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留學只是起點,不是目的

我們不要鼓勵每個人盲目的出國唸書,甚至是為了逃避國內的教育而去留學。一個在自己國家讀書都覺得不適應的學生, 很難想象到一個陌生的國家後問題會迎刃而解。

你如果從來沒有選過小班的研討課,參加過出國的夏令營,也沒有參與交換生項目,甚至沒有用英文做過獨立的論文和課題研究,又如何能判斷自己更適合海外的教育模式呢?

你需要的是多體驗,多蒐集信息,讓理想落地。

留學只是起點,不是目的

可以找過來人聊天,去學校網站研究,努力看清自己所選擇的路的前方形勢;

瞭解自己畢業後的就業方向在哪裡,清楚自己做什麼事情會比別人有優勢,知道將來誰會願意為你的才華和時間買單。

留學只是起點,不是目的

這些都想清楚,你便不會在選校和選專業上一頭霧水毫無頭緒,在寫PS (個人陳述)的時候無從下筆。

這些對於自我的定位和認知,在你出國前可以是模糊的,有偏差的,這都沒關係。

實際上隨著學習和生活經歷的不斷深入,他們一定會不斷的被調整和糾偏。但如果你壓根不去想,兩眼一抹黑就上了飛機,那無異於避重就輕,自欺欺人。

而如果你連學校的申請要求都找不到,相關表格也不會填,我覺得你可能還未達到留學生的起碼能力標準:即信息收集和獲取,獨立思考和決策的能力 。

這些軟性的技能,才是決定留學之路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留學不是目的,而只是開始,是人生躍遷的第一步。這一步即使讓你踏上跳板了,也不代表你最後就能一躍而起。

實際上,中國留學生在海外面臨的挑戰不一而足:從語言劣勢,到社交尷尬,從文化差異,到各類偏見。

在學校的時候,你還是交錢的主,加上圈子小且單純,這些問題可能都不太凸顯。而如果進入了社會,到了實習/求職階段,需要讓別人給你錢的時候,才會發現一切都難上加難。人家憑啥要找一個文化不通、溝通有障礙的外國人呢?

所以90%的留學生畢業後在當地找工作都會以失敗告終,剛踏上跳板就摔了個跟頭,最開始的各類美好想象被逐漸打回原形。

所以,想著通過留學本身就能順利走向人生巔峰的,未免太天真樂觀了。

長期來看,對於個人增值的最好辦法,無疑是在職場中證明自己,不斷提高溢價。而不是通過獲取“留學生”這樣一個簡單粗暴的標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