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從作品的特點來看,清初遺民詩人有什麼樣的心態??

a_nuo_1996


傳統詩歌唐宋雙峰並峙,後世詩歌要麼宗唐要麼法宋,但均呈強弩之末態勢。

在這樣的大勢下,遺民詩卻以其“一枝獨秀”在詩歌史上留名,尤其是滿人建立清朝之後的明遺民詩,以其家仇國恨背後的愛恨血淚鑄就了詩歌園地中一片“血染的風采”,於歷史的幽暗深處“迴光返照”,在“悲傷逆流成河”的情境下,深刻地詮釋著“國家不幸詩家幸”這一詩歌不易之理。

清代詩人卓爾堪選輯《遺民詩》(亦名《明遺民詩》)

翻閱這些血淚和成的遺民詩,捕捉那些字裡行間若隱若現的故國情懷和傷悲情緒,在片羽吉光的散存詞句中浮光掠影地談點淺見,一窺那個大變革時代的詩人複雜心態。

(王夫之像)

憑君寫取千莖雪,猶是先朝未死人。

這是遺民詩人王夫之的一句詩,反映了當時遺民詩人的普遍心理狀態,是對自身身份的一種心理認可。漢族的江山被異族蕩平,在這種國破家亡的現實面前,深受儒家傳統文化薰陶的詩人們此刻的心中是悲憤而絕望的,“沉重的肉身”不得已在異族的統治下“苟延殘喘”,但精神血脈中卻時刻與那個逝去的明王朝須臾不離左右。這種自我身份鑑定成了遺民詩的本真底色,表達了遺民詩人們這個“共同體”無可奈何的悲絕之情,在改天換日的堅硬現實面前,把這種追思之情通過這樣的詩句,在虛無縹緲中向著不復存在的明王朝實現“軟著路”。

(顧炎武像)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蒼生痛哭深。

這是顧炎武的一句詩,在感嘆朝代更迭之際的戰亂的殘酷的同時,更寄託著多黎明百姓之苦的深切感悟。每一個王朝的建立都是血跡斑斑的,清朝入關後,由於其異族的身份更是激起了廣泛的反抗,面對這樣的局面,“以暴制暴”的邏輯指引下,最初征服者於是便選擇了令人窒息的赤裸裸地屠殺這一暴力恐怖之舉,這段歷史在正史中諱莫如深,但這黑暗的一幕在野史中多有記載,比如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一系列有規模有組織的慘絕人寰的悲劇,即使按最保守的人口銳減四千萬來算,清朝的大屠殺死亡人數之多也是中國曆次改朝換代之最。現實的殘酷超乎想象,直至今人來看那段歷史都令人毛骨悚然,何況當時生活在那樣的社會環境下,遺民詩人們面對這樣生民塗炭的局面,也只剩“長歌當哭”的悲涼了。

(閻爾梅像)

豈有丈夫臣異類,羞於華夏改胡裝。

這是閻爾梅的一句詩,題目是《滿巡撫趙福星遣官招余余卻之》,據此可見當時的遺民詩人面對無可挽回的朝代更替,對江山穩固下來的清政府拋過來的“橄欖枝”,內心深處不願“同流合汙”,這種錚錚鐵骨的氣節表現在行為上就是那種“不合作者”的姿態。”寄語故人多自愛,但辭青紫即神仙”,許多人由此遁世隱居或者遁入空門,在復國無望的“鐵板一塊”的現實面前,在一茬茬的抗爭然後接著一茬茬的失敗面前,隨著清朝統治的日漸鞏固,這些年歲日增的遺民詩人更多的只剩下這樣唯一表達心跡的途經了。

(顧炎武書法作品)

傳說故園荊棘長,此生能得首丘時?

這還是顧炎武的一句詩,此句中的“首丘”比如歸葬故鄉。此起彼伏的零星抵抗日漸銷聲匿跡,而這批遺民詩人的生命也漸漸走到了盡頭,迴天乏力的末世感縈繞心頭,心有不甘但行將就木的身體再也無法支撐其曾經的勃勃雄心,於是只剩下對未來那種迷惘的期許了,既然此生不得終老故園,便只願這一生在死後能夠安放故土。這樣的心態也屬人之常情,但隨著這一批遺民詩人的日漸凋零,日子還得繼續,後來者也漸漸地在“好了傷疤忘了疼”的習慣性遺忘中適應了改朝換代後的生活,於是這樣的“終極追問”終成“最後絕唱”,隨著遺民詩人的故去而煙消雲散於無形之中。


吃素的穿山甲


清代學者、詩人卓爾堪曾經選編過《遺民詩》十六卷,列舉了清初遺民詩人四百餘家,蒐集了詩作近三千首。可見這些被貼上或者自己貼上遺民標籤的詩人在清初的特殊時期是一個相當龐大的群體。這些人中,既有顧炎武這樣不以詩名為稱的大學者,也有屈大均這樣名噪一時的詩壇巨匠。如果強調這一群體的共性,從作品的內容、風格、情懷、體例中歸納,也能發現他們確實有一些相通之處。

1 從內容上,遺民詩人的詩作中有大量都直接反映明清交替之際戰亂頻仍、民生多艱的社會現實。這點並不難理解,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身為遺民群體往往遠離朝堂且抱有強烈的家國關懷,在亂世中所目睹的種種慘景便都付諸筆端,流傳於世。

比如泰州詩人吳嘉紀的名作《七歌》裡對於百姓生活的寫照:

嗟哉我父逝下還!一棺常寄他人田。田中水闊波浪白,渚禽夜叫聲悽然。敞廬去此地幾尺,陌阡經歲無人跡。……

嘗見里人稱母壽,抆淚即思我慈母。慈母謝世值饑年,棺衾草草何曾厚i我昔抱痾母在時,千里就醫不相離,謂兒形容一何瘦?涕洟落入手中糜。只今災荒生計拙。茅簷臥病對風雪。昔日食中母淚多,今日病裡展炊絕。嗚呼二歌兮歌辛酸.孤身無倚海天寬。

叔兄昏夜行閭里,突遇惡少椎擊死。前代之冤今不理,嗚呼伯兄慟不起!……

這樣的內容可謂字字血淚,確實是忙於館閣亭臺的詩人所不曾見識過的,類似的詩句還有“買草納官官不收,千堆萬堆城南頭。風吹雨打爛欲盡,餓殺闌中子母牛”(錢澄之《獲稻詞》)等等。他們或痛恨官吏朝廷、或怒罵農民軍隊、或自哀生不逢時、或借古自喻,但內容上雖然表現不同,情感上卻都一以貫之。


2 從情懷上,對國破家亡深切沉痛的感情構成了大眾對於清初遺民詩人群體的主要印象。以屈大均名篇《秣陵》為例:

牛首開天闕,龍崗抱帝宮。六朝春草裡,萬井落花中。訪舊烏衣少,聽歌玉樹空。如何亡國恨,盡在大江東!

悲歌慷慨,餘音激盪。這樣的詩作直接映照了遺民詩人的情緒,體現了這一群體的集體心理。除了亡國之痛,突然喪失精神依賴的無助感也充斥在他們的詩作中。從“樹頭烏鵲飛難定,矯首雲天萬里霞”(歸莊《和錫山友人無家詩次韻》)這樣的詩句裡即可稍窺無枝可依的絕望。在這樣的情感基調上,自我的命運與時代的命運形成了共鳴“龍蛇四海歸無所,寒食年年愴客心”(屈大均《壬戌清明作》)。

3 從風格上,遺民詩因為特殊的時代背景,與明末詩及清中期詩都形成了強烈差異。由於突出詩歌的時代性與社會性,他們的詩風都不約而同帶有迴歸詩騷以及漢魏詩脈的特點。這又是一個很大的題目,這裡就不囉嗦了。


毛劍傑


遺民是指在朝代鼎革之際,效忠於前朝而不願意與後朝合作,或不認同後朝的人民。明朝滅亡後,滿清入主中原,使得明朝遺民的人數遠遠多於此前。遺民多是自幼受到儒家傳統教育的文人,他們往往會作詩抒發自身的政治態度與情感傾向,因此這些詩人被稱為遺民詩人。

遺民詩人屈大均

雖然明朝政治統治中存在種種問題,但明朝畢竟是漢族統治的政權,滿清統治者則被中原士人視為“蠻夷”。面對明末清初的戰亂和動盪,不少遺民詩人面對著國仇家恨。清初滿清統治者的高壓統治加劇了遺民們的不滿情緒,他們往往通過詩歌抒發自身內心的情感。

遺民詩人顧夢遊

首先,遺民詩人感嘆現實的殘酷。清朝統治者強制要求老百姓剃髮,以表示效忠於清朝,還通過種種措施鎮壓遺民的反清思想。遺民詩人往往在詩歌中表現出對現實的不滿,為了逃避現實,遺民詩人不得不寄情山水,甚至遠離故鄉,奔赴臺灣或海外。

遺民詩人、著名學者顧炎武

其次,遺民詩人表達對明朝的懷念。明末清初,戰亂不斷。“今日廣陵思往事, 十年前

亦號承平”,昔日繁華的揚州在戰亂中受到重創,史可法戰死揚州失守後,揚州慘遭屠城,有遺民詩人以詩句表達對戰亂的感嘆和對明朝承平時期的懷念之情。遺民詩人對明朝的懷念也隱含了對清朝的不滿,直到康熙中後期,這種懷念之情才逐漸淡去。

最後,遺民詩人感嘆人生的艱辛。清初不少遺民詩人拒絕入仕做官,他們喜歡歌頌歷史上節操忠貞之人,表明自身的志向。“生死非我虞,但虞辱此身”,這類詩句表現了遺民詩人對於節操與生命的看法。面對生存的艱辛,遺民詩人不僅不向現實妥協,反而看淡生死,而將忠貞看作比生命還要重要的事情。

也有一些具有移民情結的文人迫於現實的壓力而入仕為官,他們或是迫於贍養父母子女的生存壓力,或是因為自己的意志不夠堅定。儘管已經與清朝合作,但他們也會在詩歌作品中表達對於入仕的迫不得已和對故國的懷念之情。隨著時間的推移,清朝的統治日益穩固,再次形成長期承平的局面,遺民詩人逐漸凋零,對於故國的思念之情也日益消減。

參考文獻:羅惠縉:《民初“文化遺民”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嚴迪昌:《清詩史》,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版。

郭英德:《明清文學史講演錄》,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回答者: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研究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張晶


個人簡介:張晶,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碩士在讀,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史,季我努學社青年會副會長,從事季我努學社影像中國史方面相關工作。曾參與學社重大項目李頓調查團資料整理工作和南京大屠殺期間外籍僑民史邁士的撰寫工作。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季我努學社頭條號(搜索季我努學社)及季我努學社微信公號(名稱季我努學社,搜索jiwonu)季我努學社系國內著名的歷史學民間學術社團,已出版中國近現代史料及研究作品逾3000萬字,代表作為《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中國抗戰影像全集》(全30卷)、《日本遠東戰爭罪行叢書》(第一輯5卷,第二輯已出1卷)。其創辦的季我努沙龍系國內最著名的公共歷史講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