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浅谈优质苹果栽培技术,人工授粉与疏果,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优质苹果要体现在具有该品种的优良特性,无病虫危害,农药残留达标。从果实的外观上要求表面光洁无锈,品种的着色要均匀,色泽要鲜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优质苹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不经过认真的细致管理的苹果(即自生自灭果)几乎在市场上没有立足之地。同时优质的苹果在市场的售价也比普通果搞很多。

本文介绍的是浅谈优质苹果生产技术,详情如下:

浅谈优质苹果栽培技术,人工授粉与疏果,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1 树形的培养

生产优质苹果首先应从树形的培养上下功夫,一般要求树冠结构合理,采光度好,通风透光优良,树冠不能过高,枝留量不能过多,枝条稀疏要合理,每亩留枝量在83万条左右较为适宜。

目前生产实践中常用的树形为小冠疏散分层形以及自由纺锤形。小冠疏散分层形的树形结构为干高40CM~50CM,树高3M左右。全树共有主枝5~6个。第一层有3个主枝,可以互相邻接或临近,开张角度在60°~70°,每一主枝上相对应两侧各配备1~2个侧枝,无副侧枝。第二层1~2个主枝,方位插在第一层主枝空间,张开角度50°~60°,其上直接着生中、小枝组。这种树形树冠呈扁圆形,骨干枝级次少,光照良好,立体结果,枝势稳定。是生产优质红富士苹果最佳的树形。

浅谈优质苹果栽培技术,人工授粉与疏果,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自由纺锤形的树形结构为干高60~70cm,树高2.5~3m。中央领导干较直立,全树共10~12个主枝,主枝向四周均衡分布,插空排列,不分层次。下层主枝长1~2m,上层主枝依次递减,相邻两主枝间隔15~20cm,同一方向主枝间隔50cm左右。主枝角度80°~90°。主枝与中干粗度比以0.4左右为宜,最大不能超过0.5,保持中央领导干优势。主枝单轴延伸,其上直接着生枝组,以短果枝和中小型结果枝组结果为主。此树形的树冠紧凑丰满,通风透光良好,有利于生产优质果。

浅谈优质苹果栽培技术,人工授粉与疏果,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2 苹果树的修剪

苹果树的修剪,不同时期与不同树形有不同的修剪方法。幼树期以培育树形结构为主,适当培养结果枝组。到了盛果期应以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维持健壮的树势,保持丰产稳产,延长盛果期年限。一般要求是改善树冠内的光照,促发营养枝,控制花果数量,复壮结果枝组,及时疏弱留壮,抑前促后,更新复壮,保持枝组的健壮和高产稳产,做到见长短截,以提高坐果率,增大果实。

浅谈优质苹果栽培技术,人工授粉与疏果,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3 人工授粉与疏果

  • 3.1 人工授粉 苹果花期短,若在花期遇到阴雨、低温、大风及干热风等不良天气,都会严重影响授粉受精。为了提高坐果率和果实品质,应大力推广人工授粉工作。
  • 3.1.1 采花 在栽培品种开花前选择适宜的授粉品种,采集含苞待放的铃铛花带回室内。单株采花量要控制在不影响授粉树的产量范围内,按疏花要求进行。采花量根据授粉面积来确定。
浅谈优质苹果栽培技术,人工授粉与疏果,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3.1.2 取粉

采回的鲜花立即取花药,方法是将两花相对,相互揉搓,把花药放在光滑的纸上,去除花丝、花瓣等杂物,准备取粉。取粉的方法有花粉机取粉、阴干取粉、温箱取粉以及火炕增温取粉。授粉数量大可用取粉机取粉。生产实践中,小规模的大多采用室内阴干取粉。其操作程序为:将花药均匀摊在光滑洁净的纸上,放在相对湿度60%~80%,温度在20~25℃的通风房间内,经2天左右花药即可自行开裂,散出黄色花粉。

浅谈优质苹果栽培技术,人工授粉与疏果,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3.1.3 授粉

苹果开花当天授粉坐果率最高,因此,要在初花期抓紧授粉,授粉时间应在上午9点至下午4点之间进行。要分期授粉,一般于初花期和盛花期授粉两次效果较好。授粉的方法一般多采用人工点授法:用毛笔将花粉蘸取向初开的花蕊轻轻一点即可。一次蘸粉可授3~5朵花。如果授粉量大可采用花粉袋撒粉或液体授粉。花期放蜂可以大大提高授粉功效。同时在花期喷1~2次0.3%硼砂混加1500倍:花后喷50~100mg∕kg的细胞分裂素(6~BA)增加花期营养,对提高坐果率有明显的效果。

  • 3.2 疏果 合理的疏果可以节省大量养分,使树体负载合理,提高果品质量,保持树势,保证丰产稳定,防止大小年结果。
  • 3.2.1 疏花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丽江气候变化无常,时有倒春寒。加之工作量太大,疏花就不提倡进行,但在气候变化不大,花量又多的情况下,还是应该提倡疏花。
浅谈优质苹果栽培技术,人工授粉与疏果,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3.2.2 疏果

疏果是生产优质苹果必须要进行的技术措施。应根据品种、树龄、管理水平以及品质要求来确定留果量。疏果要在谢花后10d开始,20天内完成。大型果品种如红富士系每隔20~25cm留一个果台,每隔果台只留一个中心果,弱树弱枝每25cm留一个果,其余全部疏掉。疏果时应先去掉小果、病虫果和畸形果,保留大果、好果。如果果量留得过多,应在套袋前进行第二次疏果。

浅谈优质苹果栽培技术,人工授粉与疏果,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4 病虫害防治

4.1 农业措施综合防治病虫害

为了减少病虫源,在冬季休眠期对果园进行彻底清理,结合冬季修剪、花前修剪、剪除树上的病虫枝干、病虫僵果,刮除粗翘树皮和病皮,扫除果园地面枯枝落叶及杂草,远离果园烧毁或挖坑深埋,全树用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均匀喷施,树干用石硫合剂渣涂白,防病虫源。

4.2 科学合理用药

早春结合乱除腐烂病斑,涂上5倍腐必清(或石硫合剂)。枝干喷波美5°的石硫合剂或50~70倍的腐必清或5%病毒清200倍液或80~100倍液的索利巴尔。有小叶病的果园在发芽前20d喷布3%硫酸锌。萌芽期至开花前,以防治腐烂病、白粉病、红腐病、红蜘蛛、蚜虫类、金纹细蛾为重点。继续刮治腐烂病,剪除白粉病梢。展叶期,可喷布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加蛾螨灵。花序露红期,喷布波美0.5°的石硫合剂。苹果落叶以后至谢花后20d,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期,也是发生病虫害的第一个高峰期,以防治病虫害为主,兼治病虫。病虫主要有红蜘蛛、蚜虫、锦铃虫和金纹细蛾,可喷雾2 500倍液螨死净或20%灭扫利乳油2000~2500倍液以及灭幼脲3号2000倍液。

浅谈优质苹果栽培技术,人工授粉与疏果,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5 套袋技术实施

  • 5.1 纸袋的选择

苹果纸袋(果实袋)是一种由国家法定机构认定的,具有一定耐侯性及适宜透光光谱,并且能防治果实病虫害的果实保护袋。果实袋质量取决于用纸。商品纸袋的用纸应具有强度大、风吹雨淋不变形、不破碎等特点,同时应具有较强的透隙度。果袋外层纸应具有防水胶处理,应同时涂有杀虫剂、杀菌剂。纸袋的种类一般分为双层袋和单层袋两种。目前生产上常用的又日本小林袋,国产的双层袋,外袋外侧灰色,内侧黑色,内袋为红色,内层袋是用农药处理过的蜡纸制成。单层袋的外侧为灰色或浅黄色,内侧为黑色。在苹果套带中纸袋种类的选择应根据品种、立地条件不同而有差异。较易着色的品种,如新红星、新乔纳金等主要采用单层袋,同时用于防治果锈的如元帅系的品种也采用单层袋。较难着色的品种,如红富士、乔纳金等主要采用双层袋。另外,不同气候环境条件,使用袋类也有差异,在高海拔温差大的地区,难上色的品种用单层袋效果也不错,在高温多雨区,应选通气性较好的,高温少雨区不宜使用涂蜡纸袋。

浅谈优质苹果栽培技术,人工授粉与疏果,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5.2 套袋技术及方法

  • 5.2.1 套袋的操作方法

苹果套袋的方法是选定幼果后,手托纸袋,先撑开袋口或用嘴吹开,使袋底两角的通气放水孔张开,袋体膨起,手执袋口下3cm左右,袋口向上或袋口向下,套上果实,然后从袋口两侧依次折叠袋口于切口处,将捆扎丝反转90°,扎紧袋口于折叠处,让幼果处于袋体中央,不能将捆扎丝直接缠在果柄上。

  • 5.2.2 套袋时期

依据苹果品种和套袋目的的不同而套袋时期也不同。苹果在花期由于授粉受精不良或因花粉质量差,以及管理水平问题造成树体营养不良等因素,而存在一个生理落果的过程。因此,套袋的时期过早,不能保证每个袋内能生长成一个果实。如果套在袋内的果实脱落过多,不仅造成纸袋和人工的浪费,还会影响产量。所以,苹果的套袋应在生理落果后,结合疏果进行。对于不易产生果锈的中晚熟红色品种(如红富士系列,新乔纳金,新红星等),一般在六月初开始,一直可以延续到七月初。对于防止产生果锈或使果点变浅,应在果锈发生前进行,即落花后10~15d开始套袋。

浅谈优质苹果栽培技术,人工授粉与疏果,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6 采收

苹果采收必须在果实充分发育、形态达到本品种应有特征时,根据运输、贮藏和消费市场要求进行适时采收。适时采收是提高果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过早采收,果实达不到应有的标准;过晚采收,果实过熟发绵,不耐贮藏与运输。作为贮藏果品,果个长足,进入初熟期,即元帅系果肉硬度达到7.5kg/c㎡即可进行采收。作为直接销售的果品,果个长足,果实基本成熟,但不过熟时采收。采后直接销售的果实比贮藏的果实晚采一周左右。一般情况下,中熟品种果实发育期为140~150d左右,晚熟品种170~185d左右采收为宜。采收应为人工采收,严禁粗放采收,防止拉掉果柄,采收时应从树冠下部向上、由外及里进行,手掌将果实向上轻轻托起或用拇指轻压果柄离层,使其脱离。采下果实后将过长的果柄剪除一部分,避免刺伤果实,盛放果实的篮子内侧要用棉布或帆布等柔软物内衬。采收袋要用软制布制成,上端有背带,下端易开口,果实采满后,打开下部袋口,即可集中放入田间包装箱内,田间包装箱根据流通途径不同,可分别选用纸箱、竹、藤散装箱,小木箱或塑料周转箱等。

浅谈优质苹果栽培技术,人工授粉与疏果,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生产优质苹果的技术措施包含的内容较多。就云南产区而言,对于疏花在实际操作中不提倡,其原因是晚霜危害严重。果园投入不足,难达到要求,其主要表现在施肥量不足,达不到“斤果斤肥”的标准,修剪整形上存在粗放,套袋是疏果量不够,见果就套的现象严重,其结果造成满树套袋果,优质果的商品率降低,大、小结果年突出。所以要将苹果产量提高,达到高产增效,提高果品的商品率,就必须从每一环技术措施上抓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