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既然選擇了做記者,就必須義無反顧、勇往直前

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僅考驗了深入第一線、與新型冠狀病毒直接面對的記者,同時也考驗了新聞工作者的團隊精神。近一段時間,通過媒體展現在讀者面前的許多稿件、欄目,都是集體奮戰的結晶。連日來,本報開闢了“戰‘疫’日記”欄目,讓抗戰一線的工作人員通過日記形式把防疫鬥爭中的典型與亮點報道出來,以鼓舞士氣,激勵鬥志,增添了人們與病魔作鬥爭的勇氣和信心。

作為一名從事新聞工作27年的記者,能親眼見證和記錄一段歷史,通過自己筆下的文章增添人們與病魔作鬥爭的勇氣和信心,那是記者的責任,也是一份莫大的榮幸。以下是我用日記記錄跟疫情有關的每天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聞。

抗疫:初一晚飯初二凌晨吃 1月25日 年初一 星期六

這天,天陰沉沉的,雖然是正月初一,但路上行人很少,空氣中似乎瀰漫著一種壓抑,突然接到下午4時半回報社召開緊急會議的通知,雖然心裡早有準備,但還是懷著無比忐忑的心情騎小電車往報社趕。腦海裡總是在反反覆覆想著,一定是與防疫有關,要不也不會這麼急。

下午4:30,大家都準時回到編輯部會議室,黃康生總編輯主持召開防控疫情宣傳緊急會議,立即成立報社抗擊疫情特別報道組。黃康生提出,要以非常之功迎戰非常之疫,全力打好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宣傳戰。

戰幕隨之拉開。下午5:30,領到任務後,記者立即打電話給還在休假的同事分派任務,隨即自己也投入了戰鬥。為了讓老百姓及時瞭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科學預防,答疑解惑,記者在6個小時裡聯繫了10多位採訪對象,把一個個醫護人員搶救病人的動人場景、科學的防治知識和疫情動態,及時寫成採訪稿傳給要聞中心,傳完稿已經是晚上11:30。半個小時後,當記者回到家剛拿起飯碗準備吃晚飯時,突然又接到本報要聞中心主任梁華的電話,坡頭區有一緊急稿件臨時要採寫,記者又急忙放下手中的碗筷繼續電話採訪趕稿,直至第二天凌晨才有時間吃晚飯。

抗疫:湛江商家有商德 1月26日 年初二 星期日

天淅淅瀝瀝地下著雨,寒風陣陣。為了解車站、機場的防控情況,一大早,記者分別來到湛江機場,車站、高鐵站,看著空落落的機場、車站、高鐵站,心裡多了些欣慰,至少市民已意識到不出門就是最好的防疫。

在採訪的路上,不斷接到黃康生總編輯部署任務及各縣(市)各部門要求採訪的任務,特別是接到有市民報料:我市有個別藥店、商家有哄抬口罩等物價行為,要求立即派記者瞭解情況。

這是關係到全市防疫工作的大事,沒有任何猶豫,記者一邊與市市場監管部門聯繫,一邊先到各大藥店、商場摸底瞭解。記者在市區走了20多家藥店,除了沒有口罩、酒精等物品銷售外,沒有發現有商家哄抬物價行為。

與此同時,市市場監管局向記者發來其組織全市系統的執法人員重點對各零售藥店等經營者銷售口罩、抗病毒藥品等藥品及醫療用品的明碼標價執行情況,表明我市截止目前,基本上沒出現哄抬價格行為,這表明,湛江商家有良好的商德。

雖然一整天,天氣都有些陰冷,但記者的心是暖的。儘管還是一天寫近10篇稿件,累得眼睛有點睜不開,但想到全市人民都如此自覺抗疫,記者還有什麼理由叫累?

抗疫:讓愛溫暖你 1月27日 年初三 星期一

春寒料峭,被安置在徐聞縣海安鎮華通賓館和望海樓酒店裡的湖北籍自駕遊遊客卻感受到陣陣暖意。此前,一場牽動全國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也讓這批湖北籍自駕遊遊客們的春節之旅,陷入困境。

正當這批湖北籍自駕遊遊客們陷入焦急和無奈時,徐聞縣政府果斷安排海安鎮的華通賓館和望海樓酒店讓他們免費入住。至27日,已妥善解決了104名湖北籍旅客的“燃眉之急”。

“從未經歷如此波折,也從未在旅途中感受如此溫暖!”入住徐聞華通賓館的武漢市民馮小姐,在與記者聯繫的微信中,留下了這樣的字句。馮小姐與家人1月17日前往廣州探親,原來準備在廣州的酒店住到大年初一後再回武漢,但在退房前,遭遇了武漢封城——她們回不去了。於是,馮小姐決定帶著一家老小前往海南遊玩,但此時各省啟動的一級衛生事件響應措施,又令她一家無法渡海。馮小姐陷於彷徨之際,從微信中獲悉徐聞政府及時作出的免費安置決定,深夜趕到賓館並得到熱情接待的她,心中懸著的大石終於落下。

賓館裡不但提供完備的食宿服務,徐聞縣組織的醫務人員還為他們每人每天提供至少2次測體溫服務並記錄在冊,對他們的身體狀況動態跟蹤監測工作。徐聞醫院的藥劑人員依照專家提供的預防配方,每天按時向他們提供提高免疫力的湯藥,全面落實防控結合措施。目前,所有滯留在徐聞縣內的湖北旅客情緒穩定,起居正常,狀態良好。

除了政府提供完善的免費接待,還有志願者關心著滯留的湖北籍旅客們的起居生活, 今年50歲的“廣東好人”許程聰大姐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成為安置點華通賓館的志願者,與她一同前往幫忙的,還有來自“許姐志願者協會”的4位當地市民。

志願者與所有湖北客人開通了一個微信群,他們幫助有關部門通知定時消毒殺菌,組織口罩等物資發放。考慮到湖北籍旅客的飲食習慣,許程聰還特地炒了紅辣椒,給湖北客人品嚐。

在微信裡,湖北旅客李女士對徐聞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在慌張和無助中,我們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在寒風裡,感受到一顆顆滾燙的愛心!”

合上採訪筆記本,記者從內心深處深深為湛江市民純樸的大愛感動,為自己身為湛江市民而自豪!向湛江市民致敬!

抗疫:公安民警在前沿 1月28日 年初四 星期二

1月28日,陰沉沉的天氣終於過去,湛江迎來了燦爛的陽光。這一天,記者走訪了全市多個聯合檢疫站,看到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民警風采。

赤坎雙港橋聯合檢疫站是官渡高速出口進入市區的重要關口。一大早,民警與醫護人員各就各位,對來往的車輛人員進行檢測。太陽出來了,風吹過來還是讓人感受到刺骨的冷,但執勤人員認真的樣子讓人倍感溫暖。38.4°,小車內一名男孩被測出體溫過高,孩子的父母神情驚慌,不知所措。現場警察引導小車停靠路邊,溫和地提醒該父母:“車內暖氣溫度過高也會導致體溫升高,你們先彆著急,打開車門車窗,抱孩子下來透透氣,10分鐘之後醫務人員再來量體溫。”10分鐘後,孩子體溫恢復正常。這家人上車前,警察還提醒他們要戴上口罩,車內適當開窗通風。

橫山服務區聯合檢疫點設立在西南片區入粵高速公路主要通道處,公安和衛生、交通運輸部門人員實行24小時聯防聯控。在此執勤的市公安局治安巡邏民警吳雲飛之前在粵西檢查站工作4年多時間,但他坦言在這裡執勤壓力更大:“民警中午12時上崗直至次日12時,這裡車流量很大,外地車輛多,我們要嚴密篩查入湛重點地區車輛人員,決不能讓一輛車漏管漏控。”吳雲飛指指旁邊臨時搭建的兩個帳篷和一間司機休息室說:“當班24小時,民警輪流進裡面在椅子上休息一會兒。我從年前到現在只回家休息過一天,回到家累得看到椅子躺椅子,看到沙發躺沙發,老婆取笑我這是‘葛優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他們挺身而出;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關鍵時刻,他們衝鋒在前。民警的堅守,讓廣大群眾增強了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願他們戰勝疫情,平安歸來!

抗疫:見證醫護人員的戰鬥 1月29日 年初五 星期三

為了近距離採訪到抗擊疫情第一線的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醫護人員,當日下午,記者和同事張鋒鋒、朱明傑一起進入廣東醫附院,希望真實地記錄前線醫護人員搶救危重病人的真實情況。

因為只有同醫護人員面對面進行採訪,才能真正挖掘到他們內心深處最樸實而又最震撼人心的語言。

下午3時半,記者前往附院前,黃康生總編輯仔細叮囑記者一定要做好防護,有個別同事也為我們一行擔心,但是,當記者踏進附院時,精神立刻為之一振。記者看到,這裡的醫護人員正在井然有序地忙碌著,他們個個都精神飽滿,鎮定自若。此刻,記者心裡頗為慚愧——記者所到的前線,其實是醫務人員的後方;記者到附院所經歷的危險,不足醫務人員的萬分之一。

在附院,記者親眼目睹了奮戰在那裡的醫護工作者忘我的工作狀態。危重醫學科(ICU病房)主任鄧烈華談到這近20天搶救危重病人的過程;95後護士吳文婷談到這20天與患者在一起,為她打針、喂藥、餵飯、抹身,自己幾小時也無法喝水……記者很後悔為什麼沒有早點來。他們在那些危險的地方奮鬥了那麼久,我們就在醫院呆了那麼一會兒,我們有什麼害怕的!

抗疫:每一幕都令人熱淚盈眶 1月31日 年初六 星期四

面對疫情,醫護人員為了節約防護服不喝水,不解手,穿紙尿褲上班;有的戰“疫”“老兵”堅守防疫一線不退縮;黨員紛紛寫下請戰書要求“參戰”;還有熱心市民向民警、社區無償捐贈口罩……一幕幕都足以讓人熱淚盈眶。

在廣東醫附院及湛江中心醫採訪時,記者瞭解到,上班6小時內,包括上班前一個小時,醫護人員都不喝水,一位女護士說,她平時多尿,進入感染區時只能靠紙尿褲解決問題。問她原因,她告訴記者:“現如今物資都很緊缺,我這樣做,能省幾套防護服就省幾套。”

面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更是日夜奔忙為生命站崗,築牢人民的健康防線。

疫情在肆虐,許多黨員向單位遞交了請戰書,“我是黨員,讓我來!”一封封請戰書背後是共產黨員的擔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無數共產黨員用實際行動踐行使命、抗擊疫情,展現新時代最美的奮鬥姿態……

從廣東醫附院採訪歸來,記者與同事張鋒鋒談起,如果還有這樣的任務,是否還要去?“去”,他迅速作答,“既然我們選擇了做記者,就必須義無反顧、勇往直前。” 抗疫以來,記者的同事們幾乎全部進入作戰狀態。醫院、檢查卡口……只要有抗疫戰場,就有新聞記者的身影閃現。如果說醫生的職責是救護他們的患者,那麼記者的職責就是忠實記錄感人的歷史瞬間,鼓舞士氣,激勵鬥志,增添人們與病魔作鬥爭的勇氣和信心,以筆為旗,今生不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