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李宗仁手下除白崇禧颇有军事才能外,还有哪些能征善战的将领?

笔下发白


近代中国的军事政治是极其复杂的,各方势力都不甘寂寞,争先恐后的在历史舞台上大显身手,而围绕着桂系这一军事团体,也诞生了当时不少名噪一时的人物,其中比较著名的便有桂系三巨头,他们分别是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

而这三人中间,尤其以小诸葛白崇禧能征善战出名,当然桂系能屹立多年而不倒,并不仅仅只有一个小诸葛。

桂系大将廖磊

很多人对于廖磊或许极其陌生,但是他在桂系中的地位仅仅次于李宗仁和白崇禧,当然了这只是说在军队中的影响力。廖磊是广西人,但早期并没有在桂军系统中服役,而是湘军首领唐生智的部下,在唐生智下台后,廖磊投靠了桂系,此后也深得李白二人信赖,算是桂系的高层。在抗战爆发后,其率领桂系人马率先奔赴前线抗战,在鄂豫皖地区颇有抗战功绩,并且将桂系的势力延伸到了安徽,后于抗战时期病亡,国共双方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桂系大将李品仙

这个人物就比较著名了,他是桂系中除李白二人知名度最高的战将,在廖磊死后,其接受了他在安徽的桂系势力,并且进一步加强了桂系对于安徽的控制,日后更是出任安徽省政府主席,俨然把安徽变成了第二个广西。在抗战时期担任十战区司令长官,领导其部桂系人马抗战,但是很多人认为李品仙在抗战时期有消极抗战之嫌,使得桂系人马在抗战胜利后不减反增,后来在国民党败退后去往了台湾。



桂系大将夏威

此人也是颇有军事才能,是桂系发家起底部队的第二任军长,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钢七军的军长,而第一任军长便是桂系领袖李宗仁。此人被世人熟知完全是他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对我军的围追堵截,在湘江战役中,由夏威担任总指挥,指挥了桂军人马对我红军的作战,使得我军损失惨重,后于解放战争时期接任了李品仙安徽省政府主席一职,在解放战争时期,他负隅顽抗,率领桂系主力于大别山地区对我中野作战,后来桂系军队于衡宝战役中大部被歼灭,其后退居香港。



而李宗仁能够上台当上代总统其实就是这些桂系将领的支持,其实桂系能够和老蒋多年对抗,并且一直成为老蒋的心腹大患,还是依靠了桂系的这些中坚力量。当然了,桂系将领中最具军事才能的还是白崇禧,他被誉为桂系“智囊”,也是桂系中名副其实的第一战将。


西北老张看世界


作为国民党统治时期内实力最为强大的派系之一,李宗仁、白崇禧率领的新桂系,一直是蒋介石在国民党内最大对手。在“有枪才是草头王”的民国,军阀势力之间的斗争,归根结底还是军队实力的较量,作为国民政府最大的派系之一,李宗仁、白崇禧的底气——桂军,战斗力自然也极为强劲。


红军时代,彭德怀元帅评价南方各军阀军队战斗力时曾说:“黔军滇军两只羊,湘军就是一头狼,广西猴子是桂军,猛如老虎恶如狼”。曾经与桂军交过手的彭帅对桂军“如狼似虎”的评价,也可看彭帅对于桂军战斗力的评价之高。

不过一直以来,桂军作为一个整体,虽然以战斗力强劲著称,但是,除领袖李宗仁、白崇禧之外,其他桂军将领名声普遍并不大,李、白二人几乎将所有的光芒全部集中在自己身上。



不过显然,桂军作为民国时期最具战斗力的军阀部队,当然不可能是只靠李宗仁和白崇禧两个人支撑起来的,理所当然的,也有诸多优秀的桂系将领的功劳。

李品仙

桂军之中除桂系三巨头之外,最具知名度的,应该就是曾经担任第十战区司令、安徽省主席的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李品仙了。不过,李品仙却并非李宗仁白崇禧等人的嫡系部队出身,虽然李品仙也是广西人,但是他却出自唐生智的湘军。



李品仙,1890年生于广西苍梧,自幼家境富裕的李品仙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先后在广西陆军小学、湖北第三陆军中学、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

保定军校毕业后,由于广西陆军分配不公,李品仙转入湘军,并一直追随唐生智。在湘军中,李品仙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等职。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之际,李品仙已经担任了第八军第三师师长。1927年,李品仙成为第八军军长。短短八年间,李品仙完成了由军校见习生到军长的巨大飞跃。



然而,在1927年宁汉之争时,由于他所追随的唐生智被南京国民政府击败,李品仙也被新桂系包围。迫于无奈之下,李品仙接受了南京政府改编,投靠了新桂系,正式成为新桂系的一员,并在二次北伐时担任第12路军总指挥兼第八军军长。

抗战期间,中将军衔的李品仙被加上将衔,并被任命为第11集团军总司令,率桂军三个军开赴抗日前线。在率部参加淞沪会战、徐州会战之后,李品仙驻守安徽,并被任命为安徽省政府主席、第21集团军总司令。



在安徽期间,李品仙做的两件事最为有名,第一件事是麾下部队曾用高射炮击落了一架日军飞机,在飞机上的侵华日军第11军司令官冢田攻被当场击毙。死后被追赠大将的冢田攻,也是中国战场上被中国军队击毙的日军军衔最高的将领之一。

而第二件事就没那么光彩了,在驻守安徽寿县期间,由于觊觎当地一座楚怀王墓,胆大包天的李品仙和曾经盗挖慈禧太后墓葬的军阀孙殿英一样,派军队盗了楚怀王的墓。



解放战争期间,李品仙曾担任徐州绥靖主任、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等职,率部进攻解放区。国民党败退台湾之际,李品仙也到达台湾,但是,作为已经毫无实力可言的桂系将领,李品仙和他的上司白崇禧一样,被彻底冷落。1987年,98岁高龄的李品仙在台北去世。


夏威

如果说李品仙、廖磊等人是半路投靠新桂系的将领的话,那么,夏威就是李宗仁、白崇禧等人名副其实的心腹和嫡系了。1893年生于广西容县的夏威,曾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学习。

而且,夏威一直与黄绍竑、白崇禧人关系密切,可以说是相交于贫贱之时。早在旧桂系陆荣廷时代,夏威就在模范营当第二连连副,而此时黄绍竑和白崇禧,都是同一支部队的同级军官。可以说,在三人起家之时,夏威、黄绍竑、白崇禧三人是资历相同,旗鼓相当的。



当黄绍竑、白崇禧成立广西讨贼军时,夏威担任讨贼军总指挥部第三团团长,率部东征西讨,为桂系三巨头统一广西立下了汗马功劳。李、白、黄三人一统广西,将麾下军队整编为第七军时,夏威则成为第七军下属九个旅的旅长之一。


其后,作为桂军中最受桂系三巨头信任的人之一,夏威先后参与了北伐战争、蒋桂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历任第七军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第七军军长、第48军军长、第八军团军团长、第16集团军总司令、第四战区副司令长官、陆军第二方面军副司令官、第八绥靖区司令官、安徽省政府主席等职。一直是桂系最核心的将领之一。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之际,夏威并没有和白崇禧、李品仙等人一样退往台湾,而是在香港定居,1975年,夏威在香港因车祸去世。


鸢飞九天2018


众所周知,国民党桂系部队能征善战,其中白崇禧更是有名,在北伐、抗战中立功甚伟,被誉为“小诸葛”。除了白崇禧外,桂系还有哪些善于征战的悍将呢?

李宗仁与白崇禧

北伐前夕,两广统一合作,广西军队被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李宗仁,党代表黄绍竑,参谋长白崇禧。李、黄、白就是著名的桂系三巨头,此三人皆系国民党名将,这个不必多说。

第七军下属几个旅,几名旅长都是桂系悍将,他们分别是:

黄绍竑

第一旅旅长白崇禧(兼);第二旅旅长俞作柏,此人后来与桂系反目;第三旅旅长黄旭初,黄绍竑到中央工作淡出桂系后,黄旭初接替了黄绍竑的位置,成为桂系新的三巨头之一;第四旅旅长伍廷飏,此人与黄绍竑关系很好,曾兼任广西省主席,后随黄绍竑到浙江等地任职;第六旅旅长夏威,保定三期毕业,与白崇禧、黄绍竑同学,抗战时曾任第十六集团军总司令留守广西,内战期间担任过白崇禧副手,1975年在香港死于车祸;第七旅长胡宗铎,桂系早期骨干将领,1962年在台湾去世;第八旅旅长钟祖培,桂系早期名将,北伐先锋,后闲居故里,1949年后因发动暴乱而被新政权镇压;第九旅旅长吕焕炎,曾任广西省主席,1930年在广州遭人暗杀。

黄旭初

除了以上几位,桂军还有廖磊、李品仙和叶琪等人也堪称名将,廖磊在抗战中曾任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兼安徽省主席,一直在李宗仁麾下听令,重创日军,1939年突发脑溢血死于军中;李品仙抗战中曾任第十战区司令长官、安徽省主席,抗日名将,后来高龄死于台湾;叶琪是桂系大将,1935年因马惊被摔到在地而死,年仅39岁。

由于学识及资料原因,本文可能还不全面,欢迎有识之士留言补充。


民国年间那些事


黄旭初说的“名将如云”,一点没错。除李宗仁、白崇禧外,排第一位的,非李品仙莫属。李品仙北伐时,属湘系,从排长一直因战功,升至第八军军长,第二十路军总司令,率部攻下平津,系北伐名将。后回桂,抗战时任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前敌总指挥,安徽省主席。抗战后期第十战区司令长官,带甲六十万。李品仙在抗战中,犹能打硬仗苦仗翻身仗,是抗战十大名将之一,若论抗战中指挥歼灭日伪之多,稳居首位。不说别的作战,其亲自指挥的三次随枣战役,弱中反胜,死里求生,日伪丧胆,被称为李魔头。李品仙在抗战中,是桂系的首员虎帅,也是抗战军队的中坚力量。第二位就是黄旭初,桂系看家的萧何,任广西省主席十九年,算无遗策。第三位夏威,钢七军的第二任军长,北伐立下殊功。抗战任16集团军总司令,其虽没有北上抗战,但为前线训练出无数优秀的军士,贡献不少。以下还有很多:韦云淞、韦永成、周祖晃、覃连芳、张淦、莫树杰、苏祖馨、张光纬、钟纪、李本一……,其中李本一任176师师长时,率部偷袭日军后勤补给基地——安徽明光,一次尽情虐杀日伪近三千人,日军自此,吓得再不敢虐杀我被俘官兵,怕受同样的血腥报复。要指出的,桂系是一个系,并不是广西的地方组织。非桂籍的,也有蔡挺谐(广东人,十六集团军副司令、总指挥)、区寿年(广东人,四十八军军长、廿一集团军副司令)、张义纯(安徽人,四十八军军长、廿一集团军副司令)、刘士毅(江西人,31军军长)等一大批军级以上干将,他们作战英勇,功昭日月,是新桂系的重要将领。还有就是人离桂系,心在桂营的新桂系二号人物黄绍竑,抗战初,出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领兵守娘子关,因部队不断被调走,支援忻口作战,至无兵可用,被日军破关。日军攻至离其司令部不足二百米处,黄绍竑亲率警卫部队奋勇作战,不退半步,直至增援的曾万钟部赶到,才打退日军的进攻。在如此高级将领中,临危不惧,以身作则,坚守阵地,殊为难得。后黄绍竑出任浙江省主席,在抗战中口碑颇丰,不愧为新桂系大佬。


安平144796971


桂系是民国时期最为显赫的地方实力派,不仅广西一直是它的地盘,其势力和影响遍及大半个中国,特别是在抗战时期,也是除中央军外最能打的部队之一,以李白为首桂系军阀除李宗仁和白崇禧外,还有能善战的将领,下面列举四位。

图为1925年时的黄绍竑,臂章为中将军衔。

黄绍竑(1895-1966年)广西玉林人,新桂系三杰之一,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最先在旧桂系军阀陆荣廷部队任职,1921年投奔到时任广西第2路军司令李宗仁帐下,在后来的广西军阀混战中,配合李宗仁、白崇禧作战,1925年实现了广西统一,并就任广西省长。抗战时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在山西参加对日作战,娘子关战役、忻口战役等,而后任浙江省主席,创办兵工厂,积极抗日。解放战争时,黄绍竑是主和代表之一。

黄旭初有广西大管家之称,图为黄旭初与小儿子黄武良照片。

黄旭初(1892-1975年)广西玉林人,陆军上将,北京陆军大学毕业,最先在旧桂系军阀陈炳焜部队任职,1922年投奔广西第2路军司令李宗仁帐下,任中校参谋,从此对李宗仁忠贞不二,参加北伐、中原大战,屡立战功,在黄绍竑外调后,黄旭初于1931年任广西省长,在抗战时期留守广西坚持抗战,未离开一步,解放战争后随白崇禧出逃。

李品仙因抗战勇猛,被日本人称恶魔悍将。

李品仙(1890-1987年)广西悟州人,陆军二级上将,保定军校毕业,最早伴随湖南军阀唐生智,并于1927年升任第8军军长。后在反蒋大战中被打成了光杆司令,1930年中原大战受李白邀请担任第4集团军参谋长,1936年升中将,抗战时期参加淞沪会战,台儿庄会战,随枣会战等,1939年担任安徽省主席和21集团军总司令,1942年日本陆军大将冢田攻乘飞机被击毙,就是被李品仙部队打的。解放战争时随白崇禧出逃,在台湾和白崇禧命运是一样的。

图为廖磊。

其实还有一位叫廖磊的,玉林人,保定军校毕业,也是唐生智的部将,1928年被桂系打败后,归了李宗仁,在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很犀利,1939年担任安徽省主席和21集团军总司令时突发脑溢血英年早逝了,后由李品仙接替了职务。


图文绘历史


研究过桂系历史的人一般都清楚,桂系中有很多将领都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而且有的还是同学,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期间便已经是好友了。比如白崇禧、黄绍竑还有夏威,他们三人都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而且还是同期同学,除这三人之外,桂系还有比较著名的将领如李品仙等,他也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的。



而在桂系这一国民党派系中,李宗仁无疑是政治军事上说一不二的领袖,而白崇禧以“小诸葛”闻名,堪称二号人物,再者还有颇具政治才干的黄绍竑,这三人是桂系初期的领导力量。但是后来黄绍竑离开了广西前往了南京中央任职,所以此后桂系几乎以“李白”相称,也就是说李宗仁和白崇禧在某一方面是完全的可以代表桂系,但是桂系中除“李白”外,也有不少能征善战的猛将。比如桂军核心将领夏威。



这是一个跟随李白黄三人打天下的人物,是桂军主力部队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的第二任军长,其参加过蒋桂战争,失败后流亡香港,后又在桂系的召唤下重整兵马,是桂系发展壮大的一位关键人物。尤其在湘江战役中,夏威担任十五军军长,他奉白崇禧之命在新圩率领桂军三个师展开了对红军的阻击,由于桂军熟悉地形,且部署得当,我红军虽然英勇善战,但也伤亡惨重,据黄克诚大将回忆说“桂军战斗强,而且战术灵活,我军在广西的十来天时间,大多是在紧张中度过的”。



而在抗战时期,夏威留守广西,主持军事,多次对日作战,并且配合了昆仑关大捷,但在抗战胜利前夕的桂柳会战中,新桂系为了保留实力,并未尽全力,使得国军有了豫湘桂大溃退。在抗战胜利后,夏威和桂系另一员大将李品仙共同主政安徽,使得桂系达到了鼎盛。



而夏威在解放战争末期,和白崇禧还有过一次军事战略上的争论,在国民政府退缩西南之际,桂系白崇禧还拥兵二十多万于武汉,而夏威主张退守广西,另做打算,而白崇禧则要在华中地区和解放军展开决战,结果就青树坪战役昙花一现之后,桂系几大主力部队全被四野消灭于衡宝战役之中。

纵观近代军事团体,除老蒋的国民党中央军之外,几乎无一派系能和桂系相提并论,而桂系能够经久不衰,其实也依靠了这些跟随李宗仁打天下的广西将领,他们注定在桂系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绝笔历史


实话实说,李宗仁白崇禧手下庸才居多,廖磊、李品仙、夏威、韦云淞在抗战中后期在李宗仁和白崇禧的带领下都沉溺于保存实力,根本说不上能征善战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广西军人没有人才,只是李宗仁白崇禧手下多是一些庸人。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李宗仁、白崇禧和黄绍竑建立的新桂系曾经分裂过一次,李宗仁和白崇禧被赶出了广西,如果不是机缘巧合,李宗仁白崇禧重返广西,恐怕历史上李、白也就是两个被赶下台的军阀而已。


这一次新桂系的分裂造成了新桂系人才的凋零,以及李、白二人从此更加用人为亲,用人第一原则是“忠心”、“听话”,而非“能干”。


在这种“近亲繁殖”下,李宗仁和白崇禧麾下又怎么能有什么出色的人才?


新桂系原本就是以广西陆军讲武学堂里的广西青年军官为班底组建的地域色彩非常浓厚的军人团体,李宗仁、白崇禧因为风云际会的关系,在北伐后占据了相当多的地盘;地盘多了,白崇禧就想着学周公吐哺,想把新桂系从地域团体搞成一个全国性的组织。


他第一步就是提拔了不少非广西将领,但是这恰好直接导致了新桂系分裂,原因也很简单,新桂系和阎锡山的五台系一样,生命力就在于地域性强,阎锡山和李宗仁、白崇禧之所以能屡败屡起,就是因为他们的军队不是单纯的靠金钱、靠酒色财气维持的,桂系和阎锡山军队纽带核心是乡谊,这有点类似清朝湘军,依仗的就是本乡本土。


所以白崇禧提拔非广西籍将领一下子就把新桂系里中层精英军官得罪了,他们以李明瑞、俞作柏为核心联合蒋介石,赶走了李宗仁和白崇禧。


但是李明瑞、俞作柏他们的诉求其实是和李宗仁、白崇禧一样,他们坚决反对蒋介石“广西融入国民政府”的政策,所以尽管他们依靠蒋介石赶走了他们认为偏袒外人,处事不公的李宗仁和白崇禧,但是李明瑞、俞作柏又开始公开反蒋,主要是反对蒋介石企图把广西“国民党化”。


李明瑞、俞作柏虽然很能干,但是毕竟当时只是少壮派军官,根基还是不深,其结果就是李明瑞投身红军,而俞作柏直接逃亡香港,新桂系军官们也把李宗仁、白崇禧请了回来。经过这次事件,李、白都死了把“新桂系变成全国性组织”这条心,而且有鉴于李明瑞、俞作柏之乱,他们就越发强调地域性,强调广西第一,其结果就是那些有家国情怀,真正有理想有抱负的军人在新桂系待不住,比如主张和蒋介石有限度合作,更有家国情怀的黄绍竑最后去南京了,而非广西人的刘斐一直没办法带兵,只能做高级幕僚。


而另一个结果就是新桂系上下越发近亲繁殖,李宗仁、白崇禧、廖磊、李品仙、夏威、韦云淞这些人的子侄全部在桂系军队担任高级军职。


比如桂林保卫战时白崇禧为什么调走桂系最精锐的175师和188师?因为175师师长甘成城是夏威的外甥,而188师师长海竞强是白崇禧的外甥。


白崇禧这么做,自然是上行下效,桂林城防司令韦云淞也有样学样,命令131师死守以掩护自己逃跑,结果131师师长阚维雍气愤不过愤而自杀。(事前白崇禧已经调走了131师下属三九三团团长蒋晃)


最后再简单说说廖磊、李品仙、夏威、韦云淞抗战时的表现吧。


老实说这几位在抗日战场表现都不是很好,李品仙就不说了,为了捞钱,连楚怀王墓都敢盗掘;廖磊淞沪会战和白崇禧一块,用人海冲锋战术对付日军,结果一天之内21集团军被打残,廖磊军事指挥水平可想而知;韦云淞就不说了,桂林保卫战已经丑态尽显了。


夏威也是保存实力的好手,在昆仑关战役时就保存实力,被桂系下面将领陆学藩大骂“夏威……有权使用部队,尽量使用别的部队,不动用自己的部队。夏威集团军始终在武鸣和邕钦路西侧方面,打些风流仗,看着敌人,可打可不打,因而不受到丝毫损失。”


就连夏威自己也公开把保存实力挂在嘴边,根据曾任桂系175师师长的冯璜回忆,夏威曾经告诫他“我们仅有这些部队,你们不可一下就把‘本钱’拼光。”冯明白夏是叫他要对日避战、保存实力。从此以后,凡是对日作战,冯均付以对保存实力有利则打,不利则避的原则,直到抗战结束。


兰台


桂军中能征惯战的将领还是很多的,笔者在此提两个。

1、廖磊

早年曾是湘系军阀唐生智部将,1927年湘军被桂军打败后投在李宗仁、白崇禧麾下,从此成为桂军的一员大将。

全面抗战爆发后,桂军改编为第11、21集团军,廖磊担任第21集团军司令,率先开赴华东淞沪战场。在淞沪会战的大场之战中,廖磊率部与日军血战数日,以血肉之躯和悍不畏死的气概打出了桂军的威名。

淞沪会战后,廖磊率部在大别山整补,在武汉会战中专门打击日军交通线,杀敌无数。

抗战相持阶段开始后,国民政府在华东和华中敌后开辟根据地,廖磊所在的大别山区就是极为耀眼的一个。廖磊在此期间依靠和发动当地人民群众,居然在大别山站稳了脚跟,这在当时国民党军中完全是独一无二的奇迹。

2、刘士毅

桂军第31军军长,在徐州会战中担负津浦路南段防御作战。1938年,占领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的日军为了打通南北交通线,随即兵分南北两路向徐州进攻。南路日军第9、13师团从南京出发沿着津浦路向北推进。在津浦路的滁州、明光段遭到刘士毅所部31军的顽强阻击。刘士毅指挥部队充分发挥广西子弟兵山地战的特长,利用地形地物或阻击或袭扰,奇迹般的与日军第13师团缠斗1个半月,让骄横残暴的日军领教了广西军的厉害。当时的《新华日报》曾经评价刘士毅所部桂军“起到了抗日战争中流砥柱的作用”。


大将军威武K


1937年11月21日,国民革命军第七军172师副师夏国璋在吴兴保卫战中,突遭日机猛烈扫射,不幸中弹,壮烈殉国,他就是一位能征善战的桂军将领,他的胞兄便是另一位桂军将领夏威。

夏国璋与其胞兄夏威一样,毕业于保定军校。毕业后从戎于黄绍竑部,任广西讨逆军工兵营第3连连长。北伐期间,随军参战了汀泗桥、贺胜桥等著名战役,在战斗中作战勇敢,后任第3集团军司令部上校参谋。陆军大学深造后,返回广西先后任135团团长、522旅旅长、174师副师长等职。

抗战全面爆发后,李宗仁等请战,李宗任被任命为第5战区司令长官,白崇禧被任命为军委会副参谋总长。夏国璋所属的48军174师从隶于21集团军开赴抗日前线。

1937年10月,这支抗日队伍抵达上海抗日一线,归第3战区统一指挥。刚抵达上海的夏国璋部立即投入战斗,奉命增援桃园滨西面至谈家头沿线。部队官兵在夏国璋的指挥下奋勇还击日军,同日军激战数日。在敌人飞机、大炮的重火力进攻下,部队伤亡很大。

11月,日军第6师团在杭州湾登陆,企图沿太湖两岸进犯南京。此时夏国璋任第7军172师副师长。为拱卫南京,夏国璋部奉命驻防吴兴一带,狙击日军。夏国璋亲率一旅开赴吴兴,构筑防御工事,指挥部队同日军展开血战。11月21日,夏国璋在前沿阵地观察敌情的时候,不幸中弹,壮烈殉国。而守卫阵地的该旅,最终因寡不敌众,援军不至,全部阵亡。

夏国璋牺牲后,被追晋为陆军中将。将军的家乡广西容县为英烈建造了一座将军的衣冠冢,深切悼念这位家乡骄子。


岁月是一条河流


民国时期的广西在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三个人的协同治理下成为了蒋介石的心腹大患,在他们的治理下广西成为了铁板一块,桂军战斗力强,桂系第七军是公认的可以和蒋介石五大主力媲美的部队,同时广西还是民国的“模范省”,经济水平高,人民生活安居乐业。桂系除了白崇禧还有不少能征善战的将领,比如李品仙,还有我今天要提到的廖磊。

廖磊,新桂系高级将领,字燕农,国民党陆军上将,他毕业于广西陆军小学堂,土生土长的广西将领。他的一生和新桂系的崛起紧紧联系在一起,参加过武昌起义,蒋桂战争,淞沪会战,徐州会战。他最厉害的还是抗日战争时期筹建了大别山抗日根据地,给予日军沉重打击。

抗日战争时期,李宗仁接蒋介石的命令调遣一支部队前往大别山地区组成游击力量,敌后打击敌人。当时廖磊自告奋勇接受了这个任务,事实证明他有这个能力。廖磊到了大别山以后,以大别山为中心,在安徽开展抗日活动,逐渐掌握了安徽战场的主动权,成为了当时日本人在大别山地区的心腹大患。


可惜的是廖磊1939年因脑溢血去世,廖磊至死都没有忘记抗战,临终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不行了,希望你们能努力抗战,不要让日寇进入大别山”,除了这些,他甚至没有对自己的妻子交代一句话,也许这就是那个时代的军人气节。死时叶剑英,董必武等中共领导人送花圈致意,表达自己的哀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