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论语》求知|子张问:“十世可知也?”

【原文】

2·23 子张问:“十世(1)可知也?”子曰:殷因(2)于夏礼,所损益(3)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论语》求知|子张问:“十世可知也?”

【注释】

(1)世:古代称30年为一世。陈晓芬:世,朝代。

杨伯峻先生解释“十世可知也”:从下文孔子的答语看来,便足以断定子张是问今后十代的礼仪制度,而不是泛问,所以译文加了几个字。这“也”字同“耶”,表疑问。

钱穆先生释:一世为一代,古称三十年为一世,十世当三百年。或说王朝易姓为一代,十世即十代。疑子张所问,当属当一说。也,同邪,乃问辞。子张问十世以后的事可否前知。

(2)因:因袭、沿用、继承。陈晓芬:因,承袭。

(3)损益:减少或增加。

钱穆先生释“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因,因袭义。损益犹言加减,乃变通义。历史演进,必承袭于前,亦必有所加减损益。观其加减损益,则所以为变通者可知,而其不变而仍可通者亦可知。如是以往,虽百世三千载之久,其所因所变,亦复可知。


《论语》求知|子张问:“十世可知也?”

【译文】

杨伯峻先生译文:子张问:“今后十代[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说:“殷朝沿袭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所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沿袭殷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所增加的,也是可以知道的。那么,假定有继承周朝而当政的人,就是以后一百代,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钱穆先生试译:子张问:“十世以后的事,可以预知吗?”先生说:“殷代因袭于夏礼,有些损益的,现在仍可考而知。周代因袭于殷礼,有些损益的,现在亦可考而知。将来有继周而起的,纵使一百世之久,我们也该可以预知呀。”

陈晓芬译文:子张问:“十代以后的礼仪制度能预知吗?”孔子说:“殷朝承袭夏朝的礼仪制度,其增加和废除的地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承袭殷朝的礼仪制度,其增加和所废除的地方,也是可以知道的。那么以后继承周朝的朝代,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子张问:“十世以后的礼制可以预知吗?”孔子说:“殷礼因袭夏礼,有所损益,大家是知道的;周礼因袭了殷礼,有所损益,大家也是知道的。但将来有继承周礼的,就不敢有所损益,所以哪怕历经百世,也是可知的。”


《论语》求知|子张问:“十世可知也?”

【求知】

殷礼,因袭于夏礼,有所损益。周礼,因袭于殷礼,有所损益。但至周礼,至为完备。凡承袭周礼者,不能损益,所以虽经百世犹可知也。这段文字表明孔子对周礼最为推崇。这与《八俏篇》中,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表达相同的思想。在孔子看来周礼不仅是三代文化之最,也是人类文化的最高点。所以,他一生以周公为榜样,以恢复周代的礼仪制度最高的志向。

孔子的思想是保守的,他不将东周以降的社会巨变看作是历史的进步的体现,反而认为是“人心不古,礼崩乐坏”,他将周礼看作是治理乱世的灵丹妙药,一心扭转历史的发展的车轮,幻想着将社会秩序返回到周公时代的状态中。孔子面临性命危险时,他说道:“文王死了以后,文教不还在我这里吗?难道天要废弃这些文教吗?难道后人不应该承受这些文教吗?”


《论语》求知|子张问:“十世可知也?”

【参考文献】

杨伯峻 《论语译注》

钱 穆 《论语新解》

陈晓芬 《论语译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