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何評價《大宅門中》中,老三白穎宇這個人?

董狐筆


楊九紅為白家出生入死,有再造之功,可因為和日本人青木交好,欲拿藥方換被抓的白景琦,晚節不保;白穎宇一輩子不幹好事,坑蒙拐騙,吃裡爬外,可關鍵時刻站出來為白家頂雷,與日本人死磕,留芳千古。



唐初宰相封德彝,一輩子受隋煬帝楊素君臣,李淵父子器重,在朝野人緣極好,可死了以後,卻被定性為奸臣;明朝大學士溫體仁,兩袖清風廉潔如水,有治國安邦之才,死後卻被寫入明史《奸臣傳》,與嚴嵩作伴;汪精衛刺殺滿清攝政王,甚至在九一八發生後,還到前線督促張學良抗日。。。。。。 寇準窮奢極欲,史稱豪侈冠一時,卻直到今天還被人們交口稱讚;張居正假公濟私,把國庫當成自家銀行,建豪宅聚美人,回湖北老家要坐32抬豪華大轎,卻被稱為改革家,明朝第一能臣;胡宗憲和戚繼光巴結權臣,討好皇帝,貪汙軍餉,卻成為民族英雄抗倭名將。。。。。。

最像白穎宇的是文天祥。這位狀元郎在英勇就義之前,一共做了兩件事情,第一件是寫文章,第二件是養戲班子娶小老婆。一輩子享盡榮華富貴的文天祥,在國破家亡之際引刀成一塊,笑赴黃泉路,一俊遮百醜。 歷史的本來面目,三觀不正。天下無完人,大節不虧,都是真好漢。

《大宅門》不僅是一部家族劇,也是民族命運的一個縮影。白穎宇身上,有太多太多民國人物的影子,吳佩孚曹錕誓死不與日本人合作,與他們早年的種種劣跡形成鮮明的對比。白穎宇如果不是從小在大宅門裡養尊處優,扔到社會上混,說不定也能成就一番偉業。 佛魔一念間。我一直認為,如果白三爺的兒子沒有被日本人的飛機炸燬,白三爺是不可能義憤填膺,去和日本人叫板的,甚或可能像八國聯軍進北京的時候一樣做帶路黨。


人的選擇,源自心境。而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環境之中,人的心境是不同的。我相信梅思平火燒趙家樓的時候,內心滿是堅定的正義;我相信周佛海在小船上參會的時候,內心是高尚的信仰。白穎宇崇高的民族氣節,是臨時迸發的,而不是他修身養性所致。 這正是白穎宇這個角色的成功之處。白穎宇是《大宅門》最豐滿,也最真實的角色,與他相比,《大宅門》裡其他人的角色,都有些臉譜化了。

好人永遠是好人,壞人永遠是壞人,這並是社會的本來面目。特別是從清末到民國末那個翻天覆地的時代,身處其中的人,怎麼可能一塵不變呢? 日據時期,除了山西沁源縣,哪裡沒有維持會,哪個佔領區的商會敢和日軍明目張膽地扛膀子?大宅門第二部,藝術性和故事性都遜於第一部,白景琦再牛,也不可能和日本人頂牛。當面罵日本人還能全身而退,看著解恨,但仔細一推敲就覺得滑稽可笑。如果日本人為了秘方,就不殺白景琦,那不是表揚日本人尊重中醫嗎? 李香秀和日本人鬥智鬥勇一段,也陷入了抗日神劇的坑。

花匠一張醜臉,就能讓日軍放棄搜查撤走,再不找後賬,這日軍的素質連偽軍都不如,而花匠也簡直抗日有功了。
用白居易的一首詩結束這篇文章吧: 放言五首.其三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董狐筆


電視連續劇《大宅門》第一次播放已是很多年前的事了,但劇中男女主配角人物的精彩表演、鮮明的個性特徵以及一波三折、跌蕩起伏的劇情至今浮現在眼前好似歷歷在目,不得不說這是一部優秀的電視劇也是中國影視劇中難得的精品佳作。

《大宅門》 主要講述了因與官宦世家詹府惹下糾紛險遭滅頂之災、經營岌岌可危的百年老號白草廳,如何在白家二媳婦“白文氏”的運籌帷幄下起死回生,再度復興以及在動盪年月白府三代人恩恩怨怨的故事。

白家二爺白穎軒會醫術,又有學問,寫字畫畫都是一把好手,原本前途無量,卻因為診斷出詹王府大格格的喜脈得罪了詹王府以致於引來災禍,也正是因為此事成了白家險遇滅頂之災難的引暴點,那對二爺白穎軒的人物定設我們又是如何評價的呢?


很多人認為二爺白穎軒是個廢物點心,是膽小怕事的窩囊廢,出了事只會躲在精明能幹的老婆背後,是個缺乏擔當的人,真的是這樣嗎?我不這麼認為。

我覺得二爺白穎軒是個正直有擔當,識人懂人有自己獨立見解,而且還是個難得的好父親好丈夫。

二爺白穎軒年紀輕輕已受邀詹王府給格格看病可見他醫術高明、技藝精湛,當診斷出大格格為喜脈時能直言告知可見他的正直誠實,錯不在做為醫生的他身上,錯在詹王府為了臉面反倒打一把禍害忠良。

對於兒子白景琦的教育上他有方法有主見,特別是季宗布先生來給白景琦當老師,季先生很顯然是道家學派的,教的書講的理,都是《莊子》、《老子》。二奶奶並沒有明白先生的用意所在,二爺卻有些激動的說,這位季先生不是俗人,可見二爺白穎軒眼光獨到會識人。

當兒子白景琦長大成婚後要遠走他鄉時,一向慈父的白穎軒,在這裡卻並沒有過多的挽留,幹般不捨化為默默在背後偷偷望著。因為他明白美玉來自磨礪和雕琢,他希望兒子白景琦出去能闖蕩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當韓榮發這個卑鄙無賴的小人想要欺凌霸佔他的閨女白玉婷時,隱忍懦弱的二爺白穎軒第一次也是平生唯一的一次暴發,與韓捕鬥用生命捍衛女兒的清白,可見他是一個盡心盡責有擔當的勇敢的父親。

二奶奶白文氏是百草廳當家的人,霸氣精明,但是如果沒有二爺作為她堅強的後盾,做為封建社會的女人她未必能放開手腳做出一番成績。

生活在日新月異的信息時代的我們也許很難理解和正確評價發生在封建戰亂社會更替的動盪歲月裡的人和事,但“虛負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我認為應該是對二爺白頴軒最好的詮釋。


二把刷子寫作特訓營 冷眼看風月


柴叔帶你看電影


大宅門看了好多次,總體對三爺評價是一個沒有完全喪失良心的紈絝子弟。壞事沒少幹,大是大非面前也還可以。年輕時候是個滾蛋。從二奶奶把南記4成給大房是徹底變化,以後基本家裡的事摻合的不多了。

個人覺得這個人物不好駕馭,多重性格,感覺比白景琦還難把控。劉佩琦老師把三爺的玩世不恭和小聰明以及很多細節演繹的特別優秀!

大宅門裡沒配角,都是老戲骨,連郭導都是骨灰級的任務!向優秀的作品致敬!


無欲則剛78480863


三爺,給人感覺就是壞,而且是從心眼裡壞,有句話怎麼說的,幹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大爺是御醫,二爺也是杏林高手,三爺,百家裡面管家的裡面就老三最敗家,三爺自己撈銀子,讓老大背黑鍋,為了老鋪的藥酒,能夠帶領人去扒自家的祖屋,能夠帶領八國聯軍搶劫時,誤將自己親妹子拉去火坑。敗家的話,罄竹難書,但是這個人物,卻是貫穿整個大宅門的一個人物。

三爺,在家裡的跋扈,是因為家裡兄弟都讓著他,老大護著他,老二讓著他,什麼好吃吃什麼,什麼好玩玩什麼,再加上老孃疼,家裡面怎麼能說一個不是。除了他老爹出來能夠訓斥一下,其他人說他一句能有三句等著你。

老三從開始不服二奶奶,到後來怕二奶奶,再到後來二奶奶疼三爺,這個劇情就是這樣的說法,老一輩的家族內部紛爭。

我家不是大宅門,在以前,頂多算箇中農,爺爺弟兄6個,爺爺在他姥姥家住,因為爺爺他媽家的嫁妝在這邊,20畝地,就在這邊結婚生子,生了我爸爸叔叔姑姑,兄弟姐妹7個。怎麼樣大家族了吧!家裡面的事情,不要說某個人壞,沒有,我家我以前以為我奶奶不好,但是後來感覺自己是錯的,感覺自己的姑姑不好,但是現在能給自己一些幫助的,他們也在內。

人在特定的事情幹特定的事情,至於這件事讓人感覺好與壞都是這個年紀的事,千萬別帶到自己的一生當中,那樣會苦一輩子。

白三爺,年輕那會不是東西,但是後期為什麼就能變好,其實不是他變好,而是他本來就不是壞人,關於家族的話題,在中國是說不完的,家族內部總有一個是主公,有一個是軍師,還有佞臣,忠臣,各個跟朝廷機構沒什麼兩樣,普通人,哪有什麼壞人,好人。壞人不過去太自私,讓別人感到厭煩。好人就是能讓別人不吃虧,就是別人口中的好人。其實哪有一開始就是壞人的,都是在特定環境下,構成他是壞人或好人的一些事情。

總之,三爺的壞是集中壞人的特點開的,而後期的開明也是折騰不懂的妥協,還有就是對於一個女人能夠處理家族的事情到那個地步的佩服罷了。


有酒一起聊故事


白穎宇是《大宅門》中個性非常鮮明的一個人物,豐滿、立體又真實,小人物的小心思表達得恰到好處。

他沒有大哥白穎園的一身正氣,他貪圖小利,可以說是坑蒙拐騙什麼都做過,結交了一群酒肉朋友,也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甚至為了賺錢不擇手段,動用公中買藥的錢謀私利,賣假藥和自家買賣打擂臺;他也沒有二哥白穎軒的安於現狀,本分老實,他垂涎於家族大權,為了謀權不惜和外人勾結。

白家二奶奶白文氏接手管家後,老三白穎宇的不服氣清清楚楚寫在臉上。二奶奶一心一意為了家族利益,他卻偏偏要事事找茬,偏要對著幹,給二奶奶添了不少麻煩。甚至在侵略者打進北京城的時候,他還成了漢奸,帶著外國侵略者大肆掠城。

可就是這樣一個幫著兒子打架、一言不合就把飯扣在飯桌上的人,他的身上卻閃耀著最真實的人性。

大哥白穎園被誣陷入獄,判了“斬監侯”。從獄中出來為詹王府老夫人看病時,老三望著大哥的背影,顫抖著喊了一聲“大哥”,就這一聲,就讓人眼含淚水,錢財再重,終究重不過兄弟間的情分。

大哥的女兒玉芬要遠嫁濟南。送侄女出門時,老三欲語還休,“有什麼不明白的……”,話到嘴邊卻又咽了下去,眼睛不敢再看著侄女。畢竟血濃於水,哪怕平日他再蠻不講理,到了分別也是說不出的擔心。

在侄子白景琦被逼做藥會會長,全家都不知所措、亂成一團時,是他挺身而出,接下了燙手的山芋,頂著不明真相之人的謾罵,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喊出“各家都把秘方收好”、寧死不當亡國奴。

白穎宇這個人物非常多面,他脾氣大,卻頂不住事,遇到事情還是要二嫂幫他處理;他想做大事,卻又偏偏沒有二嫂的才能,只得“屈於人下”,不過好在他最終對二嫂是心服口服;他為了利益可以和外人聯手對付自己家人,但在國家存亡面前,卻又大義凜然。因為這樣一個人物的存在,大宅門裡的故事才更有看點,因為這樣一個人物的存在,大宅門裡的人物才更加立體生動。


三聯中讀


《大宅門》之所以經典,演員功底深,個個都是戲精,更重要的是劇本編寫精彩絕倫。人物有血有肉,形象非常豐滿。白老三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反面角色,他自私,又精於算計,動不動就使壞,甚至胳膊肘往外拐,和外人一起算計百草廳,但是白老三明事理,明白了白文氏的苦心後,立刻不擺譜兒了,他也孝順,更難能可貴的是有民族大義,大事不糊塗。劉佩琦老師的演繹入木三分,混中透著可愛,最後在高潮中壯烈,實在是《大宅門》裡黃金配角。


大偉173990341


電視劇《大宅門》一經播出遍火遍大江南北,劇中白三爺更是得到了人們的喜愛,我刷大宅門也刷了好幾遍了,白三爺對我來說,他是一個讓我恨不起來的人物。

白三爺在劇中,基本上就是一“混不吝”。他幹過的事是真特麼的壞,和二奶奶對著幹,八國聯軍侵華時候告訴外國人百草廳有酒,電視後半節還把白敬業坑進了監獄,十足的一個紈絝子弟。

但是,白三爺又不同於王喜光、桂武這種從頭爛到根的人。他骨子裡還是明善惡,懂是非,恩怨分明的一個人。先不談最後一集自殺內段,就其他細節來看,三爺有幾個情節,看電視看得我鼻子直泛酸,總有種想哭的感覺。

第一個情節是白大爺從監獄裡出來到詹王府看病去,三爺看著大爺的背影,一聲大哥喊出去,真是把我給感動了,兄弟之間的情誼,就在那一句“大哥”上了。

第二個情節是二奶奶幫他還了銀子,他幾乎抽泣著喊出的那一聲二嫂。也是老戲骨劉佩奇演得好,那個鏡頭讓人讀出了三爺頓悟的感覺:在外面兜兜轉轉了一大圈子,走投無路之後才發現,真正能幫自己的,還是家裡的人。

其實白三爺這人,不用外人評價,他自己在教堂裡就說了:他不想坑人,就是想賺點銀子。他本身並不想坑人,就是想發點小財罷了。

其實也正是印證了那句話:做個俗人吧,貪財好色,卻一身正氣。


月曉YB


這人實在不咋樣,就得有像白景琦這樣的人對付他。

我想說的是,扮演白穎宇的劉佩琦把這個人物刻畫得惟妙惟肖,活靈活現。

劉佩琦牛牛牛!


水電工老路書法


白穎宇,在家排行老三,上面有兩個哥哥,老大和老二都是為人厚道,敦厚老實,本本分分的守著白家的家規治病救人,老三就不一樣了,自私自利,一肚子壞水,這也是因為白家老太太給寵壞了,老大幾次三番的給老太太孝敬點心,老太太都不領情,可是單單老三總能哄老太太開心,可見對老三有多溺愛。

老三一生雖然做了許多壞事,那都是年輕時家庭中的紛爭,終究骨子裡還是好的,大敵當前,他喊出寧死也不當漢奸彰顯了白家的骨氣和士氣。也正因為老三在家庭裡一件件扯後腿,只顧自己的事情,證實了白家老爺子的眼光和魄力,“知子莫若父”才把這一個大宅門交到兒媳婦手上,而不是兒子手裡。

有這樣一個人物,才更能體現大宅門裡的風風雨雨和白家掌門人的魄力吧


安中格


白穎宇,白老三。後來的白三老爺。他最初是出於不服白二奶奶,白老三,任為老大不在了那麼白家?這個家應該由白老三來當家。而不是由白二奶奶來當家,所以才會有幫著外人來對付自己家裡人的舉動。日久見人心最後時刻白家三老爺,用自己的生命幫助白景琦躲過一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