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查出肺结节,可以通过调理来改善和吸收吗?让医学科普给你答案

随着医疗诊治水平的进步和民众知识水平的提升,医学科普已经逐渐成为大家熟知的热门标签。其实现在最困扰医生这个群体的,也是我做医学科普的初心,就是如何

帮助大家逐渐以理性、科学的态度面对问题

但有一点是我没有想到的,我曾经以为需要去影响的是一些中老年群体,但在每天的出诊和工作当中,却发现很多年轻人,甚至年龄比我还要小的一些患者,张嘴就是“能不能回家调理调理,这结节就没有了?吸收了?”

查出肺结节,可以通过调理来改善和吸收吗?让医学科普给你答案

记得很小的时候,家里的父母经常会在晚上闲暇时候“打坐”,“练功”。

当时我家很小,一家三口总是挤在一张床上,所以我可以说是对这种东西耳濡目染,直到上了小学才慢慢觉得这种做法十分荒谬。但是在那个年代,气功热吹遍了大江南北,从国家的顶级科学家,包括钱学森这样的学者都会带头做气功相关的课题,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导致出现了很多群魔乱舞的现象。

查出肺结节,可以通过调理来改善和吸收吗?让医学科普给你答案

很多年后,当我们现在再回头去看,会觉得非常荒谬,但当时并不觉得,这这是认知的局限性所导致的。但是,在当今一个互联网极度发达,医疗几乎没有绝对知识门槛的时代,为什么我们还会看到谣言四起,并且有这么多人,甚至是年轻人愿意为此买单呢?

作为医生,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会期待长辈以多么正确的科学观去看待问题,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接受的教育,基本都是当下最系统的科学教育,为什么还会出现对疾病本身“调理养生”的理解呢?

首先,我们的教育缺乏批判精神

对于一个新产生的观点,一个新出现的治疗手段,或者一个邻居传递过来的祖传秘方或者民间疗法,年轻人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我们的教育很多时候教的都是如何背诵,如何记忆,如何理解,我们参加过的语文考试当中,对于批判精神几乎完全没有涉及,考生只要能背诵课文,能够理解文本意思就可以了,根本不用去批判和质疑文本。

查出肺结节,可以通过调理来改善和吸收吗?让医学科普给你答案

但是质疑和批判精神,是非常重要且关键的。鉴别科学和伪科学的方法,是repeat,中文意思就是重复,也就是多数据的论证。伪科学是什么,是某个结论看上去像是科学,但实际极不稳定,只是一个表象。

比如说鸽子能辨识方向。不是因为某只鸽子飞出去又飞回来,我们就说它能辨别方向,而是有比如1000只鸽子的样本数据都指向格子能辨识方向,那么才能推断出鸽子有辨识方向的能力。如果有一只鸭子也碰巧外出并走回了家,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说鸭子也会辨识方向,而是要看10只鸭子,100只、1000只鸭子是否都能外出并自行回家,这才能说明我们要论证的结论。

查出肺结节,可以通过调理来改善和吸收吗?让医学科普给你答案

科学永远是相对冰冷的,所以传播起来的能量远远弱于那些能让人感到舒适的,带些神秘玄学感的养生之道。但如何科学地对待疾病与治疗,又是每一个人,尤其年轻人都需要了解的内容。

这就需要从每个医生做起,让年轻人实际认识到科学的价值,同时也要不厌其烦地去了解那些谣言,以及它们产生的原因,并且整理出深入浅出的合理解释(毕竟辟谣比传谣难一万倍)。不要因为别人说出谣言就不耐烦,就高高在上地鄙视。大家都是普通人,有不理解的东西很正常,但是你不好好给他讲,就是作为医生的不是了。

愿天下无谣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