的民族,在古代還包括了家族觀念。所以在中國,教育的核心就是家庭教育。即使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也都與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中国传统教育体系表解

中國人關心家庭,關心家族,最關心的就是家族綿延的問題,通俗的說法叫做「傳承香火」。在中國人看來,傳承香火不單單是生理問題,而是賦予更多的人文關懷,並最終落實於教育。

下面的表格,體現了中國傳統教育中,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的關係,還將教育的終極目標(三立)和教育的具體方案(六經)融會貫通,濃縮於方寸之間,讓您能夠對中國傳統教育一目瞭然。

中国传统教育体系表解

接下來,我們將伴您一起來解讀這張表格。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記載著這樣一段故事:

晉國大夫範宣子出使魯國,他在拜訪魯國大夫叔孫穆子的時候問:「古語云『死而不朽』,這是什麼意思呢?」還沒等叔孫穆子回答,他就忍不住炫耀道:「我的家族從舜帝時受到封賞以來,經歷了夏商周三代,一直風風光光。現在我們範氏是晉國的大家族,這算得上『不朽』了吧?」

聽完範宣子的敘述,叔孫穆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說:「我覺得您剛才所說的不過是世間的功名利祿,並不是『不朽』。魯國先前有一位大夫臧文仲,人雖然去世了,但後人還記得他的一些至理名言,這才算得上不朽。我記得古人曾經這樣說:『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為人的最高成就是建立道德,成為後人的楷模;其次是建立功勳,成為後人的榜樣;再次是建立言教,成為後人的教師——這才是真正的不朽啊?如果說保持一個姓氏的香火不斷,子子孫孫都來祭祀,如果遇到大的變故,也就斷絕了,所以說功名利祿雖大,卻算不上不朽。」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這句話是叔孫穆子引用古語,說明「立德、立功、立言」之說由來已久。這三個內容,被成為「三不朽」或者「三立」。中國歷史上,有很多人取名為「三立」或「立三」,都源於此。也就有把三立的名目修正為「立德、立行、立言」,雖然只改了一個字,但更具普遍性,也更具教育意義。

如果說,教育的終極目的是「立德、立行、立言」,那麼教育的具體方案就是「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 。在孔子創辦私學以前,士子們接受的教育有「詩、書、禮、樂」四門,比如《禮記·王制》上說的:「樂正崇四術,立四教,順先王《詩》、《書》、《禮》、《樂》以造士。」

關於詩、書、禮、樂的教育意義,我們先一段故事,事見《論語·季氏》:

話說孔子有一個學生陳亢,為人好奇心重,喜歡問一些奇怪的問題。有一次,他很好奇地問孔子的兒子孔鯉(字伯魚):「你是孔子的親兒子,你有沒有因為這層特殊的關係而接受了什麼特殊的教育?」

孔鯉很誠心地回答:「沒有啊。我記得有一次,孔子站立在堂屋中,我很恭敬地走庭下走過,孔子喊住我,問我有沒有學詩,我說還沒有,孔子就告訴我:『不學詩,就不懂得言語之道,無法與士人交流。』於是我退而學詩。又有一次,情形和上次差不多,孔子又問我有沒有學禮,我說還沒有,孔子就告訴我:『不學禮,就不懂得立身之道。』於是我退而學禮。孔子對我的教導主要有這兩條。」

陳亢聽完孔鯉的敘述,非常高興,他說:「我問了一個問題,卻得到了三個答案:第一、得聞孔子論詩;第二、得聞孔子論禮;第三、得聞君子對兒女和普通學生都一視同仁。」

中国传统教育体系表解

這段故事,雖然原文只有一百個字,但我們可以把他看作中國傳統教育的一個縮影或者典範。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知道,孔子認為:學詩,學的是言語之道;學禮,學的是立身之道。

與「詩」對應的是「書」——「詩」是文學的,開放的語言,「書」是實用的、精確的語言。詩書代表了語言的一體兩面,所以詩書教育的目的在於規範語言,或者說孔子通過「詩書」確立了中國人的「語言規範」。

與「禮」對應的是「樂」——「禮」是對行為加以限制和約束,「樂」是使行為得以舒緩和調和。禮樂體現了行為的一體兩面,所以禮樂教育的目的在於規範行為,或者說孔子通過「禮樂」確立了中國人的「行為規範」。

詩、書、禮、樂都是傳統的課程,但孔子給他們賦予了新的意義。更關鍵的是,孔子還公開了「易」和「春秋」這兩門課程。《周易·象辭》之中,八八六十四卦,每一卦都以君子之德加以解釋。如乾卦的象辭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卦的象辭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如果把六十四卦的象辭彙編起來,可以稱之為《君子道德規範標準讀本》。「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正是因為《春秋》給廟堂之上的人提出了一個道德規範。也就是說,孔子通過「易」確立了「做人的道德規範」,通過「春秋」確立了「做事的道德規範」。

孔子將詩、書、禮、樂、易、春秋整合起來,稱之為「六經」,或者「六藝」。孔子刪述六經之後,中國傳統教育的格局就確立起來了。後世許多典籍,都對「六經」進行了非常精彩的論述。

比如《禮記·經解》中,孔子對六經的得失做出了分析,孔子認為通過六經進行教化,有得(效果)也有失(欠缺),他認為:學詩使人溫柔敦厚,但失之愚;學書使人疏通知遠,但失之誣;學樂使人廣博易良,但失之易;學易使人潔靜精微,但失之賊;學禮使人恭儉莊敬,但失之煩;學春秋使人屬辭比事,但失之亂。如果能夠在教學過程中收穫預期的效果,又能規避欠缺,那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莊子也認為“六經”各有側重,具體而言就是:「《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

孔子為了揚長避短,將六經兩兩一組進行配比。詩書為一組,確立語言規範;禮樂為一組,確立行為規範;易和春秋一組,確立道德規範。一陰一陽,相輔相成,共同構建了完美的教育體系。

掌握了語言就知道如何學習、表達、交流,所以確立語言規範,也就是“立言”,是學校教育的終極目標。而老師的主要責任就是教會學生如何掌握語言,包括口頭語言、書面語言等。

周公制禮作樂,意在教化天下百姓。禮樂確立了行為規範,亦即“立行”,是社會教育的終極目標。作為社會的一份子,首先要遵守和維護社會秩序,順應時代發展的規律,然後才能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人、教育人。一個「自覺、自由、自在」的人,才會有親和力、感染力,才有可能教化一方。

易和春秋確立了做人、做事的道德規範。而「立德」的關鍵在家庭教育。立德是立行、立言的基礎,同理,家庭教育也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

中國人有句老話,叫做「三歲定八十」。三歲的時候,剛剛學說話,學走路,他的語言規範和行為規範都有待確立。但因為三年來與家長朝夕相處,耳濡目染,家長的道德觀念已經影響了孩子,並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回顧孔子教育孔鯉的事例,我們可以看到,孔子對孔鯉並沒有很多言教,都是點到即止。因為立言屬於學校教育的範疇,立行屬於社會教育的範疇,而家庭教育的目的是立德。立德的關鍵在「身教」而不在「言傳」,也就是老子所說的「行不言之教」。

中國有關道德教育的名言非常多。比如《禮記·大學》上說:「自天子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另如民間流傳著這樣的對聯:「向陽門第春常在,積善人家慶有餘。」又如:「傳家有道唯忠厚,處事無奇但率真。」

這就是說,古代的中國人把家庭教育當作一個系統工程,從家風建設,到胎教,到哺乳,到啟蒙,到入學,到踏上社會……家庭教育都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因為,學校教育是「十年寒窗」,社會教育並非集中教學,唯一貫穿一生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