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太平天國為何要屠殺滿人?

五月_Jo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太平軍的主體是廣西的客家人。

太平天國的主要人物:洪秀全、楊秀清、馮雲山、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李秀成、李陳玉成,這些人全部都是客家人。

太平軍中最有戰鬥力的也是這批從廣西來的人員,他們很少投降,絕大多數寧死不降,而且殺起滿人來毫不手軟,眼都不帶眨一下。可見客家人對滿人有很深的仇恨。

所以從“客家人”這個角度入手,就可以理解太平天國為何要屠殺滿人了。

客家人是漢族的一個族群分支,廣西省是主要分佈區。

客家人最早源於秦朝征服嶺南,是從秦國南遷而來的士兵和家屬,後來歷經兩晉時期大規模的“衣冠南渡”,到宋朝時形成了穩定的客家人族群。

他們從北方遷徙而來,聚族而居,使用原來的語言,保留原來的風俗,所以和當地人有很大的差別,因此得名“客家人”。因為爭奪耕地、水源、礦產等原因,客家人和當地人在歷史上一直衝突不斷,是當地不穩定因素。

歷朝歷代對於西南地區都採取羈縻統治,委任土司進行管理,廣西亦不例外。但到了明清時期,開始實行“改土歸流”改革,強化了對廣西的控制。

由於廣西真正歸附中央管理時間並不長,再加上民族眾多,矛盾叢生,管理起來很頭疼,清政府往往用“和稀泥”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當客家人和當地人發生矛盾時,客家人往往受到清政府的“區別對待”,所以他們對清朝積怨頗深。

再加上清朝入關後對漢族大肆屠戮,又實行民族壓迫政策,被視為漢族人的客家人又被區別對待,地位更低,所以清朝的特權階層——滿人,自然成了他們最大的仇人。

其實在太平天國爆發前幾年,廣西地區的客家人就因為清政府的拉偏架、和稀泥、不作為鬧過很大的動靜。廣西官員還擔心,這怕是不久會生大變,果不其然。

中學歷史課本在講到太平天國運動的時候,往往會刻意迴避太平天國的民族主義性質,誇大太平天國的宗教性質和階級屬性。其實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真正原因是民族壓迫,所以太平軍屠殺滿人並不奇怪。


石頭說歷史


簡明扼要的說吧:民族矛盾!

19世紀中葉,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自然是階級矛盾,滿漢之間經過200年已經漸漸同化,矛盾減緩了是不假,但是,這民族矛盾並沒有消除!

雖然太平天國運動的根本原因是尖銳的民族矛盾,但決不能否認,它也是有一定的民族主義訴求的。

太平天國起義的時候目標很明顯,其直接就把矛頭指向清廷和旗人集團,為了爭取更多的革命戰友,太平天國自然需要大力宣揚滿漢矛盾以撕裂民族關係,“屠滿”是政治正確的任務,在《奉天討胡檄》中,楊秀清就公開宣揚: “誓屠八旗,以安九有。”,而且他還自封為“開國平滿大將軍”。

而當時中國的滿漢關係遠遠沒有想象的那麼和諧,清政府實行“首崇滿洲”的國策,對滿人提供更優厚的待遇,在各大城市中,八旗有專門的駐防城,俗稱“滿城”,在平時這是他們的安樂窩,可一到禍起,他們的災難也來到了!由於居住地過於集中,太平軍很容易就能將他們趕盡殺絕;而更糟糕的,平時對他們優厚待遇“恨之入骨”,又被太平軍反滿宣傳鼓動的漢族市民根本不願給他們提供任何幫助。

於是乎,整個江南的滿城,從江寧,鎮江到杭州,乍浦.......幾乎都被太平軍屠了個遍。

當然,太平天國由於其思想過於異端,始終無法得到中國主流社會認同,最終被當時幾乎所有的既得利益階層(課本叫“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然而,其“反滿”思潮卻一直延續下來。一直到辛亥革命時期,很多革命黨人仍宣稱自己是繼承了“反滿”思想。


國史拾遺


太平天國之所以屠殺滿人,是為了拉攏天下漢人的心,讓滿漢矛盾徹底爆發,從而達到其打倒清廷的目的。

洪秀全在起義之初,他的隊伍也僅僅是廣西那2萬多人,只不過是因為清廷的綠營兵和八旗兵都無能之至,才讓他有了可乘之機,但他能夠深深的感受到,大清如此之大,要想從軍事上打敗它並非易事,彼時大清王朝的大江南北尚有數十萬軍隊,江南地區的稅賦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北方的糧食盛產,用不了幾時,清軍即恢復元氣,捲土重來。

再加上太平天國起義的政策:有田天下者同耕!已經撼動了地主階級的利益,把中國的地主豪強都推向了清廷的一邊,而它的拜上帝教思想,把儒家淪為歪門邪道,這就引起了天下士子的不滿,天下讀書人均視太平天國如仇敵!毅然站在了清廷這一邊。

失去了當時中國兩大政治支撐力的太平天國,唯有將希望寄託在民族情感上面,大力宣揚滿漢不兩立,從而得到受盡滿清政府壓迫的漢族勞苦大眾的支持,還希望能把這火燃燒至整個中華大地,助他們奪得天下!

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個好的謀略,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一時間激起了漢族底層人民的民族精神,太平天國也隨之快速發展壯大,從幾萬人的軍隊增長至上百萬人,其規模已超出清廷經制之軍,而且軍事人才濟濟!

假如洪秀全和他的太平天國所有將士能不忘初心,那麼以當時的實力與趨勢就真的很有可能會擊敗清廷,曾國藩的湘軍也多次敗在太平軍手上,湘軍多次潰不成軍,而且曾國藩差點喪命,只是因為太平軍恰好發生內亂,才讓曾國藩把握住機會將其擊潰!

只能說洪秀全這個太平天國最高統治者也只會打天下,而不懂治天下。


相忘江湖多少年


太平天國為何要屠滿?究竟有多少滿人被屠殺殆盡?

眾所周知,太平天國視滿清王朝為死敵,視旗人為妖物,因而在戰爭中總是以誅殺滿人為榮。這就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太平天國專與滿人過不去,進行了一系列的誅殺政策。

早在洪秀全創教之初,就已經指出:“我教之徒,其意專以滿洲為敵。”在著名的楊秀清《奉天討護檄》中,楊秀清公開聲稱:“誓屠八旗,以安九有”。

在洪秀全的天王府正殿對聯上有這樣的口號:維皇大德日生,用夏變夷,待驅歐美非奧四洲人,歸我版圖一乃統;於文止戈為武,撥亂反正,盡沒藍白紅黃八旗籍,列諸藩服千斯年。

另有一對是:獨手擎天,重建大明新氣象。丹心報國,掃除異族異衣冠。可見,屠滿是太平天國的既定政策,是一項基本軍事準則。

太平軍攻陷嶽州之後,大舉圍攻武漢。武漢攻下後,太平軍在城中搜殺滿清官員,將滿清官員一家大小屠戮殆盡。咸豐三年二月,太平軍圍攻九江、蕪湖,滿清官員拼死抵抗,城破之後。“惟滿洲城,殺戮再慘,男婦幼孩,不留一人。”

三月,太平軍圍攻江寧。江寧將軍祥厚見城破無力,自刎而死,副都統霍隆武在亂軍中被殺死。祥厚的家人也全被被屠戮殆盡,太平軍佔領滿城後“殺戮滿人,寸草不留”。整個江寧“旗民4萬餘,童子三千人,悉數被戮,無一留者。”

太平軍每攻陷一城,便對城中滿人進行搜捕,凡是滿清官員者抓住即殺。對普通人家,則問“是妖否?”、“藏妖否?”,此外還懸賞捉拿旗民,抓獲一個旗民賞銀5兩,大官則會更多。

太平軍攻入金陵之後,對城中滿清官員和旗民搜而殺之。洪秀全下令對城中的妖物要毫不仁慈,於是太平天國的信眾們一邊呼喊著神愛世人、一邊祈禱著將囚犯關入樓中,然後點火燒死。

在金陵,太平軍對滿人屠戮殆盡,全城“殉男婦6萬餘人,殺戮無遺,只留幼童四千人,悉數閹割,連腎囊剜下,身死者十居其九。”

咸豐十一年,杭州被太平軍圍困,守城的滿清將軍瑞昌舉火自焚,在大火中,有8000多人被燒死。其餘旗民被屠戮者2萬多人,河水都染成了紅色。

此外,在歷次戰役之中,清軍被太平軍屠戮殆盡的事件經常發生。例如,咸豐五年,荊州副都統貴升在襄河抵禦太平軍,結果全軍覆沒。貴升及其手下300多人全部陣亡,其家眷也悉數被屠戮。在圍困金陵之戰中,清政府緊急調撥的2000多旗兵,在沙漫洲一戰中,全部被屠殺殆盡,無一留存。

在北伐中,清政府糾集17萬8千餘人前來抵禦,這股人馬也大多被殲,只餘少數。在歷次與太平軍的作戰中,清政府出動滿人大臣、將軍,如賽尚阿、達洪阿、巴清德、向榮、祥厚、福珠洪阿、和春、烏蘭泰、託明阿、德興阿、吉爾杭阿、僧格林沁等等,大多被太平軍擊殺,剩下的也有被貶官的。

在太平天國14年的戰爭中,在太平軍的屠滿政策下。據保守估計,大約有30至50萬的滿人被屠殺殆盡。


稗史候說


你們忘了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嗎?你們忘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嗎?你們忘了“湖廣填四川嗎?”事實上,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只是冰山一角。

清初屠城事件,又稱清軍入關屠城 、清朝入關暴政、滿清大屠殺。

儘管清朝以嚴酷的文字獄著稱,儘管清朝官方焚燬了幾乎全部明代原始史料,儘管現在很多滿清遺老遺少為其張目,但不可否認清軍入關大屠殺是華夏民族史上最大的災難之一,而在持續近50年的征服過程中,被屠殺的人數保守估計在4000萬左右。

如果我列舉漢人留下的各種清軍屠城記載,或許很多人會提出質疑,認為漢人史料必定有所誇大,那麼下面列出的是清朝官方發佈的各種資料。

1,《清世祖實錄》

“自今佈告之後,京城內外,直隸各省,限旬日盡行剃完。若規避惜發,巧詞爭辯,決不輕貸”。

白話文:剃髮令公佈後,京城和直隸各省10天之內必須全部剃完,不剃者絕不輕饒。

“所過州縣地方,有能削髮投順,開城納款,即與爵祿,世守富貴。如有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盡行屠戮。”

白話文:清軍所過地方,誰主動剃髮投降,賞你高官厚祿;抗拒不降,全都殺掉,一個不留。

2,清軍在四川公佈的文告

“民賊相混,玉石難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

白話文:百姓和賊寇混雜,難以區分,安全起見,要麼把全城人都殺了,要麼殺男留女。

3,《東華錄》記載各地的文書佈告

“不隨本朝制度剃髮易衣冠者,殺無赦。”“一人不剃髮全家斬,一家不剃全村斬”!“剃髮、改裝是新朝第一嚴令,通行天下,法在必行者,不論紳士軍民人等,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南山可移,此令不可動! ”

白話文: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你們自己看著辦!

上面只是文字記載,但這些絕非只是恐嚇威脅。事實上,滿清對漢人的屠戮從關外便已開始,遼東、河北、山東、山西、河南、江淮、江浙、湖廣、西南、西北……清軍鐵蹄所過之處,無數人頭落地,一片哀鴻遍野,無數不剃髮的人頭被懸掛在城頭示眾。

著名的揚州十日,清軍在揚州城大肆燒殺搶掠,屠殺十日,城池為一空,殺戮將近50萬人,美麗的揚州成為人間地獄;著名的嘉定三屠,屠殺全城軍民近10萬。

現在大家應該知道,太平天國為何要屠殺滿人了吧?

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太平軍確實殺了很多滿人特別是八旗子弟,那些飽食終日,趴在人民身上敲骨吸髓的吸血鬼們,具體數量不詳。

辛亥革命爆發後,清朝倒臺,那些滿族人擔心遭受報復,紛紛改姓,隱藏身份,到新中國成立之初,據說只剩下不到300萬人,其實他們並非被屠殺,而是躲起來了。

後來我們寬宏大量,實行民族平等政策,很多滿族人逐漸恢復了民族身份,但仍然繼續使用漢氏姓名,以致於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他們的真實民族和滿氏姓名,如今的滿族人在全國有近1000萬人,倒不是他們人口繁衍特別快,而是很多人重新恢復身份罷了。

大家知道為什麼這些年清宮辮子戲霸佔熒屏嗎?因為整個娛樂圈基本被滿族人壟斷了,這些辮子戲不惜美化洗白清朝,可謂居心叵測。

更令人費解的是,著名清史專家、滿學會會長閻崇年(漢族人,據傳祖上為包衣)曾在百家講壇宣稱,將“60萬人的滿族征服1億人的漢族”是因為“天合、地合、人合”,是因為“清軍很少殺人”,並堅持認為當初清軍進攻揚州“攻城、巷戰在一天內結束,沒有屠殺必要”。



親愛的朋友,你們知道娛樂圈哪些人是滿族人或者八旗後裔嗎?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一起來讀清朝那些事兒。(約400字,閱讀需2分)

太平天國不僅屠殺滿人,也殺了不少漢人。

凡是和太平軍作對的人,不管滿漢,都是其打擊的對象。

只不過當時的統治者是滿人,因此太平天國就有針對性了。

在太平軍攻佔的地區,有的城市建有滿城,駐守著八旗兵,例如南京,杭州和乍浦三座八旗軍駐地。

這些地方就成為太平軍重點打擊的地區。

太平軍攻佔武漢後,遍搜城中滿清官員而戮之。

攻破九江、蕪湖後,滿清官兵拼死抵抗,失敗後被屠殺,“惟滿洲城,殺戮再慘,男婦幼孩,不留一人。”

太平軍攻佔江寧後,“殺戮滿人,寸草不留”,江寧將軍自刎而死,其家人盡被殺。江寧旗人四萬餘人,其中包括未成年之兒童三千人,“悉數被戮,無一留者。”

在南京城,太平軍將旗人六萬餘人皆斬殺,只留幼童四千人,本打算將這四千幼童“改造”成太監,無奈太平軍中無良醫,這些兒童慘遭粗暴閹割,“連腎囊剜下,身死者十居其九”。

太平軍之所以做出屠滿這樣的行為,與太清天國的起義性質息息相關。

爆發於廣西的太平天國,本質上就是一批吃不飽飯,生活不下去的底層民眾,組織起來的一場反清運動,以大清統治者為作戰目標,試圖推翻清政府,當然要屠盡大清的維護者——滿人。


兩分鐘走近歷史現場,更多歷史類原創內容,歡迎右上角關注@歷史寶藏。

歷史寶藏


太平天國是以反滿為旗號令天下的,太平天國為奉天討胡檄文中這樣寫道:

嗟爾有眾,明聽予言。予惟天下者中國之天下,非胡虜之天下也;衣食者中國之衣食,非胡虜之衣食也;子女民人者中國之子女民人,非胡虜之子女民人也。 予謹按其彰著人間者約略言之:夫中國有中國之形像,今滿洲悉令削髮,拖一長尾於後,是使中國之人,變為禽獸也。中國有中國之衣冠,今滿洲另置頂戴,胡衣猴冠,壞先代之服冕,是使中國之人,忘其根本也。中國有中國之人倫,前偽妖康熙暗令滿州髒狗一人管十家,淫亂中國之女子,是欲中國之人盡為胡種也 。今滿洲乃忘其根源之醜賤,乘吳三桂之招引,霸佔中國,極惡窮兇。予細查滿韃子之始末,其祖宗乃一白狐一赤狗交媾成精,遂產妖人。種類日滋,自相配合,並無人倫風化,乘中國之無人,盜據華夏。御座之設,野狐升據,朝堂之上,沐猴而冠。 中國有復興之理,人心思治,胡虜有必滅之徵。三七之妖運告終,而九五之真人已出。胡罪貫盈,皇天震怒,命我天王肅將天威,創建義旗,掃除妖孽,廓清華夏,恭行天罰。言乎遠,言乎近,孰無左袒之心;或為官,或為民,當急揚徽之志。



所以說太平天國視滿清為死敵,視旗人為妖物,因而在戰爭中總是以誅殺滿人為榮。早在洪秀全創教之初,就已經指出:“我教之徒,其意專以滿洲為敵。”楊秀清公開聲稱:“誓屠八旗,以安九有”。

在洪秀全的天王府正殿對聯上有這樣的口號:維皇大德日生,用夏變夷,待驅歐美非奧四洲人,歸我版圖一乃統;於文止戈為武,撥亂反正,盡沒藍白紅黃八旗籍,列諸藩服千斯年。 另有一對是:獨手擎天,重建大明新氣象。丹心報國,掃除異族異衣冠。



可見,反滿屠滿“斬盡清妖”是太平天國的既定政策,是一項基本軍事準則。

滿清有個特權就是“滿城制度”,這個制度是在大清國的城市中,專門開闢一個城中之城,完全是由八旗官兵在此駐紮,作用是用來鎮守這些城市中的漢人,用來穩定統治局勢。 所以,在太平天國席捲之地,這樣的滿人聚集的滿城全部成為攻擊目標,在江南被太平軍攻下的城市,滿族人幾乎屠殺了個遍。



咸豐三年二月,太平軍圍攻九江、蕪湖,滿清官員拼死抵抗,城破之後。“惟滿洲城,殺戮再慘,男婦幼孩,不留一人。”

三月,太平軍圍攻江寧。江寧將軍祥厚見城破無力,自刎而死,副都統霍隆武在亂軍中被殺死。祥厚的家人也全被被屠戮殆盡,太平軍佔領滿城後“殺戮滿人,寸草不留”。整個江寧“旗民4萬餘,童子三千人,悉數被戮,無一留者。”

攻打南京時,南京滿人死戰到底,婦女上陣、老幼助威,城破後,洪秀全下令全城捕殺滿人,“有擒得旗人者,賞銀五兩”。太平軍對滿人屠戮殆盡,全城“殉男婦6萬餘人,殺戮無遺,只留幼童四千人,悉數閹割,連腎囊剜下,身死者十居其九。”



咸豐十一年,杭州被太平軍圍困,守城的滿清將軍瑞昌舉火自焚,在大火中,有8000多人被燒死。其餘旗民被屠戮者2萬多人,河水都染成了紅色。

在太平天國14年的戰爭中,在太平軍的屠滿政策下。據保守估計,大約有30至50萬的滿人被屠殺殆盡。

太平天國不光是殺滿人,官員、僧尼道士、商人、儒生乃至醫生、店員、藝人,都有可能被太平軍視為妖人。太平軍辨別妖人的方法極是荒謬:掌心紅潤,十指無重繭者,都被指作妖,或一見即殺,或問答後殺。 滿人畢竟是人數少,死亡最多還是普通的漢人老百姓。



太平天國有段時間有所收斂,李秀成進了蘇州後,獎勵了太平軍中鎮壓胡作非為者,還發布了三條法令:“(一)士兵不得殺害或殺戮百姓;(二)禁止殺戮牲畜;(三)禁止焚燒房屋。凡違反上述任何一條法令者,皆處以死刑。

曾國藩在討粵匪檄如此描繪太平天國的殘暴:

逆賊洪秀全、楊秀清稱亂以來,於今五年矣。荼毒生靈百萬,蹂躪州縣五千餘里。所過之境,船隻無論大小,人民無論貧富,一概搶掠罄盡,寸草不留。其虜入賊中者,剝取衣服,蒐括銀錢,銀滿五兩而不獻賊者,即行斬首。 男子日給米一合,驅之臨陣向前,驅之築城浚濠;婦人日給米一合,驅之登陴守夜,驅之運米挑煤。婦女不肯解腳者,則立斬其足以示眾婦;船戶而陰謀逃歸者,則倒抬其屍以示眾船。粵匪自處於安富尊榮,而視我兩湖、三江被脅之人,曾犬豕牛馬之不若,此其殘忍慘酷,凡有血氣者,未有聞之而不痛憾者也。

可是曾國藩的湘軍殘暴程度比太平天國有過之而無不及,江南之地變成雙方的屠宰場,刀光劍影血滿江南。



蘇南地區,往往二三十里,不見居民,有的地方人口僅存五分之一。

浙江省,一片劫灰,道殣相望,昔日溫飽之家,大半成為餓殍。

安徽省,皖南“野無耕種,村無炊煙,市人肉以相食”;皖北“但有黃篙白骨,並無居民市鎮,竟日不見一人”。

江西省,數百里“不聞雞犬聲,惟見餓民僵斃於道”。



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歷史上最大一場浩劫和災難,根據一些人統計,太平天國運動帶來的直接人口死亡是7000萬人,中國人口銳減40%,傷亡人數可能達到了1.2億之多,經濟損失更是不計其數。


非常道畢延河


1851年1月11日一個漢人在由滿人統治的大清朝發動了一場暴亂,沒想到竟然成功的打造出自己的一片根據地,併成立了自己國“太平天國”,這個人便是傳奇人物洪秀全,他曾經是一個失意的考場學子,曾經三次在廣州的童生試中屢試不第,爾後他利用基督教創建了自己的宗教體系“拜上帝教”並且在兩廣瘋狂吸粉數人,時機成熟後,在廣西桂平縣爆發了“金田起義”,兩年後,打下南京並定都於此,直到1864年南京被曾氏兄弟攻下,太平天國存世14年。最大的勢力範圍竟達到18個省份。

然而在這些被“解放”的省份中,確實出現了大量滿人被殺的現象,導致這一結果的和洪秀全的一條革命口號息息相關,那便是“斬盡清妖”。太平天國的天王領導們充分利用了民族矛盾,把鬥爭的矛頭聚焦在了滿族朝廷和八旗,把屠殺漢人聚居區的滿人作為一項任務來抓,當時的東王楊秀清在和部眾講話之時就強調“誓屠八旗,以安九有。”


同時需要了解的還有一個清朝特有的“滿城制度”,這個制度是在大清國的城市中,專門開闢一個城中之城,這個小城市有完備的環城高牆,城門等一系列設施,完全是由八旗官兵在此駐紮,作用是用來鎮守這些城市中的漢人,用來穩定統治局勢,而且這些滿城的八旗滿人完全用自己的民族風俗,通婚也一概找本族,不與漢族通婚,同時擁有很多特權。


所以,在太平天國席捲之地,這樣的滿人聚集的滿城全部成為攻擊目標,被反滿宣傳的百姓幾乎都裹挾到了屠滿的行列,於是乎,在江南被太平軍攻下的城市,滿族人幾乎屠殺了個遍,也許,這就是對當年滿人對嘉定三屠最好的回應吧,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老豬的碎碎念


有網友問:太平天國為何要屠殺滿人? 太平軍攻破的滿城,主要是南京,杭州和乍浦三座八旗軍駐地。首先,太平軍在這些地方,都遭到了頑強抵抗。而且,無論老幼都參加了抵抗。因此,可以認為全體人員都是戰鬥人員,可以進行軍事攻擊。

南京滿城的八旗軍抵抗非常頑強,楊秀清親自指揮數萬太平軍發動了三次強攻,陣亡數千人。積屍與城平。最後天王洪秀全下令,全城捕殺旗人,“有擒得旗人者,賞銀五兩”。經過數天激烈戰鬥,戰鬥到最後,旗兵竟有人“力盡氣竭而死”。整個南京駐防八旗和家屬2萬人幾乎全部被殺。

太平軍攻擊杭州駐防八旗的時候,戰鬥更加激烈。李秀成大軍圍攻2個月才破城,當時記載,最後破城的時候,清軍給所有旗人家庭都發了火藥,要求太平軍最後破城的時候,就一起引爆火藥自殺。因此,最後,倖存的旗人只有31人。

在乍浦,太平軍在內應接應下,衝進城內,與駐防八旗爆發激烈現在。最後旗人部隊全軍覆沒。在南京,杭州和乍浦的旗人官員,基本沒有被俘人員,全部戰死和自殺。

比如,江寧將軍祥厚在南京城破戰死,南京駐守將領福珠洪阿戰死,杭州將軍瑞昌自殺,杭州守軍將領文瑞,傑純,載熙,乍浦守將錫齡阿…全部戰死。

在對方無論男女老幼都參加戰鬥,並且非常頑強的抵抗的情況下。導致人員巨大損失,也不能說都是太平軍的責任。比如杭州的駐防八旗和家屬8000多人,基本都是自己使用火藥集體自殺的。南京和乍浦則是集體參加巷戰,造成了絕大部分旗人死亡。


深度軍事


歷朝歷代對於西南地區都採取羈縻統治,委任土司進行管理,廣西亦不例外。但到了明清時期,開始實行“改土歸流”改革,強化了對廣西的控制。

由於廣西真正歸附中央管理時間並不長,再加上民族眾多,矛盾叢生,管理起來很頭疼,清政府往往用“和稀泥”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當客家人和當地人發生矛盾時,客家人往往受到清政府的“區別對待”,所以他們對清朝積怨頗深。

再加上清朝入關後對漢族大肆屠戮,又實行民族壓迫政策,被視為漢族人的客家人又被區別對待,地位更低,所以清朝的特權階層——滿人,自然成了他們最大的仇人。

其實在太平天國爆發前幾年,廣西地區的客家人就因為清政府的拉偏架、和稀泥、不作為鬧過很大的動靜。廣西官員還擔心,這怕是不久會生大變,果不其然。

中學歷史課本在講到太平天國運動的時候,往往會刻意迴避太平天國的民族主義性質,誇大太平天國的宗教性質和階級屬性。其實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真正原因是民族壓迫,所以太平軍屠殺滿人並不奇怪。———以上內容為複製其他回答,僅供參考,只是想問“當地人”指的是誰,為什麼當地人沒有參加太平天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