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魯迅先生為何拒絕提名諾貝爾文學獎?

霎那間我是一陣風


魯迅先生不是拒絕了諾貝爾文學獎,而是拒絕了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我們回顧一下這個事。

事情緣起斯文赫定,這個探險家考古學家,最著名的成就是發現了中國的樓蘭古城。

出於對中國文化的熱愛,他想請瑞典的漢學家推薦一名中國作家提名諾貝爾文學獎。

這名漢學家就請中國的劉半農推薦,劉半農和臺靜農商議擬推薦魯迅先生作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

臺靜農給魯迅先生寫了一封信。

先生回答的很乾脆:不參加。

具體原因可參見先生的這封信。


靜農兄:九月十七日來信收到了。請你轉致半農先生,我感謝他的好意,為我,為中國。但我很抱歉,我不願意如此。諾貝爾賞金,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這錢,還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們得不到。你看我譯的那本《小約翰》,我哪裡做得出來,然而這作者就沒有得到。或者我所便宜的,是我是中國人,靠著這“中國”兩個字罷,那麼,與陳煥章在美國做《孔門理財學》而得博士無異了,自己也覺得好笑。我覺得中國實在還沒有可得諾貝爾獎賞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們,誰也不給。倘因為黃色臉皮人,格外優待從寬,反足以長中國人的虛榮心,以為真可與別國大作家比肩了,結果將很壞。我眼前所見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頹唐,此後能否創作,尚在不可知之數。倘這事成功而從此不再動筆,對不起人;倘再寫,也許變了翰林文學,一無可觀了。還是照舊的沒有名譽而窮之為好罷。

從先生的這封信來看。

首先先生自謙。他以為自己的水平還不夠,他說這世界上比自己好的作家多得是,自己想要獲獎還得靠努力。

其次先生以為自己若是真的能評獎,那是因為自己是中國人。因為當時世界對中國的好奇,為了博眼球,而把獎金給中國人,那就跟陳煥章做的《孔門理財學》一樣,不過是把自己落後的東西拿出來給人家外國人笑,毫無意義。

順便說一句,先生此論偏頗,這本書梳理了中國理財觀,也並非如先生所言真的是搞笑的。不過在當時的環境下,先生自有他的立場,故才出此言。

第三,先生認為中國當時落後世界,不應該執著於獲此獎,倘若真的獲獎,那估計會助長一些人的虛榮之心。認為國學足以強國,不必向國外學習,等等。這也是先生反對《孔門理財學》的原因。

第四,先生以為自己是否還能寫的下去自己也不知道,如果獲了獎,不能寫也得寫,被榮譽綁架,硬著頭皮寫,那成了翰林文字,不能真正表達本心。自己寫出來的文章也毫無意義了。

從這四點來看,先生真是虛懷如谷憂國憂民,是真正的寫作者,真正以筆為刀的作家,他不懼黑暗,更能不被榮譽迷惑。

這可比那些為了金錢四處投機鑽營,弄個長江學者就覺得自己高人一頭的學者們高出幾百倍。

他沒有得過文學獎,那是諾貝爾文學獎的遺憾,不是先生的遺憾。

先生當為中國知識分子的萬世之師。

(再說一下,評論裡有人說莫言先生,其實此一時彼一時,魯迅先生之時國家積弱積貧,先生有此論,當今非同過去,不要拿魯迅先生的話套在莫言先生身上)


錦翼


靜農兄: 九月十七日來信收到了。 請你轉致半農先生,我感謝他的好意,為我,為中國。但我很抱歉,我不願意如此。 諾貝爾賞金,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這錢,還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們得不到。你看我譯的那本《小約翰》,我哪裡做得出來,然而這作者就沒有得到。 或者我所便宜的,是我是中國人,靠著這“中國”兩個字罷,那麼,與陳煥章在美國做《孔門理財學》而得博士無異了,自己也覺得好笑。 我覺得中國實在還沒有可得諾貝爾賞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們,誰也不給。倘因為黃色臉皮人,格外優待從寬,反足以長中國人的虛榮心,以為真可與別國大作家比肩了,結果將很壞。 我眼前所見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頹唐,此後能否創作,尚在不可知之數。倘這事成功而從此不再動筆,對不起人;倘再寫,也許變了翰林文字,一無可觀了。還是照舊的沒有名譽而窮之為好罷。 ……

以上是1927年,來自諾貝爾家鄉的瑞典探測學家斯文·赫定到我國考察,知道了魯迅在中國文壇的巨大影響力,遂找到劉半農,雙方商定,準備提名魯迅為諾貝爾獎候選人,然後劉寫了一封信,徵求魯迅的意見,結果便收到了魯迅的這封來信。

一封短短的書信,言辭之懇切,態度之真誠,卻讓人讀來頗多感慨和感動。

第二年,這位瑞典人再次找到了文學巨匠胡適,也被後者一口回絕了,在他的信中,他寫道:“如果他們因為我提倡文學革命有功而選舉我,我不推辭;如果他們希望我因希冀獎金而翻譯我的著作,我可沒有那厚臉皮。我是不配稱文學家的。”

如果胡適都稱自己不配稱文學家,那當時恐怕還真找不到幾個文學家了。

最後這位瑞典人又在中國徘徊了幾年,卻最終悻悻而歸,只能感慨“為啥找個人拿獎盃,在中國就這麼難?”

這一晃,就快一個世紀過去了。

倘若現在,再有瑞典人找到中國的某個學者,想提名他為諾獎候選人,那他估計能樂地跟得了諾貝爾獎一樣。“中國作家XXX獲得諾貝爾獎提名”絕對能霸佔頭條好幾天,作者也會隨之名聲大噪了。

不要說拿諾獎獎金100萬美元,就是給諾獎委員會100萬美元也樂意啊!

半個世紀前,世界文學巨匠薩特做得更絕,首先他拒絕了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最後還是被授予了諾獎,最後他再次拒絕領獎,並表示:“我一向謝絕來自官方的榮譽,因為這會使人受到約束,而我一心只想做個自由人,一個作家應該真誠地做人。”

如今,世人皆為諾獎痴,能拿出魯迅、胡適、薩特一樣視諾獎如浮雲氣魄的,恐怕廖無幾人了!

祭奠,為那份永遠逝去,不再回來的文人風骨!

好玩又有趣的科普知識,歡迎關注本姑娘!


科學重口味


首先感謝大家時至今日,還能記著魯迅先生。

再有先指出問題的一個錯誤:魯迅先生不是拒絕了諾貝爾文學獎,而是婉言謝拒。

雖然是一字之差,卻是含義大不一樣。

魯迅先生在1927年的時候,曾經接受過來自瑞典人斯文海定的邀請,想推薦他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

而魯迅先生在被徵詢意見時,卻是婉言謝絕了。

我們都知道魯迅先生不是一位故步自封的人,是一位學貫中西的大師,他應該是很清醒的認識到了自己與世界上的那些大文學家還是有差距的。

所以也是知道自己在文學造詣上是沒有資格參評諾貝爾文學獎的,也就是謝絕了。

在魯迅先生給好朋友靜農的回信中,我們就可以看到其中的原因:

先生說:諾貝爾獎梁啟超和我都不配,我還需要努力。

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其之多,他們許多都沒有得到,我又怎麼可能得到呢?

如果我真的得到了,那麼也是依託的“中國”,這樣對於“中國”和我都是極其可笑的。

我覺得中國現在沒有人可以得到諾貝爾文學獎,得到了反而不好,增加了虛榮,更要不得。

現在的我們還生活在黑暗之中,混沌中的寫作根本就沒有定數。

而沒有名譽對於我來說,才是最好的選擇。


宇哥帶你讀原著


問:魯迅先生為何拒絕提名諾貝爾文學獎?

答:這個問題魯迅先生自己有過詳細的回答的。但他的回答有人未必認同,或者未必真正弄懂。

下面,讓我來簡單說說這個事。

諾貝爾獎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學家諾貝爾部分遺產(3100萬瑞典克朗)作為基金在1895年創立的,最初分設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Literature)、和平等五個獎項,於1901年首次頒發。

1901年,在中國為光緒二十七年。

單說光緒二十七年,大家也只知道是清朝末年,感受不深,如果用干支年來說,可能印象就出來了:這一年為辛丑年,即標誌著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辛丑條約》就是在這一年簽訂的。而辛丑年的前一年,叫庚子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西太后和光緒帝倉皇西遁,中國受盡列強的凌辱。

西方科研風氣若熾,對比一下中國的積貧積弱,幾至崩潰,真令人心痠痛苦。

那麼,所設的諾貝爾獎五個獎項,中國人從這個時間點算起,最有可能摘取的,就是文學獎了。

很多人的印象中,國學大師辜鴻銘在1913年就獲提名參加諾獎競逐了,後來輸給了印度的泰戈爾。

這其實是後人的遙傳。只要查閱諾貝爾獎項的官方網站可知,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從總計32項提名中產生了28位被提名者,法國籍和丹麥籍作家各5人,英國籍作家4人,西班牙籍作家3人,瑞士、瑞典和意大利籍作家各2人,比利時、印度、愛爾蘭、奧地利和芬蘭籍作家各1人,並沒有中國籍作家出現。

不過也由此可感受到國人要奪取諾獎以振奮民族士氣的迫切心理了。

而從1905年棄醫從文的魯迅陸續發表《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重要論文開始,其文名鵲起,到1918年5月發表的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便迅速地奠定了其本人在文壇不可動搖的地位。

1918年至1926年間,《吶喊》、《墳》、《熱風》、《旁徨》、《野草》、《朝花夕拾》、《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專集噴薄而出,充分展現了一箇中國人的態度和良心。

其中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堪稱魯迅的小說代表作,小說主人公阿Q成為了一個世界文學長廊中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這時候的魯迅,儼然為中國文壇執牛耳者。

則在1927年,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到中國考察研究時,耳聞了魯迅的文名,便跟劉半農商議,推舉魯迅參加諾貝爾文學獎競逐。

劉半農是魯迅的鐵粉,自然大喜過望,託另一魯迅鐵粉臺靜農寫信探詢魯迅意見。

魯迅的答覆言簡意賅、意味深長。

第一句:“請你轉致半農先生,我感謝他的好意,為我,為中國。”不可否認,劉半農和許多愛國者一樣都希望有中國人可以摘取這頂文學桂冠,以增強中華民族的自信心;而從魯迅這句回答裡,也可感知他有同樣的心理。

但是,下一句“但我很抱歉,我不願意如此”,卻又表明魯迅自己並不想充當這個人。

因為,緊接著,魯迅作了解釋:“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們得不到。你看我譯的那本《小約翰》,我哪裡做得出來,然而這作者就沒有得到。”

我認為,魯迅說的這些話,並非禮節性的自謙之詞,而是真誠的道白。

世界有時就是這麼奇妙,往往,那些半吊子的人會眼睛長到頭頂上,目空四海,認為天下老子第一。而真正的大師,對知識的攫取越多、對學問的研究越深,就越有“此生亦有涯,而知也無涯”的慨嘆——因為學海無涯,所以虛懷若谷。

以前我讀《魯迅日記》,突然讀到這麼一句:“別人都以為我是文豪,可以揮筆而就地寫文章,其實不是的,我也很怕寫文章。”(我憑記憶寫的,原話大意如此,文字有出入)一時間感到很突兀。日記是很私密的文字,寫的時候,魯迅未必想過要發表,肯定是真實的情感流露。可是,大文豪也怕寫文章,誰信?

但經過仔細琢磨,我信了。

真正的文學,不是搔首弄姿、不是無病呻吟、不是為賦新作強說愁,必須是有感而發。

而對魯迅來說,更多在一種責任,一種對國民靈魂的憂慮、一種對民族命運的擔當。

換一句話來說,魯迅既不是虛偽的謙虛,也不是妄自菲薄,而是真正感到比自己優秀的人有很多很多,誠如他下面說的:“或者我所便宜的,是我是中國人,靠著這‘中國’兩個字罷。”即,就算因為我是中國人,諾獎評選委員會在這個原因上多打同情分,讓我得了獎,我也於心不安。

從這裡,我可以感受到,魯迅並不是很願意中國人的注意力投在競逐相對比較虛無的文學獎項上,畢竟,自古以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他是衷心希望中國人能在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等實打實的科學領域取得世界級的成就,贏得世界人民的尊重。

所以,他就拿了陳煥章在美國做《孔門理財學》一事來做反諷。

在信中,魯迅還說:“我覺得中國實在還沒有可得諾貝爾獎賞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們,誰也不給。倘因為黃色臉皮人,格外優待從寬,反足以長中國人的虛榮心,以為真可與別國大作家比肩了,結果將很壞。”這一句,是魯迅不願意參加諾獎提名的最主要原因。

國家是如此的貧弱、國內軍閥混戰是如此黑暗,魯迅對國人的態度集中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上,如果真的獲獎了,只能是營造出一個虛假的文化繁榮景象,使國民麻木和沉醉其中,負面影響比正面影響更大。

這,就是魯迅先生的態度和良心。

最後,魯迅說的有些頹廢,卻很實在——“我眼前所見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頹唐,此後能否創作,尚在不可知之數。倘這事成功而從此不再動筆,對不起人;倘再寫,也許變了翰林文學,一無可觀了。還是照舊的沒有名譽而窮之為好罷。”歷史的使命感受和文學的責任感讓他有力不從心之嘆,如果真獲得了諾獎而又無力動筆,豈不成了欺世盜名之輩?

所以,魯迅先生謝絕了斯文•赫定和劉半農的好意。


覃仕勇說史


先說結論,

1、魯迅不是什麼“世界公認的十大文豪之一”

文學不是奧運會,有金牌有銀牌,題主自己喜歡那是私人的事情,去掉“公認”二字,您認為是“世界文豪之首”都沒問題。

“公認的”的說法: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之一”,通俗點說是“現代文學之父”。魯迅的文學成就,影響力,其實也不需要諾貝爾文學獎才能肯定。也不需要非要跟諾獎關聯,才顯示出魯迅的偉大成就。

2,魯迅從來沒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所謂“拒絕”更子虛烏有

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魯迅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最終提名,而魯迅“拒絕”,這事是謠言。

先看網傳已久的“魯迅拒絕諾貝爾文學獎”背景:

1927年春,中國和瑞典聯合組建西北科學考察團。此前,北大教授劉半農參與了相關談判和協調工作,實則阻止外國人對我國西北地區的單獨考察。其間,瑞典探測家斯文赫定曾與他商議,擬提名魯迅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於是劉半農託給魯迅交往密切的臺靜農寫信,徵詢魯迅本人意願。

魯迅請臺靜農轉告劉半農:“我感謝他的好意,為我,為中國。但我很抱歉,我不願意如此。”

靜農兄:九月十七日來信收到了。請你轉致半農先生,我感謝他的好意,為我,為中國。但我很抱歉,我不願意如此。諾貝爾賞金,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這錢,還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們得不到。你看我譯的那本《小約翰》,我哪裡做得出來,然而這作者就沒有得到。或者我所便宜的,是我是中國人,靠著這“中國”兩個字罷,那麼,與陳煥章在美國做《孔門理財學》而得博士無異了,自己也覺得好笑。我覺得中國實在還沒有可得諾貝爾獎賞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們,誰也不給。倘因為黃色臉皮人,格外優待從寬,反足以長中國人的虛榮心,以為真可與別國大作家比肩了,結果將很壞。我眼前所見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頹唐,此後能否創作,尚在不可知之數。倘這事成功而從此不再動筆,對不起人;倘再寫,也許變了翰林文學,一無可觀了。還是照舊的沒有名譽而窮之為好罷。-----(摘自《魯迅全集》第十一卷第580頁,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

這裡涉及到幾個問題:

1、提名資格:探險家斯文海定沒有提名資格

根據諾貝爾文學獎規則規定:

團體提名和自我申請不被接受。文學獎的提名人資格是:
瑞典文學院院士和各國相當於文學院士資格的人士;
高等院校文學教授和語言學教授;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各國作家協會主席。

很顯然,斯文赫定身份是一個探險家,當然不具備提名資格。打個比方,現在頭條最著名的李廚子提名一個作家入選茅盾文學獎,你感覺如何?

2、提名流程:進入最終5人“短名單”才能叫“獲得提名”

假設斯文赫定是某大學文學教授,具備提名資格,接下來那再看諾獎提名流程。

按諾獎規則,諾獎評委會會提前一年定向發出500+份提名名單(可能是向600人甚至700人發出),篩選出200人大名單。

接下來,在次年4月份初選出一份15到20人“複選名單”。5月底再提出一份5人“短名單”。

因此,嚴格說,只有進入最終5人“短名單”才能叫“獲得提名”。

很顯然,魯迅並沒有進入最終5人“短名單”。所以,所謂魯迅拒絕“提名”也就無從談起。

3、諾獎保密原則:提名名單保密50年

按照諾獎章程,所有500+提名名單、複選名單、最終5人短名單,全部保密50年,50年後才能解密。而目前媒體記者曾經去查閱相關資料,並沒有魯迅進入提名的資料。

(當然不會有,前面說了,探險家斯文赫定並無提名資格)


同樣,所謂老舍、巴金、王蒙、北島、閻連科、李敖,以及村上春樹等獲得諾獎提名也是謠言。

諾貝爾文學獎是瑞典用諾貝爾遺產設立的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文學獎項,有他自己的規則,他並不是獎勵“最厲害的作家”,他只是獎勵符合他“規則”的作家。

獲獎者並不是當時寫得最好的作家,沒獲獎也並不表示寫得不好。

公認的大師級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易卜生、哈代、契訶夫、卡夫卡、喬伊斯、昆德拉、博爾赫斯、納博科夫、卡爾維諾、龐德、普魯斯特、里爾克、格里耶、左拉、瓦雷裡、勞倫斯、曼傑什坦姆、伍爾夫。。。。。。都錯過了。


大宋三郎


從魯迅先生的人格魅力在諾貝爾獎面前顯得如此的但然,是敢於在逆境中突現出來的人以才是體現出來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的擔當,和責任,我相信在魯迅先生的那個年代,比魯迅有能耐的人不少,比魯迅先生能寫的文人以不少,可是象魯迅先生在那個一片漆黑的時代,敢於由從醫改為用筆桿子批判那個年代的所謂主流社會剝削階級的勇氣,象他那樣的一個知識分子所能夠有那樣勇敢的氣概和反動派用文章作鬥爭,實在勇氣非常可佳,並不多有,他完全可以用他學到醫術享受著安居樂業的生活,而他為什麼沒有呢?因為社會需要千千萬萬個象魯迅先生那樣的人,他沒有朶得遠遠的,他沒有迴避,我相信他不是,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朶得遠遠的,待別人用勇敢,勇氣,用鮮血付出了極大的犧牲換來一個斬新時代的那種人,那些宿頭烏的筆桿子們待新中國誕生的時候個個跳出當乾草了,似呼新中國都是他們幹出來,他們都是所謂的識時務者,他們到成了俊傑,回過頭來倒罵為新中國的誕生付出極大犧牲英列們,有氣節的知識分子們,英雄的烈仕們,切實罵魯迅先生的那一群人就是一群縮頭烏鬼,沒有一點真正的知識分子的擔當。魯迅先生永遠活在崇敬魯迅先生的人們的心中,再說如果諾貝爾獎換作是提名的是那一群縮頭烏龜的當中的某一個,肯定會說是他家祖墳冒青煙了,小人與有大格局的人在榮譽面前都會表現不是一樣的心態的。


孚朗頁


近代中國在現代化進程中一直伴隨著巨大的焦慮,充滿了張愛玲似的“快一點,快一點,不然就來不及了”的恐慌。

具體到文藝層面,“諾貝爾情結”可以說是揮之不去。諾貝爾獎1895年設立 ,1901年文學作為五大獎項之一首發。一百多年來,中國實至名歸的得獎主是莫言,2000年,法籍華人高行健獲獎,但不被國內認可。而傳言與諾貝爾文學獎擦肩而過的作家有老舍、魯迅和沈從文。

回到1927年的歷史語境中,從文學成就上看,魯迅的《吶喊》、《彷徨》集早幾年就已經出版。1927年,最為佶屈聱牙的《野草集》問世,1928年,散文集《朝花夕拾》出版。此後的七年,魯迅開始致力於雜文創作。其中,1935年,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出版。

再看諾貝爾文學獎的五點評選標準,簡言之:一是對人類有重大貢獻;二是候選人在前一年有舉世矚目的文學成就;三是不考慮國籍;四是在文學上有重大貢獻;五是作品富有理想主義精神。

魯迅當時文名傳播很廣,但偏向於東南亞,包括日本地區,說到時間影響還不夠。弱國無外交,印度泰戈爾獲獎已屬少見,個人覺得離不開它所屬英國殖民地的影響力。再看作品的理想主義情懷,魯迅一向以揭露與批判著稱,他曾表示《藥》中夏瑜墳前的小花圈是為了沖淡作品的陰暗氣息,給人一點希望。

1927年北伐,魯迅懷著熱情奔赴廣州,最後在章士釗之流的攻擊和迫害下慘淡而歸。隨後又在廈門大學受到反動文人的圍攻,心情十分黯淡,愈益憤激。回到上海接著面對紛亂的格局。

而1926年,中國歷史又極為動盪不寧,軍閥混戰,民不聊生。魯迅從北京寓所開始了南下的顛沛流離之旅,加上和胡適、陳源奮戰、官司不斷,作品愈加黑暗,鬼氣森森。《華蓋集》《華蓋集續篇》是這一時期的力作。魯迅開始醞釀《野草》和《朝花夕拾》這兩部非常具有個人色彩的散文創作,人生其實已經到了回憶的階段了。

所以,以他的洞察力(國力衰微、外界種種因素),他拒絕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提名很正常。再從文學影響力角度來看,五四白話文運動的發起人是胡適、陳獨秀,他們“但開風氣不爭先”,魯迅是白話小說寫得最好的,於理論開拓功勞不大。他的拒絕也是謙遜使然,魯迅一向贊同將機會讓給年輕人,認為年輕人和孩子才是中國的希望。

同時,中國作品被翻譯的很少,基本是文化貿易逆差。中國作家從嚴復、林紓開始,大量翻閱國外力作,甚至一些二三流的作品也翻譯出來,而魯迅在1927年偏激地宣稱要少讀或不讀中國書。典型的文化不自信。

而且1927年諾獎獲得者是法國哲學家柏格森,實至名歸。當年諾獎影響力還不是很大,這種焦慮是被我們自身放大的。1938年寫中國的賽珍珠也獲得此獎,但文學成就不高。不少獲獎者尤其是早期的名不符實,反而是與諾獎失之交臂的文名更高。

敲字好累,就此打住。


又是烏鴉的炸醬麵


1927年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到中國考察研究時曾與當時的劉半農商量想要提名當時中國社會最為知名的文學家魯迅先生提名諾貝爾獎,劉半農聽後便積極給魯迅先生寫了封信在信中提及此事。很快劉半農就收到了魯迅先生的回覆,表示自己還沒有資格來申請諾貝爾獎,因此也就沒有同意斯文·赫定的提議。

而魯迅先生為什麼沒有同意斯文·赫定的提議自己參加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呢如果魯迅先生同意了斯文·赫定的要求會不會獲得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呢?這裡面的原因在魯迅先生的回信中可以見出端倪!其實魯迅先生之所以不同意劉半農和斯文·赫定的請求主要是基於以下的原因所考慮:


第一:魯迅先生之所以不同意提名最為重要的原因是認為自己的作品還不足以支撐自己活得諾貝爾文學獎,他在回信中提及自己不能與別國的大家相提並論,還提及諾貝爾文學獎梁啟超不配,他自己也就更不配了,這顯然是認為自己的文學造詣還是有所差距,因為梁啟超都不配自己也就不用再提,他以自己翻譯的小說《小約翰》為例說明自己的文學造詣還有所差距。

第二:一定程度上魯迅現生對於當下的中國人的“疾病”心知肚明,因為他了解在當時的中國社會環境下如果自己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必定使得中國國民的虛榮心大漲,因為在魯迅先生看來當時的國民依舊愚昧,依舊頹廢,同時也害怕一旦諾貝爾獎成功獲得自己的所保持的寫作初衷會不會變成翰林文學,魯迅先生在回覆劉半農的信中說道:“尙再寫,也許變了翰林文學,一無可觀了,還照舊沒有名譽而窮之為好!”



第三:魯迅先生認為斯文·赫定的是以黃皮膚或者是中國人這幾個字為重要的話題,同時以人種來優待中國人,似乎是一種同情弱者心理,基於此種原因使得魯迅拒絕了斯文·赫定的提議。 假如魯迅先生同意斯文·赫定的提名會不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呢?個人認為即使是魯迅同意了斯文·赫定的提議,也不一定能夠獲得諾貝爾獎,原因就是斯文赫定曾經提名過,胡適、林語堂都沒有獲得獎項,即是斯文·赫定有責地理組織和學術協會的會員資格,在諾貝爾的評選中有著科學和文學領域有著投票權也並非是容易的事。因為在一定程度上那個時期西方對於中國人抱有很大程度上的歧視,因此對於諾貝爾獎的獲得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東河


1927年,諾貝爾探測學家來我國考察,也因此知道了魯迅這個人,通過對魯迅文學作品的瞭解。他有了想推薦魯迅先生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的想法,並找劉半農聯繫魯迅。劉半農託魯迅好友臺靜農給魯迅寫了一封信,詢問他的意見。

在回信中,魯迅婉言拒絕了這個邀請,他說:“諾貝爾賞金,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這錢,還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們得不到。你看我譯的那本《小約翰》,我哪裡做得出來,然而這作者就沒有得到。”



這件事發生在新文學興起之後的十年,魯迅當時在中國文學界享有很高的聲譽。但是早知道,當時的新文學與世界文學的巔峰還差很遠。顯然,魯迅認為自己還有很高的進步空間,他不是拒絕諾貝爾文學獎,他只是認識到比賽的殘酷性,認為新文學還需要沉澱和積累。


諾貝爾文學獎要求作者必須在世,且作品必須具有洞察力,作品要有價值,語言技巧豐富,有創新意識。魯迅的作品其實是具備這種特點的,但是與諾貝爾文學獎還是有差距的,早知道,當年就連托馬斯·曼和高爾基都被淘汰了。


歷史密探


據我所知道的事實是,魯迅的好友劉半農先生,曾經善意的提醒魯迅,讓魯迅先生把他自己的作品拿到諾貝爾評選委員會去,被魯迅先生拒絕了。

和魯迅先生同時代的人,差不多都已經作古了,這件事到底怎麼回事兒,也無從知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