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河豚到底哪里有毒?

玩聚生活极致佳


河豚又名江豚,分布在我国沿海和长江下游。河豚毒素主要有河豚毒和河豚酸,主要存在于河豚的睾丸、卵巢、卵、肝、肠组织中,有些河豚的肌肉也有剧毒。河豚毒素(氨基过氢喹氮杂茂化合物),具有箭毒样作用,毒素的毒性相当稳定,用盐腌、日晒、煮沸、高压、高温121℃均不能完全破坏。

【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1.有误食或烹饪不当食用史。食入河豚毒素后,极易从胃肠道吸收,并迅速排出体外。对胃肠道有局部刺激作用,先引起感觉障碍,随后发生运动神经麻痹。严重中毒者出现脑干麻痹,导致循环衰竭而死亡。

2.进食河豚后0.5~3h迅速发病,最初感上腹不适,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口渴、口唇发麻、全身软弱乏力、麻木、共济失调、眼睑下垂、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瘫痪。以后出现呼吸浅慢、不规则,血压、体温下降,脉搏慢、传导阻滞、瞳孔散大、言语不清、呼吸困难、发绀,最后出现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病例的病程多在发病后4~6h。毒素在体内解毒和排泄甚快,如果发病后8h未死亡,大多能 康复。

【防治措施与用药】

1.水产部门应采取措施严禁销售河豚并销毁河豚,加强“河豚有毒,不能食用”的宣传,学会识别河豚,以防发生河豚中毒。

2.一旦发生河豚毒素中毒,早期可用1%硫酸铜溶液100ml口服或阿扑吗啡5~6mg皮下注射,催吐;并以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0.5%活性炭悬液洗胃,再口服15~30g硫酸镁导泻,高位清洁灌肠。


大医惠众


河豚有毒,确也是美食,正因为鲜美肉细嫩,才有拼死吃河豚一说。

河豚卵,(鱼籽)很美味,如果不特殊加工,吃了就要死人,因为一粒河豚籽吃下,会发大成一粒黄豆大小,如果一条河豚籽全吃了,那得多少斤黄豆下肚不胀死才怪。

我在舟山时朋友特地请我到一家专营河豚餐馆去吃了一次河豚,包括鱼籽,那鱼籽做的真绝,粒粒小黄豆大,黄亮亮的,味真美。

朋友介绍,把鱼籽先煮,让它放大,晒干收水,再放笼中烹一次,让它彻底发大,晒干备用,如果要吃,拿出来加工为菜,这样绝对安全,

我记得在我老家,安庆市江边鱼市场,发现江南运来的鲜鱼中有破肚而死河豚,鱼籽外流,市场管理和防疫站,立即禁买这一批水产。

人们怕吃河豚,根本原因是怕误吃河豚籽。


倔老头12510087


最常见的导致中毒的鱼莫过于河豚了。河豚鱼因其外貌特别,味道鲜美而被人们所熟知。然而,河豚鱼体内含有一种剧毒物质,称为河豚毒素。河豚毒素不仅存在于河豚鱼中,在蝾螈、斑足蟾等动物中也被发现。

目前为止,已知的河豚种类有200多种。在这些种类中,不同器官内的毒素的浓度也有所不同,由高到低分别为:卵巢、鱼卵、肝脏、肾脏、眼睛和皮肤,肌肉和血液中的含量相对较少。所以大部分吃河豚中毒的有可能是因为吃了它的卵巢或内脏器官导致的。另外,河豚毒素主要存在于雌性河豚卵巢中,因此其含量也会随着其生殖周期而改变。在产卵期的冬季至晚春初夏,怀卵的河豚毒性最大,卵巢和鱼卵中的毒素浓度也最高。

如果真的想要品尝鲜美的河豚,一定要在加工前先去除内脏、皮、头等含毒部位,再反复冲洗肌肉,洗净血污。最重要的是要选择有资质的正规的地方进行加工,绝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如果因误食河豚有毒部位导致中毒,要进行催吐,反复洗胃,并及时就医。



食途


河豚的肝、脾、肾、卵巢、睾丸、眼球、皮肤及血液均有毒。以卵、卵巢和肝脏最毒,肾、血液、眼睛和皮肤次之。
河豚鱼的有毒成分是

河豚毒素

,它是一种神经毒,人食入豚毒0.5mg-3mg就能致死。毒素耐热,100℃8小时都不被破坏,120℃1小时才能破坏,盐腌、日晒亦均不能破坏毒素。


小日记


都说河豚巨毒,到底是哪里有毒啊,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饕餮老客竞相追随?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group_id": 6463460155303395853, "media_id": 1576784056176653, "vname": "bR28rESYALh7c3sE4PWe.wmv\

玩聚生活极致佳


 河豚的毒素主要分布于卵巢和肝脏,其次是肾脏、血液、眼睛、鳃和皮肤;而精巢和肌肉是无毒的。如果鱼死后较久,内脏毒素溶入体液中便能逐渐渗入肌肉内。其毒素的毒量多少,常因季节的不同而有变异。每年2~5月为卵巢发育期,毒性较强;6~7月产卵后,卵巢退化,毒性减弱。肝脏也以春季产卵期毒性最强。所以,每当春末夏初鲜食河豚鱼时,应特别谨慎,必须选择鲜活鱼体,严格去除内脏,以免中毒/<font>


宝宝姓卢


河豚的内脏,卵,血液,有毒。吃河豚最好请专业厨师制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