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長平之戰,紙上談兵的趙括,錯在什麼地方,讓英雄無用武之地?

大馬哈魚12


我覺得趙括犯的最大錯誤,就是不知道秦國已經秘密地將主將換成了白起,過於輕敵冒進,但也是有背後趙國糧草不夠的現實原因。

長平之戰的秦趙國力對比

一場戰爭不僅是兩國間軍事力量的比拼,更是雙方綜合實力的對比。

秦國在自商鞅變法之後,實力得到很大提升,又多次戰勝各國,奪取了大量土地。在長平之戰之前,已經擁有了超過一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包括了富饒的渭河平原和巴蜀平原,總人口約為500萬。

趙國雖然經過了"胡服騎射”的改革,但是基本上還是集中在軍事領域,在政治和經濟方面的改革遠不及秦國。趙國的糧倉主要是太原盆地,人口則為350萬,從糧食產量和人口來說都遜於秦國。

長平之戰,雙方都是投入了重注,秦軍出動六十萬大軍,趙國出動四十五萬,兵力上趙國也劣勢明顯。一般情況下,除非秦軍犯了重大失誤,否則趙國很難取勝。

為什麼趙國要換上趙括

趙國之前的主將是戰國時期四大名將之一廉頗,秦國則是名氣相對小很多的王齕。但是通過秦國的軍功封爵制度一步步升上去的王齕,軍事經驗並不弱,因此廉頗在戰爭前期並沒有佔到便宜,主動出擊還遭遇了敗仗。

趙國臨戰換將,固然與秦人散佈消息說廉頗很容易對付,只害怕趙括有關,但根本原因還是趙國的糧草供應跟不上了。兩年的大軍對壘給秦趙雙方的補給都造成了很大困難,但是由於秦人地廣,而且糧食畝產量又高於趙國,儘管補給線長於趙國,反而是趙國最先頂不住了。

缺少糧食的趙國找齊國借糧,但是齊人不給。此時趙國要麼選擇主動出擊,尋求速勝,要麼命令廉頗撤軍。但是長平之後就是太行山脈,往後就是平原,放棄長平趙國就將無險可守,因此撤軍是萬萬不能的。

事實上,趙國已經派使者前去秦國尋求和談,結果秦國高調接待了趙國的使臣,將趙國尋求和談之意弄得人盡皆知,反而是讓其他國家誤以為兩國和談成功,沒有出兵救援趙國。

沒有其他選擇的趙王只能孤注一擲,但此時李牧年紀尚輕,聲名不顯;樂毅剛剛從燕來投,還沒有取得趙國的信任。身為名將之後,又熟讀兵法的趙括自然成了最佳選擇,加上秦人散佈的消息,趙括儼然成了趙王的救命稻草。

趙括犯的錯誤

在出徵前,趙王先召見了趙括,趙括說對面主將要是白起,他還需要好好考慮,但是現在的王齕根本不是他的對手。從趙括對兵法的熟知程度來看,我相信他一定是對王齕過往指揮的戰役有所瞭解,說出這話並不是無的放矢。

但是趙括和他背後的趙國,犯了一個最大的錯誤,就是秦國悄悄地把白起派到了長平之戰的前線,並且嚴格保密,如有士兵敢洩漏機密一概問斬。從這個角度說,在輿論戰和情報戰方面,秦國遠勝於趙國。雖然還沒有決戰,但是秦國已然是對趙國知己知彼,成竹在胸。

還以為對面是王齕的趙括令趙軍主動出擊,白起令秦軍佯裝敗退,卻另派部隊穿插到趙軍後方,令趙軍首尾不能相顧,同時截斷了趙軍的糧道。

本來長平地區地勢開闊,趙括對當地地形也是無比熟悉,秦軍想圍困四十萬大軍幾乎不可能完成。但是白起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叫軍神,他另派了一支部隊挖通了黃河之水,令趙軍身後的丹河水位暴漲,趙軍無法渡河,最終陷入了包圍之中。

最終,在被困四十多天,多次突圍無果的趙括,最後一次發起了總衝鋒,結果被亂箭射死。剩下的趙軍投降後,被白起坑殺。僅此一戰,趙國45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大傷元氣。

對趙括的評價

趙括作為主帥,結果輕兵冒進,以至於中了埋伏,令四十萬大軍全部葬送,他本人肯定是要負責任的,但是如果把全部的責任都加到趙括頭上,顯然不夠客觀。

如開頭所分析,秦強趙弱,贏了名垂青史,輸了也在情理之中;而主動出擊,尋求速勝也是趙王的決策,把全部的責任甩給趙括顯然不夠客觀。至於戰場之外的較量,趙國更是輸得體無完膚。

而趙括本人也是有一定才能,被後人用紙上談兵的故事嘲笑了兩千多年實在是有些冤枉。別的不說,從來沒有上過戰場的趙括,卻在當上主帥後,運用一系列手段,建立了自己的威望,讓四十萬大軍都能聽從自己的指揮,這就是他的過人之處。

而被圍困四十多天,糧食斷絕多日,趙軍居然沒有發生譁變,還能保持一定的戰鬥力,一次一次地發起突圍,這也反映了趙括治軍有方。另外,趙軍雖然兵力劣勢,卻讓秦軍傷亡過半,更加說明趙括不是庸才。

只能說,如果對手不是白起而是王齕,勝負尚未可知。趙括最大的錯誤,就是沒有想到秦國換了主將,否則他必定又是另一番作戰計劃。只是歷史沒有如果,情報也是戰爭的一部分,趙國此戰輸地不虧!

【我是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別忘了點個關注哦,謝謝!】


機智的小熊貓


1、趙括面對的是當時的戰神白起,就算同時代的廉頗和樂毅都不一定是其對手。

2、趙括戰前曾多次親自勘查地形。

3、趙括在作戰時下命令之果斷,趙將中無人能及。

4、長平之戰中,趙括也給秦軍帶來了近20萬人的損失。

5、戰爭後期,趙括大軍被斷糧,而趙括在固守中,嘗試了當時還沒有人使用過的,“孫臏十陣”中的“車城圓陣”,在斷糧的情況下固守46天,而大軍沒有生亂,也是為兵家史上的一個奇蹟。

6、趙括每戰總率領自己的千騎,騎衝在全軍最前,其膽識令人佩服。

一說到趙括,許多人都會說,該人是一個“紙上談兵”的典型教材,從戰國的長平大戰到今天,他足足被人們譏諷了2000多年,被人們嘲笑了2000多多年,這是極為不公平的,尤其是對一個抵死保衛自己祖國的忠勇軍人。

長平大戰一開始,趙軍就犯了一個戰略性的錯誤,造成這種錯誤的人正是所謂的四大名將之一的上將軍廉頗。戰國時代,由於趙國的戰略環境和地理環境所決定,趙國的軍隊擅長的是野戰或者說擅長進攻,最差的就是防守作戰,趙國最厲害的就是戰場突擊力量,比如弓箭兵、輕步兵,長平大戰一開始,由於數戰不利,趙軍統帥廉頗就主動堅守,以圖與秦軍拼消耗,讓秦軍知難而退,但是誰也沒預料到,秦軍是王八吃了秤砣鐵了心,一干就是14個月,長平大戰的性質發生了根本改變,也就是由突發的戰役決戰,演變成了雙方有意識的戰略決戰和戰略消耗戰。也不知道當時的趙國統帥是如何想的,至少可以說趙軍犯下了第二個不可饒恕的錯誤。

當時就是業餘戰略家也知道,趙國的戰爭潛力遠遠要低於秦國,由戰役演變為戰略決戰就已經輸了一半,可是趙國的政治集群卻沒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換而言之,趙國應該主動割地求和,以圖保住趙國最珍貴的物資資源、人力資源和精銳的部隊,才是上策,遺憾的是沒有任何人想到這一點,為趙國精銳部隊的覆滅做好準備。這就是趙國犯下的第三個戰略性錯誤,可以肯定的說趙國已經輸定了。

由於物資、軍隊的大規模消耗和對壘,使趙國政治集群的心靈很脆弱,本來用擅場進攻的趙括換下喪失鬥志的廉頗,不能不說是一招好棋,可惜最佳的時機已經過去了,雙方的對壘陣式已經完全形成,趙國是必輸無疑了,只是看輸多少和輸多大而已了。加上臨陣換將,新統帥上任後又要二~三個月磨合才能形成戰鬥力,一則趙國國力基本耗盡,二則秦軍又不是傻子怎會讓趙軍有這樣的機會。所以,這時也就犯下了第四個戰略性錯誤,趙軍覆滅的時機完全成熟了,所以不是趙軍統帥趙括的紙上談兵的緣故,而是這時的長平大戰本身就是一個輸定了戰爭。

但是,趙括上任後又犯下了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也或者說是一個讓人敬佩的錯誤,即“以身殉國,抵死反抗”,雖然是做錯了,當時相對於歷史上的一群群無恥的漢奸,簡直就是一個完美的英雄,就是他的敵手——殺人王白起也是敬佩不已。可能正是由於趙括的拼死的反擊,給秦軍造成了空前絕後的傷亡,最後趙軍被騙投降後,秦軍還要不得不用殘暴的集體屠殺來洩憤。至於,當時趙軍究竟給秦軍造成多大的損失就不知道了,因為秦人根本就不敢把它回憶起來和記錄下來。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長平大戰不但是趙國心中的永遠的痛,也是秦國心中永遠的痛。長平大戰後,秦國數次被其餘5國痛打落水狗,甚至一度被攻入咸陽郊區的藍田一帶,用了20多年才恢復了元氣。


戰鬥大黃蜂


長平之戰,成就了秦國名將——殺神白起,也讓趙國的趙括背上了“紙上談兵”的罵名兩千多年,但是,事實的真相真的是因為趙括的無能嗎?其實並非如此。

首先,參與這場戰爭的是秦、趙兩國。秦國自從商鞅變法之後便一步步成為兵強馬壯的超級大國,有兵甲100萬之眾和巴蜀、漢中兩大糧倉作為保證,成為西方的老大,一直想吞併其他六國一統天下。

趙國,原本在戰國七雄中實力不算最強,地理位置不如南方的楚國可攻可守;財力上比不過東方齊國;而我國梗死有鐵甲步兵,所向披靡;只比燕韓兩國稍強。但是趙國的武靈王志向遠大,率先組建強大的騎兵部隊,進行徹底的軍事改革,使趙國的軍事力量迅速崛起,有一躍與秦國共爭天下之意。

戰國後期,秦國的獨步天下,為趙國所阻,變成了兩強爭霸。但是由於秦國變法比較早,所以發展比較完善,還有漢中和巴蜀的糧草支撐,所以趙國還是遜與秦國。

所以,長平之戰中,趙國上下本就不贊成迎戰,想通過政治手段,暫緩這場戰爭,爭取更多的休養生息的機會,所以有了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

秦國將領有白起、王紇、蒙毅等皆為有勇有謀的軍事統帥,其中以武安君白起為甚,攻守兼備,百戰不殆,是戰國中數一數二的帥才,國家兵力100萬左右,此次投入戰鬥的有60萬左右。

趙國將領趙勝、趙奢、廉頗、李牧、田單、樂毅等,國家兵力60萬左右,此次投入戰鬥50左右。

長平之戰,秦趙兩國兵力相當,秦國佔據稍微的優勢,開始主將廉頗由於初戰不利便實行了守的策略,使秦軍一時不能攻克,雙方處於對峙階段

雙方激烈交戰,秦趙兩軍均損失慘重。趙軍前後六名尉官陣亡,丟失了兩處要地,至七月,趙軍西營壘被秦軍攻佔。在數戰不利的形勢下,趙軍憑藉工事,繼續堅壘不戰。秦軍在之前的攻堅戰中,死傷大半,攻勢也逐漸減弱,趙軍的地利優勢也變為各佔一半。戰爭便很快進入了對峙階段。

於是,白起便想誘趙軍出來,便派間諜在趙國境內製造謠言,使趙國換掉了廉頗,換上了趙括。趙括當時領命去替換廉頗,孝成王命令趙括儘快解決白起,再向東解決魏冉。於是趙括才贊同白起提出的決戰。決戰開始,趙括與白起軍隊拼死力戰,甚是激烈,但是秦軍有充足的糧食補給,而趙軍遠離自己的營地,只能吃隨身所帶的少量乾糧。

趙括命一隻軍隊斷後,掩護大軍東撤,卻被秦昭王從野王發來的軍隊堵住,切斷趙括的退路和糧草。而身後的白起在全殲掩護的趙軍後,又追上來,與野王君前後夾擊趙括。

而趙括被打算越過丹水東撤,卻被秦昭王引來的黃河裡的水阻斷了去路。而陵川趙軍的援軍也被阻擊。至此,趙括被秦軍死死的圍住了。趙國也是自顧不暇,被穰侯從陶國對邯鄲發起進攻,不能支援趙括。

趙軍沒了糧食,便開始殺馬吃人,保存體力,在趙括的帶領下,竟然沒有比一個人要投降。被困46日後,趙括使計詐降,利用秦軍在受降時,發動襲擊,致使秦國士兵也死傷慘重。

趙軍全部戰死後,白起使人尋找趙括屍,不得,只找到趙括用劍和鎧甲。白起極為傷心,以衣冠厚葬,取趙括劍自用。白起曾自己對秦昭王說,我以五十萬之眾圍趙括二十萬之軍,傷亡過半,才全殲此軍,是我用兵以來從未有過的事情。腹中無食,以人充飢而鬥志不懈,這是趙括的本領。長平之戰,秦軍精銳損失過半,優秀將領死傷無數,實際是秦軍未勝,趙軍未敗。唯一的不同是,趙括死了,我還活著。

秦昭王說,長平巨戰,秦失六十萬,趙失七十萬,秦可謂小勝。而趙括死,武安君存,可謂大勝。事後,范雎謂秦昭王,長平巨戰,大勝的是秦王。秦王笑而不答。

所以,趙括並非“紙上談兵”的紈絝子弟,長平之戰的鍋可以摘掉了,趙國是敗在了國力上,換誰都不行。趙國前有秦國緊盯不放,後邊境又有不少覬覦之輩,糧草又不充足,就算用廉頗的死守策略,也是撐不了多久。

所以,所謂的趙括錯,並不成立,趙王也不傻,不可能真讓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人去率領40萬大軍。秦趙兩國趙國輸的原因其實是趙國國力不如秦國,

而不是趙括的原因。


那一頭亂髮i


長平之戰作為中國歷史上最為慘烈的戰役之一,趙括可謂一戰成名,可惜這個“名”卻是罵名。那麼,長平之戰中,趙括到底錯在了哪裡呢?在我看來,長平之戰趙國之所以慘敗,其實是朝堂決策失誤、情報嚴重滯後、朝野盲目自信等原因綜合導致的,趙括的錯誤其實只有一個,那便是“盲目輕敵”,面對白起這樣一個可怕的對手,其實當趙括下令全面進攻的那一刻起,局勢已經不可扭轉了。

從戰爭爆發到換帥趙括,秦趙兩國到底發生了什麼?

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國攻佔韓國野王,導致韓國上黨郡成為飛地,韓桓惠王無奈之下意圖割讓上黨乞和,而上黨郡守馮亭卻不願降秦,而是意圖將上黨獻給趙國,促使趙國與韓國聯合對抗秦國。

趙孝成王接見馮亭使者之後,先後與平陽君趙豹、平原君趙勝和趙禹商議,最終同意接收上黨。關於趙國為何要接收上黨,我在其他文章已經分析過,在此便不再追溯。總結起來就是一點,上黨郡絕不可以交給秦國,否則太行山防線便等於形同虛設,趙都邯鄲將時刻面臨秦國的威脅。

當然,趙孝成王也知道接收上黨肯定會激怒秦國,因此派趙勝接收上黨的同時,派廉頗率軍駐守長平防備秦軍,而為了抵禦秦國進攻,廉頗在長平地區接連構築了三道防線,即汾河防線、空倉嶺防線和丹河防線,其中丹河防線又分為西部營壘和東部營壘兩部分。

秦昭襄王對於趙國此舉果然不滿,於是在周赧王五十四年(前261年)初派兵攻佔韓國緱氏(今河南偃師市南)和綸氏(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次年初,又派左庶長王齕率兵攻佔上黨,上黨百姓紛紛逃入趙國。同年四月,王齕奉命向長平趙軍發動進攻,趙孝成王則令廉頗迎戰,長平之戰爆發。

需要明確的是,從戰略目的(秦國只為奪取上黨,趙國只為防禦秦國進攻)、糧草供應和軍隊調度(50萬以上軍隊需要全國動員)等方面分析,此時的長平之戰其實還只是一場局部戰役,秦趙雙方出動的兵力並不像後來那麼多(大約在10至15萬左右),雙方並未將全部家當壓在這一場戰役上。

△秦軍接連攻破趙軍防線

從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四月至七月,秦軍與趙軍先後在玉溪河谷、空倉嶺以西和丹河交戰,結果趙國汾河防線、空倉嶺防線和丹河西壁壘全部被秦軍攻破,廉頗見野戰取勝無望,遂率領軍隊沿百里石長城一線構築工事,利用地形優勢堅守不出。

趙國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國力雖然有大幅度提升,但由於地形、制度等原因影響,趙國在軍事儲備,尤其是糧食儲備方面根本無法與秦國媲美,因此在長期對峙之後(有三年和數月多種說法),趙國首先撐不住了,在多次督促廉頗出戰無果後,趙孝成王卻並未採納虞卿的建議向其他各國求援,而是採納樓昌的建議選擇派人與秦國求和。

面對趙國的求和,秦國一方面對外擺出雙方正在議和的態勢,另一方面卻在加緊備戰企圖一戰殲滅趙國主力。結果,趙國的求和之舉非但沒能達成,反而直接導致趙國就此陷入了“五國不救”的境地。而秦國得知列國不會合縱攻秦之後,則更加堅定了徹底殲滅趙國主力的決心。

求和失敗之後,趙國朝堂開始形成涇渭分明的兩派,一派支持廉頗堅守,另一派則建議更換主帥決戰,在國力日漸窘迫的情況下,趙孝成王最終倒向了主戰派,在廉頗堅持宜守不宜攻的情況下,換帥已經成為必然。不得不說,秦國的情報工作的確出色,在得知趙國朝堂動向之後,秦國丞相范雎立即派人前往邯鄲實施反間計,通過散佈謠言等方式,促使趙國以趙括取代廉頗。

彼時的趙國,李牧尚未成名,樂毅則剛剛棄燕奔趙,而趙括不僅出身名將世家、自己也以熟讀兵書而聞名。於是,在秦國的有意促使之下,趙孝成王最終決定以趙括取代廉頗。

趙括上臺之後迅速發動總攻,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我們知道,趙括在取代廉頗之後不久,便迅速率領趙軍對秦軍發動了全面進攻,並最終導致了戰敗。那麼,趙括為何會不假思索的發動總攻呢?我認為主要是由於以下幾點原因造成的。

1、朝堂的決策影響。趙括之所以能夠取代廉頗,本就代表了主戰派在朝堂上的勝利,如果他到達前線後仍然選擇堅守,那麼趙國又何必換帥呢?因此,趙括抵達前線的根本任務,就是為了率領趙軍與秦國展開決戰。此外,與身在前線廉頗不同的是,趙括對於趙國的窘迫和後方的變化更為清楚,壓力相對反而更大,這應該給其決策造成了極大影響。

2、趙國的盲目自信。趙國自胡服騎射崛起之後,已經成為了山東六國中唯一能與秦國對抗的國家,雙方的衝突已經在所難免,這一點秦國明白,趙國同樣也明白。事實上,自從趙國崛起,從武靈王使秦、完璧歸趙、澠池相會,一直到周赧王四十六年(前269年)的閼與之戰,秦趙雙方的明爭暗鬥從未停止。而正是由於趙奢在閼與之戰的勝利,導致趙國出現了一種盲目的自信,認為趙國在戰場上已經足以戰勝秦國,而作為趙奢之子的趙括,這或許是其產生輕敵思想的一個重要原因。

3、情報的嚴重滯後。從整個長平之戰來看,趙國與秦國在情報方面的差距,簡直不可同日而語,秦國對於趙國的動向可以說是瞭如指掌,而趙國對於秦國的動向卻簡直就是盲人摸象。在情報方面,趙國可以說犯下了三個嚴重錯誤:一是沒有發現秦國決戰的決心,二是沒有發現秦國換帥,三是沒有發現秦國增兵。要知道,趙括取代廉頗時可是帶來了二十萬援軍的,情報的滯後不僅使趙括認為秦國主帥仍是王齕,且認為秦國前線只有二十餘萬軍隊,而正是基於這種錯誤的信息,導致其嚴重錯估了形勢。

4、趙括的輕敵思想。趙孝成王在更換主帥前,曾與趙括進行過對話,問趙括是否能打退秦軍,趙括則說,“要是秦國派白起來,我還得考慮對付一下。如今來的是王齕,他不過是廉頗的對手。要是換上我,打敗他不在話下”。由此可見,趙括對自己的能力有著一種盲目的自信,而正是由於這種自信,使其產生了輕敵的思想,沒有加以試探便發動了總攻。但這點同時也說明,如果趙括知道秦國已經換帥,那麼他或許將會小心的多。

個人認為,正是由於以上四點原因,導致趙括抵達前線,對軍隊完成調整之後,在不加試探的情況下,便迅速對秦軍發動了總攻。

面對白起這樣恐怖的對手,趙括髮動總攻的那刻起便已經敗了

就在趙括整頓軍備,準備發動全面進攻的時候,抵達前線的白起,卻依舊令王紇在前線指揮,而自己則率領秦國援軍在趙國原丹河西壁壘的基礎上,重新構築了堅固的防禦工事。

△趙括進攻路線

趙括髮動總攻之後,王紇指揮前線部隊只是稍加抵抗,便隨即向丹河西壁壘“敗退”,趙括不知秦軍有詐,立即對秦軍展開追擊,一直追到秦軍壁壘前。

面對白起精心打造的壁壘,趙軍久攻不下,直到此時,趙括才意識到了情報有誤,或許他依舊沒有發現秦軍換帥,但肯定發現了秦軍兵力的變化。得知中計的趙括立即想要率領軍隊撤退,但白起豈會如此輕易的讓他離開,只要趙軍撤退,秦軍便立即發動反擊,不求殺傷趙軍,只是死死咬住趙軍,不使其順利撤退。

要知道,秦軍壁壘之前還有一條丹河,趙軍進攻秦軍壁壘時,便必須渡河作戰,而此時想要撤退則必須重新渡過丹河。結果,這條河不僅成為了趙軍進攻秦軍壁壘的障礙,而且也成為了趙軍撤退的最大障礙。

△白起斷絕趙軍退路

無法擺脫秦軍糾纏的趙括,只好一邊與秦軍交戰,一邊率軍沿丹河向上遊移動,企圖通過長平關撤回百里石長城。

白起立即便發現了趙括的意圖,於是令一支2.5萬人的軍隊突襲趙軍長平關,不僅奪取了趙軍返回的生命線,而且導致百里石長城防線就此告破。同時,白起又令一支5千人的輕兵,直插趙軍主力與輜重部隊的結合部,將趙軍一分為二,在切斷趙軍後勤補給的同時,也封死了趙軍的退路。

△趙軍主力被圍

至此,趙軍主力徹底被分割包圍在了“秦壁壘-百里石長城防線-韓王山”這個狹小的三角地帶。趙括被圍之後,便立即組織突圍,然而由於白起不斷派出輕裝精兵對趙軍展開攻擊,趙軍在無法全力組織突圍的情況下,根本無法突破秦軍依託有利地形設置的防線。眼看突圍無望,趙括被迫就此營造營壘,轉入防禦、以待救援。

白起雖然將趙軍圍困,但想要消滅如此龐大的趙軍,顯然也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尤其是在雙方兵力差距不大的情況下,他已經沒有多餘兵力再去阻止趙國的援軍。秦昭襄王得知情況後,親自來到河內郡徵發援軍,由十五歲以上青壯年組成的援軍迅速馳援長平戰場,攻佔趙國援軍的必經之路——故關,徹底切斷了趙國的援軍和糧道,趙軍主力徹底被困死在了長平戰場。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農曆九月,在斷糧四十六天之後,飢餓交加的趙軍甚至已經到了互相殘殺為食的地步。知道援軍無望的趙括,不得不在軍隊徹底崩潰之前,組織起最後的突圍,他將剩餘的趙軍分成四隊,分別向不同方向發動了突圍。

然而,趙軍在輪番衝擊四、五次後死傷慘重,卻仍然無法成功突圍。於是,趙括親率精銳部隊強行突圍,結果被佔據有利地形的秦軍亂箭射死,趙國軍隊因主將戰死而立即陷入混亂,剩餘軍隊只得向秦軍投降。

此後,白起將趙國降軍全部殺死(根據長平古戰場考古發掘,趙軍乃是被先殺後埋,並非活埋,且坑殺數量絕沒有四十萬之眾)。只留下年紀尚小的240名士兵放回趙國,長平之戰至此結束。

如上所述,面對作戰經驗極為豐富,極度善於把握戰機的白起,當趙括髮動進攻的那一刻起,趙軍便一直被白起牽著鼻子在走,最終一步步被逼入了白起的埋伏圈。

縱觀整個長平之戰,要說趙括犯下的錯誤,其實也不過是輕敵冒進這一條罷了,而朝堂決策失誤、情報嚴重滯後、朝野盲目自信等等,才是趙國戰敗的最根本原因。


香茗史館


首先要知道長平之戰,趙國45萬兵團滅亡在哪裡?丹河河谷!丹河河谷原本就是廉頗趙軍的大本營,由於側翼暴露,才退守百里石長城的。

其次,廉頗打的是“防禦會戰”,堅守百里石長城。趙括打的是“進攻會戰”。主動進攻秦軍空倉嶺防線。

無論是空倉嶺防線,還是百里石長城都是廉頗所設立的重要軍事防線,依靠山勢建立,易守難攻。

最後,由於用趙括全軍出擊、進入丹河河谷 ,導致側翼暴露,被秦軍截斷後路。趙軍45萬兵團和輜重部隊分離,後方百里石長城也被秦軍佔領。

也就是說,整個過程中:秦軍進攻,趙軍防禦;趙軍進攻,秦軍防禦;趙軍被圍,秦軍打殲滅戰。

說趙括無用武之地也是對的。

首先,長平之戰爆發的地點距離邯鄲城比較近。

其次,趙括指揮45萬趙軍軍團。

其三,無論是丹朱嶺還是空倉嶺,兩軍的態勢很明顯,只有進攻才能夠結束戰爭!

也就是說,無論是邯鄲方面還是趙括選擇的機會比較小了。至於說,被秦軍迂迴包抄。秦昭襄王贏稷

盡發河內從十幾歲到六十幾歲男子徹底決斷趙軍歸路。這些都是秦國預謀過的。

趙國君臣企圖利用全軍主動突襲,重創秦軍,但是側翼、後方落入秦軍手中。

感覺:上有趙王,下有四十五萬兵團,趙括對趙軍的任何想法,都很難實現。例如,分兵是大忌,但是主力軍團會戰,被圍後竟然沒有後援。側翼輕易被突破等等。

如果這都是趙括清楚知道的話,那就不怨趙括了。這都是千古難題啊!


話史煙雲


公元前 260 年,趙國用趙括代替名將廉頗出任趙軍主將,與秦國在長平展開決戰。趙國慘敗,40 萬大軍被坑殺,從此國力轉衰、一蹶不振,最終被秦國吞併。趙括也因只會“紙上談兵”不懂實踐運用,成為流傳千年的笑柄。

長平之戰最終趙軍大敗,固然有趙括個人軍事素養不高、指揮失誤等諸多原因,但也有其他不可忽視或者不可逆轉的因素。

1.臨陣換將影響戰局

當時秦強趙弱,秦軍利於速決戰,趙軍利於持久作戰。廉頗決定憑險固守,拒不出戰,秦軍挑戰,也不應戰,準備把秦軍拖得士氣疲憊,給養困難,再找秦軍的弱點進攻。但趙王卻以為廉頗膽小怯戰,堅持用主張速戰決戰的趙括頂替廉頗。兵法有言,“臨陣易將,兵家之所忌”。

一線指揮員尤其是與敵方反覆交過手的指揮員,比其他人員更加熟悉戰場環境、部隊情況和敵我態勢,部屬也熟悉指揮員的指揮方式和作戰手段,在戰鬥中能夠令出行隨、事半功倍。不到萬般無奈絕不可臨陣換將,如果戰前突然更換指揮員,不但會使部屬感到不適應,還會使先期作戰準備失去連續性。

2.秦軍離間之計奏效

秦王看到戰爭曠日持久,一直攻不下長平,就採用範睢的計策,秘密派人攜帶千金重禮到邯鄲去賄賂朝中權臣,並且散佈流言說:“廉頗老了,容易對付,而且他就要投降了!秦國最怕的是趙括。”於是趙國決定召回廉頗,派趙括去代替廉頗領兵作戰。

“兵者,詭道也”。戰爭中離間與反離間是必不可少的作戰樣式。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戰爭中做好情報掌握和信息甄別的工作至關重要,如果把握不準容易被離間或欺詐,導致錯判情況、錯失機會。

3.群眾情緒左右決策

秦趙決戰前,趙軍已堅守三年,未能取得絲毫戰果,國內存在急躁情緒,朝中大臣也紛紛要求替換廉頗,對秦軍發起進攻。在這種情緒的迫使下,趙括求勝心切,沒有進行充分準備就決定出擊作戰,埋下失敗隱患。

4.研究作戰對手不夠

秦軍得知趙括擔任主將的消息後,秘密派武安侯白起接替王齕擔任主將,並做好保密工作,以致趙括對秦軍的換將等情況變化絲毫不知,錯把白起當王齕。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作戰中要全面掌握戰場環境,一方面要熟悉地形,對作戰區域的地物、地貌進行了解掌握,做到準確指揮、高效指揮;另一方面還要熟悉對手,對敵人的作戰能力甚至將領的個人特點進行深入研究,確保料敵先機、掌握主動。


碩風雜談


長平之戰,趙國自開國以來最為悲慘的一場戰役,45萬趙軍命喪長平。趙國家家披麻戴孝,無比淒涼。這場戰役的指揮者趙括自能而然地成為了萬人唾罵的對象,被後人冠以“紙上談兵”之名。長平之戰趙軍的指揮者趙括錯在輕敵,但重點是趙括本身經驗不足。



輕敵

廉頗在守長平前線的時候,面對秦軍的屢次騷擾,都避而不見。無論秦軍多麼的騷擾,就是拒不出戰。廉頗的拒不出戰行為,在趙國高層引起了不滿,“你廉頗面對的不是秦國的白起,只是一個20多歲的秦軍新將,有必要這麼恐懼嗎?”。

趙國高層的不滿加上秦國應侯范雎散佈謠言,廉頗最終被趙王換下,由趙括替代。趙國換將的同時,秦國也在偷偷的換將,將20多歲的王齕換下,由白起代替。 白起的到來,趙國高層渾然不知,而趙括固然更不會知道。

白起放出誘餌故意敗給趙軍,趙括自以為秦軍將領還是和自己年紀差不多的王齕,輕敵冒進,領趙軍全軍出動,結果被困在長平。

經驗不足

長平之戰,趙括表現出許多無知的行為,比如:傾巢出動,留下不到7萬的軍隊鎮守後方,結果被秦軍突襲,佔領了趙軍的後方,使趙軍落入進退兩難的境地之中。

在群山環繞的長平,領著40多萬的大軍,排著長長的隊伍,浩浩蕩蕩地行走在長平之中。由於隊伍太長,遭遇了秦軍騎兵的突襲,也做不出有力的反擊,導致輜重部隊和主力部隊的分裂。



總結

長平之戰,趙括錯在輕敵,由於自身的經驗不足被包圍於長平,導致45萬趙軍命喪長平。說實在的,長平之戰錯就錯在趙孝成王,讓從來沒有打過仗的趙括,突然領軍45萬對戰秦軍。如果讓趙括打幾次小戰歷練歷練,很有可能不負他的馬服君的威名。


永樂解史


長平之戰,紙上談兵的趙括,錯在什麼地方,讓英雄無用武之地?

先說總結。趙括並不是只會紙上談兵,相反,趙括激發了一個軍隊的最後潛力。

要說趙括這個人,就得先從當時的博弈雙方說起。此時的秦國,已經具備了統一天下的軍事能力。要記住這個大前提。趙國接受上黨這個地方,實際上是由於趙孝成王的叔叔平原君所贊成的。平原君認為,以前怎麼打都打不下的上黨,居然被白送了,這是多麼大的一塊肥肉,必須要抓住。平原君所代表的是貴族利益,也就是說,在拿下了上黨之後,很可能就是由平原君來管理的,收益非常大。但是,貴族這個階級有個毛病,就是比較短視。如果是以前,那麼拿下上黨確實非常有利。但此時,秦國已經像一頭老虎一樣蹲在面前了,去碰老虎面前的肉,是那麼容易的嗎?

過度的自信以及戰略上的短視,使得趙孝成王和平原君一拍兩合,直接忽視公子豹的意見,吃下了上黨。吃下了上黨,就意味著要管理上黨,也就是要派遣軍隊加以鎮守,這又是一筆花費,是需要考慮軍隊的消耗。

公元前261年末,趙國廉頗便帶領數十萬的趙軍,接管了上黨。數十萬的軍隊,所需要消耗的糧食非常之大。也就是說,要吃下上黨,首先你得有軍隊,其次還得有後勤保障。這邊剛接收完上黨,秦國那邊馬上就不同意了,直接由王齕帶領軍隊奪下了上黨的十七座城池,不得已,廉頗只能夠後退到上黨以南的長平。

這就好像是在玩遊戲,你用完了所有的技能想去消耗一下對手的血量,一輪下來,不但沒有消耗到,自己還差點被打死了,你說這種買賣划算嗎?

隨後,廉頗開始建築兩座營寨,想要來個持久戰。可是,這邊的營寨剛建完,王齕馬上就帶人把另一邊的營寨給端了。不得已,所有的軍隊全部退守到唯一的營寨。這裡我們要明白,持久戰打的是後勤保障能力,而此時的趙國,可以調用的糧食已經不多了。趙孝成王還到處找其他的國家借糧食,可惜什麼都拿不到。戰事的失利,再加上有人散佈廉頗的謠言,說他不敢打秦國的軍隊,兩者一結合,使得趙孝成王換下了廉頗,找了趙括替代上去。

這裡,我們更加可以看出,兩國的實力差距。上黨距離秦國的距離,比趙國的距離要遠得多,到頭來反而是趙國先斷了糧。我們也可以看出,如果持久戰真的打下去,趙國不攻自破。

這就如同抗日時期一樣,日本表面上長驅直入,但實際上整個後勤保障非常有問題。如果不是美國在後面補給,日本的進攻不可能這麼順利。對此,毛主席提出了打持久戰的戰略。同時,發展許多的根據地,為中國軍隊的後勤作保障。

其實,趙括這個人,並不是書上所說的那麼弱,那麼菜。趙括的父親是趙奢,也就是趙國著名的將領。趙括小的時候,就曾經隨著父親出門打仗,親自觀摩了戰爭。所以,說趙括是隻會紙上談兵,並不是非常客觀。趙括確實喜歡談兵,但趙括也並不僅僅是在紙上談兵。

此時的趙國與秦國的實力差距非常大,這也就導致了,換上另外一個人,結局可能也是差不多的。這時候,秦國做了一個舉動,那就是把王齕換成了白起。這就相當於,秦國換上了頂級的將領,是準備在這裡徹底解決掉趙國的。而趙括對這件事情毫不知情。請報上的失誤,導致了戰略上的失誤。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秦軍假裝失敗,把趙軍的主力部隊給引誘出來。這就相當於,你以為人家家裡沒有人,想進去順手牽羊,進到人家家裡才發現,一大群警察正在等著你。秦軍迅速在趙軍周圍建立起了包圍圈,將趙軍圍住了46天。而這46天,趙國的補給不能夠送達,趙軍只能互相殘殺,吃同伴的肉。

這裡,我們也要看到一點,那就是趙括能夠帶領軍隊46天而不投降,也足以說明他的管理上是有能力的。當然,戰略上的失誤也是存在的,而且是致命的。最後,趙括眼看著勝利不再有希望,便帶領殘餘的軍隊,發起了自殺式的衝鋒,可以說是寧死不屈。在這一點上,我們也可以看出趙括的氣節。

隨後,秦國將趙軍裡面,未成年的給挑出來,其餘的全部坑殺。

對於熟讀兵法的趙括來說,他應該是知道這場戰爭想要打贏的可能性非常低,但是他願意去試一試。這也許是盲目的自信,也是面對困難不可缺少的態度。之所以會被後人罵得那麼慘,可能是史書上,總得找人來背鍋吧。


稽聖


長平之戰,戰國戰敗,二十萬降卒被坑殺,從此戰國再也無力與秦國對抗。然,趙括戰敗的原因不僅僅是紙上談兵,是多方面的。

首先,國力,秦國從商鞅變法開始,逐漸強大,到長平之戰前,經過幾代先輩的積累和努力,國力早已遠遠大於東方六國的任何一國家,更兼有蜀郡的大糧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趙國在國力上不如秦國。

其次,兵力,其時,秦國軍力強大,且秦軍士卒皆是能征善戰之人,在長平之戰前都已經經歷過許多戰爭,趙國胡服騎射後雖國力大增,雖兩軍軍力相當,但趙軍作戰經驗遠沒有秦軍的多!

再次,元帥,秦國主帥是身經百戰的白起,戰國第一名將,而趙國主帥是趙括,雖也是名將趙奢之後,但作戰經驗太少,完全照搬兵書,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戰場瞬息萬變,焉能一成不變,所以,趙國又輸一籌。

最後,地利,秦國與趙國在長平對峙長達三年之久,趙國本是據險以守,但其時天下大旱,趙國國力不如,所以沒法再與秦軍消耗,換下擅守的廉頗,換上趙括,主動出擊,使自己的深坑壁壘全失去了作用,失去地利,又實力不如,最終戰敗!

所以,趙括戰敗並非全是紙上談兵,是失去了天時,地利,最終導致長平大敗!


華夏長河五千年


不請自來,我不認為趙括是一個紙上談兵的人,只是缺乏實戰經驗罷了。如果說錯的話,最大的錯誤就是接過了長平之戰這個“爛攤子”。

趙國為何不用廉頗?

長平之戰中趙國最大的失誤就是將廉頗換下,讓趙括頂替,那麼為什麼把廉頗換下呢?

《史記》中記載是秦國用了離間記讓趙國換下了廉頗,無非就是廉頗一直處於守勢缺乏對秦國的主動進攻,對於我們後世再來看知道廉頗是對的,因為秦國剛打完韓國軍力還沒恢復,糧草輜重也未必充足,如果和趙國打消耗戰大概率要撤軍。但是趙王不這麼想,因為長平之戰是秦國和趙國之間的大決戰,關係到未來天下的走勢,怎麼能一昧防守而不進攻呢?

所以趙王將廉頗換成了趙括,目的就是讓趙括進攻,只有進攻打敗秦國的生力軍才是真正的勝利。在趙括坐上主將的位置時是不可能繼續像廉頗那樣防守,必須主動進攻,因為趙王希望看到的,可這也中了白起的計。

秦國換上白起

長平之戰不僅僅趙國換將,白起也在的戰爭中段到了秦軍中指揮戰鬥,那麼這場戰爭主將就變成了原先的王齕和廉頗的對決變成了白起與趙括的決戰。白起作為戰國時期的“殺神”面對一個戰爭“小白”趙括,結果可想而知。

事實上並非是趙括只會“紙上談兵”,而是他們面對的是白起,戰國時期的“戰神”,趙國將領中也只有廉頗和李牧和他齊名,所以兩軍主帥在戰鬥經驗上的差距使得趙括像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小白,如果趙括真是“紙上談兵”趙國難道看不出來嗎?

成為長平之戰的“背鍋者”

一場戰爭的失敗總要有人站出來擔負責任,作為趙軍主帥的趙括當然是首當其衝的,失敗原因是不會記在趙王中了離間記換下廉頗導致的,那麼最好的解釋就是趙括十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將領,都是因為趙括自身原因的才導致了長平之戰的失敗。

我認為趙括最大的錯誤就是當了趙軍的主將,成為了這場戰役失敗最大的受害者,成為了歷史上的一個笑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