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 手术治疗糖尿病足要尽早,这是为什么?下面一起来看看

  在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中,糖尿病足是常见的高发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是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在患者中发病率高达60%以上,给糖友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如果治疗不及时,对身体的伤害也很大。医生表示,病足手术应尽早。

手术治疗糖尿病足要尽早,这是为什么?下面一起来看看

  糖尿病足是怎么回事?

  超过50%的病史大于20年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周围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双侧肢体末端对称性疼痛、麻木、痛温觉减退甚至缺失、皮肤汗少干燥增厚、肌无力、肌萎缩等,包括典型的“手套、袜子样”感觉障碍,一般下肢重于上肢,肢体感觉缺失会直接导致感染、溃疡和截肢。其中15%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进展性不可逆性足部感觉缺失,即“糖尿病足”。已有的溃疡愈合后再发生溃疡的几率高达70%,80-85%的糖尿病患者截肢是由于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的难以愈合的溃疡。在临床上,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受到高血糖的影响,下肢血管硬化、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血管容易形成血栓,并集结成斑块,而造成下肢血管闭塞、支端神经损伤,从而造成下肢组织病变。而“足”离心脏最远,闭塞现象最严重,从而引发水肿、发黑、腐烂、坏死,形成脱疽。

  糖尿病足应如何进行手术?

  一般认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是缓慢进展、不可逆的,防治困难。内科治疗以控制血糖、对症治疗、营养神经等为主,缺乏特异性有效治疗。应用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手术在腰麻或局部麻醉下进行,切口仅数公分长,具有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

  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最合适的对象是刚开始感觉到手足麻木和刺痛、行走不能保持平衡或不能控制手足某些肌肉运动的糖尿病患者。如果患者整天都感觉肢体麻木和疼痛或者肌肉的无力和笨拙已经影响到日常活动,并排除其他引起四肢麻木、疼痛的疾病,那么就可考虑接受手术治疗了。应尽量在出现浅感觉丧失或者溃疡形成之前手术,手术越早,症状改善越明显,成功率也越高。

  糖尿病足部血管闭塞的患者,通常病情会发生这样的历程。一开始,是出现间歇性跛行,具体表现为,不能走长路,走一段路,腿就会觉得痛,需要走一走,歇一歇;第二个阶段,不仅走路会痛,坐着也会觉得痛,还有些发麻,用手按摩后会适当得到缓解;再恶化下去,足部就会发生溃烂,肢体逐渐坏死。很多患者还会感觉两腿发麻、发冷,皮肤出现色素沉着、青紫,趾甲变形,毛发脱落,甚至肿胀,感觉不到两只脚存在了。在间歇性跛行的阶段,如果患者就能发现病情,此时的治疗效果最好。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足都能接受这个手术,腔内介入技术可以在85%-90%的患者中成功实施。专家说,糖尿病患者要警惕病情的发展,把握合适的手术时机,原则上讲,应该是越早治疗越好,越拖则血管闭塞程度及长度越严重,治疗难度越大,效果也越差,手术截肢将难以避免,甚至威胁患者生命。

  介入能达到溃疡治愈的目的

  生活中,绝大多数人们都认为糖尿病足是不可逆的。糖尿病患者得了糖尿病足,一般都是去看内科或者骨科,内科帮助控制血糖,骨科处理溃烂、感染。专家说,随着血管腔内介入技术的发展,这样的观念需要改一改了,糖尿病足的血管病变可以通过血管介入手术得到有效治疗。

  腔内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简单地讲,就是将一根导管,插入下肢血管,通过造影,显示血管的病变,如狭窄、闭塞、血栓栓塞等等,并通过球囊扩张技术、支架支撑技术及通过导管灌注溶血栓的药物等方法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从而达到促进溃疡愈合,解决下肢发冷、麻木、疼痛等症状,腔内介入治疗目前已经为国际广大专家接受,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分享到:


相關文章: