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何评价大量出现的京东便利店?

陆科民


刘强东的小目标

刘强东 现场图

日前,京东创始人兼CEO刘强东在2018年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上称现在每周新开京东便利店达到了1000家,今年年底的目标则要达到每天要新开1000家店的速度。现在京东每天接到大约5万个开店的申请。每300米开一家京东便利店,有京东的品牌、京东的商品,关键是里面没有假货。有京东的精准供应链,还有京东金融的资金支持。平均每个月收入八千块。这就是刘强东最新的小目标。

没有供应链,你啥都不是。

刘强东还表示,很多人有常识性错误,都以为互联网只要有流量就能赚钱?我有流量就可以做电商,有流量就可以做零售,其实不是。离开了供应链,你啥都不是。沃尔玛、家乐福在中国门店的地理位置比永辉,比我们很多零售商还好但是为什么做不过永辉?因为只有永辉打造了一个高效的生鲜供应链。永辉超市的供应链可以跟小摊上卖菜的比价格,而且还能赚钱做到,这个水平非常牛。

刘强东 资料图

京东的物流供应链

2004年,京东刚刚进入到电子商务行业的时候,当当卓越都已经拿到C轮融资了,阿里巴巴也拿到了雅虎软银的10亿美元风投。当时刘强东刚从科技市场的小柜台创业,面对的竞争对手都是大象级别的。

2006年,当刘强东拿到了融资的时候,阿里巴巴的体量已经是京东的60倍了。2012年,依然比京东大10倍。这种情况直到2016年,在中国B2C电商平台里面,这个差距缩小到了百分之几十。刘强东曾经在年会上表示,最快到2020年,京东商城将成为中国第一大B2C电商平台!刘强东的这种底气,就来自于京东自己的物流供应链。

刘强东在投资物流的时候,曾做过详细的测算。因为他坚信京东做了物流之后,成本不会上升,而是比使用第三方物流更便宜,也就是成本是下降的。经过这么一番考虑之后,刘强东才决定京东必须要自建物流。京东自建物流烧钱上百亿,这一点也是外界对京东的一个误解,以至于很多人不理解刘强东的这一做法。

供应链是全世界规模效益最明显的行业,供应链规模越大,效率越好。

京东便利店

但也有网友质疑,每天开一千家,牛吹上天了吗,国内872个市辖区、368个县级市、1442个县,你每个地方准备开几百万家还是几千万家呢?

其实,京东便利店个头很小,全国有2万多个镇每个镇开上5家便利店也有十几万个店还没算县和市。那么如果一天1000个大约需要不到半年时间。加上城市的话估计刘强东准备一年之内拿下全国。

刘强东的京东便利店,你家附近有吗?


人世间的事


我看够京东喝一壶的!一天1000家,到100万家!这得多么庞大的系统做支撑!老百姓买不买帐是个关键问题!我们曾经想在家乡开个便利连锁!全国我们都有去走走看看,其实全国很多城市尤其一些一线二线城市,都有自己成名的连锁便利店或小超市!好比上海的喜士多,它的店面都不大,但十分有特点!它会留出一个小区域供顾客休息消费!货架的摆放也是精心设计,它不追求传统,好比会在卖桶面的旁边摆上火腿肠和小榨菜!这样使得消费有一个连锁反应!像成都的红旗超市,我就在一条3公里的街上看见4、5家之多!当时很纳闷,这么近的距离就覆盖这么多小型超级市场,不怕自己冲了自己吗?后来业内朋友跟我讲,大概红旗是在成都实行垄断的,每条街但凡有点规模的店它都会收购走!所以就形成了不远距离就能看见一家店的局面!还有一些像宁波的老婆大人,上海的来一份等等这些零杂食店都已经在当地根深蒂固!也有自己一部分固定的消费群体,这样的一线二线城市的便利连锁不在少数!但市场究竟有多大?就那么大的市场再杀出100万家京东,我看京东起码想在一线二线城市挣得一席之地也非易事!到周边城乡结合部我看它还有得拼!




柒月百味


您好,不请自来!先上一组数据,看看目前我国实体经济整体发展前景如何: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

去年我国实体零售发展态势良好,重点监测的2700家典型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4.6%,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3个百分点。去年我国网上零售额突破7.2万亿元,同比增长32.2%。这其中不乏京东便利店的崛起之力。

在互联网经济的冲击下,全国能出现大量的便利店,可谓是实体店的大力反击之作!而京东自己也说了:“要每天开1000家店面,每300—500米就要有一家京东便利店。”

这个想法确实不错,加上京东通过多年互联网经济的实践,勾画了更为清晰的用户数据图,反哺线下的用户图像,一旦分布开来,可以迅速抓住客户消费心智、习性。


另外,便利店店主通过APP下单,直接进货,完全减去层层进货渠道、压低了进货价格,使得采购者受利也更多。

但是!目前一线城市便利店趋于饱和。

网购次数也更为频繁,所以小便利店想开大,仍会被7-11等全天便利店“压迫”,此外,不同场景对便利店有不同的需求。


“比如社区型便利店对生鲜的要求就更高,而对于写字楼下的便利店,盒饭等即食商品的比例就要更大。”


如果不能满足“场景化”与“消费者碎片化”的结合,二三线的便利店想发展起来难度仍然较大。


最后,在技术上。

我们知道,快递方式多以小盒形式分装,大件物品在运途过程中,所经受的考验更大,如果便利店想通过快递方式批量进货,那么运输成本是会有所提升的,产品的“完整度”也有待考证。

那开京东便利店是否会赚钱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 创业投资家(ID:cytzjia)原创,欢迎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致富方法,阅读更多财经信息哦!


创业投资家


不请自来。京东如此迅速的布局线下便利店其实出于四个目的:

一、经过多年的竞争,线上的流量及红利已经被各大电商瓜分殆尽,线下布局是为了能够迅速的在线下通过品牌优势占领零售市场,从而实现线上及线下同时引流,增加变现基数。

二、目前中国市场上兴起的新零售风潮(即新科技+大数据应用),京东借线下布局可通过之前收购或投资的企业实现新零售模式落地,从而完成之前单一线上营销模式。

三、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先生提出了“无界零售”的概念。此概念的核心理念就是将自身的IT系统、订单管理、仓储管理、客户管理、供应链金融等业务能力"模块化",打包成独立可复用的组件,形成稳定产品,最后通过合作生态对外开放,为客户赋能。所以,在线下布局京东便利店正好可以进行相关测试与应用。

四、利用京东成熟的自营物流系统搭配线下实体店模式与阿里巴巴分庭抗争。虽然目前京东与阿里巴巴之间仍旧有不小的差距,但如果京东实现线下实体店的提前布局,进行入口卡位,那么将无异于为与阿里巴巴的较量增加重要砝码。


鹿小疯


京东便利店是京东对标阿里巴巴天猫超市的项目,背后是京东的掌柜宝和阿里巴巴的零售通,都是B2B项目,不是B2C。所以,首先可以确定地说,京东便利店大量出现跟京东在B2C电商扩张是两回事。这是回答题主在题目中的问题。


如何评价京东便利店?

是京东和阿里巴巴争夺线下流量的一部分,但是目前为止,不管是京东的京东便利店还是阿里巴巴的天猫超市,都没有特别重大的意义。更多是阿里巴巴和京东在力推零售通和掌柜宝的结果。抢的是经销商的生意,但是没有给零售终端带来特别大的改变。相对而言,京东便利店比天猫超市布局更广,扩张更快一点。但是由于阿里巴巴本身是B2B电商出身,京东能否把早期积累的优势延续下去有待观察。

虽然大家更直观的感受是京东便利店和天猫超市的争夺,这两个项目都是寻找线下优质小店,根据阿里和京东的要求进行标准化改造。但是,背后是两家电商巨头对小店的供货的竞争。而天猫超市和京东便利店都只是打造的标准店,形成示范效应,吸引更多小店加入各自的阵营。

京东便利店和天猫超市说得天花乱坠,什么新型智慧门店,实际上对小店的改造并不大,主要是形象升级,品牌授权。至于智慧门店转型,大多数内容都还是说说而已。更重要的是,几乎所有改造投入都是由小店店主自己承担的,阿里和京东并没有什么投入。对于小店店主来说,并没有得到多少实质性的优惠。门店升级以后,业绩可能有一些提升,但是多久可以把门店改造的成本收回来还是问题。

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可能会是一件好事吧,至少以后小店由于天猫和京东的竞争,会出现一部分环境更好的店面,倒逼其他门店跟进,消费者每年可以获得更好的购物环境体验。


毒舌好心人


对于该问题,编辑认为:刘强东近日在2018年中国“互联网+”数字峰会上提到,京东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每天开1000家京东便利店的目标,线下便利店的落地经营将成为京东打造“无界零售”的核心。

刘强东于去年7月份提出了“无界零售”的新的念,其核心是供应链,就是让技术渗透到零售业中。传统线下零售业的供应链成本向来很高,同时这类传统的分销渠道还存在着渠道层次多、信息回传慢等问题。京东欲借用自身高效的供应链赋能各方,开放引入更多的合作伙伴,通过体系共享串联起供应商、客户等群体,最终凭借规模优势的扩大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而京东的供应链也将开始独立于自身的电商体系而转变为开放式平台,成为所有商户都能使用的公共服务。

如今,线下零售业的战争也已悄然打响,遍布于城市街头的小店或夫妻店成为了巨头们进军线下零售的重要一环。其中,电商巨头阿里日前将便利店改造升级延伸进校园,在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落地首个天猫校园便利店;以实体零售起家的苏宁也正着手建设智能零售新生态体系,加速拓展线下布局。目前,国内中小门店的总量超过680万家,这些小店遍及全国各类市场,渠道下沉至三四线、县级以及村镇市场,服务直指终端消费者,拥有天然的线下交易优势。国内的中小门店能为电商巨头们提供更便宜、更强大的流量入口,帮助电商巨头构建从商品到消费者的效率最快、最直接的通道。


经济观察报


只能说大势所趋,当然了这种趋势不仅仅是京东便利店,所有行业现在都在拥抱互联网。和十年前相比,我们的生活真是被互联网改造的天翻地覆了,很多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都在试图去拥抱互联网行业,结合科技来让自己变得更好,零售行业呢,就是走在了转型的前沿。

纯电商的模式已经过去,消费者对于单纯的线上消费已经不如之前那么狂热和火爆,在身边的一切都有提升的时候,消费者追求的也是优惠和体验共存。于是京东提出了无界零售的概念,对外和很多企业小伙伴去合作,内部则是推出了京东便利店、京东X无人超市等拥有电商基因的线下实体。

刘强东提出了百万京东便利店的计划,京东对于便利店的推广就开始如火如荼的进行。加盟条件简单,也吸引了很多创业者前来加盟,从表面上来看,京东便利店是京东的重点项目,本身就会带一些京东的流量和人气,这对于店主来说是一个先天性的优势吧。所以现在京东便利店的开设速度也是越来越快了,无论是北上广这种一线城市,还是家乡的小县城,都能看到挂着红牌子的京东便利店。

对于店主来说,加盟京东便利店确实是一个符合行业需求,并且有发展潜力的选择,结合了线上的价格优势以及线下的体验优势,京东便利店会给消费者带来很多新鲜的消费体验;对于消费者来说呢,这种消费模式不仅新鲜,而且还能够像网购一样那么便宜,它的存在也是好事一件。

线上和线下从来都不是互相冲击的关系,二者的结合创新反倒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对于我们来说,优惠和方便基本追求,也希望这样的消费体验能在生活当中出现的越来越多吧。


lDexter


前几天还回答京东便利店的模式问题,今天就看到了京东便利店大量开放的问题。

线下京东便利店的野蛮增长,正是新零售到来的前兆,是各大电商公司抢占线下零售终端的具体体现。阿里,京东在其他领域各有胜负,在便利店这么大市场更要一决雌雄。


首先,为什么要做线下?

1.线上红利有限。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人们人手一台手机,上网时间基本24小时在线。线上用户已经完全用尽,没有新用户了。老用户也基本形成了各自购买习惯。电商企业都在自问,如何突破现在,未来究竟该往哪里发展。

2.消费升级,社会进入品质生活,对价格不再敏感。需要的商品品质和品味,当然愿意线下边休闲边购买了。

随着线上成本增加,线上商品和线下价格越来越接近。


对未来新零售行业我做出如下预测:

O2O线上线下一体化时代必然到来。线下体验,线上购买。小物品当时带走,大件的在家等着安装,送货。

线下的实体店铺转型成为体验店,而京东便利店也好,阿里小店也好都是变革的先遣军。


我是李合伟:伯乐创投俱乐部创始人,创投商学院首席讲师,著作《觉悟行果创业论》。帮助过300多位创业者创业成功。期待与您分享交流~~~



合伟说


前几天京东的刘强东参加一个活动的时候表示,今年年底以前,京东便利店要以每天1000家的速度增加。

当时,我以为他说错了,或者是记者写错了,再三确认了才敢相信。

每天1000家,到年底还有260天左右,也就是说,今年京东便路店的新开店要达到26万家。

后来一个参与了活动的记者告诉斑马消费,京东准备以京东金融的贷款来扶持便利店发展,保证店主每个月最少有8000块钱的收入,所以申请的人很多很多。

确实,最近这几年,线上反攻线下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仅阿里京东渠道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和农村,连三只松鼠等淘品牌都把精品店开到了各大城市的商圈。

京东用自己的渠道优势,走社区小超市老板这条底层路线,协助收购了多家线下连锁商超的腾讯,进攻阿里巴巴的线下商业。

这条路行得通,将来京东肯定能在线下商业形成一定规模。但是,这个26万家确实吹得有点过了。

永辉超市、红旗连锁、中百集团,后来崛起的Today,做了这么多年,也就几百上千家店,你要1年开26万家店,除非只是让店家换个京东的招牌那么简单。


斑马消费


再说京东便利店,罗振宇的《时间的朋友》,演讲中提到了“新零售”,京东这样做和这个趋势有必然的联系,当然京东是这么说的↓

对京东有什么好处?这么做也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实力啦,小米还做家居呢

便利店这么多京东还要搞?美宜佳也很多,遍地都是,还在开,需求大嘛。如果京东便利店的出现,可以给人们带来很大便利,并且不让店主倒贴,我觉得这个不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