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癌症病人長期乏力是怎麼回事?如何緩解?

中醫


腫瘤患者的乏力,通常被稱之為腫瘤相關性疲乏,或者叫癌因性疲乏。形成的原因非常複雜。

1.腫瘤本身就是一個消耗性的疾病。許多患者發現疾病的時候已經是晚期,不能進行手術切除,或者少數病人雖然發現得較早,進行了手術切除,但是短時間以內又發生了復發和轉移。無論是哪種情況,這些病人的體內都有了腫瘤的負荷。強大的腫瘤負荷不能去除,在體內不斷的爭奪正常的人體的養分,導致營養消耗增多,體力下降,長期乏力。

2.手術的影響。許多癌症患者在接受手術切除以後,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乏力。手術對人體是一個較大的創傷, 尤其是一些胃腸道和肝膽腫瘤切除的病人,相應器官的切除,必定會極大的影響消化功能。比如胰腺癌切除的手術患者,因缺乏胰酶等消化酶的攝入,會導致長期營養吸收不良,產生脂肪瀉,進一步導致乏力。

3.放化療的影響。許多惡性腫瘤患者,為了儘可能的延長生存,改善生活質量,就必須得接受放化療。放化療有可能會對人的骨髓功能造成極大的破壞,這就包括了白細胞,中性粒細胞,血小板和血紅蛋白的下降。而血紅蛋白的下降有可能會引起貧血,貧血最常見的臨床症狀就是乏力。



4.心臟的問題。部分化療藥物對心臟有一定的毒性,例如阿黴素和氟尿嘧啶等。心臟的毒性包括了心臟射血分數的下降,進一步引起射血功能不足,進一步導致貧血和乏力。

對於腫瘤相關性的貧乏。解決的方法包括以下幾種。第一,儘可能的減低腫瘤的負荷,降低腫瘤的消耗對人體的影響,包括採取手術,放療及化療等手段,儘可能的減少腫瘤的體積,降低其負荷。第二,增強營養的攝入,西醫抗腫瘤無忌口一說,儘可能的攝入雞鴨魚肉等高蛋白高營養的食物,保證充分的營養供給。第三,採用一些營養心肌保護心臟的藥物,儘可能的減少化療藥物對心臟的影響。第四,針對貧血的原因進行糾正,比如,補充鐵劑,葉酸,甚至輸血等等。


會小回春術的小醫生


這是很多患者都會出現的情況腫瘤的患者出現長期的乏力,渾身沒有勁,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第一,腫瘤長期的消耗

惡性腫瘤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腫瘤細胞不斷的生長,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會掠奪正常組織的營養物質,導致患者出現消瘦,乏力,嚴重的可以出現惡病質,瘦的只剩下皮包骨頭。

還有一些患者,特別是消化道腫瘤的患者,例如胃癌,腸癌的患者,可出現消化道梗阻,導致患者無法進食水,一吃就吐,這樣的患者更容易出現乏力,疲勞。

第二,手術的打擊

做手術畢竟是有創的,而且有的癌症手術,是非常大的手術,對於身體的各個臟器,都是非常大的考驗,術後恢復可能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而且,術後可能還需要禁食一段時間,如果術後出現了傷口感染,出血,傷口裂開等併發症,可能會進一步加重無力乏力等症狀。

第三,放化療的副作用

任何的一種治療方法,都是有副作用的,放療和化療,在殺滅正常細胞的同時,也會損害人體的正常組織,可以出現噁心,嘔吐,腹脹,腹瀉等症狀。如果出現這些消化道情況,會影響患者的食慾,以及對食物的消化吸收。進食不夠,就會導致消瘦,無力。

如何緩解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題,腫瘤的患者,需要加強營養支持治療,儘量選擇口服,口服不夠,可以靜脈營養支持治療。食物儘量選擇高蛋白,優質蛋白,例如雞肉,魚肉,蝦,雞蛋,而且營養要均衡,糖,脂肪,微量元素,維生素都需要補充。

還需要控制原發病,如果腫瘤不斷的發展,那也是不行的,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手段。


普外科曾醫生


很多癌症病人有個共同的特徵,就是總感覺渾身軟弱無力。病人自己敘述吃的也不差,吃的也不少,怎麼總是疲乏,感覺兩腿抬不起來的感覺,並且老瞌睡,想睡覺。其實這個叫癌症相關性疲乏,又叫癌因性疲乏,是臨床惡性腫瘤常見的症狀之一。NCCN指南將癌因性疲乏描述為“一種由腫瘤或抗腫瘤治療引起的令人不安的、持續的身體、情感和/或認知方面的主觀的疲勞感覺及精力衰竭感,並干擾日常生活及功能”。

癌因性乏力的發生在接受化療的患者中為65%—100%;接受放療的患者中為82%—96%;轉移患者中可超過75%,其中有超過40%的患者疲勞症狀持續多年。

癌因性疲乏的原因包括:1.手術病人遭受巨大創傷,機體免疫力下降,體質虛弱引起乏力;2.進食量少,水電解質失衡引起乏力,常見的低鉀或低鈉性乏力;3.腫瘤生長消耗大量營養物質,機體營養不良引起的乏力;4.部分化療藥物會引起嚴重乏力感,比如紫杉類化療藥,口服有些靶向藥物也會有嚴重的乏力症狀,比如索拉非尼;5.化放療後出現骨髓抑制,白細胞低下,貧血,病人會有明顯的乏力感。

與一般的疲乏不同,癌因性疲乏發生快、程度重,持續時間長,且不能通過休息來緩解。癌因性疲乏會損害患者的日常生理功能,降低患者自理能力,影響臟器功能狀態及患者情緒狀態,導致體質、生活質量下降,甚至造成癌症患者中途放棄治療,從而加重病情,增加額外的醫療費用。

如何緩解癌因性疲乏:1.減少過度消耗體力的活動,平時可以通過玩遊戲、聽音樂、閱讀等分散注意力。瑜伽作為一項身心運動,被指南推薦用於乳腺癌、非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治療過程中。2.加強營養,升白細胞及改善貧血,改善睡眠,保持樂觀的心態和良好的心情。3.適當使用一些藥物:比如黃芪、人參、茯苓、阿膠等中藥,重度疲乏無力者可考慮使用中樞興奮劑哌醋甲酯或者短期使用皮質醇類激素。


胡洋


患癌導致的乏力,通常也稱之為腫瘤相關性疲乏或癌因性疲乏。這種症狀的原因非常複雜。

1、癌症本身就是一種消耗性疾病。尤其是晚期癌症,無法進行手術切除,癌細胞反覆侵襲和轉移,種種癌變過程都會給人體增加負荷。強大的腫瘤不斷在人體內爭奪營養成分,導致營養消耗過多,就會造成體力下降和長期乏力。

2、由於手術的影響,多數癌症患者做完手術後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乏力。手術本來就創傷性很強,特別是內臟腫瘤之類的切除手術,必定會對人的消化功能產生極端影響。長期營養吸收不足是導致乏力的重要原因。

3、很多惡性腫瘤患者為了儘可能的延長壽命,改善生活質量,就不得不接受放化療。這對人的骨髓功能破壞力極大。放化療容易造成白細胞和血小板及血紅蛋白大量流失,引起貧血而導致乏力。

4、部分化療藥物都會對心臟產生一定的毒性,造成心臟功能不足,引發心肌缺血和乏力。

如何緩解腫瘤相關性疲乏?

①儘量減輕腫瘤負荷,並降低腫瘤對人體的消耗性影響。採取做手術、放化療的方式,減少腫瘤的體積。

②加強營養的攝入,多吃雞鴨魚肉等高蛋白高營養的食物。

③適量服用一些能保護心臟的藥物,減少化療藥物對心臟的傷害。

④多補充鐵劑,貧血嚴重者應及時給予輸血治療。

想了解更多健康養生知識,請關注本頭條號,點擊「在線藥師」為您解答各種健康問題!


好萬家健康商城


很多人都有疲憊不堪的時候,可能偶爾一兩次還是比較多見的,若長期有上樓沒力氣,容易睏乏,失眠健忘,渾身無力的情況,當出現這些症狀,儘量到正規醫院做相應的檢查。因為長期這樣有可能會是癌症的前兆,大多數腫瘤病人都會出現乏力 。

乏力在癌症病人,尤其是正在進行積極抗腫瘤治療的病人發生情況較高。據統計,癌症相關性乏力發生人數較多,中、重度乏力為佔一大部分。



一、為什麼會出現乏力??

1、腫瘤自身因素

(1)晚期腫瘤病人出現的惡液質(亦稱惡病質,是腫瘤通過各種途徑使機體代謝發生改變,使機體不能從外界吸收營養物質)、疼痛、貧血、營養及能量代謝異常,供給不足易產生疲勞乏力等症狀。

(2)神經內分泌異常,例如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功能紊亂、甲狀腺功能減退,導致調節能量和物質代謝的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能量供給不足,出現乏力。

(3)炎症調節因子失調,過多的釋放炎性因子作用於神經系統及內分泌系統,抗壓系統激素穩態改變,產生慢性炎症反應,從而導致乏力的發生。

(4)病人心理因素的變化,如抑鬱、緊張、悲傷等,消極情緒使得感情上疲憊不堪。

(5)褪黑激素分泌以及睡眠節律紊亂,褪黑激素可改善睡眠質量,若分泌紊亂,則會引起睡眠節律失常,導致乏力產生。

(1)幾乎所有的抗癌治療都能引起不同程度的乏力。例如:治療引起的甲狀腺功能減退或治療引起其的他不良反應(噁心、嘔吐等)造成食慾不振等因素,均可引起乏力。

(2)抗癌治療所致的乏力常與接受抗癌治療的種類及強度密切相關。例如,密集化療及高強度化療病人的乏力症狀常常較嚴重。

(3)鎮靜、鎮痛藥物可抑制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傳遞到各器官或組織的興奮信號減少,導致乏力症狀加重。

二、病人乏力,如何應對?

乏力的特殊干預處理包括藥物與非藥物兩類方法。

中、重度癌症相關性乏力病人有可能從藥物治療中額外獲益,尤其是生活質量或日常生活能力受損的病人。

(1)音樂放鬆法:音樂優美的節奏和旋律可以引導病人進入一個輕鬆愉快的境地,以達到穩定情緒、振奮精神的作用,提高應激能力。選擇能解除疲勞的音樂。



(2)選擇合適自己的鍛鍊方式:日常鍛鍊可以提高器官功能,從而減少能量消耗。病人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散步、太極等一些較為和緩的運動。

(3)調整睡眠:調整睡眠(規律起居時間,睡前避免飲咖啡及刺激物);節制睡眠(避免長時間午睡,適當限制上床睡覺的時間);建立誘導睡眠的良好環境(例如,睡眠時房間黑暗、安靜、舒適)。

(4)注意補充營養:應少量多次進餐,保證足夠的熱量。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對於防治乏力也是必要的。



(5)恢復治療:腫瘤病人乏力還可通過一些干預治療進行恢復,如觀察鳥類和坐在公園中體驗自然環境對癌症病人將有所幫助。

(6)心理干預:研究發現減少應激,給予癌症病人更多的心理支持可以降低乏力水平。

癌症的情況應該重視,但出現以上徵兆需要積極的進行了解,根據病情進行醫治,提高病人得抗病能力。目前,中西醫優勢互補成了腫瘤治療的趨勢,中醫藥也在腫瘤治療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紫竹飛宇


癌症患者長期乏力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現。中醫可以扶正固本,提高機體免疫力。具體處方是生黃芪一兩,大棗十個,煮水當茶喝,或者用補中益氣湯,四物湯,四君子湯,都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或者在當地中醫的辨證論治下,開扶正固本的湯藥處方。都可以緩解,而且療效很好。


中醫腫瘤專家張明zm


癌症患者乏力的常見原因是貧血和營養不良。但不是說所有的癌症患者都會有類似的 乏力情況,應該說很多的患者在確診癌症甚至在癌症的治療過程種(比如手術或者放化療期間)都沒有明顯的乏力感覺。主要與患者的身體基礎情況和疾病的嚴重程度有直接關係,當然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就是患者的心理素質和對疾病以及生命觀的認識。

一般來說青壯年患者,癌症中早期患者,沒有明顯嚴重合並症的患者,出現貧血和營養不良的機會很少,因此一般不會出現乏力情況。年輕患者,身體素質好或者耐受疾病的能力強,患者即使在癌症的中晚期仍不會有明顯的貧血或體重的下降;中老年患者如果疾病的中早期,一般沒有明顯身體消瘦,沒有明顯貧血,也不會出現乏力等不適。但是,如果疾病進展後,隨著身體營養的消耗,患者逐漸出現貧血和營養不良(典型表現就是體重下降),就會長期感覺乏力。

貧血,主要是血液種血紅蛋白減少,而血紅蛋白的功能有運輸氧氣/二氧化碳氣體,如果體內血紅蛋白量降低,那麼運輸氧的能量下降,那麼全身組織細胞的供氧量下降,細胞的新陳代謝下降,能量減少,就會出現乏力等各種功能障礙。

如何解決?

一是,積極抗腫瘤治療。通過積極的抗腫瘤治療,就可以減少或者消除癌細胞對身體能量和營養的奪取;能夠降低或者避免腫瘤帶來的各種併發症,比如出血/梗阻/潰瘍等各種併發症。

二是積極提供外源性的營養補充。如果有明顯的貧血,達到輸血標準後,積極輸血,可以短期內明顯改善患者的貧血症狀,如果沒有達到輸血標準,那麼需要口服或靜脈應用補血藥和增加腸內外營養的供給。

三如果患者沒有貧血或者營養不良,但是仍然有乏力/精神狀態不良的情況,建議及時給與心理疏導,必要時看心理科醫生,給予疏導,必要時藥物改善。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由於瘤的生長耗去了身體大量的養分,使人更虛弱,免疫系統抗病能力下降,在加上醫治中的各類機器(械)照射,化療殺傷大量好細胞等一系列原因使病人身體越來越差。乏力只是身體虛溺的其中的一種表象,僅此而已。


清風佛面863121121121


癌細胞繁殖速度是正常細胞的上千倍,消耗的營養也是正常細胞的上千倍。

癌症患者乏力是癌細胞用一種低效方式利用營養。

先了解一下細胞的能量代謝,線粒體是細胞的能量工廠,是細胞的發動機,產生能量有兩條途徑。在有氧的情況下啟動氧化磷酸化途徑,也稱三羧酸循環和有氧呼吸,需要氧。氧化磷酸化完全分解葡萄糖,產生大量的能量和二氧化碳,1個葡萄糖分子產生36~38個ATP(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另一種是糖酵解,也稱厭氧呼吸,不需要氧。糖酵解葡萄糖不完全分解,產生大量的乳酸和少量的能量,1個葡萄糖分子產生2個ATP(腺嘌呤核苷三磷酸)。

癌細胞以一種低效方式利用能量,是造成乏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於癌細胞攝取營養太過龐大,減少了正常細胞的能量來源。

所以幾乎所有癌症患者的死亡並不是腫瘤本身,而是營養不良導致的多器官衰竭。



降酸聯盟


生病了,身體虛了,不就乏力了嗎!這還需要問怎麼回事嗎!

機體免疫不足,氣血不足,要如何支撐這個身軀呢

另外,像癌症的治療,手術,放化療,哪個不是消耗人體的能量的,所以,很多癌症患者治療的同時,配合中藥一起調理,並吃些提高免疫力的,比如,人參皂苷rh2,蛋白粉,靈芝孢子粉,冬蟲夏草等等。最根本也是增強機體免疫,讓這個殘損的身軀能夠更好的支撐治療,堅持順利完成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