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論語》求知|子張問:“十世可知也?”

【原文】

2·23 子張問:“十世(1)可知也?”子曰:殷因(2)於夏禮,所損益(3)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論語》求知|子張問:“十世可知也?”

【註釋】

(1)世:古代稱30年為一世。陳曉芬:世,朝代。

楊伯峻先生解釋“十世可知也”:從下文孔子的答語看來,便足以斷定子張是問今後十代的禮儀制度,而不是泛問,所以譯文加了幾個字。這“也”字同“耶”,表疑問。

錢穆先生釋:一世為一代,古稱三十年為一世,十世當三百年。或說王朝易姓為一代,十世即十代。疑子張所問,當屬當一說。也,同邪,乃問辭。子張問十世以後的事可否前知。

(2)因:因襲、沿用、繼承。陳曉芬:因,承襲。

(3)損益:減少或增加。

錢穆先生釋“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因,因襲義。損益猶言加減,乃變通義。歷史演進,必承襲於前,亦必有所加減損益。觀其加減損益,則所以為變通者可知,而其不變而仍可通者亦可知。如是以往,雖百世三千載之久,其所因所變,亦復可知。


《論語》求知|子張問:“十世可知也?”

【譯文】

楊伯峻先生譯文:子張問:“今後十代[的禮儀制度]可以預先知道嗎?”孔子說:“殷朝沿襲夏朝的禮儀制度,所廢除的,所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沿襲殷朝的禮儀制度,所廢除的,所增加的,也是可以知道的。那麼,假定有繼承周朝而當政的人,就是以後一百代,也是可以預先知道的。”

錢穆先生試譯:子張問:“十世以後的事,可以預知嗎?”先生說:“殷代因襲於夏禮,有些損益的,現在仍可考而知。周代因襲於殷禮,有些損益的,現在亦可考而知。將來有繼周而起的,縱使一百世之久,我們也該可以預知呀。”

陳曉芬譯文:子張問:“十代以後的禮儀制度能預知嗎?”孔子說:“殷朝承襲夏朝的禮儀制度,其增加和廢除的地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承襲殷朝的禮儀制度,其增加和所廢除的地方,也是可以知道的。那麼以後繼承周朝的朝代,就是一百世以後的情況,也是可以預先知道的。”

子張問:“十世以後的禮制可以預知嗎?”孔子說:“殷禮因襲夏禮,有所損益,大家是知道的;周禮因襲了殷禮,有所損益,大家也是知道的。但將來有繼承周禮的,就不敢有所損益,所以哪怕歷經百世,也是可知的。”


《論語》求知|子張問:“十世可知也?”

【求知】

殷禮,因襲於夏禮,有所損益。周禮,因襲於殷禮,有所損益。但至周禮,至為完備。凡承襲周禮者,不能損益,所以雖經百世猶可知也。這段文字表明孔子對周禮最為推崇。這與《八俏篇》中,

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表達相同的思想。在孔子看來周禮不僅是三代文化之最,也是人類文化的最高點。所以,他一生以周公為榜樣,以恢復周代的禮儀制度最高的志向。

孔子的思想是保守的,他不將東周以降的社會鉅變看作是歷史的進步的體現,反而認為是“人心不古,禮崩樂壞”,他將周禮看作是治理亂世的靈丹妙藥,一心扭轉歷史的發展的車輪,幻想著將社會秩序返回到周公時代的狀態中。孔子面臨性命危險時,他說道:“文王死了以後,文教不還在我這裡嗎?難道天要廢棄這些文教嗎?難道後人不應該承受這些文教嗎?”


《論語》求知|子張問:“十世可知也?”

【參考文獻】

楊伯峻 《論語譯註》

錢 穆 《論語新解》

陳曉芬 《論語譯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