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就中醫教育教學改革與經方人才培養採訪黃煌教授(三)

黃煌: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國際經方學院院長

採訪人:張薛光(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經方學院)

問:傷寒學、溫病學一直是指導中醫臨床防治發熱性疾病、感染性傳染性疾病的重要理論和實踐經驗,也是當今高等中醫院校中醫臨床基礎學科的重要研究內容。當前的疫情之下,如何看待溫病學?
答:溫病學,作為一個學科提出來是現代高等中醫教育起步以後的事情,但歷史上確實存在著溫病流派。細分之,大約有三個學術群體。
一是以溫疫為研究對象,肇始於金元,昌盛與明清,代表人物較多,著名的有金代的劉完素、明代的吳又可,清代的餘霖、楊慄山、陳耕道等,他們大多強調溫疫有特殊的致病因素,有相對穩定的基本病機,治療以祛邪為第一要義,我稱之為“溫疫派”。
二是由清代葉天士、薛生白、吳鞠通、王孟英等組成的“溫熱派”,他們擅長治療新感溫熱病,主張溫病與傷寒分論,多用衛氣營血與三焦論溫病,臨床擅長養陰開竅化溼等法。目前我國高等中醫院校的《溫病學》課程,基本上參照了該流派的學術體系。
三是以晚清柳寶詒為代表的“伏氣溫熱派”。清代後期,以葉天士《溫熱論》為代表的溫病學說已經得到普及,同時,也在實踐中暴露出存在的不足。針對《溫熱論》詳於新感而略於伏氣的問題,柳寶詒強調了伏氣致溫,尊六經辨證,創助陰託邪法,從而自稱一派。


我在《中醫臨床傳統流派》一書中,曾專門介紹了這些溫病流派。這些流派的形成,是與當時流行的疾病密切相關的,當然也與醫家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不可分離。在當前的形勢下,溫病學並沒有失去其應用價值,仍有研究推廣的必要。我國高等中醫院校應該仍然重視溫病學科建設。
這次武漢地區的新冠肺炎,就其極強的傳染性來說,屬於溫疫的範疇。所以,吳有性《溫疫論》裡的達原飲被一些專家所推薦。另外,患者舌苔厚膩、食慾不振、腹瀉等臨床特徵提示本病有“溼阻”的特徵,許多臨床醫生都提到可用三仁湯、甘露消毒丹等溫病方治療。在預防方的選擇上,宋代用於溫疫防治的人參敗毒散也被提及並在臨床應用。這都說明,後世治療溫病的許多經驗仍有應用的價值。對於臨床醫生來說,學術無疆界,治病在療效,《傷寒論》要讀,溫病各家的書也要讀。只不過,前者是基礎,後者是發揮。

《傷寒論》與溫病學之間是遞進關係,是交錯關係。許多溫病學家都是研究《傷寒論》的高手,比如葉天士的《臨證指南醫案》中,活用經方的醫案非常多,他用桂枝湯、梔子豉湯、半夏瀉心湯、黃連阿膠湯、炙甘草湯等都是出神入化。吳鞠通醫案、王孟英醫案也是如此。人為將傷寒與溫病對立是沒有必要的。


問:但隨著抗生素的廣泛運用,隨著新型高效的抗病毒藥的成功研製,許許多多傳染性感染性疾病被逐漸控制。中醫學者們和臨床醫生也紛紛將傷寒學、溫病學的理論和方法運用於慢性病和各科雜病的防治中。如北京中醫藥大學張文選教授撰寫的《溫病方證與雜病辨治》便是如此。您對此有何看法?
答:您提到的張文選教授是我非常敬重的學者。他是我校首批溫病學博士生,是孟澍江先生的高足。他的研究,吸取了經方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從方證相應的角度歸納總結溫病方藥在慢性病上應用的規律,這是一個開拓性的工作。
從溫病的許多方看,其中都是經方的底子,如三仁湯可以看作是半夏厚朴湯、麻杏苡甘湯等的類方,大定風珠、三甲復脈湯可以看作是炙甘草湯的類方;清瘟敗毒散可以看作是白虎湯、黃連解毒湯、犀角地黃湯的合方。所以,以經方為基礎,結合藥證,是完全可以完善溫病名方的方證,並將用於慢性疾病的。張文選先生《溫病方證與雜病辨治》一書中類似的案例非常多,值得一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