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广西隐藏这么多奇葩婚俗!瑶族串情人要咬手,壮族新娘不落夫家

广西地区居住着很多不同的名族,各个地方的婚礼习俗各有不同,广西作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当地的婚礼习俗更是有少数民族的特色,现在就让过山捡到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广西婚礼习俗。

广西隐藏这么多奇葩婚俗!瑶族串情人要咬手,壮族新娘不落夫家

瑶族串情人要咬手背

在瑶族的一些地区,一伙未婚的同性青年背着米,按时限约定到一个瑶家山寨约会另一伙异性青年。即兴歌唱,眉来眼去,对眼的就成双成对到寨子边上倾吐爱慕之情,同时还得按老祖宗传下的规矩,由情郎往爱妹手背上咬一口,再由爱妹往情郎手背上换一口。咬这一口还有许多讲究,咬重了说是狗咬,咬轻了表达不了对情人的爱,同时又不得咬着手背凸起的骨节。假若咬的规模、位置都合规定入情理,被咬的伤口发炎化脓,则表示恋人的情意已经融入对方的肌体和血液里,这对恋人就可以等着良辰吉日成亲了。

仡佬族出嫁前必须“逃跑”

仡佬族有“把门枋”、“追姑娘”、“打湿亲”的习俗,很有特色。“把门枋”是新年离家出嫁时,要双手紧紧地拉住门枋,表示不肯离去。这时候媒人要过来强行拉开新娘的双手,牵着新娘离开娘家。“追姑娘”是姑娘出嫁前要放声嚎哭,唱“哭嫁歌”。出嫁前还要“趁人不备”而“逃跑”,让嫁家婶娘嫂子等女亲戚把她找回来。“打湿亲”则是在新娘嫁进夫家之时,要用夫家准备的清水洒向接亲的人,这样可以让清水去邪魔求吉利。

广西隐藏这么多奇葩婚俗!瑶族串情人要咬手,壮族新娘不落夫家

苗族想结婚得偷着抢着

苗族有抢亲和偷亲的习俗,一对相爱的男女事先约好了,半夜时分一支抢亲队伍鼓乐齐奏,明火执仗的奔进要抢亲的姑娘的寨子。快到寨子时歇了鼓乐,灭了火把,一半人留在山腰,一半人摸黑进寨。进寨的队伍遭到了寨中姑娘们的鞭打,抢亲的小伙子奋力夺下姑娘的武器,追着姑娘们东躲西藏,等抢到要枪的姑娘时,一小伙子背起姑娘,同伴掩护,躲过雨点般的条掃追打,夺路奔出山寨,并由半山腰的另一半队伍截住追赶的姑娘们,飞快将抢来的姑娘塞进花轿,三声铜响,鼓乐齐鸣,抬起花轿胜利而归。

侗族闹婚房闯入“乞丐”

侗族的婚礼常常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表演一幕幕喜剧,其中闹新房最为***。闹婚房时一群后生忽然闯进来,他们花着脸,装成乞丐,提着烂桶烂箩烂酒壶,有的穿着老太婆的衣服,有的穿姑娘的花衣服,围着新娘旁边打练滚、吹口哨,手拿着芦笙乱舞,举着酒壶乱摇,向新娘讨酒喝,讨烟抽,让喜庆的婚礼充溢这一种喜剧美和滑稽美,令人舒畅。

壮族新娘“不落夫家”

壮族普遍有结婚后、生育前“不落夫家”的习俗。结婚的当天是在新郎家举行婚礼,并在当天晚上住在夫家,但是第二天新娘就得返回娘家住,以后只有到农忙时或节日期间才到夫家参加劳动或居住几天。直到怀孕后才正式到夫家生活,或是这样两三年后才可以长期到夫家居住下来。

广西隐藏这么多奇葩婚俗!瑶族串情人要咬手,壮族新娘不落夫家

一般广西结婚的流程是这样的:

请媒:包办婚姻盛行之时,都由媒人介绍、牵线,直至自由婚姻,谈恋爱后,部分地方仍再请媒到女方家,是为形式。

订婚:先由男家请媒妁,带糕饼到女家问名。女家同意即口授以该女子之生辰八字,请星算先生判为妥当后,男家用猪肉、鸡、酒(富者有金戒指)送到女家,女家则用红贴书女子生辰八字和手巾鞋袜衣布料还礼,即成正式婚约。以后男家到中元节送鸭,中秋节送月饼,春节送鸡,至结婚才止。解放后,订婚习俗废除,但农村大多仍沿旧习。

结婚:解放前县城多行大聘,男家送聘金、鸡、鸭、鹅、羊、猪、红蛋、米花、雀蛋、脆条等礼物,体面之家礼物多达24桌,中等16桌,一般8桌。农村较简,一般只聘金和猪肉。

女嫁妆定有壮锦棉被、毡毯、蚊帐、门帘、家具、炊具,数量多少视聘金而定。女子出阁前一晚以饼糕糖果办堂席,穿婚服戴凤冠,有四女童作伴娘,邀亲朋参加,先跪拜父母,以报养育之恩,后听父母教诲做人道理,女儿边听边哭,痛别父母。

次日,男家派轿接新娘 (富家媒人、新娘、送娘三轿,贫家只新娘一轿),新娘穿戴婚服凤冠拜别父母上轿,一路扛旗、吹锁呐、鸣锣、放鞭炮到男家。新郎著婚服簪花挂红坐堂席等候,四男童陪席。新娘到家谒拜祖先后拜父母。次日,婚嫁两家都宴请宾客,散席后以水圆招待参加堂席和闹房亲友。翌晨,新娘敬新毛巾端热水给老人洗脸,称敬老水。解放后,婚嫁程式多已破除,礼品亦多从简。

归宁:成婚三朝,新郎备酒肉糖果等物,偕新娘到岳父母家拜谒亲族。同日,岳父母设宴招待女婿,此习今仍沿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