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紫荆路街道:“隔离人员”照样有人疼

“你昨天晚上说的东西我已经买好放到家门外口了,还有什么需要尽管说……”2月1日上午8点半,紫荆路街道机关干部周伟把两桶纯净水、一大袋日用品放在居家隔离人员王先生的家门口后,并第一时间发微信告知他。

紫荆路街道:“隔离人员”照样有人疼

像这样的电话,每天紫荆路街道各村、社区的工作人员都能接到,而这正是该街道对辖区居家隔离人员实行“人文关怀”的一个举措。疫情发生以来,紫荆路街道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严格落实隔离措施,展开疫情防控工作。严防严控背后,人情味儿一点也不少,嘘寒问暖、跑腿代办、心理疏导……基层工作人员的爱心和细心,拉起了一道抵御病毒的温暖防线。

“我们每天对居家隔离人员进行电话、微信询问,以人文关怀和贴心服务,有效化解他们内心的恐慌和因隔离产生的压抑情绪。”该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情况严重实行强制隔离的人员,他们还在其家门口安装摄像头,并实行人员24小时值班,以消除小区其他居民的担心和恐慌。

“每天听到你们体温稳定的消息,我们也很高兴,一天都是好心情。”“你们也辛苦了,过年还得加班,我们会好好配合的。”……

在紫荆社区温馨防控群里,这样一段暖心的对话,不仅表达了居家隔离人员对该社区工作的认可,同样也展现了基层干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使命。

为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紫荆路街道各村、社区分别组建了“温馨提醒群”,把湖北返巩人员、“同乘”人员纳入到各自微信群。群里不仅发布国家法规政策、疫情防控动态、卫生健康知识等信息,还进一步推送戏曲、歌曲、小品等学习娱乐视频,使微信群成为他们关心家乡发展、相互交流交友的平台。同时,该街道还在隔离户门口前张贴《居家隔离公示牌》,牌上公示隔离户情况和具体分包工作人员信息,以便隔离户随时联系。

“你好,是李瑜臻吗?我要给你反映一下,刚才我们旁边的隔离人员出门了……”1月31日晚10点左右,该街道工作人员李瑜臻接到群众的电话。

“群众反映的隔离户已到达隔离结束期,且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和检测,已经解除隔离了。而且我们也已经张贴了解除隔离公示,只是他没有看到,所以有点儿害怕。”李瑜臻说,“我们欢迎群众的来电,这样说明大家的防范意识都在不断增强。我们不光要为隔离户服务,更要对群众负责。”

同一时间,该街道机关干部王琛也从单位出发,来到强制隔离户的家门外。和同事完成交接事宜后,王琛便在旁边的帐篷里坐下,和隔离户发微信聊聊家常,询问一下当天的身体和生活情况,并嘱咐他和家人要注意测量体温,有什么需要及时联系。

“我们分三组在他们家门口24小时值班,每天定时和他们联系,密切关注他们的体温变化。”王琛说道,“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关键时刻就要挺身而出,我们辛苦一点儿不算什么。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我们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狙击战。”

此外,对居家隔离产生的生活垃圾,由该街道安排专人上门收集、统一储存、妥善处置,既解除被隔离人员的后顾之忧,也减少其外出概率,提升防控的实效性。对于达到解除条件的居家隔离人员,该街道采取以村、社区为单位上报解控名单、相关凭证,街道审核后,联系医生次日上门检查,符合解除隔离条件的,医生和相关工作人员签字盖章后方可解除隔离。截至2月2日,紫荆路街道共解除居家隔离69户260人。

“虽然被隔离在家,但是我们心里感到特别温暖。街道和社区的工作人员不光关心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还跑来跑去为我们买东西、充天然气……大过年的,还在没日没夜地加班,太辛苦了!感谢他们的爱心与付出!”该街道已经解除隔离的张某感慨地说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