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雙黃連口服液“抑制”新冠病毒能否通過新葯審批?

在隔離病房內,醫護人員對於患者的治療主要針對其病症,比如補給氧氣、補給體能,這些醫療手段僅僅是輔助,最終還是要靠人體免疫力去戰勝病毒。也就是說,治療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目前尚無特效藥。世界衛生組織官方建議中也指出:“目前沒有預防和治療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的特效藥物。那些感染病毒的人應該接受用於緩解和針對症狀的治療,而病情嚴重的患者應得到針對其病症的最佳的支持性治療。特定的治療方法正在研究中,並將通過臨床試驗進行測試。”

但我國頂級科研機構卻放了一顆大衛星:“研究初步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這個“研究發現”立即將鍾南山院士號召大家呆回家裡抗擊新冠的行動毀於一旦,引發各地的雙黃連集中購買狂潮。仔細一看,還真不是假新聞,實實在在是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與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聯合發佈的所謂成果。

雙黃連口服液“抑制”新冠病毒能否通過新藥審批?

對此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在微博中發文表示,雙黃連對抑制新型冠狀病毒是否有效?應該經過嚴格的臨床藥理學審評,這種審評可能這麼快出結果嗎?曾教授作為體制中人提出的質疑也極其溫和:請他們(中科院上海藥物所與武漢病毒所)公開怎麼通過臨床藥理學檢驗的?是誰做的臨床藥理學檢驗,結果又是怎樣的?因為公佈這個(藥物有效抑制病毒)的消息,需要交代清楚(檢驗流程和結果)。

不言而喻,藥物研發是一個非常複雜和完整的過程!

藥物開發流程

1.臨床前研究(一般2-10年)

1.1 藥物靶點的確認

這個是所有工作的開始。只有確定了靶點,後續所有的工作才有展開的依據。

1.2 化合物的篩選 (合成,尋找,現有化合物的改造)

不是所有合成出來的化合物都能有理想的活性,在這個階段需要通過生物實驗手段篩選出初步有活性的化合物用作備選。這些化合物叫先導化合物(lead)。得到的活性數據可以結合化合物結構得到初步的構效關係分析。構效關係可以有效的指導後續的化合物結構優化。這一步工作主要在細胞實驗層面展開。

1.3 細胞實驗---篩選具有足夠理想活性的化合物

1.4 動物活體實驗(一般3-6年)---進行藥理,藥效,藥代的研究獲取相關的數據從而評估其藥效以及安全性

這部分的實驗需要在動物層面展開。細胞實驗的結果和活體動物實驗的結果有時候會有很大的差異。這一步的目的是確定藥物的有效性與安全性。

1.5 製劑研究

製劑開發是藥物應用的一個重要環節。比如有的藥胃腸吸收很差,就需要開發為注射劑。有的藥對在胃酸裡面會失去活性,就需要開發為腸溶製劑。有的化合物溶解性不好,這也可以通過製劑來部分解決這個問題。

前面這些內容都統稱為臨床前研究。是藥物研發的最開端的內容。各個實驗的步驟並不一定嚴格按照這個順序展開,也沒有1、2、3這樣一個明顯的分界線。各個步驟是一個相互包容協調的關係。

2..臨床試驗的申請及審批

3.臨床試驗(一般6-7年)

3.1 臨床一期試驗---評價藥物的安全性

3.2 臨床二期試驗---評價藥物的療效

3.3 臨床三期試驗---對藥物療效及安全性作進一步的評價

4.上市申請及審批(一般上市後4-10年)

5. 上市後的跟蹤研究--及時發現問題並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

藥物上市後監測。主要關注藥物在大範圍人群應用後的療效和不良反應監測。說明書的增補需要根據這一階段的結果來相應修訂。 這一階段還會涉及到的一些內容有,藥物配伍使用的研究,藥物使用禁忌。 如果批准上市的藥物在這一階段被發現之前研究中沒有發現的嚴重不良反應,比如顯著增加服藥人群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之類的,藥物還會被監管部門強制要求下架。有的藥物甚至才上市一年,由於4期臨床評價不好而被迫下架。

上述任何一步反饋得到的結果不好,都有可能讓一個候選藥物胎死腹中。最悲慘的結果可能是這個項目就直接被取消了。 能夠通過全部3期臨床評價而上市的新藥越來越少,部分原因是開發出比市場上現有藥物綜合評價更好的新藥越來越難。而一個藥物從源頭研發到3期臨床是一個耗資巨大的過程。平均下來一個新藥要花費好幾億美金。

雙黃連口服液“抑制”新冠病毒能否通過新藥審批?

新藥上市之路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2003年推薦潔爾陰預防非典的就是中科院上海藥物所,今年又聯合武漢病毒所推薦雙黃連。17年過去了,這種收割智商稅的“文案”稍微改動,再次引起轟動。不得不令人懷疑是否有利益存在(1月31日晚,夜深人靜,屋子裡安靜得能聽見繡花針掉落的聲音。板藍根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他不明白自己究竟比雙黃連差在哪裡?)。

雙黃連口服液“抑制”新冠病毒能否通過新藥審批?

說起來雙黃連口服液的成分特別簡單,只有四種,主要成分有三種,金銀花、黃芩、連翹,輔料是蔗糖。雙黃連口服液說明書上功能主治: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用於外感風熱所致的感冒,症見發熱、咳嗽、咽痛;不良反應:主要是皮膚瘙癢、皮疹等過敏反應,或者是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輕微胃腸道反應。值得注意的是中成藥口服制劑不良反應報告中,雙黃連合劑(口服液、顆粒、膠囊、片)排名第一,不良反應最多。國家藥監局2018年6月11日曾發佈公告,要求4週歲及以下兒童、孕婦禁用雙黃連注射劑,並增加警示語“本品不良反應包括過敏性休克”。

雙黃連口服液“抑制”新冠病毒能否通過新藥審批?

根據網絡上透露出來的29號到30號這一天緊急攻關產生的數據,雙黃連對於2019-nCoV也是體外實驗,證據等級極低。原以為這個團隊是採用了計算機模擬靶向藥篩選技術,但現在發現還是類似於培養無數的感染了2019-nCoV病毒的細胞,然後把要篩選的化合物或者混合物按濃度稀釋後加到不同組別的細胞然後觀察細胞被病毒折磨成啥樣,從而篩選出有可能對細胞有保護作用的化合物/混合物。

這個技術比較原始也有一定有效性。但最大的問題是,加點什麼都有可能影響最終結果。在體外可以很容易把病毒殺死的藥物太多太多,濃鹽水也能做到,這說明體外實驗不代表人體試驗有效。 另外一點很重要,人體是一個整體,細胞水平有效的東西在體內的作用會是什麼樣的,還有大量的實驗要做。不談病理學、不談人體內各種複雜的生物化學過程、不談病毒細菌癌細胞本身各種具體情況,只說某種藥物“可抑制”這些東西,這種研究其實跟大馬路上的噪音沒有任何區別。

作為權威機構的中國科學院藥物所和病毒所,將這種粗略原始的未經同行公議的信息直接發佈到大眾媒體本身就是不負責任的表現,絕大多數群眾對科學範式的文本理解能力還是有限的。現在我們看見了,很多群眾把這個非常早期、非常粗放的實驗結果理解成了“雙黃連口服液能夠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造成了搶購和市場混亂。

敲黑板劃重點:想要證明一種藥物真實有效,至少要這幾步: 第一步,動物實驗;第二步,一期臨床試驗;第三步,二期臨床試驗;第四步,三期臨床試驗。一般來說,完成前兩步,能證明藥物“安全”;完成後兩步,能證明藥物“有效”。

權威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在線發表了多篇關於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病例的論文,其中一篇介紹了美國首例確診病例的診療過程以及臨床表現,首次報道了美國第一例2019-nCoV病人的康復全過程。這無疑將為全世界抗擊該病的患者和醫療人員帶來希望!Remdesivir是一種廣譜的抗病毒藥。說白了就是一種RNA酶抑制劑,用來和病毒RNA競爭RNA酶,從而降低病毒RNA鏈的合成,最終降低病毒的擴增。冠狀病毒就是一種單鏈RNA病毒,又特別容易變異,所以用這種廣譜的滅病毒藥可能有效。這個藥已經通過了二期臨床,對人的安全性基本沒問題,正在做三期。

關於remdesivir的治療,因為還沒有正式上市,美國通過“同情用藥”的方式在臨床上用於少部分患者,但是針對大量患者的藥物還是需要經過臨床試驗來驗證。儘管在治療之後,這名患者的病情出現了迅速的緩解,但依然需要進行隨機對照的臨床試驗,來確定remdesivir和其他在研藥物在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袁國勇表示Remdesivir (瑞德西韋)最有希望治療新型病毒肺炎。

雙黃連口服液中“金銀花、連翹既能疏散風熱以解表,又能清熱解毒以利咽;再加苦寒之黃芩清肺火及上焦之實熱以止咳。三味藥共奏解表,清熱,解毒之功。”看著好有道理,不行就試試吧。

今日看到上觀新聞報道: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新聞發言人2月1日表示,由中科院上海藥物所、武漢病毒所1月31日向媒體提供的《上海藥物所、武漢病毒所聯合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一文,內容是準確無誤的。

一群混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