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誰“殺”死了中國最知名的老牌百貨商場?

膽小的憨憨


作為一名從事十年以上電商行業的人,奉行的一句話就是:渠道可以變遷,唯有品牌不死!零售行業本身就是在不斷地變遷和優勝劣汰的,這本來就是市場經濟的正常現象。

老牌百貨商場關門的根本原因是自身的問題,但是俗話說的好:生意不好怪櫃檯!

往往自己不行的時候,總喜歡找點客觀原因,那麼我們就幫助這些傳統的百貨商場找找客觀原因:

首當其衝的就是電商的發展,對傳統實體零售業形成巨大的衝擊。為什麼呢?我覺得有兩點原因:第一,電商價格比線下便宜,讓貴的變便宜讓收費的變免費本身就是時代的進步;第二,電商帶來了便捷節省了客戶的時間,反觀傳統的百貨商場體驗性太差,整個購物體驗都是“反人類”的,除了想讓客戶掏錢買東西沒有任何友好的體驗設計,尤其是我們國內的國企型商場。我就吐槽兩個細節,有誰見過哪個百貨商場停車位免費還很容易的停車的嗎?有誰見過哪個百貨商場很容易找到洗手間的嗎?

所以說百貨商場連顧客的最基本的需求都無法滿足,還談什麼開心的購物呢?

所以說過去電商發展的黃金十年,不是電商企業有多少牛逼,而是傳統零售業做的太差,顧客自然會選擇逐步選擇電商,這個是商業發展的規律,不以任何人意志為轉移。

說完客觀原因,我們該談談自身的原因了,傳統百貨商場關門的根本原因是自身問題,主要是以下幾點:

1、經營模式傳統,違背了零售的本質。其實很多百貨商場就是地產商模式或者二房東模式,根本談不上什麼零售業。造成的結果就是商品價格抬高,全部需要顧客買單,最終顧客用腳投票。

2、購物體驗型差,顧客不願意到店購買。前面提到了百貨商場的兩個細節沒有做好,造成購物體驗差。包括一些國企經營的百貨商場,還需要統一收銀排隊等待等等各種落後的經營方式。

3、管理差、缺乏人才、人效低。我相信在過去的十年,有多少家傳統的百貨商場也想轉型電商,來抵禦電商的進攻,但是最終的結局都是失敗告終。本人覺得根本的原因就是“改器不改制”,高層看到的是電商公司利用了互聯網這個工具,好像很厲害。我們也要搞個電商部,弄個網站開發個APP之類的,然後這些傳統的百貨商場沒有抓住自身的核心問題,有句話叫“錦上添花”,那麼這個電商究竟是錦呢還是花呢?我相信大多數公司的高層認為電商就是個花,就是個工具而已。國內最大的地產商萬達,曾經也喊出要大幹電商,千萬年薪聘請人才,最終只能成為行業內的笑話。

那麼難道說是線下零售業不行了嗎?線下實體店不行了嗎?其實不是的,作為一名電商老兵,我認為現階段反而是線下零售業最好的發展機會,因為電商的發展進入瓶頸期,同時本身中國電商的發展就是利用了中國零售業太弱發展起來的。反觀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電商發展只是一個很小的補充甚至沒有電商,包括我國香港地區,到處都是便利店,購物中心體驗性也很好,哪需要什麼電商啊?

現階段隨著國家對外開放的深入,大量的外資零售業進入中國市場,其實帶來了先進的經營方式,同時也倒逼著中國零售業競爭的加劇。所以才有傳統百貨商場的“關門”,這也驗證了那句話:不是實體零售不行了,是你的實體零售不行了!

(下圖是今天在某日資購物中心拍攝的照片,一個會員活動引爆上萬人搶購)

最後的結論,“殺"死中國最知名的老牌百貨商場是它自己,自”殺“而死!


康哥說新商業


不接地氣了脫離了基礎消費百姓,定位定的太離譜了!過去北京百貨大樓是老百姓買東西必去的地方,也是最熱鬧的地方,更是購物東西最全的地方。如今給弄成高檔消費的地方,普通百姓需要的物品沒有了,你不消滅誰消滅?自找的!如今百貨大樓門都懶的進,進入也沒有要買的東西。百貨大樓這個集團領導是吃西餐長大的!


金碩之秋


這個議題好,但是你敢說實話嗎?民間流傳這樣的說法,電商擊垮了百年商店,商鋪價格直線下滑,擊垮了拍賣行業,拍賣公司虧損嚴重,某寶砸了銀行的飯碗,某寶的獲益可以不用支付利息,收的保證金就是現金流,一般保證金在賬上幾天時間,這樣一天幾十個億的保證金,不用支利息,既能賺銀行利息,又能作為借唄收息,可謂一舉多得,但中國十四億人口是要吃飯的,全國幾十萬家商店虧損或倒閉,幾千萬的商戶在掙扎,幾萬家有拍賣許可證的拍賣公司在虧損,而這就是電商的魅力。某團擊垮了酒店,滴滴擊垮了出租車,多多擊垮實體企業,很擔心會形成事實上的壟斷,天下一支獨大,這樣就苦了大多數創業者和勞動者,如果說得有道理大家就點個贊,說得不對的地方請指正。


張篤正


題主眼睛裡只看到北京知名的百貨商場,卻看不到上海知名的百貨商場,而且還錯誤地認為1990年開業的北京長安商場是中國最知名的老牌百貨商場,這顯然是一個偽命題!因為論中國最知名的老牌百貨商場,真的輪不到北京長安商場,而是上海第一百貨商店。上海一百被習慣稱為“中百一店”,是有道理的。縱觀上海一百的發展歷程,這塊中國百貨行業最值錢的金字招牌,從1934年開工建造到1936年營業,經歷了當初從“大新公司”到解放初命名為“上海市第一百貨商店”的華麗轉身,又到上海改革開放以後成為“上海市第一百貨商店有限公司”的上市公司,一直到近年內部再次改造調整,始終巍然屹立於中華第一街南京路步行街。所以北京長安商場的倒閉應該有一面鏡子做對比,憑什麼上海一百不倒,而北京長安商場卻會倒閉?再看上海一百對面的新世界百貨公司,也是去年裝修年底重新開業,其經營思路和內容都有重大調整。北京人應該虛心學習上海同行的經營之道,不要以為皇城根下天下第一,什麼也不用學習和改進經營之道。






旺旺海睿


就是現在的電商,一塵崛起的網購衝擊了實體店鋪,導致,老牌商場,老字號店鋪瀕臨倒閉。當今不管哪座城市繁華的街道看不到人潮湧動的購物大軍,店鋪關門,滿街都是甩貨,兩元店等等所替代,往日的品牌店鋪看不見了,購物人群沒有了,大街小巷看到的都是,送餐的小哥和送貨的騎手。各大商場看不到,購物的人群,十分蕭條冷落。當今人們不出門就能購物,躺在被窩就能訂餐,不出門貨物就送到家門口,這樣的購物情形已經被人們接受,中國傳統的購物思維找不到了,帶來的是懶惰心理,一部分人動起來,大多數人呆起來,實體經濟沒有活力了,人員下崗失業,帶來的是,很多人沒業就,沒錢掙,所以,導致老品牌百貨商場面臨倒閉,就是現實的經營體制所導致。要想兩全其美,都有活力,還是希望國家有關部們來調節,不能單方面的發展,忽視另一方面的繁榮。要雙管齊下,就要協同發展,全面突飛猛進,實體店是國家發展的經濟命脈和提高國民整體素質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實體店的穩定,能帶來很多正面影響,人人有業就,提高城市的居民收入,社會穩定,人們安居樂業,更能處使個個城市的繁榮,更能提高人們的活力。只要動起來,人們才有發展,只有行動不懶惰,才是勤勞的民族精髓。不管怎樣,人們都要生活,生活在這個大家庭裡,就要和諧,穩定,勤勞,勇敢,只有充滿正能量,才能有進步。人人有飯吃,個個有業就國家才能和諧穩定,向前發展。




豐碩緣野


應該說是新牌商場殺死了老牌百貨大樓丶大型百貨商店、供銷社。現在人們懷念過去的百貨大樓丶大型百貨商店、供銷社。最討厭現在的商場,如想轉游一下,又感覺自已象小偷,他們的“熱情”讓人反感。還是兒時的百貨商店丶百貨大樓丶供銷社讓人記憶丶想望。現在呢,質量精細的商品都出口國外,而價格低,同樣的商產品在國內售價高,質量低劣還不耐用,導致假貨氾濫,一不小心就上當受騙,大家都深有感觸(包括食品安全)。


沙坡醉人


我的觀點:電商對社會經濟的巨大危害正在不斷顯現,具體表現在如下六個方面:

第一:電商正在消滅並繼續在消滅線下大量實體店,而這些實體店是廣大百姓賴以生存的營生,且目前電商平臺很多商品價格已經高於實體店價格,並沒有給消費者帶來實質上的實惠。

第二:電商企業利用其手中壟斷的天量客戶資源,掌握了商品的議價權,嚴重壓縮實體產業的利潤空間,導致大量實業虧空甚至倒閉,危害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第三:電商企業吸納了大量的青壯年勞動力,大量的產業工人也不得不抽離出來加入快遞行業,讓他們把生命時光消耗在並不創造實際生產價值方面,造成人力資源的極大浪費。

第四:電商企業的無節制擴張和蔓延,製造大量的垃圾,對環境造成嚴重汙染和破壞。

第五:電商讓人們的吃飯和購物都可以在網上購買,快遞送上門,這種看似便捷的生活方式,讓人們不再願意走出去,國人的身體素質將因此下降,亞健康越來越嚴重。

第六:大量社會財富越來越集中到少數幾個電商企業手裡,造成社會貧富差距不斷拉大,嚴重破壞社會經濟結構穩定和良性發展。

希望相關部門控制好電商的發展,杜絕電商的無節制蔓延,讓經濟朝著更高質量發展。


家有兒女悅教於行


誰殺死了中國最知名的老牌百貨商場?

自己殺死了自己,做為一個商場在提供人們生活物資購買渠道的同時也提供給消費者一種售前售後服務。所以品質與價格及消費體驗三者直接影響其生存的環境與長久。“與時俱進”解放思想,改變理念才是唯一出路。

本人不從洋,但從消費與售後體驗我個人覺得中國商場與“沃爾瑪”無法比,從投訴這塊中國有幾個能打通,打通了又有幾個誠心解決問題,都把智慧用在忽悠上,還不是一時間解決問題,本人就親歷這種現像,“沃爾瑪”別人最少對投訴反映快,能第一時站在顧客角度除理問題。為什麼我們的做不到?只知“宰客”出了問題拖、忽悠。寧願接受上訴也不願息事寧人。不破產才怪。


一復百印


我覺得就是自己殺死了自己。我們天津的百貨大樓和勸業場,都是有著百年曆史的老牌商場,曾經多輝煌啊,過年買個衣服,一說勸業場買的,人家都高看你一眼。但是,那是沒有競爭的年代,隨著改革開放以後,各種商場越來越多,大傢伙買東西的選擇越來越多了,這些老牌的商場從管理上,人員的服務水平上,經營靈活性上,都越來越不能適應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了,在加上是國營企業,幹好幹壞一個樣,員工人浮於事的情況很嚴重。現在本來實體商業就幹不過電商了,在不思進取得過且過,就更不行了。前兩天我閒逛到天津濱江道,順帶去了一趟勸業場,如果說濱江道上的其他商店和商場人流量是7,勸業場裡的人流量就是4,裡邊的各種設施普遍陳舊,營業員普遍年齡偏大,也沒什麼精神頭,顯得暮氣沉沉的,想一想勸業場以前可是天津的一張名片呀,心裡也不禁有些唏噓。


大海蟹76


誰殺死的?是大資本家,小資本商人的貪婪。利益很誘人,殺雞取卵式的追求利益,是自殺式的極端方式,所謂,你多愛你的消費者,消費者就多愛你,你對消費者多猾頭,消費者腳底就抹多少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