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现代防空系统足以对付二战中的千机轰炸吗?

Zeng-Liping


答案是完全足够,因为现代防空系统的作战效能和杀伤范围非常恐怖,而二战时期的千机轰炸的密度太高,面对这种专门杀伤高密度单位群的武器,只能一片一片的坠落最后被摧毁。

一般来讲,一个典型的成体系的,规模中等的现代防空系统,有5层防线,包括最外圈的2层由CAP战斗机组成的防线,由S300、红旗9、爱国者PAC2等远程防空导弹组成的第三道防线,由红旗16等导弹组成的第四道防线和由红旗7,高射炮等单位组成的最后一道防线。下面,我们假设,某个区域的防空力量总和为:20架战斗机,2架预警机,2个营的红旗9防空导弹(24部发射车,96枚防空导弹),2个营的红旗16防空导弹(24部发射车,144枚防空导弹),4个营的红旗7导弹和4个营的35毫米高炮部队。而来袭的轰炸机为1000架的B29轰炸机。

那么,在高强度作战环境下,一般在520千米的距离,会有2架战斗机和组成一个CAP阵位,这个阵位拥有8-16枚空空导弹和600发炮弹的火力,他们能警戒大约700-500千米的距离。这意味着,这个CAP阵位保守估计可以击落大约20架B29轰炸机,而此时B29轰炸机离目标还有大约500公里,需要飞行大约1小时10分钟以上的时间。在这一小时里,航空兵大约能够出动22架次左右的拦截飞机,可以携带大约300枚导弹,这意味着,1000架B29在到达目标之前,会被航空兵拦截掉600架以上。

随后就是防空导弹的打击,按照设定,这个防空体系大约携带了96枚大型防空导弹和144枚中型防空导弹,按照大型防空导弹一枚可以击落2-3架B29轰炸机,中型防空导弹就击落1架轰炸机计算,这又有接近300架轰炸机被击落。此时,轰炸机群已经进入红旗7导弹和高炮的射程。

此时,B29轰炸机的数量已经不足100架,而4个营红旗7导弹已经足以拦截掉全部轰炸机和他们投下的弹药。而要达成上述条件,轰炸机还必须不顾伤亡悍不畏死的冲锋。而这在实战中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综上所述,现代防空系统应付二战的千机轰炸,压力并不大。


区域拒止


在一次空袭中出去1000架轰炸机对现代综合防空系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后者无论在设计还是可用资源上都不足以应对。如果你能接受“对付”不一定非得包括“摧毁每架轰炸机”,那现代综合防空系统还是可以保证不造成重大伤害。

如果你理解防空系统必须“在敌机起飞前将它们全部摧毁”,那现代防空系统就应该在敌机起飞前就开始轰炸机场跑道和未起飞的轰炸机。现代战斗机可以在夜间进行精准轰炸,而二战时的夜间战斗机却对现代战斗机造成不了任何威胁。

就算部分轰炸机能胜利升空,也会发现自己的无线电通讯受到严重干扰,以及无线电导航设备发出嘈杂的静电声。它们只能缓慢地向目标移动,还没飞出东安格利亚呢,周围的同伴就一架一架被干掉了。领航机是首要打击目标。防守方战斗机的飞行速度更快,单发杀伤率更高,甚至还有时间飞回基地补充燃料和弹药再飞回战场继续战斗。

如果有轰炸机还能侥幸逃脱,它们也只能依靠航位推测法进行导航和轰炸。而一旦它们靠近任何有价值的目标,就会遭遇更加致命的地面炮火攻击。在确认目标时会出现C2问题,即只锁定那些有可能近距离轰炸有价值目标的轰炸机,而不管那些被炮火或标记吸引到随便哪个郊区去的部分。

如果说要一晚上干掉1000架轰炸机,那还真不可能。但反过来,1000架轰炸机要想接近并有效打击目标那也是不可能的啦。


义薄云间


别说是千机,就算是万机,在现代远中近层层布防的防空系统面前也照样被秒成渣!为了更直观的说明问题,我们选取一个二战中最先进的美国B29战略轰炸机作为千机轰炸的主力选手,下面我们来看看B29轰炸机的一万种死法。

出师未捷身先死,被现代战斗机当靶子打

B29轰炸机长度30.18米,翼展43.05米,高度8.46米 ,翼面面积达到了161.27平方米 ,使用的也是传统螺旋桨动力,又没有任何反隐身设计,这么大一个目标在现代防空雷达面前比民航飞机都明显,一千架这样的轰炸机飞过来,在几千公里外就会被像“铺路爪”这样的战略预警雷达发现,而后通过地面相控阵雷达在几百公里外确认具体位置和方向,接着就可以起降各种二代机、三代机、四代机进行拦截了,而在这些喷气式动力和空空导弹的组合下,B29和护航飞机完全没有任何还手之力,只能成为天空中最绚丽的烟火,崩!爆炸!能不能幸存完全取决于拦截飞机还有没有导弹和油料。







八百里分麾下炙,被中远程防空导弹当猎物吞食

现代防空系统中最主要的一种就是防空导弹系统,而其中像俄罗斯的S400和S300,美国的爱国者、宙斯盾,中国的红旗系列都是有名的防空导弹系统,而且他们的最新型号都能取敌首级于数百公里之外,并且能够进行多目标追踪和攻击,还具有抗饱和打击能力,对付像二战中那种密集低速轰炸机群是再有效不过了。简单介绍一下S400的性能,它可以打击从超低空到超远程的各种空中目标,最远射程达到400公里,可以同时跟踪300个目标,并对其中48个进行攻击,而二战中的轰炸机一旦被现代防空导弹攻击,基本没有逃生的可能性,这么算下来,只要备弹充足,搞个10套左右的S400进行作业,一千架B29只能经历两个攻击波次就会全部GG。




流水落花春去也,侥幸活到投弹区照样被现代高射炮屠杀

虽然已经知道B29轰炸机群没有可能靠这么近,但我们还是退一万步,给B29弄一个BUG,假设它们已经到了投弹区,现代防空系统该怎么反击?B29轰炸机虽然巡航高度可以达到万米以上,但是在投弹时的高度大多也在4千米以下,这已经进入现代主流高射炮甚至是单兵防空导弹的射高范围。而现代的主流高射炮,不要说铠甲S和09自行高炮那种高端货,就是中低端产品都配备了光电追踪锁定雷达,对付二战轰炸机这种又大、速度又慢的笨拙目标,也是手到擒来,而且高射炮价格低,可以大范围配置,B29来了基本就在劫难逃,不过我们注意到因为数量比较多,达到了一千架,而高射炮把飞机打下来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这些轰炸机可能还是会投下一些炸弹对防守方造成一定损失,但最多也不过是几个高射炮阵地的事,无伤大雅。





当然了,最后我补充一句,我这个介绍还只是陆地防空体系,如果再加上海上各种军舰,轰炸机会死的更惨,054A的730近防炮可还记得?


军武吐槽君


二战时期的千机轰炸,面对今天的防空体系,绝对会被打的连渣都不剩,首先,我们要知道今天战术级别(引导普通空战)的地面预警雷达,探测距离都能在500公里左右,不过受到地球曲率影响,对低空飞行目标会有一定的限制,但是别忘了我们还有空中预警机,预警机的探测基本上是无死角的,探测距离可达600~800公里,也就是这个那么大的轰炸机群,在800公里外就能被今天的预警系统发现了,不要怀疑今天的预警系统,日军偷袭珍珠港时,当时美国的雷达都能发现日本的飞机,就别说今天的了!

就那些二战时期的飞机,附近一个军区随便起飞点飞机就能交他们做人了啊,通常一个军区里是有3~4个歼击师的,空军一个师有三个飞行团,一个飞行团包括三个飞行大队,一个飞行大队又包括三个飞行中队,每个飞行中队里有大概有4架飞机,所以,再加上一些团直属、师直属的飞机,空军一个歼击师大概就有着124架作战飞机,因此,只要有两个师的飞机升空迎敌,就凭二战时期跟今天的技术差距,这1000架飞机应该不会有一个漏网至于吧,毕竟这些飞机在今天的战机面前就是活靶子,只要把导弹发射出去就行了,不用担心命中率的问题,导弹太贵的话,用航炮打也行,反正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而且,除了飞机以外,地面防空部队也不会闲着啊,总不能所有的功劳都给空军抢去吧,面对今天的各种防空导弹、防空高炮,绝对是任何侥幸的机会,哪怕就是大口径高射机枪,在现代化体系支撑下,都能对那些二战时期的老古董造成一定的威胁,比如下面那张动图,这可不是火力覆盖,而是防空压制,大家仔细看看图中密集的炮弹,就凭二战时期那些时速只有几百公里的老爷机,在这种密集炮火的覆盖下,能有多少是完整的?不可能的,就这一轮下去,所谓的千机轰炸可能就已经折损过半了!


因此,面对着今天的现代化防空体系,二战时期的所谓千机轰炸真的跟活靶子没有任何区别,不可能有漏网之鱼的,别小看了今天的军事实力,这期间有着70多年的技术代差,这种代差已经不是依靠人力和数量就能弥补的了,所以,1000架二战时期的老爷机唯一的下场就是成为碎片!


哨兵ZH


目前世界上的自行高炮几乎都采用的是20~35毫米的小口径速射炮, 50毫米以上的中口径自行高炮只有意大利研制的“天龙座” 76毫米自行高炮,所以SA2型76毫米自行高炮将是世界上第二款中口径自行高炮。

现在各国普遍装备的小口径高炮只能对付斜距4 000米以内、高度3000米以下的空中目标。有鉴于此,现代武装直升机所携带的反坦克导弹就不断采取增程方式,使其射程明显超出小口径高炮的有效射程,例如美国为其AH 64 "阿帕奇”武装直升机配备的“海尔法”导弹射程就达到了8 000米,可在小口径高炮射程之外发射;而固定翼战机则可以在更远的地方、更高的高度投放空地弹药,让小口径高炮根本打不着。虽然近程防空导弹系统可以打击10多千米以内的中低空飞机和武装直升机,但是其在各国军队中不可能做到大量配置,会留下很多火力空隙。在此情况下,发展中口径自行高炮就有必要了。

国产SA2型76毫米高炮主要作战目标应该就是敌方在中低空飞行、较远距离上的武装直升机、固定翼飞机、巡航导弹、防区外空地导弹、无人机等目标,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目前小口径高炮存在的射程和射高不足的问题。SA2型76毫米自行高炮没有采用履带式底盘和8×8轮式装甲车底盘,而是采用了6x6轮式越野车底盘,越野机动性和防护能力都不是很出色,而且它也没有配备搜索雷部球形光电转塔,这意味着它需要外部探测系统提供远距离的目标信息, 自身只具备一定的独立自主作战能力。SA2型76毫米自行高炮之所以采用这样简单的设计,很明显是为了降低成本。不过,技术进步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由于中口径炮弹的内部空间远比小口径炮弹大,所以可以通过为中口径炮弹加装制导系统来提高其打击精度。例如意大利研制的76毫米自行高炮在配备毫米波指令制导系统的精确制导炮弹的情况下,可以打击15千米的固定翼飞机和8千米外的直升机。

SA2型76毫米自行高炮可能采用的是类似瑞士厄利空35毫米高炮的技术路子,就是为高炮配备集束式预制破片可编程引信子母弹(AHEAD) 。这种先进弹药在通过高炮的炮口时,炮口线圈能够为弹药的可编程时间引信提供精确的飞行时间指令。此外,炮弹内部装有大量预制破片,可在目标附近形成一个直接指向目标的高速、高密度破片杀伤弹幕,以拦截和毁伤空中目标。


总说装甲


完全没问题,二战那种那种轰炸机早期的萨姆-2型地空导弹就足够对付,所以从技术上看完全不是问题。只是千机轰炸中的轰炸机数量实在是太庞大了,就算不考虑脱靶也需要1000枚导弹,所以虽然技术上不存在问题,但是也只有大国能够承受单次这么大规模的拦截任务。

先说下技术问题,可以肯定的是现代防空技术对付这些二战的轰炸机绰绰有余,不管是战斗机还是地空导弹/舰空导弹。二次世界大战的轰炸机没有干扰系统(红外、雷达),没有超音速能力、没有隐身技术,相比于现代技术来说这就属于“古董”。就拿美国的B29重型轰炸机来说,这种轰炸机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性能最为优异的战略轰炸机,最大飞行速度574公里每小时,实用升限10200米。而英国兰开斯特轰炸机最大飞行速度则只有462公里,实用升限7470米。其余的轰炸机也基本都在500公里以下的时速和1万米以下的升限。

从技术上讲,对付这些轰炸机有千万种办法,可以在任何距离和层次进行拦截。下图为50年代开始服役的苏联萨姆-2型地空导弹,中国空军地空导弹部队曾经使用这种导弹5次击落速度达到800公里升限达到27000米的美国U2高空侦察机。而现代战斗机都具备携带空对空导弹的能力,甚至像AIM-120、PL-15这类空对空导弹都拥有超过100公里以上的射程,一架战斗机更是可以携带至少4枚空对空导弹升空拦截。地空导弹则更是拥有超过200公里的射程和超过4倍音速的末端速度,拦截这些轰炸机就跟“玩”一样。

但是,一次要拦截1000架轰炸机是个不小的工程,因为数量实在是太庞大了,就算没有脱靶的情况下也需要一次使用1000枚对空导弹,这是军事小国根本无法做到的。首先,一个大的轰炸机群从起飞到抵达目标上空一般最多需要5-6小时,所以拦截时间必须控制在5小时内。而在5小时内能够紧急起飞超过200架战斗机的国家不超过20个。在5小时之内能起飞200架并携带1000枚空对空导弹的国家则不超过10个。像越南、印尼这些国家虽然拥有战机数量超过200架,但是这些飞机很多都是出于保养或者半报废状态,而且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收集出超过1000枚空对空导弹。

如果是利用地空导弹拦截,那么我们算一笔账,一个S400地空导弹营有12辆发射车和48枚防空导弹,加上二次装填一共96枚防空导弹。而一个营的S400地空导弹至少要5亿美元,拦截一次千机轰炸则需要至少11个营,也就是55亿美元。如果是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那么也至少需要120辆发射车和1000枚防空导弹,这些总价值也要超过100亿美元,都不是一些小国能够担负的。

所以说,拦截这些二战轰炸机在技术上没有任何问题。但是麻烦就麻烦在数量太过庞大,小国家很难一次性抽出这么多拦截力量进行拦截。即便使用战斗机和地面防空力量混合拦截,那么要在5个小时内把这1000架全部拦截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中美俄这些大国之外其他国家根本没有那么多战备值班的防空力量。


雏菊西瓜Peterpan


B29战略轰炸机,是亚洲–太平洋战争中对日轰炸的主力!火焚东京和核平广岛、长崎都是它所为。

能动用1000架二战时期远程轰炸机的国家现在也没有几个,说明这样的国家过去、现在、将来都是军事大国!这样的大国也只能由大国去应怼!

这个问题属于“穿越题”,这就需要设定一些场景,二战老式轰炸机到了现代,不用面对21世纪的战斗机,就是二代米格23、F4……这些携带导弹的战斗机也是羊群面对一群饿虎!100架现代战斗机只需200个架次就能尽数将1000架二战重型轰炸机击落!要是出现这样的情景这个问题也就没有继续讨论的必要了。所以,对于现代防空一方也有限定不能使用战斗机的条件下进行防空作战。


B–17轰炸机,是美国在二战期间服役最早的战略轰炸机,是欧洲战场对德国实施战略轰炸的主力,美国出品的二战欧洲战场题材影片都或多或少的能看到它。

如果不使用现代战斗机去拦截还要不使一架轰炸机漏网,这就需要有极其完善的地面防空体系,不但要有远中近程地空导弹,还要有大口径高炮。由于二战时期的轰炸机飞行速度都在450㎞/小时,这就需要在200~300㎞之外就对其进行高密度的有效拦截,最好在距离己方100㎞之外就尽数击落,但是这需要大量的高档远程防空系统。

目前的俄制S300V/S300P和S400地空导弹系统中都有射程超过200~300㎞的导弹型号存在,但这得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才行!S300系列和S400都是以营为主要作战单位,一个营有4个发射连,共12辆发射车,一辆发射车安装四枚导弹发射筒共48枚待发弹,还有48枚再装填弹。如果要在200~300㎞外一次性拦截1000架轰炸机至少需要25个导弹营的约1200枚的待发弹,在敌机距离防御区200㎞处就要发射1000枚导弹进行拦截 ,剩余的200枚待命!并且需要非常好的战场防区分配、管理和统筹,否则20个营会出现通讯信道传输被堵塞,电磁波相互干扰……等高电磁环境下出现的问题,同时轰炸机也不会坐以待毙,会往空中拼命的播撒金属箔条,这种主动式电磁干扰二战期间就有了,美英轰炸德国时候就已经采用,而箔条布撒到现在也是反射雷达波的主要手段……现代防空系统虽然先进,自身纠错能力强,但是在大面积的“箔条云”面前要想精确跟踪与制导也是有些困难的。

B–24战略轰炸机,二战时期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上都能看到它,有一部电影叫《坚不可摧
》当中的主人公就是B–24轰炸机的投弹手。

如果25个营的远程导弹不能在第一轮全部击落轰炸机群,那么就需要在10分钟内再次发射200枚待发弹将剩余的轰炸机击落,虽然远程地空导弹可以全歼来犯的轰炸机,在保靠原则的考虑下 ,仍然要部署6~8营的中程地空导弹营 要在20~60㎞这个距离间防止出现漏网之敌!还有必要部署几个100㎜的大口径高射炮进行最后的防御,而小口径高炮和近程防空导弹则不在考虑的行列 ,因为B29和B17轰炸机的最高升限都在10000米,小高炮和近程防空导弹根本够不到 ,只有100㎜高炮射高超过12000米……。





总体来说,1000架轰炸机不是想象的那样容易拦截,前面所说的只是对防守方非常有利的条件下才能做到 ,而指挥1000架轰炸机的人也绝不是普通人,是具备非常高超指挥能力的军事家!他不会让轰炸机就这样平白的“羊入虎口”,他可能会利用各种各样方式寻求突破,会利用地形地貌、气象、地球曲面……等等自热条件寻求突防,如果这1000架轰炸机当中有100架携带核弹,它们当中有一架突防成功对敌方就是灾难!

再有就是防守方的问题,25个的S300/400等级的远程防空营的投资是巨大的!以印度购买8个营的S400花费了50亿美元计算,25个营的投资实在是太大了!还有那1200枚导弹!这些都不是中小国家可能拿出来的巨资,所以就目前而言,可以拦截1000架二战轰炸机的国家还是中美俄,其他国家根本没有这个能力!


皇家橡树1972


足够是足够了,但是那得是大国的防空系统。

图为二战时期的B17轰炸机。


有人说二战的轰炸机飞行速度慢,而且是凌空投弹的方式攻击,不具备防区外和远距离精确打击能力,面对现在动辄射程超过200公里的防空导弹是无法生存的,这是对的,但是问题在于:那是足足1000架飞机啊!

如果我们不考虑那是1000架飞机,我们把他们当作一次性使用的导弹,那也是1000枚巡航导弹来袭啊,现代防空系统很强大,但是可以拦截1000枚巡航导弹的防空系统,除了中美俄以外,再也没有谁能做到了。

如果你把1000架轰炸机想象为1000枚导弹,那么就好理解其难度了。


另外,如果我们考虑到弹药的基数和储备量,那问题就更大了,千机轰炸需要起码2000枚防空导弹应对,原因在于防空导弹拦截轰炸机是二拦截一体制,即便是面对二战轰炸机也得这样,因为你必须要考虑到第一发防空导弹可能故障或者没有击中的情况,又或者是击中了却没有造成重大伤害的情况,所以必须要给每一次攻击一个备份,那么有多少国家可以凑齐2000枚防空导弹呢?

图为S400防空导弹,它可以在200公里外击落大型空中目标。


那么如果我们依靠地面的防空炮火呢?如果我们拿不出2000枚防空导弹,我们就必须动用现代防空高炮,比如厄利孔双35毫米速射炮等现代高炮,这些高炮绝对比二战高炮强大,他们甚至可以把超音速战斗机打下来,更别说移动缓慢的老旧轰炸机了,但是这样的高炮就不能做到远距离拦截了,往往是在敌机凌空时才能使用,此时就避免不了要被敌人轰炸到了。

所以我们说,能拿出来2000枚防空导弹的一定可以完美应对,但是能做到的只有中美俄。


回答者简介:张浩,亚太智库研究员,《舰载武器》杂志评论员,在《兵器》、《舰载武器》等多家军事期刊发表《现代山地战怎么打》、《共和国炮艇小传》、《夺滩奇兵》等文章30余篇,在海军作战理论和海上作战武器装备等领域有独特见解,著有《预警机、电子战机》一书,获得军迷群体一致好评。


海事先锋


在二战中比较恐怖的是轰炸机进行大规模的轰炸,如果没有有效的制衡措施,被轰炸的一方基本都会损失惨重。在二战中,我国由于防空能力较弱,根本没有足够的战机来抵挡来自空中的侵袭。所以我们的做法基本是敌机来了,我们进入防空洞。

那么,如果以现代的防空体系来面对千机轰炸的话,结果会是怎样?结果可想而知,那就是凭借现在防空体系的强大,足以应对千机轰炸。

现代的防空体系是由各种防空武器和设施组成的,其功能就是应对敌方的空袭。现代的防空体系基本上有五道防线。

举个例子,一个中等的防空体系是由CAP战机组成最外圈的2层防线,由像红旗9、爱国者等中远程导弹组成第三道防线,由红旗16级别的导弹组成第四道防线,而最后一层的防线是由高射炮组成的。印度坚持要买的S-400甚至具备中远程全方位拦截的能力。

当敌机进入防空体系之内时,由情报预警体系发出情报,然后作战指挥系统决定是否要使用第五道防线进行拦截。一般来说,2架战斗机就可以组成一个CAP阵位,警戒的范围是500-700千米。这个级别的防空力量可以击落的飞机数在10架左右。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左右,会出动大批次的航空兵进行拦截,携带大量的导弹,在这一道防线陨落的飞机基本在600架以上。

接下来就是大量的防空导弹轰炸,包括大型防空导弹和中型的防空导弹。到这一道防线时,所剩的飞机已经不多了。最后是由高射炮解决最后的残留。如果想要进入到第五道防线,需要敌方飞行员悍不畏死的冲锋,这在实战中是不可能的。综上,现代防空体系应对千机轰炸完全胜任。


利刃巨透社


对于千机轰炸来说,的确是气势如虹,给人一种铺天盖地的感觉,这种情况经常会出现在二战时期的西线,由英美军组织对于德国的城市进行战略轰炸,具体的做法,英军美军并不相同,英军是按照杜黑制空权理论中,轰炸城市制造恐慌的设想,把一座座德国城市炸成废墟,而美军则是按照轰炸敌方的工业中心,破坏对方的战争潜力。

而二战时期,使用的炸弹都是自由落体炸弹,炸弹的命中率很低,尤其是高空轰炸,由于炸弹的命中率低,所以就要增加投弹的数量,这样一次组织上千架飞机对于一个目标进行轰炸就成了一种重要的手段。

对于现代的防空系统来说,由雷达和各种防空导弹组成的火网已经是十分的稠密,如果是用一种单纯用数量的爆发去撞防空系统的话,那么进攻一方的损失是进攻一方无法接受的,当然凭借着数量优势,进攻一方还是可以突破防御一方的火力圈,但是至少要损失一半的飞机,进攻一方无法承受这种损失。

而组织一次千机轰炸,协调调度工作十分复杂,需要协调近百个机场,难度非常大,费力不讨好,而且现在随着精确制导武器的大量使用,空射武器的命中精度有了巨大的提高,不用再组织上千架飞机对于一个目标进行突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