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醫藥行業細分領域影響不一

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的多位藥廠負責人、醫藥行業基金經理認為,醫保控費帶來行業洗牌的中長期發展邏輯並未改變。

□本報記者 戴小河 傅蘇穎

生產線滿負荷運行

根據國家衛健委的部署,本次疫情防控措施包括事前防控、診斷、治療三個方面。防護所需的器械、一次性耗材、診斷及消毒等相關產品方面,主要包括體溫計、口罩、消毒液、手套、防護服、採血、注射等耗材。

疫情檢測方面,主要涉及直接與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的檢測試劑盒,其次是按照發熱門診的流程會使用到的血常規、感染程度炎症因子檢測等設備與產品。

診斷方面,截至目前已有5家企業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產品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特殊審批通過。此外,另有20多家公司完成診斷試劑研發,正在報批過程中。目前,華大基因、達安基因等公司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試劑盒應急審批通過,萬孚生物、透景生命、凱普生物、碩世生物、熱景生物等企業均已完成研發,正在申報。

根據目前發熱門診診療流程,邁瑞醫療、安圖生物以及萬孚生物等企業的體外診斷試劑需求量上升。

從各地耗材供需情況看,一線醫用耗材短缺,緊缺醫療物資包括防護服、醫藥外科口罩、N95口罩、防護眼鏡、防護面罩、正壓隔離衣、消毒液、一次性鞋套、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乳膠手套等物資。

魚躍醫療、藍帆醫療、英科醫療等A股公司具備相關業務。魚躍醫療相關人士表示,目前24小時開機生產,全力保障呼吸機、製氧機、溫度計、血氧儀等產品的生產和發貨,並保障防疫用醫療器械及中友利康消毒產品的生產。公司於1月28日向武漢市捐贈200萬元無創呼吸類產品,用於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藍帆醫療擁有醫療手套、健康防護手套、急救包、醫用敷料等醫療防護產品線。公司稱,疫情期間公司向武漢無償捐贈醫療級防護手套100萬隻。同時,山東車間8條全自動生產線滿負荷運轉,開展各項防護物資的生產、調配和運輸工作。

英科醫療是一次性醫療耗材和醫療耐用設備製造商,主要產品包括一次性手套、輪椅、冷熱敷、電極片等護理產品。公司表示,捐贈了共計35萬隻醫用手套和400件手術服,後期會繼續捐贈200萬隻手套。

干擾素等需求量大增

目前,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特效藥依然在研製過程中。根據國家衛健委發佈的診療方案,確診病例的相關治療藥物包括抗病毒類、抗生素類、激素及中成藥四個大類。

根據國家衛健委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及武漢同濟醫院診療指南,相關用藥有干擾素、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奧司他韋、阿比朵爾;抗菌類藥物包括阿奇黴素、阿莫西林、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頭孢曲松、厄他培南等,以及中藥及中藥注射劑等。

從干擾素、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奧司他韋、阿比朵爾、厄他培南這些產品的市場競爭格局看,國內廠家基本不超過3家。部分中藥及中藥注射劑為獨家品種。例如,連花清瘟膠囊、金花清感顆粒、血必淨等。

除了抗生素、激素類藥物的使用,提高患者自身免疫能力是重中之重。依靠藥物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方面,血製品中的靜丙可以提高患者血液中的IgG水平,增強機體的抗感染能力和免疫調節功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患者目前接近1.4萬名,靜丙的需求量大增。

華西證券指出,2019年國內靜丙批籤量佔比在10%以上的企業主要包括天壇生物、泰邦控股、上海萊士、華蘭生物等,合計佔據市場65%的份額。從目前情況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使得短期需求量增大,而供應不足。供給方面,內地靜丙連續4年批籤量穩定,維持在1000萬瓶以上(按照2.5g規格計算)。受2020年春節時間較早影響,截至1月24日全國靜丙批籤量為49.5萬瓶,供給明顯不足。

血管活性藥物放量

國家衛健委發佈的(試行第四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指出,在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療中,注重循環支持,在充分液體復甦的基礎上,改善微循環,使用血管活性藥物,必要時進行血流動力學監測。

其他治療措施方面,可根據患者呼吸困難程度、胸部影像學進展情況,酌情短期內使用糖皮質激素,建議劑量不超過相當於甲潑尼龍1-2mg/kg·d;可靜脈給予血必淨100ml/日,每日兩次治療;可使用腸道微生態調節劑,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預防繼發細菌感染;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考慮恢復期血漿治療。華西證券分析認為,上述治療措施所需藥品分別涉及國藥一致、現代製藥、紅日藥業。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