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中超24歲球員有多少踢主力?

lovemoon87


2018賽季中超聯賽首次報名,16支球隊一共報名485人,而出生於1994年的球員只有11人,所佔比例為2.3%,這11名球員分屬於11支不同的中超球隊,廣州富力、河北華夏幸福、江蘇蘇寧、上海上港和上海綠地申花5支中超球隊,則沒有1994年出生的球員。在中超首輪的比賽中,這11名出生於1994年的中超球員,只有4人登場,其中3人首發、1人替補。貴州恆豐的閔俊麟、天津權健的鄭達倫、河間建業的鐘晉寶首發登場並打滿全場,長春亞泰的韓子龍則是替補登場踢了兩分鐘。再看23歲以下球員,首輪中超,一共49名u23球員得到比賽機會,其中24人首發,25人替補出場,其中10人打滿全場,人均比賽時間45分鐘,這些數據都創下了u23政策實施以來的新高,年齡只差一歲,境遇天壤之別,24歲球員,在中超成了一個尷尬的存在,只有閔俊麟、鄭達倫和鍾晉寶成為球隊主力,而其他八人前路渺茫,就拿廣州恆大徐新來說,年少留洋、成長與馬德里競技培養體系的他,一度備受國內俱樂部追捧,中超豪門廣州恆大開出高額薪水才將他招致賬下,上賽季,頂著u23球員的身份,徐新中超首發出場15次,得到了頂級賽場的鍛鍊,不過本賽季,24歲的他,卻很難在隊裡找到自己的位置,很顯然,他並不在主帥卡納瓦羅的計劃內,假如本賽季徐新中超難有登場機會的話,他的未來在哪裡必將畫上一個問號,另外上賽季中超15場首發所帶來的鍛鍊鍛鍊價值,也必將付之東流。u23新政的初衷無疑是好的,用行政的力量幫助年輕隊員得到登場比賽的機會,但是23歲中超打首發24歲搞不好要退役的悲傷,又有誰能懂,23歲像塊寶,24歲像根草,如此現實面前,讓年輕球員以一種怎樣的心情吹襲自己24歲的生日蠟燭。2018年的徐新,和2017年的徐新相比,不僅僅是年齡上增長了一歲,還多了15場中超首發的經驗,單純以實力而論,孰強孰弱一目瞭然,但是僅僅因為政策原因,就徹底打不上比賽了,那麼這政策的終極效果如何是否需要再加斟酌。



隨著新政版本升級,本賽季各隊的三個換人名額,基本上都已經提前鎖定兩個,全隊20多名非u23的本土球員,競爭一個替補登場的名額,這對於剛剛告別政策保護,加入激烈競爭的24歲球員來說,未免太過於殘酷了些。不給機會就不能成長,不成長就實力不夠,實力不夠就不能上場,這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循環問題,雖然答案不一而同,但是雞一代一代健康的繁衍著,雞蛋也並沒有淪為瀕危物種,不過對於中超剛剛超過23歲的年輕球員來說,這是一個關乎生存的難題,先是靠著政策保護踢上了比賽,接著因為政策又面臨失業的危機,該感謝新政還是抱怨政策的不公,只有他們的內心才知道答案。


李志坤NKbridge


很顯然,在失去了U23政策保護之後,不少的球員在24歲失去了出場機會。不過,他們並未就此沉淪,而是積極的尋找出路。上海申花的徐駿敏、廣州富力的葉楚貴以及河北華夏幸福的廖均健,新賽季全部選擇下沉到中甲尋找比賽機會,這也不失為一種辦法。

很多人抨擊新政讓24歲球員失去了出場機會,其實這也是不客觀的。24歲之前,球員們靠著政策,踢上了比賽。不過,他們卻沒有在寶貴的出場時間裡面磨鍊好自己,以至於過了23歲尚不能擔綱中超主力。

一分為二的來看,足協的U23新政,加速了職業聯賽的人才流動,讓更優秀的球員留在了頂級聯賽,而得不到出場機會的年輕人則分流到了次級聯賽尋找機會,這也符合足球發展規律。

中超24歲球員生存報告:

河南建業:鍾晉寶 (出場:10;801分鐘)

貴州恆豐:閔俊麟 (出場:10;594分鐘)

北京中赫國安:張瑀 (出場:9;810分鐘)

天津權健:鄧達倫 (出場:4;240分鐘;2次助攻)

長春亞泰:韓子龍 (出場:3;88分鐘)

廣州恆大淘寶:徐新 (出場:2;14分鐘)


球事百科


本賽季94這一批“超齡”u23確實已經多數在低級別或者板凳上開始蹉跎歲月了。可以說他們是政策的犧牲品,畢竟想發展就是要有得有失。


本賽季這些所謂的超齡球員中還是鍾晉寶和閔俊麟做的最好,雖然都已經不在受政策保護,但是依然在各自的球隊裡佔據非常重要的位置,可以說是一堆犧牲品裡找出來的金子。

而上賽季的u23翹楚鄭達倫也因為超齡導致機會銳減,在人才濟濟的權健,沒有政策保護的鄭達倫本賽季機會寥寥,畢竟深處的位置確實也不會給予他太多的機會,但是他也一直沒有被放棄,也不能算是絕對意義上的犧牲品吧。



而像是徐新,徐駿敏,葉楚貴,廖均健等大部分人都是在上賽季還算隊伍裡依賴的政策保護人選,但是到了本賽季都是因為超齡的問題被放逐或者機會寥寥,可以說他們這一批94一代是被咱們足協放棄的一代。


但是畢竟政策永遠都是有利有弊,足協考慮的也算是長久,雖然這一批94一代被放棄,但是被放棄的關鍵原因還是自身水平不達標,所以說中國足球的未來道路還很長,未來被政策犧牲的球員會越來越多,優勝劣汰。



DK體育文學


河南建業:鍾晉寶 (出場:10;801分鐘)

貴州恆豐:閔俊麟 (出場:10;594分鐘)

北京中赫國安:張瑀 (出場:9;810分鐘)

天津權健:鄧達倫 (出場:4;240分鐘;2次助攻)

長春亞泰:韓子龍 (出場:3;88分鐘)

廣州恆大淘寶:徐新 (出場:2;14分鐘)

重慶斯威:曾帥 (出場:0)

天津泰達:周其明(出場:0)

北京人和:徐嘉敏 (出場:0)

其中北京中赫國安的張瑀其實去年根本沒有報上名。所以U23新政究竟對年輕球員有多少幫助,對中國足球有多少幫助我認為現在或許還不是評判的時候,還需要一輪輪聯賽去檢驗,但是U23新政將小孩的身價一下提了上去,昨天外媒爆出中國國內的俱樂部對張玉寧很感興趣,而他的預計身價應該會達到2500萬歐元左右(約1.9億人民幣),在這樣的年紀如此高的身價對他們真的好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