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給孩子輔導,怎麼感覺是我在上學”,家長們有沒有這種感覺存在?

YANZI永不放棄


孩子目前已經四年級,從上幼兒園開始,到如今,我一直在陪孩子學習,但是有幾點感受是需要和大家分享的:

1.從最初參與到孩子學習過程當中,就已經強調老師在學校所教的知識,我不會講第二遍,所以孩子能夠在課堂上保證極高的學習效率,基本上老師所佈置的習題性的作業,從來沒需要我參與。我只會根據孩子每節課所學的知識點,講一些超出老師教學難度的題型,比如數學學科老師在講到某個知識點時,我會把這個知識點和奧數有關聯的一些題型,講給孩子聽。

2.每天孩子回家之後,我會要求孩子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老師所佈置的家庭作業,一般情況下在小學一年級和二年級階段,每天40分鐘左右就夠了,在完成老師作業的基礎之上,和孩子進行一些其他知識的學習,包括給孩子講一些國學的知識,講一些有趣的歷史知識,一些科普的知識等等。

3.孩子的家庭作業,我從來不幫他檢查錯誤,我會要求孩子自己檢查,而且如果孩子完成作業之後,他能夠檢查出自己作業的錯誤,我甚至還會給他某些獎勵。所以通過小學一年級到三年級的訓練,孩子在四年級這個階段,即使在作業難度加深的情況之下,孩子完成老師所佈置的家庭作業,基本上不會有錯。孩子老師所要求的任何簽字,檢查,背誦等等,都是孩子自己完成,甚至簽字的部分,有時候都是孩子代簽。

4.不管孩子的作業有多少,每天必須抽出練琴和讀書的時間。孩子基本上能保證每天半個小時在練琴,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中英文閱讀。

當然要做到這一點,對家長會提出極高的要求,孩子學的任何一門課的知識點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家長會有提前備課,其實備課也沒那麼難,就是買幾本和孩子教材同步的,老師用的教案就可以了。


九鬥學生心理


你這個問題提的太好了,我們家以前就是這個狀態的。我兒子讀初二,每次輔導他做作業,寫作業的熱情還沒有我高,每次都是三催四請,有時候還要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才能配合你。真的好像我在學習一樣,一問還是三不知,氣得我說,這要是考試,我沒在學校都比他打的分數多。



可是氣歸氣,我還是耐心尋找孩子不會和學習不上心的原因,通過觀察和旁敲側擊,我發現孩子出現這樣的狀況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方面當然是貪玩了,他的心還沒完全在學習上,玩的心思重,所以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成績自然上不去。因為心思沒有放在學習上,所以即使給他輔導,或者把他送到輔導班,都不會有太大的效果。

改變這種情況就要和孩子交談,陳述其中的厲害,讓他知道只有自己想去學才能真的學會。



另一方面是他一知半解,以為自己懂了,結果一做起題來就露餡了。因為他認為自己會了,所以根本不願意再聽你說,所以這樣的孩子也很難輔導,無論你怎麼說,他都用他自己那套理論作答。這樣輔導的時候,儘量先看書中的例題,或者諮詢老師,和老師講課的方法一致,千萬不要相信那些各種考高分的各種資料,只要跟老師講的不一致,孩子就本能地認為你教的不對,再怎麼輔導也不會有效果。

還有一個就是不認真,不細心。這就是學習態度的問題了。學習態度不端正,你費再多的心血也沒用。這個時候就不要催促孩子,給他思考的時間,允許他做錯,之後你再有針對性的給他講解,給他自信。他會很信服。

學習態度不端正一般情況是孩子對自己不自信,有種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認為自己就是學不會,於是不學。糾正他的學習態度,先要樹立他的信心,用一次次改錯告訴他你能行。



經過觀察,我兒子基本就屬於這種情況,兒子的英語成績一直不好,對自己很沒信心,做題就很敷衍。一天我們做一份英語卷,整份卷子對錯幾乎是一半一半,我沒有發火,把錯的標註出來,讓他重做一遍,他居然只錯了兩個,我那兩個錯的我讓他再想想,因為已經去掉兩個錯誤答案,他一下子做對了。我又有針對的給他講了一下,又出了兩個題,他都做對了,證明他真會了。

因為找到病症,對症下藥,現在我輔導兒子,已經沒有了題主說的那個現象,也有了效果,幾天前的月考,他的分數整體提高了八十分,雖然不多,我相信,他還會提高的。

既然能輔導孩子,就證明想讓孩子進步,而每個孩子真的都是渴望好成績的,我們輔導的時候,不要一味的講解,催促,找找病因,想想辦法,對症下藥,孩子還是喜歡讓我們輔導的。我們的辛苦也不會白費。


暮如雪說育兒


不是家長,但是在輔導侄子學習的過程,感覺也是在漲知識的過程。

跟樓主一樣,我也是一個沒有一點畫畫天賦的人,自從上了初中,就沒有所謂的美術課音樂課了,連體育課都沒上幾節。七八年沒動過畫筆的我,在給侄子輔導寒假作業的時候,他們老師佈置了兩張手抄報,結果我就懵逼了。不會啊😂一點繪畫技術都沒有,畫出來的東西很尷尬。還有,侄子的寒假作業的題,有一些非常靈活,連我都必須要找度娘。😂

現在時代在發展,知識也在不斷更新換代,學生們需要掌握的知識越來越複雜,需要培養的技能也越來越多,現在大學生學習的編程,小學生已經在開始學了,也就是說,這些大學生當父母后,編程說不定還得繼續學才能跟上孩子學習的步伐。所以,輔導孩子學習的過程,其實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提升。

以上僅是個人看法。

這裡是茯苓呀的回答,歡迎點贊、關注,一起討論。

茯苓呀


同感的是,我又“上學”了。

不同感是,我在“上學”,而不是我替娃上學。

我常和周圍的朋友說:“我重生了,又重新做了回學生。”

在家裡我還封自己為“才女”,娃上的興趣班,一個不落的也都跟著學了。

我很享受跟娃一起學東西,輔導娃的這個過程。

小時候,家庭條件和整個環境所限,好多興趣愛好,都沒有機會學。自從有了娃,給她報班,我就跟著一起學。不為別的,只為:

一為,重拾兒時的夢想。因為有些也是我喜歡的,比如畫畫,唱歌。

二為,學會了,以便在課後指導娃,不然,啥都不懂,連娃的問題都看不來,咋指導。“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我要做個業餘輔導老師,幫助娃在家修行。

現在的課本和我當年學的,有很大不同,語文更生動活波了,數學也更靈活多變了。加上孩子自律性差,理解力有限,很有必要我重新學一學新知識(新知識指科學的教育理念、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技巧、新的思路等),用以輔導、督促娃的學業。所以,我依舊要做一個業餘的輔導老師。

我並不會教給娃這道題具體怎麼解,這個閱讀理解該選哪一個。而是一步步引導他,讓他自己去思考,去自己找出正確答案。

和娃一起學習的這幾年,作為全職媽媽,我發現,自己沒有落伍,反而知識越來越豐富,接觸了許多新鮮事物。生活圈子沒有縮小,反而擴大了。這也算是另一種收穫吧。

(圖片來自東方IC)


萌媽愛學習


這位家長給孩子輔導,是自己在上學的感覺,相信很多輔導孩子學習的家長感同身受,這其中也包括我。

不過,好在我及時醒悟,這種狀態只持續很短時間。

因為當時小升初考試的試卷上出現奧數題,帶孩子學奧數是家長的唯一選擇,我的女兒在小學三年級就參加奧數班,當時女兒對奧數題有畏難心理,更別提思維能力了。我便親力親為,將每道題詳細講解。幾天後,當時女兒的狀態是,我講過的題會做,沒講過的題照樣不會,思維能力並沒有提高,我發覺自己的授課方式出錯了,便及時糾正。

奧數題的思維方式獨特,題中出現拐彎處較多。我點明題中出現的知識點,遇到拐彎處,以提示的方式幫助她順利過關。每作對一道題,便稱讚一番,女兒漸漸對奧數題感興趣了,畏難情緒漸漸消失。最終以優異成績考入理想初中,並減免了擇校費。

輔導孩子應該採用正確的方式,切勿全面代勞,這樣會使孩子產生依賴心理,惰性心態,一旦習慣成自然,後果不堪設想。

家長應該協助老師給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補習不如補方法,只要方法得當,孩子的學習成績一定會突飛猛進。



這是我的親身經歷,希望能幫助感同身受的家長轉變觀念。


鬱滿芳華


這位家長你好,辛苦了!

我直言不諱,是你做錯了而不自知,老人說你小時候也沒有這麼用功,我信了。如果你小時候這樣用功,不至於現在還這麼辛苦了。

粗略的說,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成才,是通過學習文化知識,開闊眼界,提高學習能力,將來在社會上選擇適合的職業,度過有意義的人生。學校給孩子留得作業,都是為了鍛鍊孩子。你可以輔導,不能代勞!

為什麼輔導?還是為了讓孩子多學點知識。如果代勞了,孩子什麼也沒有學到,所有的辛苦都沒有意義。

怎麼輔導是關鍵!一般來講就是給孩子講解基本原理,讓孩子自己開動腦筋,慢慢做出來,培養出獨立思考,認真學習的能力。如果孩子真的笨,就讓孩子多讀書吧,不要把成績看的太重了。只有長期地讀書,才能真正地開啟智慧,成就人生。這是我個人的親身體驗。

希望你今後把學習的事情交給你的孩子。學習就是以孩子為主體的思維訓練,也是能力訓練。

個人愚見,謝謝閱讀。


書棋人生


跟著孩子上學的感覺倒沒有,跟著孩子進步的感覺有很多。

雖然是語文老師出身,但在孩子慢慢長大的過程中才發現自己不會講故事,不禁替以前的學生們感到難過,他們跟我那些年,都沒聽老師講過一個精彩的故事,哈!然後就硬著頭皮,每天給孩子編睡前故事。我家娃只聽我自己編的,不聽書上的,書上的她要自己讀,這不是逼著我去彌補短板麼?孩子的話比老闆的都管用。

然後,又以工作需要為藉口,讀了一個發展心理學的研究生,其實是為孩子讀的,但沒告訴她。又讀一堆的教育、心理方面的書。如果沒有孩子,在工作如此繁忙的情況下,估計自己不會有那麼大的動力去讀這些書,或者也不會讀這些書。

成長是一輩子的事情。有些人上完大學就停止成長了,30歲的人80歲的心態,這是帶不好孩子的。

跟孩子一起上學,很累,但很幸福。人都需要不斷的完善自我,即《大學》講的“止於至善”。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自然而然地會同我們一起成長,少走很多彎路。為什麼世界上凡是過得去的國家,都是以中產階層為中堅力量?就因為他們有孩子,有孩子就有向上的動力,有動力就有努力,努力的人多,經濟就發展。我們的努力也在為國家做貢獻。


揹包包大人


題主的做法令人感嘆:可憐天下父母心!關於這個問題,筆者在此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與各位朋友共勉。

首先,作為家長輔導孩子完成學習任務,重點在於“輔導”,從旁邊協助,監督或者提點。主體是孩子自己,而不是家長!

問題中描述的家長幫孩子完成作業任務,直到凌晨三點,這種做法哪裡是輔導孩子學習呢?分明就是代替孩子,自己在做作業。完全是本末倒置了,根本達不到培養孩子、鍛鍊孩子的目的。這樣的作業交給老師,得到老師的好評又能給孩子帶來什麼益處呢?記得筆者的孩子在上三年級時,去參加家長會,看見同班有個孩子的習作語言極其優美,謀篇佈局別出心裁。驚訝的我詢問老師,老師笑著說“很明顯是家長代替孩子寫的”。結果,多年以後,這個孩子連專科也沒有考上。當然,或許這只是個案。



退一步來說,孩子處於學前幼兒段或者小學段,科目少,知識相對單一,家長通過網絡查詢可以找到答案或方法代替孩子完成作業任務,那麼,孩子上了初中,尤其是高中,那時科目多,知識難度大,數理化不是一般的難,請問家長,你又怎麼輔導孩子呢?

其次,家長輔導孩子學習,完成作業任務,關鍵是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



孩子一天天長大,知識一點點積累。成長過程就是學習積累知識經驗的過程。家長放手讓孩子自己做作業任務,在旁邊看著就好,隨時提醒孩子。不要邊看電視邊寫,邊玩邊寫。訓練孩子的專注力。孩子完成得好或不好並不太重要,只要他是認真專注地做作業,就要肯定他,表揚他,讓孩子明白:學習要專心,作業要認真。專注學習的過程最重要。



剛開始可能字不是寫的太好,習作或許也有錯字病句,導致考試分數不高等等狀況,但是,家長不要著急,要鼓勵孩子,慢慢來,學習是急不來的。哪裡可能“一口就吃成大胖子”呢?要堅持學習和作業習慣的培養。筆者自己就從來不代替孩子完成作業任務,始終堅持一個原則:哪個階段學哪個階段的知識技能,哪個階段該達到哪種學習程度,慢慢積累。如果家庭作業中出現了超範圍的題目或要求,我都是直接告訴孩子:這(題)不用做!作為老師,筆者是完全可以所謂“輔導”孩子,把那些超範圍的題目做好的,可是,筆者沒有那樣“輔導”。長期的堅持讓孩子養成了良好的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好習慣,後來順利地考入了一所985高校。

所以,家長們,輔導孩子學習是要引導、監督孩子學習,從而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不是代替孩子學習!


花瓣上的螞蟻


何嘗不是!特別是孩子上幼兒園,就像自己上了幼兒園。那些手工作業,說是佈置給孩子的,其實都是家長完成的。上小學更像進了勞教所工作,每天都要發怒吼叫的同時還要帶點暴力!


說是孩子上學了,感覺只是身體離開,心仍然是自己操,就好像孩子進了自己帶的班,學好學壞都是自己的事與老師無關。老師只是跟在屁股後面在微信群裡不時催逼你,讓你趕緊點,不然你的孩子就落後了!

只有孩子上初中可以鬆口氣,但是考上縣重點高中的慾望逼的你,不得不時時關心孩子學的怎麼樣?還有沒有考上縣一中的希望?儘管孩子一直很優秀,得了不少獎。但仍然不見黃河不死心,仍怕天有不測風雲,怕孩子考試發揮失常。




高中則像勞改犯減刑後的最後階段,熬到可以見光明的最後三天。第一天為孩子考上縣一中這樣的重點學校高興得發狂,心裡想著進了這樣的學校,等於一隻腳已經邁進大學的門檻了。但卻是像林黛玉進賈府一樣時時在意膽小另一隻腳也能踏進大學。


只有在收到大學錄取通書的那一天,才覺得全中國都解放了!壓抑了多年的苦和累一下找到了爆發口,心情不亞於董文華唱《走進新時代》的豪邁。走在街上,喜悅洋溢在心頭,逢人都像見了自己的親孃,那個喜呀樂呀難以言表,腳下更像生風,走路帶飄。


這個冬季很漫長


家長還是要轉變自己的教育觀念,你不是陪孩子學習,而是引導孩子成長。

比如幼兒園的老師要求孩子畫毛毛蟲,你可以帶孩子去看看毛毛蟲是什麼樣的,讓孩子有一個切身的體會。然後可以去網上找幾張毛毛蟲的圖畫,讓孩子看看別人是怎麼樣用圖畫來表現的。剩下的是可以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和完成。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是引路人,適當的幫一下扶一把,更多的應該讓孩子自己去探索和完成。而孩子的學習能力,探索能力,正是在這種自我的探索過程中逐步養成和加強的。

作為家長,你代替不了孩子走路,也代替不了孩子學習,你能做的就是引導好孩子正確的去做。很多的家長都錯誤地代替孩子去做事情,而不是引導孩子去做事情。這樣不僅把自己搞得很累,而孩子卻永遠長不大,永遠不具備最基本的學習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