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奔馳不再高不可攀,推出小號“GLE”,軸距2829mm,賣31萬出頭

說到奔馳,相信大家對它並不會陌生,一直以來,它都以"坐奔馳"的讚譽,在國內市場收穫了一大批中高等階層的忠實消費者,也促進了奔馳車型不斷的更新、升級換代,為國人帶來越來越多的豪華產品。在2015年4月,奔馳在國內推出高檔SUV奔馳GLE,與寶馬X5成為在豪華5座SUV市場中"雙領風騷"的中大型豪華SUV,但高昂的售價讓很多車友難以承受。

奔馳不再高不可攀,推出小號“GLE”,軸距2829mm,賣31萬出頭

而在今年11月份,奔馳持續發力,為打造更具年輕化的SUV,推出了小號"奔馳GLE"——奔馳GLB,同時賣31萬出頭的起步價格,以相對更加接地氣的售價,與2829mm軸距(小於GLE的 2995mm),收穫一大批年輕化的中高檔客戶群體,讓七座奔馳SUV也變得不再是那麼高不可攀,畢竟GLE車型的低配價格都高達72.78萬,差不多是GLB的兩倍左右。

奔馳不再高不可攀,推出小號“GLE”,軸距2829mm,賣31萬出頭

廢話不多說,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號稱小號"GLE"的奔馳GLB

首先,很多人較為關心的便是"奔馳GLB"的外觀,GLB在奔馳家族中的中低端車型路線一改往日作風,完全按照肌肉硬漢派理論來塑造車輛的整體外觀,車型具有嚴肅的方正型美感。其前臉部分採用了雙橫幅式進氣格柵,並以奔馳特有三叉星車標橫亙在雙橫幅式格柵中央,給人一種威風凜凜的主觀感受。

奔馳不再高不可攀,推出小號“GLE”,軸距2829mm,賣31萬出頭

從GLB車型側身來看,它擁有4638/1834/1687的車身尺寸,相比較同級別的寶馬X2車型(兩款車同屬於緊湊型suv),不論是實際視覺效果還是車身空間表現,可容納七座佈局的GLB顯然更為出色。畢竟它的軸距更長近200mm,車身高度也比X2高132mm,足以帶來良好的座椅駕駛體驗。

整個車身較為方正,和前臉的雙橫幅式進氣格柵的威風視覺效果相符合。前大燈也套用了奔馳家族車經常使用的偏方形大燈中的環狀LED燈帶,以燈帶襯托車型的年輕化風格。奔馳GLB車型輪胎為普利司通Alenza,輪轂造型具有放射性的汽車美學思維,車輪尺寸為235/50 R19,保障了行駛穩定性之餘,也使整車硬派風格得到進一步鞏固。

奔馳不再高不可攀,推出小號“GLE”,軸距2829mm,賣31萬出頭

車側也沒有特別突出的線條,使車型不過於遭人吐槽臃腫,極力保證年輕化車型的外觀簡潔性。同樣,GLB尾部沒有較為突出的亮點,依然採用普通的兩個大尾燈點綴。同時,GLB車型的尾箱垂直高度為750mm,最大寬度為1310mm,優於寶馬X2的655mm垂直高度和1210mm最大寬度,比寶馬X2的儲物空間更加充足。


奔馳不再高不可攀,推出小號“GLE”,軸距2829mm,賣31萬出頭

作為年輕化與硬漢風兼具的奔馳SUV,GLB的內飾還極具科技感,進入車內駕駛室,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10.25英寸的中控顯示屏(並且中控屏和液晶屏融二為一),當然這也是奔馳逐漸家族化的標配裝備。而且,GLB的方向盤加入了家族特有的MBUX人機交互系統中的"Dual Thumb"多功能按鍵,而寶馬X2用的則是接近M POWER,科技質感更加強烈。由於其製作工藝多是真皮包裝,駕駛體驗更加舒適、完美,且中控板面運用了真皮、金屬、實木多種材質,使中控臺具有充足的豪華感之餘,也更具生機與活力。

奔馳不再高不可攀,推出小號“GLE”,軸距2829mm,賣31萬出頭


在奔馳GLB車型的座椅方面,前排的駕駛座椅均支持電動調節,第二排座椅支持手動調節。全部車系同時也搭載了人性化的分段式天窗,後排座椅人員可以靈活調節天窗的開口度。仿皮的座椅使乘坐體驗更加順暢。不過加熱功能,200動感型和時尚型都需要2600塊預裝費用(只有200先型特別版自帶座椅加熱功能),是奔馳一貫的作風。

乘坐空間,由於GLB擁有2829mm最大軸距,優於寶馬X2的2670mm,這也就表明GLB的後排空間遠勝於X2。不過,因為7座SUV的侷限性導致第三排的座椅舒適度並不高,也就說明長途遠行還是以5人座為最佳標準。

奔馳不再高不可攀,推出小號“GLE”,軸距2829mm,賣31萬出頭

奔馳不再高不可攀,推出小號“GLE”,軸距2829mm,賣31萬出頭

至於GLB的動力方面,GLB的全系車型均是1.3T渦輪增壓發動機,擁有最大馬力163Ps,最大扭矩250N·m,最大功率120Kw,並同時搭配了7擋雙離合變速箱,均是與奔馳A級相同型號的發動機與變速箱。由於GLB只佔GLE車型價格的1/2,車輛操控性卻一點不輸於寶馬X2,另外它的科技感與豪華性還是同級無出其右的水準,加之奔馳的影響力與較為親民的7座奔馳SUV價格,想來後期必然會收割一波消費者的信賴。對於這款車,你又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