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何分析尿常規?尿常規不嚴重,就是腎臟很好嗎?

噠噠噠噠的夥伴


尿常規是臨床上的一個常規檢查項目,通過對尿液的常規分析,可以對腎臟,膀胱,尿道,前列腺,輸尿管等器官的變化及時得以發現。尿常規包括兩部分,幹化學和鏡檢。幹化學主要有尿蛋白,尿糖,尿潛血,尿酮體,亞硝酸鹽等,鏡檢部分主要有紅細胞,白細胞,管型,鹽類結晶等。尿蛋白陽性見於腎炎,腎病綜合徵,腎盂腎炎高血壓腎病,糖尿病腎病。尿糖陽性見於糖尿病和腎性糖尿。尿潛血陽性主要見於腎炎,尿路感染,尿路結石等。尿酮體陽性見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麻醉,子嫻等。亞硝酸鹽陽性見於尿路感染,特別是大腸桿菌引起的尿路感染。紅細胞增多連續腎炎,膀胱炎,泌尿系統結石,腫瘤。白細胞增多連續泌尿系統感染。管型增多連續腎炎等。 尿常規不嚴重,說明腎臟很好,這個觀點是不正確的,因為尿常規檢查是反映泌尿系統一些相關疾病的客觀指標,為臨床診斷提供的一個診斷依據。但是,尿常規檢查的不同的項目,可以反映泌尿系統疾病的進展情況,動態觀察尿常規對泌尿系統疾病的預後以及治癒提供客觀指標。 尿常規不嚴重與腎臟好壞無關的,反映腎臟功能好與壞的客觀指標是血肌酐,所以,臨床上血肌酐增高,是腎功能不全的表現。



尿常規檢查是臨床上三大常規之一,其他兩大常規是血常規、糞常規。一般住院,三大常規檢查是必做檢查,尿常規檢查很方便,對泌尿系統疾病有很多提示作用。


今天就和大家談談,拿到一張尿常規結果,應該看哪些內容?

一、顏色

正常的尿是淡黃色,不正常的尿主要有以下幾種顏色

1.血尿,見於泌尿系統結石、腫瘤、腎小球腎炎、泌尿系感染、泌尿繫結核

2.膽紅素尿:尿呈豆油樣改變,主要見於肝細胞黃疸、阻塞性黃疸

3.濃茶色或醬油色尿:見於血紅蛋白或者肌紅蛋白出現在尿中,正常情況,這些是沒有的。血紅蛋白尿見於嚴重的血管內溶血,血型不符的輸血反應,PNH等。肌紅蛋白尿見於擠壓綜合症、缺血性肌壞死。

4.乳糜尿:見於絲蟲病和腎周圍淋巴管堵塞。

5.膿尿和菌尿:尿中含有大量的弄細胞、炎性滲出物,主要見於泌尿系統感染如腎盂腎炎、膀胱炎。

二、尿比重

1.升高見於急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徵、糖尿病

2.降低:見於大量飲水、慢性腎小球腎炎、尿崩症、腎小管間質疾病。

三、尿蛋白

出現蛋白尿出現重視,有可能是生理性的,蛋白尿只是暫時的,會自己消失;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就是疾病引起的,這種情況下,需要進一步檢查來判斷,蛋白尿的原因。

四、葡萄糖

正常情況下,尿中只有微量的葡萄糖,當血糖濃度很高超過腎臟重吸收的能力,尿中就出現葡萄糖。

最常見的糖尿病患者,還有其他的原因,也是需要進一步檢查。

五、白細胞

尿大量白細胞主要見於泌尿系感染,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等。

六、亞硝酸鹽

亞硝酸鹽陽性結合尿白細胞陽性能更準確的判斷泌尿系感染。

七、尿膽原和尿膽紅素

合成尿二膽,主要提示肝及膽道內外各種疾病引起的膽紅素代謝障礙。

1.膽紅素升高

急性黃疸型肝炎、膽汁淤積性肝炎、藥物所致膽汁淤積

2.尿膽原陽性或增高,見於肝細胞性黃疸和溶血性黃疸。尿膽原降低見於膽汁淤積性黃疸。



尿常規雖然對腎臟功能好壞有提示作用,但不能說尿常規不嚴重,腎功能就很好。腎功能檢查主要還是要抽血化驗,看一下肌酐,腎小球濾過率等等。


石佛山下小醫生


尿液常規檢查是發現腎臟病最簡單和有效的方法。

看尿常規報告單,看似簡單,其實不然。因患者或醫護人員不懂得正確分析尿常規報告而導致誤診、誤治的現象其實非常普遍。

有的病人腎臟問題比較嚴重,卻被誤認為沒什麼大不了的,反之,有的人腎臟沒有問題或者問題不大,卻被認為“可能有腎臟病,將來可能會發展成尿毒症”,病人因此而十分緊張併到處求醫,甚至長期吃“保腎”的中藥或西藥。

根據我們的工作體會,我們認為,在分析尿液常規時,常見的錯誤主要包括:


錯誤01 | 沒有仔細分析或詢問是否嚴格按照要求留取尿液標本。

拿到一份尿常規化驗單,首先應該詢問病人以下內容:

-01. 是不是按照要求留的尿液?

-02. 是不是及時送到化驗室進行化驗(尤其是炎熱季節)?

-03. 有沒有避開月經期?

-04. 是不是留的中段尿?

-05. 留小便前幾個小時是不是喝了很多水或飲料等?

最後一個提問,其實也可以從尿常規第一項反映出來。

若尿液比重很低,說明尿液稀釋了,這樣的尿液常規就不可靠。有的人有蛋白尿或者血尿,但是因為尿液過度稀釋而查不出來。故發現尿液比重很低時,應重新化驗。


錯誤02 | 尿常規檢查異常就是患了腎臟病。

尿液從腎臟生成以後,經過腎盂、輸尿管、膀胱、尿道,最後排出體外,前列腺液也可分泌進入尿液中,上述任何部位有疾病(不管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或者尿路鄰近器官疾患波及到尿路,都可能導致尿液化驗異常。此外,若留取尿液不慎,將白帶或痔瘡出血等混進尿液中,也都可引起尿液化驗異常。錯誤03 | 一次檢查尿液沒問題,就肯定腎臟或尿路沒有問題。

尿液常規是否異常,除了受是否有腎臟或尿路疾病影響以外,還受腎臟病情波動(有些腎臟病在病程的某個階段,其尿液常規檢查可以完全正常)、留尿是否按照要求、運動、攝食、檢驗誤差等因素影響,所以不能僅僅根據一次尿液檢查結果就認為有或沒有腎臟病,有時需重複檢查。

有些腎臟疾病,即使已經比較嚴重了(如高血壓腎臟損害,多囊腎腎臟損害等等,高尿酸血癥引起的腎臟損害,腎動脈狹窄所致缺血性腎病等),但其尿液常規檢查可能是正常的。

有的早期腎臟疾病,需要用更敏感的檢測方法來檢查尿液中是不是有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等)。例如,在糖尿病腎病的早期,尿液中微量白蛋白可能已經明顯超過正常,但是尿液常規化驗卻不能發現異常。

總之,尿液常規正常,不等於腎臟就沒有問題。


錯誤04 | 尿液改變輕微,腎臟改變也輕。

這觀點也是十分錯誤的。實際上,在很多情況下,尿液改變輕重與腎臟病變輕重很不一致。例如有的人尿液常規裡只有蛋白尿“+”,但可能已經是嚴重腎功能衰竭了,有的人尿蛋白非常多,但腎臟改變可能很輕。


錯誤05 | 尿常規異常,病的根源就一定在腎臟。

這個想法是非常錯誤和有害的,值得引起高度警惕。

尿液常規檢查異常,首先要注意是不是尿液汙染,其次是不是腎臟或者尿路其他部位疾病(輸尿管、前列腺、膀胱和尿道等)所致。

如果是腎臟引起的,這個時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明確是腎臟本身出了問題(又叫原發性腎臟病),還是身體其他部位出了問題累及到腎臟(這種由其他部位疾病累及腎臟所引起的腎臟病,叫繼發性腎臟病)。

比如,高血壓、糖尿病、高尿酸血癥、風溼病(紅斑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乾燥綜合徵等等)、腫瘤、肝炎、結核等等,以及是不是由藥物引起的腎臟損傷,這些基本都可以引起尿液常規檢查異常。

總之,尿常規檢查異常只是說明腎臟可能有問題,至於是哪種腎臟病(原發性或繼發性)及其病變程度,要進行進一步的檢查,這個過程是非常複雜的,也非常容易誤診,所以往往要住院檢查並多次隨訪。


如果你有腎病方面的問題或想了解更多腎病健康知識,馬上關注微信公眾號:愛腎網


愛腎網


尿液雖然對於腎臟來說是一項衡量很髒健康的指標,但是尿液並不能絕對的衡量腎臟的健康,換句話說,即便尿常規的值都正常,也未必就意味著腎臟就很健康。反之也一樣,尿常規異常也未必就意味著腎臟就一定有疾病。因為尿常規衡量的問題比較多,比如如果尿常規出現問題,也可能是皮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膽管炎,糖尿病,心肌梗死,鹼中毒等問題。

所以每年的體檢報告中,建議一定要注意尿常規的值,雖然本身人體是沒有什麼明顯的感覺的,但是如果尿常規出現問題置之不理,則會引發大問題,當然這其中也包含腎臟的疾病。那麼尿常規中的檢查都有哪些含義呢?

1.尿潛血,正常為陰性,如果檢查呈陽性,那麼可能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生理性的異常如:劇烈運動,重體力勞動或者久站之後。一種是病理性的情況,常見於腎結石,腎炎,皮炎,多發性肌炎等問題。

2.尿膽紅素,正常人為陰性,定量為

3.尿蛋白,正常為陰性,如果出現陽性,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生理性的異常,常見於劇烈的運動,重體力的勞動,青少年快速成長期,情緒激動及婦女妊娠期等。如果是病理性的異常,常見於間質性腎炎,腎小管性酸中毒,慢性腎炎,糖尿病腎病等。

4.尿液葡萄糖,正常情況呈陰性,如果出現陽性,生理性的異常可能是因為過量吃糖類的食品,女性妊娠後期,劇烈運動等。病理性的異常如:外傷性顱內出血,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腎病綜合徵等。

5.尿液酸鹼度,正常值為4.6~8.0,如果是病理性的增高,可能是由於頻繁嘔吐,泌尿系統感染,服用富含重碳酸鹽藥,鹼中毒等。如果是病理性的降低,則可能是因為糖尿病,酸中毒,慢性腎小球腎炎等。

6.尿比重,正常值為成人1.003~1.030,晨尿常在1.020左右,如果是生理性增高,常見於極度缺水。如果是病理性增高,則可能因為急性腎炎,糖尿病,蛋白尿,高熱,休克或者脫水。如果病理性降低,則可能因為慢性腎炎,膠原性腎病,惡性高血壓等。

不過無論尿常規的檢查中,哪項是不正常的,首先要做的就是冷靜,不要緊張,因為緊張不僅起到任何作用,還可能加重症狀,另外就需要及時的就醫進一步檢查,看是否出現問題,及時干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